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修仙都可以?国漫出海的雷区和优势,都在这儿了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1092-2019-01-02 21:39
该用什么内容走出去?通过哪些渠道走出去?关于“国漫出海”,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
随着中国漫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韩国、日本、欧美等市场,国漫IP在海外获得更广泛关注的同时,“国漫出海”这一话题也被提上日程。海外市场的外部优势对于国内形成了一大吸引力。但是,该用什么内容走出去?通过哪些渠道走出去?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
在12月20日,在三文娱2018ACGN未来峰会主会场“国漫出海”圆桌论坛,三文娱邀请了有鹿文化CEO蔡劲、WEBCOMICS创始人&CEO林松、MANGATOON创始人潘卫、羚邦北京公司总经理郑小可,以及天闻角川总编梁卫,共同探讨“国漫出海”的现状与未来。
在出海过程中,如何与日本公司进行接触?
梁卫建议到,比较小的CP公司或者平台,最好通过中间方和日本公司打交道,因为日本公司需要合作对象具备一定资质,做过一些大的事情。对于小公司来说直接沟通的成本太高。而通过中间方的协调沟通,效率反而更高。
韩国市场用户喜欢什么类型的漫画?
蔡劲分享到,在有鹿发往韩国的漫画中,恋爱向最受欢迎。而韩国恋爱向用户群和中国相比,年龄要高很多,不少阅读群体是40多岁的阿姨。
在文化上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东南亚用户的口味又是如何?
潘卫透露,与国内市场相似,以爱情为主题的女性向作品和能够满足男性用户幻想的玄幻修真类作品在东南亚最受欢迎。
欧美市场的用户青睐什么风格?
林松认为,目前全球市场上,美漫和日漫更多的服务于男性核心群体,而女性市场上形成了较大缺口。女性市场现阶段主推的恋爱系列、校园或青春等类型的作品,在当地受到欢迎,霸道总裁类型在欧美表现也不错。
而未来国漫要走出去,我们还需要哪些准备和进步?
郑小可认为,国内好的内容不缺,量也非常多,但还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补。国内现在缺的是商业化变现过程中在前期就和内容创造进行结合。作品策划阶段的定位,是以国内为主,还是要走出海外,这个需要仔细思考。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由三文娱整理发布:
“国漫出海”怎么看?
梁卫:首先我们想谈的是,关于“国漫出海”这件事,想听听各位怎么理解?今天台上几位,有的是来自平台的,有内容的,也有做版权的,可以从各个环节展开来谈。大家觉得国漫出海这件事情,是面向国内业务之外的一个补充,还是说已经到了可以作为主要方向去做的事情?各位怎么看待国漫出海这件事情?
郑小可:这个话题我想多分享一点,因为我们公司刚好就是在做内容的国外到国内、国内到国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如果在五年前,我的理解是,国漫出海——无论增收也好,品牌的营销也好——其实就是一个补充。几年前国内的内容创作,一开始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国内市场粉丝的爱好或者市场需求,还没有要兼顾到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而且,国内比较有优势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市场太大了,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只要做得好,可能还不需要国外市场的补足。所以几年前大家可能更多把它当做一个弥补。
我们在做代理发行的时候,也发现几年前大家的合作模式其实都比较单一和不成熟。但随着这几年国内内容创作的发展,无论质量还是数量,已经为国漫出海做了很多内容储备。同时,这两年海内外交流也越来越多,我们和海外的合作模式也日渐成熟和多样化。比如,我最近在看一个电视剧《火王》,这部剧是从漫画直接改编成影视剧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其实我们想说的是,国漫出海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漫画改编动画、改编影视剧等等。
另外,还有我们在座的这些专门服务于国漫出海的公司和平台为行业内的优质内容做传播加持,让我感觉到,现在国漫出海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了。
潘卫:在过去半年,我们可能做得更多的工作是“搬运”工作,或者说帮国漫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在整个半年的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国漫的质量和产能已经到了可以直接打入海外市场的时机。我们最近也开始和CP大佬们尝试直接做一些海外用户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这也是源于我们在运营过程中发现的一点国内外不一样的地方。国内非常受欢迎的内容,在海外表现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各个地区、各个语种间具体的表现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因为文化上本身存在差异。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帮助国内构建一条直接通向海外市场的路径。总体来说,我觉得国漫现在到了走出国门、直接面向海外市场的时候。
WEBCOMICS创始人&CEO林松
林松:从我的角度,会分两个阶段来看现在这个趋势的变化。**现阶段来讲,我认为应该还是锦上添花的阶段。**我们帮助同样的内容在一个新的市场上获得新的收益,是一个新的增收方式。在这个阶段,我们去帮助大家为存量的内容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到了下一阶段,我们也能看出国漫在全球化竞争当中确实具有优势,比如对多品类内容的探索,以及创作效率、阅读体验的提升,找到了很多创新的模式。在供给侧,这些会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在需求侧,我们也发现整个海外移动端的市场上,对于移动化内容的需求还是迫切的——不仅是移动化的漫画内容,包括品类的缺失、体验的缺失,这都是未来国漫的创业者、创作者在海外的机会点。我们非常看好未来国漫在全球化内容竞争当中的绝对竞争优势。
蔡劲:我们是2016年开始进行国漫出海,主要面向韩国。那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补充。但是经过两年,我们发现这中间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IP储备市场。我们还有一个世界上无可比拟的网络文学市场。这些是中国内容方在海外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我们今年就在考虑海外的一些定制,而不是单纯拿国内表现好的东西在海外分发。我觉得我们主动出击是有机会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双管齐下。
怎么和日本公司合作?机会在哪儿?
