拼多多高级副总裁许丹丹:以“本分”之心,打造拼多多品牌之路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品牌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改革新动力,品牌新未来”为主题,围绕改革开放40年品牌发展历程,展望发展趋势,聚焦突出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共绘发展远景,进一步推动中国品牌高层次规划、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
拼多多高级副总裁许丹丹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品牌论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电子商务正是这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诞生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非常年轻,在品牌建设方面,经验不算丰富。但作为新电商开创者,拼多多一直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企业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品牌。
拼多多是一家致力于为最广大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有趣互动购物体验的“新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坚持“本分”这一核心价值观;坚持消费者导向,将消费者永远放在第一位。
首先,我想谈谈在扶贫助农领域,拼多多是如何秉持“本分”之心,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因为,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性企业最好的品牌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拼多多深知,作为社会性企业,承担扶贫助农责任是自己的本分。因此一直探索如何在传统电商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让贫困地区的农户有产就有销。
面对中国分散的小农经济,拼多多在实践中发现,以“拼”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平台进一步充分整合供需两端的信息,为农产品迅速精准匹配消费群体。拼多多用3年时间,发动5万名新农人返乡,在全国建立起一个个分拣、包装、物流的分布式中心。在此基础上,精简供应链流程,最终实现产地直发的效果。
通过这个模式,拼多多为分散的农产品整合出一条直达3.86亿消费者的快速通道。经由这条通道,将全国600多个贫困县的农田,和全国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以“拼”助捐的可持续扶贫助农机制。过去3年里,拼多多一共卖了109亿斤农产品,如果按火车运力计算,能装满9万节车厢。
扶贫助农是拼多多的本分,已经与平台的成长紧密关联,成为拼多多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未来,拼多多将进一步以钉钉子的精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在扶贫助农之外,拼多多还在努力扶持中国新品牌,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
绝大多数拼多多商家和平台有着共同的愿景:为广大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商家很多是中小微制造企业,很多曾是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有能力生产优质产品,也强烈希望建立自己品牌,只是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渠道。拼多多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商家?
拼多多一方面通过精简流通环节,大幅降低层层分销所产生的成本,通过工厂直供,让商品回归使用价值,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度。另一方面,通过需求侧的改革来推动中小微企业供给侧的改革,通过C2M模式,消除生产端的不确定性,帮助优质制造企业实现稳定发展。拼多多还发起了“新品牌计划”,分三期助力1000家各行业工厂,使其有效触达3.86亿消费者,以最低成本培育新品牌。
以深圳家卫士扫地机器人工厂为例,这家曾为飞利浦等一线品牌代工15年的“中国制造”,入驻拼多多一年多,销售额近3000万,占其内销总额的60%,有效推动外贸转内销的战略转型。
在帮助商家完成转型升级、品牌打造的同时,拼多多也将为广大用户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品牌形象逐步强化。
我第三点想讲的是拼多多对消费者的态度:拼多多一直坚持消费者导向,而非竞争导向。拼多多人致力于消费者创造价值;拼多多平台规则的制定,围绕着保护消费者利益展开;拼多多上下一致的共识,就是“将消费者永远放在第一位”。也正因为此,拼多多得以在消费者群体中很快树立影响力。
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下拼多多对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视。拼多多坚决打击假货和山寨傍名牌现象,从创立起,就以非常大的力度来进行平台治理,并且是全行业第一家要求平台商家严格履行“假一赔十承诺”的电商平台。
拼多多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黄峥说过,对于拼多多,“打击假货和山寨傍名牌现象是一场持久战,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刻。”
拼多多还基于平台海量数据挖掘与分析,开发完成假货识别算法,研发构建一系列模型,以评估和发现假货,进而采取限制措施。此外,还守护完善平台规则、知识产权保护等事宜,为拼多多电商生态保驾护航,为消费者利益站岗放哨。
改革开放40年,是历史的节点,也是征程的新起点。今年7月26日,拼多多选择在上海、纽约同时敲钟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在纳斯达克历史上属于首次。上海、纽约两地的“敲钟人”,都是拼多多的消费者。这提现了拼多多将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取向。上市后,拼多多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拼多多也将坚守初心,把“本分”的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每个举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消费者永远放在首位,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