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旧闻:一村两制(集体经济和承包单干)的黑龙江新合村_风闻
京雀-(装?)抑郁家里蹲2019-01-01 07:22
原贴是2年多前在西西河论坛上看到的,不过链接忘了保存了……
1万个留存至今的集体经济型村庄的名字全部贴出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没分地的集体村数量现在也只能靠估算。总的来说,数量不到全国村庄的2%从样本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的样本村落,都比年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小岗村好太多了。
http://www.opentimes.cn/bencandy.php?fid=395&aid=1864
这个链接里面样本列得比较多,也提了许多关于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重新搞合作社会遇到哪些困难。里面和煦村重新搞合作化遇到的问题就很有普遍性。不是只要有了公有制平台就能一劳永逸,公有制平台在发展中同样问题多多。
无论是南街,还是华西等明星村,前景仍然容不得乐观,如何巩固集体村在小生产汪洋大海中市场经济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转个比较有意思的样本村落:
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合村
这个村生产上一部分实行集体经营,一部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两种体制并行,人称“一村两制”——从粮食种植业看。1983年刚实行“一村两制”时,集体经营户与家庭承包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基本相同,种植水平接近,单产基本相同。近年来,集体经营户依靠集体的力量,加大旱田改水田的力度,水田面积由不足千亩发展到1.2万亩,集体经营户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06年,集体经营户的粮食总产量达到4150吨,亩产水稻510公斤,玉米600公斤,大豆190公斤。而家庭承包户的粮食种植结构变化不大,总产量仅有1268吨,亩产小麦210公斤,玉米400公斤,大豆130公斤,芸豆150公斤。
——从机械化水平看。1983年,村集体农机具固定资产总额12.4万元,总动力598马力;家庭承包户没有农业生产机械。2006年,村集体农机具固定资产总额已达708万元,总动力23800马力,包括胶轮拖拉机16台,链轨拖拉机8台,水稻收割机9台,水稻插秧机56台,手扶拖拉机42台,水稻育秧机11台,自走式水稻插秧机38台,水田“654”大型旋耕机3台,小四轮拖拉机35台,平地机2台,挖掘机1台,农田三轮车39台,大小汽车5辆,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家庭承包户的农机具资产总额为54万元,总动力273马力,包括小四轮拖拉机45台,农用三轮车16台,播种机7台,农用犁69部。
——从农民人均收入看。1983年,集体经营户人均收入641元,家庭承包户573元,差别不大。2006年,集体经营户的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不含第二年的生产投入),家庭承包户收入为3100元(接近齐齐哈尔市的平均水平,含第二年的生产再投入)。
——从住房条件看。1983年,全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是0.5%。现在,全村集体经营户住上砖瓦房的达到95%,家庭承包户住上砖瓦房的为46%。
——从社会保障水平看。教育方面:全村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生在义务教育期间的学费、书费、杂费全部由集体承担,集体经营户和家庭承包户一视同仁。
——医疗方面:集体村民每年缴纳15元统筹金,医药费实行按比例报销,其中劳动力报销80%,家属报销50%。
村里设有卫生所,能够治疗常规疾病,进行简单的手术(主要是指剖腹产和阑尾炎手术),村民每季度还享受一次免费体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邻村来看病的也很多。
——养老方面:40岁以下的集体村民由村里办理统一的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老人,根据贡献大小评等定级按年度发放养老补助金,标准由2000元到6000元不等。
********
不过,今天意外搜索到另一个帖子,看到一些单干户的抱怨:
“我们自己干,村里不分给好地。如果分好地,自己干得会更多,”刘姓村民告诉记者:“分给我家的是低洼旱地,多年不收,2007年仅仅收获了几百斤黄豆,可是我还是认为自己干好,我自由了,而且收入也不少,打工一天可以挣100块钱,我一家还有一垧多地,国家直补1000多元,买化肥够了;在集体一天就挣二三十块钱,还要从早晨5点半一直干到晚上6点半,插秧割地有时早4点半就下地。”
村民李某赞同刘姓村民的想法。他说,集体和单干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但单干是自由的,冬天愿意外出打工就打工,不愿意打工就歇着,在集体一年只有春节休息10天。
刘姓村民还告诉记者:“种地不收,我们转包别人,村里还扣1000多块钱,我们外出打工,村里不给土地,所以村民就集体上访。”
提到村民的上访,(支部书记)苏在兴显得很无奈:“有理的上访,相关部门就该予以解决;对于无理的上访,就该采取措施,而不能一上访就有理!”