梁卫:说到国漫出海,中国作品最快能去到的“海”是哪里?大家第一反应该是日本。所以首先想讨论一下,和日本的平台、内容方或创作者合作的时候,在操作层面如何和他们建立联系?各位觉得他们可能比较倾向于接受的是什么模式?
郑小可:虽然我们不是内容的创作者,但想分享一下我们和日本合作了20多年的经验。
行业里很多人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你们和日本人合作有哪些经验?”也有人问:“这些年中日交流越来越频繁,你们做代理的生存空间是什么,你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我想肯定的一点是,存在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我们也带着国内合作伙伴和日本谈过,但大家最终还是选择透过我们这种中间方去合作。
首先和日本合作讲究的是信任的价值,这是时间积淀而来的。很多年前,可能中国市场有过不规范的操作,或者一些历史问题,在海外市场形成了刻板印象。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既了解日本公司的考虑和顾虑,又理解国内合作伙伴诉求的代理在中间做调和、沟通。我们和日本人合作时,除了商务条件之外,对方很看重你有没有成功经营的案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把拿到的内容做好,你是不是足够了解IP的世界观、价值观,能不能把IP保护好。这是价值的认同。
有人说日本人太保守了,这个东西可以拿来随便二次创作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授权行业一直存在的痛点。通过长期的合作,我们发现日本有很多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们有着非常完善的流程化的监修制度、版权保护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IP的持久发展。为什么监修那么严格?因为他们要确保全世界无论在哪里,任何一个手办或者人物立牌,角色形象的比例、颜色等细节都是一模一样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际的案例。这两年我们代理运营的一个非常火的IP叫《我的英雄学院》,男主角绿谷左右两个脸上是有麻子的。我们的一个客户做了很小的Q版手办,我们都没有发现问题,直接提交了。然后日本监修反馈说这个不对,绿谷的脸上应该有4颗麻子,为什么只点了3颗。这件事经常当作一个笑话来讲,但日本人严谨的态度特别值得学习。当一个IP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时候,还能保持住最早的世界观架构、人物的性格,这个真的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羚邦北京公司总经理郑小可
所以这些年,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希望能和国内好的合作伙伴多交流学习,就是因为我们发现做国漫这是一个痛点所在。在和同行私下交流的时候,大家也谈到一个问题:国漫已经有非常成功的IP,但缺乏流程化的管理。我们IP是很火,流量数据非常大,但是当我们做商品或者游戏的时候,会发现连一个三视图、图库等等都没有。
只有让合作伙伴去二次创作。所以市场上会看到长得各种各样的人物角色。那么这个IP我想打个问号:它的生命力和持续度是多久?我们经常说反超日本,但不足的地方我们还是要接受。包括很多合作伙伴一开始和我们合作时不理解,我们在中间要做大量沟通协调,最后通过我们的合作,他会发现接受了这套流程化的管理之后,他的公司管理和品牌品质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都是大家要虚心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会在未来做到真正的反超。
蔡劲:这个问题对内容方来说“压力山大”。我们做内容的一说到出海,最怕的就是日本,所以我们第一考虑的是韩国,然后是东南亚,以及其他世界各地,日本是排在最后面的。日本的内容和市场就像是横亘在我们走向更大的世界市场路上的最大的一座山。虽然日本的经济这20年比较低迷。可是这20年里,就东方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上来说,日本是做得最好的。所以说到出海,要去跟日本抗衡,我们作为内容方压力非常大。
我们曾经想过,有没有什么能和日本合作的方式,比如通过大的项目,尝试使用日本团队和我们做配合——因为日本的大师分镜非常棒,那我们的团队或许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提升。但我们发现很难,沟通成本太高。后来我们认识到,如果要真正做到国漫的出海,可能我们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本土化路线。我们要从CP本身去探索如何跨越“日本动漫”这座大山。
其实这几年我们都不敢尝试。那今天说起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可能性的。这个可能性是基于我这么多年喜欢日本动漫文化,以及对相应亚文化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近20年,日本的少女漫几乎没有再产出国民向作品。现在很多时候说起国民向少女漫,还是《尼罗河的女儿》《美少女战士》《魔卡少女樱》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的影视剧,到了今年依然可以看到大热的女性向、恋爱向的剧集。**这说明市场上还是有大众化的需求。可是日本动漫这一块儿的创作者走向了非常高端的个性化细分向。**所以我觉得中国现在做的国民的、大众化的少女漫,还是有走入日本市场的机会和可能性的。
梁卫:其实跟日本公司打交道这件事,我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两点感想。第一个是他们会觉得周全的准备特别重要。国内的公司很多时候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觉得我用很多钱拿你一个授权不行吗?这是很大的误区。**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IP会被做成什么样子。这是日本内容引进时的情况。而在做内容往外推的时候也是同理。所以我建议比较小的CP公司或者平台,最好不要直接和他们打交道。**日本公司一定需要你有一些资质,有做过一些大的事情。因此小公司费力气做这个事情是很不划算的,沟通成本非常高。虽然可能会麻烦一点,但通过中间方中转一下,那个效率反而更高。这是我的两点建议。
天闻角川总编梁卫
梁卫: 下一个问题是,往日本推内容的过程中,哪些类型是可以被日本市场所接受的?
