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传统综艺”的我老了么?丨心理杂货铺_风闻
中科院之声-中国科学院官方账号-2019-01-02 09:41
原创:中科院之声(ID:zkyzswx)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如果盘点2018年,《燃烧我的卡路里》肯定是年度洗脑神曲之一,这句话甚至成为网络流行语之一。不过对我来说,不单是卡路里消化不了,这几年流行的其他歌曲也着实没有十几二十年前的歌更顺耳,去唱K也都选的是老歌。这并不是说现在的歌一定就不好听,而是在大脑发育期间听到的旋律会“刻印”在神经系统中,而对我们的情绪有更大的影响力。
不论是歌曲还是其他事情,15-25岁的记忆往往最为深刻,因而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回忆高峰”。神经学家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大脑最终达到成熟的“冲刺阶段”,可能会对这时期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特别出色的编码加工。乐曲引发的怀旧情绪与乐曲对情绪的唤起度、对于乐曲的熟悉程度紧密相关。当我们听到一首歌时,首先接受刺激的是听觉皮层,大脑将旋律、节奏这些信息加工成一个整体。音乐还可能刺激初级运动皮层,这使得我们随着音乐开始律动。这一系列的神经联系,随着乐曲一次次的重复而建立起自动的联系。音乐还与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与曾经经历相关的歌曲更容易激发起怀旧的情绪,这些音乐可能成为某件事情的标记,一旦音乐响起,当时的情景、情绪甚至身体感觉都同时会被唤醒,更加深了乐曲的记忆。
除了音乐“刻印”在神经网络上的痕迹,音乐还与青少年的社会身份认同有关。青春期是形成自我概念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时期,而音乐则是人们对身份表达的一种方式。根据音乐标签理论,对青少年来说,音乐偏好就像个名牌,起到了表达价值观、态度及意见的作用。青少年们将自己划分到一个群体中——或者他们希望成为这个群体的一份子,而音乐偏好正是这种群体标签的一种外在表现。就比如说,一个学生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很“酷”,而他认为说唱音乐很酷,或者是玩说唱的人很“酷”,那么他很可能会表现出对于说唱音乐的喜爱。
虽然我们对会青少年时期听到的歌曲印象尤深,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品味会一成不变。音乐品味虽然和个人经历、性格有关,但研究也指出,不同年龄的人欣赏的音乐也有共性。比如年轻人听音乐更多,也会在更多的场合下听音乐,而中年人则主要在私下里听音乐。现在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而对于音乐偏好也有人做过划分。对于音乐的偏好也有较为鲜明的年龄变化,这与不同阶段面对的成长任务(挑战)密不可分。根据人们对于音乐的情感和情绪反应,将音乐偏好划分为五个类型,这五个类型的英文首字母正好能组成“MUSIC”(Mellow, Unpretentious, Sophisticated, Intense, Contemporary),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音乐偏好。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成长任务是寻找自我认同,这一时期音乐偏好的最大特点是对于激烈音乐突然热衷。简单来说,这种音乐的特点就是“躁”:声音大、歌词激烈、嚣张,正代表了青少年宣布独立的态度。进入成年期,这种“躁”逐渐让步给现代音乐甚至舒缓的音乐,比如电子乐和R&B,这些音乐更加浪漫,传递着更为积极的情绪,也更适合随之起舞,正是酒吧、派对、聚会上的最爱,这种偏好也反映了在成人早期的成长任务是建立亲密关系、满足爱和被爱的需求。随着年龄再增长,人们越来越喜欢更“高大上”的音乐类型,比如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或者淳朴的音乐风格,比如乡村音乐和蓝调。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对音乐审美要求更高,也与文化素养甚至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也就吸引了以这些为目标的中年人们。而乡村音乐和蓝调中舒缓的节奏,对细腻感情、怀旧情绪的徐徐道来,则反映了中年人另一方面的需求:稳定的家庭生活和养育后代。
这样说来,看不下“电音潮牌综艺”,却在追“传统综艺”的我,还真是人到中年了。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