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新年献词:困难年代的生存指南_风闻
航通社-航通社官方账号-微信公号:航通社2019-01-01 00:25
本文为 航通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航通社微信:lifeissohappy微博:@航通社
本文于 2018 年 12 月 31 日首发于 cnBeta.com
各位亲爱的访客朋友:新年好!
我们从 2006 年开始连续 12 年,以一篇献词作为新一年的起点,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继续写一篇行礼如仪的文章,不仅大家不见得会赏识,连我自己也都意兴阑珊。
所以,以下的文字,与其说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不如说是一份在困难年代的生存指南,同时也写给我自己,并与大家共勉。
过去的好时光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从权威人士讲“L形”至今已经有几年时间,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没有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因为这和我们生长起来的环境非常不同。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 80-90-00 后,你一定不陌生一些公众号爆款文章的论调:我们的父母辈成长于极度匮乏中,因此他们自私,喜欢囤积东西,对家族内外双重标准,遵循传统礼教桎梏,而这造就了许多家庭悲剧。作为后辈,我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云云。
不管你是否赞同这种论调,但我们成长于一个基本上还算富足的社会,我们有能力去思考除了吃饱肚子之外更“高层次”的话题,这可能是很多人都认同的。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人类都活在可悲的战乱、贫穷和不自由中;像近几十年这样,全球总体上迎来较长期的和平、繁荣与开放,是极其罕见的。
几乎连续的三次科技革命支撑了这段难得的增长时光,以至于福山可以在 80 年代末提出“历史的终结”论(他现在已经开始反思这个论点)。现今社会的主力生于 1980 年代或往后,基本没有什么关于苦难的童年记忆。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全球化基础上,一些无关自身温饱,并超越了本地社区的,纯粹利他和国际主义的思潮得以兴起。社会分层从粗粝到细腻,性别、种族、性取向等原本“小众”的问题得到更多关照,一些看似牢不可破的“祖宗之法”也摇摇欲坠起来。
婚姻家庭观在变化。纯粹基于家庭条件的“门当户对”以及相亲都不再时兴,甚至有人呼唤传统婚姻关系的解体。“养儿防老”也不行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能再要求养育要“收回成本”。
沉溺于虚拟互动,加上顾影自怜式的“爱无能”,让新生代的我们产生了更多独自生活和消费的需求。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唱K……要交友,也是上网找完全合心意的“同温层”,或是干脆找起了“爱豆”和“纸片人”。耗费能量,相互妥协地和真人互动,建立长久联系,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必要。
其它一些为防不时之需所做的“冗余备份”也是说扔就扔。2008 年的大部分中国人依然有极高的储蓄率,连老师上课都是这么讲的。10 年之后一回头,猛然发现,别说储蓄了,连“六个钱包”都悉数掏空,献给了房子。
环顾四周,很多年轻人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已经毫不稀奇。所有还没有还完所有债务的人,他们的日常生活都相当紧绷,容不得财务上出现半点闪失,一旦长期失业,没有收入,原本规划好的幸福生活都会毁于一旦。
至于早几年的“大众创业”潮,我们已经连续多年说过,此刻也无需再提。但是,青年和中年若是误入 P2P 贷款深坑,老年人若是深陷传销骗局,则造成的损失更大更惨,更难以挽回。2018 这一年,无数正直、善良、老实的普通人和背后整个家庭因此沦陷,令人无比痛心。
仅仅是“生于安乐”,足以让我们整整一代人,把自己浮光掠影的生活,建立在一个深深依赖经济持续增长,收入持续改善的基础上。这样的基础,是何等的脆弱。
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我们终于要做好防冲击姿势,准备迎接也许是生命中第一个真正的逆境,去想过去不愿想,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