蔡劲:其实我刚刚说的话题和这个话题有一点重叠,我觉得偏大众化的少女向的内容是可以做的。虽然我们不像平台掌握一手的数据,我只是从旁观的用户看日本的市场,但能感受到日本市场还是存在大众的、低端的用户需求。结合到国内的经济的状态,中国现在的形势非常适合做国民向的东西。而日本已经发展太快了、太个性向了,所以可以借由两个国家之间发展的差异去做一些更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东西来发往日本的市场。这一点是我们在东南亚、韩国、北美市场都得到过验证的。从全球文化的趋势来讲,我们发现真正好的文化没有所谓的壁垒。虽然前面我说日本是一座大山,但我认为文化无壁垒,而且两国之间有着很强的纽带。所以我认为这一块是可以做的。
林松:从平台角度看,日本市场和美国市场很相近,都是传统的内容产业链特别强大。但也因为这一点,影响了他们移动化、电子化市场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专注于这一方面的生产,这也是体验差异化和品类差异化方面很重要的一点。
梁卫:刚刚你说到条漫日本是比较弱的。现在日本角川也在研究,同时举办这类漫画大赛。他们也觉得这方面中国比较领先。这应该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郑小可:我刚才也想分享说,包括蔡总说的女性向,以及我们的条漫、国内非常火的短视频等,还有现在的有声漫和可视化的漫画,其实都可以成为素材的来源。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去尝试、去弥补到日本市场缺失的地方。
作为内容代理商这样的角色,我也想分享一下的是,无论是日本这么多年在国内很火的作品也好,还是我们输出到日本的作品,大家会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大作”都是奇幻、架空世界观的。这个共性大家稍微看一下都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不管是中华传统文化也好或者讲作者自己的观点也好,架空的题材首先就把文化的壁垒打破了。如果大家想去考虑海外市场,可以选择这种架空的、大世界观背景下来创作故事。而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没有成为大作,因为其中一定会有本土化的文化背景。读者存在认知上的差别,没办法打破文化的壁垒。这是想和大家分享的,但不是鼓励大家都做这样的创作。如果在细分化市场中有自己擅长的,还是要做自己擅长的部分。
梁卫:说到内容这块儿,因为早期很多国内漫画创作者都是看日漫长大的,所以都有一个梦想,要做出日本式的经典作品。好多早期创作者出的一些作品,可能国内觉得很厉害,但放到日本——因为日本在这方面特别擅长,我们如果做一个类似“仿品”的东西,在日本看来就并没有那么厉害。所以,在基本的价值和文化理解上没有障碍的情况下,我觉得尽量保持个性化是非常重要的。
韩国,东南亚、欧美市场情况
梁卫:说完日本,接下来的就是韩国和东南亚。这两个地区传统上与中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因为都是用简体字的,这个门槛会低一点。我想问一下目前这几个市场的状况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作品在这些地区比较受欢迎?
潘卫:现在东南亚我们做了印尼语和越南语,梁总说的简体中文在东南亚也有一些受众,但其实东南亚很多华人是华二代、华三代,他们已经不太懂中文了,所以更多的是本地化的语言。从内容角度来说的话,全球的喜好是共通的。但和前面嘉宾分享的有一点不一样,现在国漫输出有一类内容在这些地区难以受欢迎,那就是日常搞笑向的。这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看美剧,如果字幕组不备注段子的根源,我们也不知道剧中人为什么笑。
所以,日常搞笑具有一个本土性的文化属性在。因此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国内的各位CP方来说需要谨慎尝试。**说到最受欢迎的内容,当然是女性向、爱情向的东西,和国内差不多。**因为爱情永远是全球范围公认的一个世界观。男性向方面,和网文市场一样,玄幻修真这一类能够满足男性用户在漫画中得到幻想体验的内容,是最受欢迎的。
梁卫:蔡总,什么样的内容是韩国比较受欢迎的?