据了解,矛盾还不止如此这些,就单干户拒绝出义务工事宜,新合村曾将一些单干户诉上法庭,结果败诉。(https://www.xzbu.com/6/view-2337732.htm)
•1987年,集体户的数量高于单干户(有些人一看还是集体牢靠,就又回到了集体);
————
呃,如果单干户集体修路,修卫生院院、修小学校,修沟渠水利时单干户不肯出义务工,但又要享受路、医疗、教育、水利方面的好处,那自然不会给他们分好地,转包土地要扣钱了……
(其实大块连续土地中间打上田垄影响机械化作业的连续性,可能也是无法随意分地的关系?……)
感觉应该像蒙德拉贡平权股份制合作社一样,得有个加入成本,蒙德拉贡早期是几千欧元或等价半薪劳动时间,后来是3万欧元或等价半薪劳动时间,退出时溢价赎回平权股,账算得清楚一些才能免得双方都觉得不公平。
另外顺便一提,西西河上有人对于农业耕地退化的问题持悲观态度:
我一年总有一段时间在田间跑,看到的情况整体是非常不乐观的,土壤长期的高强度耕作、污水的灌溉、工业污染物的污染、其它问题(如我认为草甘膦等除草剂的长期高密度使用对耕地有大的不利影响,这个是个人观点,我查不到数据支持,没人做我国耕作模式下的长时间、大尺度的调查和实验,我一直在想如何设计实验,呼吁科研人员在大田进行长期实验,确定其影响)等都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包括肥力下降、粘性下降造成缓慢沙化和水土流失、透气性和蓄水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
请参考2014年,国土部发布的 “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见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412/t20141217_4297895.htm,其中提到我国土地经过这些年的耕作有诸多问题,如“三大”,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污染耕地面积大。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别是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也很突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
另外,东北土地经过多年耕作也发生了退化,黑土层正在逐渐变薄。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东北大部分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30厘米;土壤中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目前的2%~3%。再请参见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http://www.zhb.gov.cn/gkml/hbb/qt/201404/t20140417_270670.htm,大量的土地被重金属等污染,这种地块面临着废耕修复,就是种了粮食,谁敢吃?我不知道动不动说增产百分之多少的底气从哪里来。
农业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就算生物技术育种、常规育种、新型化肥等能够对粮食产量提供一定支持,我认为如果不给耕地给予足够保护,仍然以现在的速度和方式破坏和污染耕地,几十年后,起码我们自己的粮食产量真的是大问题。增产需要的成本真的太高了,不是说说就能增产的。
————
他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百度文库里一些旧的支持百草枯的论文,就是说草甘膦不像百草枯那样遇土钝化,所以可以更彻底地杀伤杂草根系,除草更彻底,但是……会使得土壤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台湾有种植果林的农艺师做过相关实验,杂草的根系也有固定水土的作用),算是耐草甘膦杂草以外的问题。
不过停用百草枯大大减少农药中毒事件和自杀率……所以依然还是选择停用……这也是没办法,每次只能从一堆方案里选一个相对不最烂的了。
当然,国家也有对策,地膜残留较多就开始使用二氧化碳可降解地膜;化肥用多了导致土壤酸性化就搞减肥运动提倡使用一部分的微生物发酵肥料,且有补贴,另外好的有机肥是南京农业大学之类的专业学校研发,然后委托重庆的企业工业化生产的,加上补贴因素后生产成本和原来差不多,但能遏制土壤酸性化或沙化问题(江苏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启动 农业"减肥"可行吗? http://jsnews2.jschina.com.cn/system/2015/03/19/0240191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