宏观层面,我们不多讨论。然而,具体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裁员”两字成为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华夏时报》的报道称,从 2018 年 10 月开始,北京每天登报注销的公司有 2000 家左右,此前每天最多也不超过 500 家。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公司注销数量,和北京基本持平。
工作岗位数量持续下降,意味着我们维持在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层级上越来越难,甚至竞争烈度加剧了,却连饭碗都保不住。
创新乏力带来的增长衰退,让原本的互利多赢变为零和游戏,这意味着人与人,国与国,社会各参与者之间纷纷收起了原本温情的面孔,摩擦增多,戾气横行。
社会主流思潮将更倾向闭关自守,放弃那些细腻的分层,对小众人群的关照,因为再也负担不起。像法国“黄背心”一样,越来越多来自底层的反抗,只是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世界从全球化的高空中砰然坠地。
对每个人而言,衰退意味着所有人都只为自己,收起善意,持续利他的动机不复存在。当自保都成问题的时候,谁都没有多余的爱心匀给别人,本来就是怀疑论的人会得意于“及时止损”,而更多人则陷入加速撤退和互相踩踏。
过去一年,是什么刺痛了我们的神经,伤及了我们最为珍视的安全感?答案也许有很多,但重庆那辆从大桥坠入长江的公交车,相信肯定是其中之一。
事故一经发生,大量现场信息被广泛传播,以致人心惶惶。然而出于人类的自保机制,我们会很快忘记大多数事件的冲击,只有事件受害者和家属们,承受永无止境的失去和悲伤。尽管你有机会上热搜,但最终承担一切的还是你自己。
虽然我们还能看到有些群体,比如在校学生,可能依然沉浸在简单温馨的日常生活里,也可以因为更宏大的议题而兴奋;但这恐怕源于他们仍然衣食无忧,还没有经受社会的严峻考验。那种考验的降临,将可能让他们一夜之间完全、彻底地改变想法。
早一点产生危机感,是好事。
无望的“自我提升”
1930 年代“大萧条”期间,大部分美国人陷入困窘,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基于此建构出来的生存经验,发生了根本改变。
这些被改变的生存经验里,其中就有这么一条——
寄希望于自我提升,知识积累,充其量只能陶冶性情,对改善境遇其实没多大帮助。有学龄孩子的家长,如果想让孩子遵循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路线,也将越来越玩不转。
原本只要你掌握更多技能,比别人会的更多,就能保证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未来可能不管你怎样努力,最后的结局跟那些曾经看不起的“社会底层”也差不太多。
当年,在美国大街上有西装革履的求职者挂牌写道:“我懂三门手艺,会三门语言,失业三个月,只想找一份工作。”
而大多数曾从事光鲜体面活计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上班一样,每天准点穿着套装出门,哪怕只是出去闲逛,或是到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脱下套装讨饭吃。
萧条意味着传说中的“人人平等”,就是会以这样一种残酷的方式实现。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报名报班,充实自己,希望掌握一些新手艺,新技能,让自己变成所谓“U盘化生存”。不管新东家是谁,都能把自己成功“卖出去”。
一些老生常谈特别“丧”的公众号文章写到最后,实在没法收尾了,基本上都是以“充实自我”“行动”“打卡”强行结束。
但是,这也许只能让各路“知识付费”的布道师获益——“U 盘”口号的提出者罗振宇,也照例会在今年的跨年夜直播自己的讲座。
这种用知识填补焦虑的情景与当年也非常类似,只是当年好歹还没有这么多贩卖知识的人。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 200-300 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 50%。
直白的说,这就好像一群女孩树立了一个价值观(不论正不正确),就是要早早的把自己打扮好,让自己“卖相好”然后能“嫁个好人家”。
她们开始前赴后继练出马甲线和翘臀,燃烧卡路里,并启动了残酷的内部竞争。然而,她们这么拼,最终能取悦谁呢?“好男人”的坑都没几个好占了,练再多也没有用。
现在觉得自己工作不够好,或者刚刚被裁,总想着通过“改变自己,自我提升”来改善境遇的人,与上面这个比喻何其相似!