蔡劲:我们在韩国发的漫画中,还是恋爱向最受欢迎。它的用户群和中国相比,年龄要高一些,不少阅读群体是40多岁的阿姨。而国内的年龄段就低很多。除了恋爱向的,还有古风。之前我们不太敢尝试古风或者其他类型,因为当时担心韩国人对于历史上不存在的东西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后来我们试过一两个古风,比如《单挑吧王爷》在韩国的评论非常好,达到了9.9的高分,用户留言也非常多。所以我们觉得可能一个好的翻译团队,就能够把你的东西本土化表达出来。可能国内现在很多经过咱们的用户去验证的那些好作品,都能够在韩国取得不错的成绩。
有鹿文化CEO蔡劲
梁卫:谢谢。我想再问潘总一个问题,东南亚的消费者能力怎么样,能赚到很多钱吗?
潘卫:消费这件事情我自己是这样看的,不在于说这个地区富裕程度怎么样,而在于用户愿不愿意为这件事情买单。根据我们的观察,整个东南亚中表现最好的是泰国,因为泰国人均GDP有一定基础,付费意愿也很强。**再下来就是印尼。**印尼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之前通过一些其他平台看到当地的用户非常乐意为文娱来消费。这也是我们做印尼的原因。当然东南亚的整个付费情况相比北美来说低不少。但不管印尼、印度还是越南,经济都在快速发展,移动化也非常快。从长远来看或者从两到三年的周期来看的话,这些地区一定能为我们带来不少的收入。
梁卫:最后问一下欧美的市场。
林松:从欧美市场的内容需求来讲——刚才谈日本的时候已经提过了——欧美市场其实也受到了传统内容的“拖累”。每年他们线下的以美漫为主的存量内容,大概有十几亿美金的销售。日漫过去十年在全球做了很好的普及。但是美漫和日漫更多的只能服务于男性的核心群体,所以我们做北美市场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怎么做到品类差异化,以及平台定位和用户认知的定位。因此我们选择重点打入女性市场。女性市场现阶段主推的恋爱系列、校园或者是青春这些类型的作品,在当地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再就是霸道总裁类型在欧美表现也不错。具体我们还是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用户对内容的诉求是什么。
从运营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全球女性用户对内容诉求有两点,一个是爱情,一个是梦想。我们基于这两点去扩展它的全球文化的需求和不同题材品类的设定。然后再从国内寻找到更多的对标作品到海外进行发行。我们还在不断修正海外内容的发行模型,目前发行成功率能达到85%以上。我们在女性向的成熟度已经比较高了。
梁卫:整体看起来女性向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变现方面,女性向在全球市场都是比较好的。那么,最后请各位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建议吧。
郑小可:国内好的内容不缺,量也非常多,但可能还需要和专业的同行多做交流和互补。国内现在缺的是商业化变现过程中在前期就和内容创造进行结合。制作人也好,运营者也好,项目整体操盘手这块相对缺乏。大家在各自专业的地方已经做得非常好。接下来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真的需要多交流。海外的机会也很多,大家可以多出去了解海外市场需要什么。作品策划阶段的定位,是以国内为主,还是要走出海外,这个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MANGATOON创始人潘卫
潘卫:国内好的作品真的很多。我们因为还是一家比较新的公司,目前能够验证的是海外的付费会比国内好很多。但是我们也知道单纯的付费并不能支撑一个完整的市场,接下来我们也会尝试一些其他的变现方式,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来探索海外市场。
林松:从建议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可以分两块。一块是从创作方向。我们非常鼓励创作者在多元化的题材、多品类的布局上进行更多的尝试**。**从平台数据方面来讲,由于海外有着多元化文化背景,更多差异化品类的内容在平台上面所受到的关注和所看到的数据转化,其实是优于大众品类的数据的。第二块是制作方面。**这个阶段更建议大家在制作水准和制作成本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海外的年轻人和中国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他们的时间成本在逐渐增加,我们怎么样在第一页吸引住他们、在前三前五话增加内容转化率就特别重要。如果按照建议排序的话,画风、人设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后面才是剧情。
蔡劲:作为一个内容方,我觉得有两点,一点是对外我们要勇于尝试,除了现在关注我们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外,我们可以勇敢的去把眼光投入到海外。第二个维度,还是归咎到一句话:“潜心创作,追求精品。”真正的好内容是不畏寒冬的,是永远都有价值的。
梁卫:我们简单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希望对各位有一点点帮助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