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就在明天!全球航天即将进入中国时间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57893-2019-01-02 10:01
作者:鸣镝
来源:话匣子(ID:news_box)
穿越天际的旅途,总有终点!
铺陈已久的剧情,将迎高潮!
去年12月8日发射的嫦娥四号
奔月之路已近尾声
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时间
就在明天!2019年1月3日
神秘的月球背面
我们在地球上永不可见
嫦娥四号的造访
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头一遭
毫不夸张!在这样一个时间点
全球航天进入到了中国时间
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
1月3日,有何根据?
出处之一来自嫦娥四号的娘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其官微在报道嫦娥四号发射时提到
按计划,经过26天的飞行
嫦娥四号将软着陆至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
掐着指头算日子,你我都会的
出处之二来自央视新闻
昨天在其官微上公布的一段视频
字幕中写得很清楚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留下人类航天器的足迹
这两条报道,核心信息点而不破
貌似不太符合新闻规律
但权威性,应该都没啥问题
为何还没有等来正式的官宣呢?
根据话匣君所掌握的信息
还是因为嫦娥四号这次任务
风险之高 难度之大
为中国航天近年来所罕见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这样的光环
你以为别人不想拿下啊?
没有金刚钻 揽不了瓷器活
即便你有了金刚钻
从飞天、奔月、环月到落月
一点点微小的失误
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具体说来
嫦娥四号落月的难点之一
就是月球背面遍布撞击坑
而且坑连坑、坑套坑
如果把嫦娥三号着陆点虹湾比作华北平原
那么,嫦娥四号的目标
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宛如就是云贵川山地
地形落差约有6000米
很难找到“巴掌大”的平地
难点之二
在于无法直接和地面联系
通信中继全靠“鹊桥”
但这样通过“二传手”的转接
通信时延就从嫦娥三号的两秒多
扩大到近三秒
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
“鹊桥”的天线做到极致
也比不上地面站几十米口径大天线来得给力
既然讲话的“声音”小了
“语速”就得放得更慢一些
这样一来,无论是发指令还是传数据
火急火燎的时候可就不赶趟啦
为了攻克这两个难关
航天人在技术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核心就是一句话
让嫦娥四号更聪明更自主
如同一个“孤胆英雄”
靠自己的身板和智慧
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从目前来看
嫦娥四号按部就班 一切正常
此前,它在100公里高度的环月轨道上
运行了大约18天
一方面在等着陆区度过长达14天的月夜
以便在月球时间的“上午”进行登陆
同时,利用这段时间
嫦娥四号与“鹊桥”进行了四次中继链路测试
并且把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
这些落月过程中关键的导航敏感器一一试过
2018年12月30日8点55分
嫦娥四号成功实施变轨控制
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
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
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话匣君了解到
嫦娥四号最终的落月
就将从15公里高度开始
首先,它将进行掉头,做好下降准备
然后启动发动机开始快速减速
在边飞边往下降的同时
不断调整姿势和速度
在距离月面约6公里的高度
调整至垂直下降
这是和嫦娥三号落月一个很大的不同
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
由于月球背面崎岖的地形可能会让
激光测量的高度忽高忽低
因此,嫦娥四号不像嫦娥三号那样抛物线下降
而是看准地方,直接下去
距离月面约100米时
嫦娥四号会短暂悬停
通过激光三维成像对月面进行精确扫描
找到最适合的着陆地点
然后飞到其上空缓缓下降
在最后几米的高度,发动机关机
嫦娥四号将在重力作用下
迎来和月面的亲密接触
在“落”之后
第二个看点将是“分”
也就是着陆器和巡视器的分离
首先着陆器太阳帆板打开
天线找到“鹊桥”,建立通信链路
然后,巡视器解锁并确认状态
然后打开帆板 升起桅杆
沿着导轨开上转移机构
接下来,转移机构解锁
在着陆器和月面之间搭起一座斜梯
巡视器就可以沿着斜梯踏足月面
在月球背面留下人类航天器的第一道足迹
嫦娥三号“玉兔”在月球正面留下的辙印
第三个看点将是“拍”
巡视器会移动到着陆器的正面
进行两器互拍 留下美美的身影
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沐浴在阳光下
这无疑将是一个令人无比自豪的高光时刻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
这一切,就在明天!
不过,等待这一连串的捷报
你可得有点耐心
前后跨度可能会长达十几个小时
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祝福、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