就算你再怎么自我努力,超常规发挥,不也只是在一大批同等实力的同龄人当中自相残杀,披荆斩棘,只为了保住自己原来的相对地位吗?
通过提升大家的加班标准到996,再到10106,一点一点逼迫所有人付出本不应该付出的代价,保住一个也许是极其普通的职位,这就是职场竞争的“内卷化”。
一大批才情相似,能力高超的人,在一个顺遂的时代里,本应该过得舒舒服服,应该获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回报,却无奈需要在内卷的自相残杀中,白白耗费生命和才干。
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一书中写道:
“中产阶级跌落迅速得令人心痛。在加利福利亚水库干粗活的工人中,有好多是农场主、牧师、工程师,还有一位是中学校长和一个密苏里州某银行的前任行长。”
我想,今后如果出现幼儿园老师都要求博士后学历,或者一个看大门的也得本科211-985,或与之类似的情况,也许一点都不奇怪。
与真实生活中的人交朋友
先别急着问“那我们就活该找不到工作受穷吗?”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太能忍受突然之间节省太多开支,突然“变穷”的生活呢?其中一个原因,我相信是我们有太多生活上的便利和安慰,过去是通过花钱购买的方式获取的。
物质和精神食粮的丰富,购买力的相对提升,也让我们越发孤独。
著名的“邓巴数”规定了我们只能和最多 150 人维持紧密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指我们“知道对方是谁”并且了解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们把这 150 人配额中的一大部分拿出来,贡献给了或真实、或虚拟、或明星、或草根的远程偶像。追星吃瓜刷抖音,挤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由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资助,杜克大学实施的跟踪调查显示,1985 年时美国人平均说自己有 3 个亲密朋友。这一数字在新千年伊始降到 2,到 2014 年已经是 0 。
产生于网络上,暂时没有走到“奔现”这一步的关系,多数是“蜻蜓点水”,一旦就某个议题产生重大分歧,冷处理一阵,发现对方与你就这么断了联系。
而至于远离地面的实体或虚拟偶像,则更是一种花钱砸出来的幻梦,他/她无法针对你个人的困惑,给出具体的,真切可感的关怀。
如果你可以成功“自我催眠”将偶像言行强行解读为给自己说的话,也许还好;但你最好祈祷这位真人偶像千万别“糊”了,或者你追的动画/漫画没完结没“过气”。不然,还是逃脱不了信仰崩塌。
陌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降温,社会变得不再友善。所以,你必须从对不固定他人的友好,对宏大叙事的关怀中退出,退回到自己和身边最亲密的人形成的圈子里。
——这个最亲密的人,当然不必须是你的父母亲属,如果暂时没有另一半也不用急着找。只是,个人要尽量少与人交恶,多交现实中的朋友,或者一对一的,有线下交流潜力的网友,少将精力放在单方面的情感付出,和漫无边际的浏览上。
不与人争吵,对有利害关系的人,比如上下级,可以避免过快透支“社交货币”,给自己未来埋下隐忧;对素不相识的人,可以尽量减少你遇到一个反社会人格的疯子,或刺激他爆发出来的几率。
而那些真实可触的友谊和情感,也将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自网络的友善可能无远弗届,但如果你采信了这种友善,它一旦转化为网络暴力,伤害也将更甚。
你不可能只选择相信网上赞同你的那部分声音。如果你选择对网络批评和暴力不屑一顾,那网友们对你赞美的效力也会衰减。
信任是保持人际关系长久的基石,但信任能够建立的前提,是你要知道你们未来会有重复的互动。只有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才能避免不信任的加剧扩散。
身边人最重要,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最大动力。越是在艰难的时刻,他们越能让你抱团取暖,争取活下来,看到未来的曙光。
最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你还有那么一份对远大志向和美好前程的期待,在你尚不能实现它的时候,请将其埋藏于心底,并千万不要忘记你的初心。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依然平安喜乐。
LJ 执笔cnBeta.COM 全体成员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