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也可能不懂经济学常识_风闻
吕建凤-批判批判者的批判者2019-01-02 13:34
茅于轼先生曾在新浪微博上转发他的《认识经济学的“地心引力”》时说【科学技术要成为生产力,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价格系统作为决策背景】。
对此我批判道:【老先生怎么一开口就说错话?价格系统是人类进入经济社会以后才有的。原始社会没有价格系统——更无所谓正确不正确了,并不阻碍那时的人们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否则人类今天还在原始社会里生活。】
然后打开他的文章一看,错误很多,不是简单一篇跟帖可以批判得完的——当然就是现在用这篇博客来批判,也只能批判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所以特地写一篇博客来批判。现将已经在微博上发表的文字贴进来: 【价格起源于交换】?又错了!价格是交易的结果。原始社会只有交换。是人们相互调剂余缺的行为。交易是人们为实现财富目的,以价格为指向的资源配置行为。不一定以调剂余缺为目的。比如资本家有的是钱,却依然要把钱本来就少的人的钱都集聚到自己手中。结果是相对于劳动力,钱的价格更高。
【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通过节约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错了!经济学的目的是教人们如何聚集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目的。社会再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市场有效需求,让资本不断获得利润。
【如果一个社会果真用黄金去造了厕所,说明这个社会的稀缺性标志陷入严重的混乱,它必定是一个穷困的社会】?资源无限丰富的时候,不存在稀缺性概念,也就不会有【稀缺性标志陷入严重的混乱】。@茅于轼 在这里要做的是否定资源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在逻辑上不可能做到——而不是自相矛盾。
【生产是指生产价值】?叫农民去生产价值,他一定不明白怎么做。叫他生产资源——粮食,他就会知道怎么做了。你要消费粮食,不是要消费价值。如果粮食没有价值,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可以任意消费,就不会饿死人了。人们生产资源,是以价值为指引,但是没有价值的资源依然是资源。阳光没有价值,却是资源。
下面再继续批判:
【计划经济之所以不成功】?虽然人类社会曾经产生过计划经济理论,但世界上就从来没有过计划经济现象。
当初的所谓“计划经济”,不过是国内非经济形态的社会再生产。在国际上依然是市场经济形态,是把一个国家当做企业来管理的市场经济形态。被当做企业管理的国家内部内部是作为再生产进行管理——今天的企业内部也是一样。
也就是说,从国内来看, 当初的所谓“计划经济”不是经济形式,而是社会再生产形式;从国际经济角度来看才是经济行为。
在国内连经济形式也不是,何来的“计划经济”?而在国际上,你能计划谁啊?当然只能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行事。
也正因为当时的中国没有能力与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所以经济发展不好——生产力进步速度倒不慢。而当时的生产力进步成果,就成了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以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基础。
【一切资源相对于人的无限消费欲望而言永远是稀缺的】阳光、空气都是资源,稀缺了?
事实上,如果【一切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消费欲望都是稀缺的,人类都不会出现——没有阳光、空气等等资源的天然充沛,人类能够出现吗?是因为人类的消费欲望不断增加,才有了资源稀缺的概念。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是市场、价格、交易,才是解决资源稀缺问题的手段。
人类生产力不断进步的结果,导致了人类需要资源的不断充沛。至少从逻辑上我们可以认定,当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到极高程度,资源的稀缺性将会趋于零。因此在逻辑上说,【一切资源相对于人的无限消费欲望而言永远是稀缺的】这句话是与科学历史观相违背的。
人类可以从没有财富现象的原始社会走到今天的经济社会,靠的是以生产力进步为手段,解决了人类所需要的资源极度稀缺的状态;今后也必然可以随着生产力进步,逐渐实现人类所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的更加降低,直至趋于零。
茅于轼先生的问题在于,
首先,他不明白主观价值理论——尽管他一直在批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其次,不明白资源与价值的区别、社会再生产与经济的区别。
主观价值理论说的是,价值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判断而来。茅于轼先生没有明白这个理论,所以会说出人们生产价值、消费价值这么可笑的观点来。
既然价值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生产必然不能离开劳动——即使是茅于轼以为创造了财富的交易活动,也依然离不开人们的体力与脑力劳动行为:否则交易如何进行呢?
所以茅于轼先生这里是在替他一直批判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张目。也就是说,茅于轼先生的经济学理论所赖以存在的价值理论基础是自相矛盾的。
近来多次看到茅于轼先生说“稀缺性”这个词。其实他对“稀缺性”的概念或者说现象及本质并没有足够的分析与研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白社会再生产与经济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伴随人类生活相始终。经济是人类在生产力进步的推动下,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社会再生产的一种形式。
经济的必要性在于人们之间的财富差别会导致竞争性推动生产力进步,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最终还得退出人类历史舞台。
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这个目的也成为计划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但是经济的目的却是为了追求财富。也就是说,它虽然是社会再生产的一种形式,却有着与一般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目的。
人类之所以要进行社会再生产活动,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的需要,资源存在稀缺性。也就是说,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是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的,与市场、经济没有关系。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只以人类的需要为背景,与市场与经济活动中的购买能力没关系。
比如说,世界上还有人在挨饿,就证明食品存在稀缺性——有人需要食品而得不到,不就是稀缺性吗?至于这些人挨饿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食品,而是因为没有钱买食品,那是市场与经济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的表现。
可是在经济意义上,尽管世界上还有人在挨饿,食品的稀缺性却可能不存在了。因为市场上对于食品的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导致了食品的销售不出去,出现了食品生产过剩现象。生产过剩就是稀缺性丧失的表现。于是尽管有人在挨饿,在经济意义上,食品已经不存在稀缺性了。
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是相对于市场的有效需求来说的。挨饿的人是因为没有购买力,没办法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虽然在社会再生产的意义上,是食品稀缺性存在的表现,但是在经济意义上,这种没有购买力的需求,被当作了“无效需求”,不构成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的内容。
因为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要满足人类的需求,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直接就是对应人类的生存与生活需要的,人与资源的关系;
而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财富。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只是对应于市场有效需求的,资源交易者与资源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体现的是资源的价值。人们根据资源的价值指向,进行社会再生产活动;
而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体现的是资源的财富属性。市场交易者根据的是市场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当然是以价格为表现的——指向,进行市场交易活动。
明白了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与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之间的区别,人们就可以明白价值与财富之间的区别了。
没有价值就不会有财富属性。但是有价值的资源未必具备财富属性。
价值是财富的基础;而财富,则是被经济活动的目的扭曲了的,价值的表现。
很明显,有一部分价值内容——相对于不具有购买力的人的稀缺性——是没有被包含在财富内容里面的。
现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分析,当然只能从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进行研究与计划,否则经济活动者会破产。但是经济理论工作者们,尤其是力图从经济理论分析中总结出伦理、政治领域的真理的人们,是不应该无视这两种稀缺性的差别的。
社会再生产意义上的稀缺性的要求,是人类伦理的方向;而经济意义上的稀缺性的要求,则是人类在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充分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的阶段里,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不明白主观价值理论,把资源与价值混淆,不知道社会再生产才是人类永远不可或缺的行为,经济不过是人类历史上避不开却一定会有终结的时候的一个阶段,把经济规律要求当作人类伦理,这样思维错误的人,在经济学领域不说错话是不可能的。茅于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