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真的起到鼓励生育的作用了吗?_风闻
一然-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2019-01-03 20:52
2018已经过去了,二胎政策实行了实行了近三年的时间了,但是人口出生率是怎样的呢?
根据各地已公布的数据推算,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与上年相比,降幅惊人。下面是部分地区已公布的累计出生人口数据:
江苏省:今年上半年出生38.3万个婴儿,同比减少5.6万人,减幅为12.8%;
浙江省金华市:今年1-5月,全市出生21879人,同比减少4779人,减幅为17.93%;
福建省南平市:今年上半年出生14834人,同比下降17.23%;
山东省德州市:今年上半年出生35564人,同比下降21.9%;
山东省烟台市:今年上半年出生26902人,同比下降16.2%;
山东省潍坊市: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64428人,同比下降21%;
山东省青岛市:今年1-11月份,全市户籍出生81112人,同比减少21737人,减幅为21.1%;
山东省聊城市:今年1—11月份全市出生64753人,同比减少23179人,减幅为26.36%。
近年来,专家一直警示中国出生人口面临雪崩。在全面二孩政策宣布之初,财新网发表的《十三五规划需要何种人口政策》一文中提到,“随着全面二孩堆积势能的释放,中国出生人口在2018年之后将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 当时的判断是,出生人口在2017年达到高峰,在2018年之后开始雪崩。但现实却比预料的更加严峻:2016年就达到高峰了,而雪崩在2018年就开始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二胎政策的实施效果这么有限甚至无效呢?
原因是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生育意愿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养育成本太高。这种昂贵的养育模式与少子化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生育率越低,家庭平均孩子越少,每个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越高,这样一般家庭越不敢多生孩子,反过来又导致更低生育率。除了需要承担高昂的直接经济成本,父母还面临越来严重的看护困难。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托儿机构普遍稀缺。可以说,在中国养育小孩的痛苦指数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连一胎都不想生了?高赞答主胡大曰说:“在农业社会,孩子相当于一个大牲口,五六岁就能帮家里干活,饲养成本不过桌上多加一双筷子,粥里多加一碗水罢了。
现代社会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劳动力,成本可要比古代社会高多了。最重要的是,以前生产资料都在你手里,你儿子必须要给你干活受你剥削。现在生产资料都在资本家手里 ,你儿子要给资本家干活受资本家剥削。你为啥要花那么高的成本生个儿子出来给别人剥削?”
其次,现在的环境不适合养育孩子,雾霾严重,住房紧张,人们还没有实现全面小康,生个孩子只能是拖累,在不利的环境中想培养优质的孩子是很难实现的。
再次,职场歧视育龄女性。职场妈妈生二胎以后,同事、领导不会觉得你具备了更成熟的心智,可以委以重任,而是尽量把你边缘化,表面上是照顾,其实是嫌弃和不信任。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制度,保护女性的生育权,认可生育是为社会创造更高价值,并且把这种价值认可,落实在她们所服务的企业中,靠女性自己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对抗职场中的生育歧视。
其实,生育欲望的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女性个人价值的多元化,多生孩子是性价比最低的选择。却已经进入中国女性最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她们拥有自己的事业、房产、圈层、上升渠道,不再需要从丈夫和孩子那里获取安全感。当女人越来越强大,生育就变得越来越纠结,尤其当我们看清了“养儿并不防老,防老还要靠钱”这个真相,是否放慢脚步去生个孩子,就成了问题。
鼓励生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和旧时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不同的是,现如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顾虑却越来越多,生活模式的选择也出现了多元化。二胎政策的放开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方式,除此之外,在社会这个的复杂的系统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其许多子系统的连带作用,政策放开了,养育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尽管经济放缓、贸易摩擦、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短期内更引人注目,但长期来看人口坍塌却是远比所有这些问题加起来都更严重的危机,全面放开生育并通过减轻养育家庭负担来大力鼓励生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