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军从护航一线历练队伍 与外军交往开放自信
【环球时报记者郭媛丹】编者按:10年前的12月26日,由中国海军当时最先进驱逐舰武汉舰、海口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的护航编队从三亚某军港基地解缆,奔赴陌生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首次护航行动时,已有16个国家的海军在那里联合巡逻,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华盛顿邮报》等西方媒体当时报道说,“中国军舰赴亚丁湾师出有名”“这是中国向‘蓝水海军’迈出决定性一步”。10年来,中国海军官兵在这一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完成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开启中国海军从“黄水”驶向“蓝水”的航程。《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采访护航亲历者及相关专家,梳理10年护航为中国海军“犁”开的发展之路。
面积相当于5个渤海的亚丁湾,最多时云集20多个国家的40多艘军舰,足以说明海军是个国际性军种。中国海军在去亚丁湾护航前主要是外军互访或联演联训,而这10年又完成了联合护航、远洋联合军演。按照时任徐州舰舰长的说法,他们在不大的海域里每天都和外军打照面,刚开始执行任务时,大家对如何和外国军队打交道心里没底,但没想到外军和各国船舶都看好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高频里经常可以听到外军的声音,许多外国船舶都愿意加入中国海军的护航编队中,表明了对中国海军的信任。经过上级批准,合作时外军直升机可在中国舰艇甲板降落,或乘小艇过来。这种互访,增进了彼此友谊和外军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他认为,这些变化背后隐藏的一个道理是:越自信就越真实和越开放。
另一位在5年期间参加过3次护航任务的海军军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外执行任务或出访时,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越强大,越能受到对方的尊重。这10年,中国军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很明显。以前我们出去说英语不敢开口,现在很自信。以前在海上和外军交流都要军官出面,现在士兵就能用英语自如地沟通。”
护航10年带来的是中国海军人才队伍的成长,记者粗略统计,公开报道中几十名师职军官成长为将军;数百名舰长、政委历练了指挥能力;而很多新就任的舰长、政委也来自护航一线,还有更多的基层官兵得到锻炼。这背后,有中国军人的艰苦付出。除了与海盗交手时存在的危险,日常的生活也是考验。“第一次全程不靠港远海长时间执行任务,刷新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舰载直升机飞行架次和飞行时间的纪录……”这是《环球时报》记者在有关首批护航编队的宣传事迹中看到的一段文字。这让记者回想起在2009年第一批护航编队返航之际的一次采访中,随舰人员说:“上岸后我最想吃的是水果和蔬菜。”
有了第一批护航编队的反馈,中国海军很快调整做法,在第二批护航编队期间就创造了中国海军航海史上首次成建制在国外休整的新纪录。在第三批护航编队遂行任务期间,定期组织各舰船靠港补给,进行休整。补给港口一般会在吉布提、安曼等地。根据上述要求匿名人士介绍,在靠港补给的过程中,因为是租用的商业泊位,很多时候都要缩短补给休整时间,补给一结束就要离开港口,无法保障官兵的休整。面对这种客观情况,中国需要在经常停靠的港口建造属于自己的后勤保障基地。
武汉大学国际公法博士研究生、国防部退役海军上校田士臣曾是在护航行动筹划和初期运行阶段负责护航事务的专职参谋,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护航行动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常态化在海外开展军事行动。长期不靠港休整既不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也会给舰员和装备带来很大消耗或损害。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部队进驻营区仪式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投入使用。而这些变化,也见证着中国海军向“蓝水”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