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朗读者》中的两个动作细节_风闻
常晅-南京大学德语系教师2019-01-04 14:23
假期前让学生有时间和兴趣就去读点原著,还真有听话的学生这么干了,我很是感动。学生读了"Der Vorleser",还试译了,然后我就挑了一些问题,来瞎侃几句,本推就说说两处有关动作的细节问题。
第三章开始有一句话,里面有个动词是schicken:
我看学生译成了这个男的把我领到了四楼的施密茨太太那里。当下就觉得不太准确,随手给划了出来。结果学生告诉我,我发给他们的中译本上也是这样译的。我只好自己来分析这个问题了。
jn. schicken外加一个方向补足语的用法在德语中主语肯定是不跟着一起去的。它可以解释成让某人去哪里,打发某人去哪里,但不能理解成带某人去哪里。如果要表达带着某人去某个地方,则应该用jn. führen外加方向补足语才可以。正巧在这一章下面不远的地方,施密茨太太就曾经把他领进了厨房,用的就是这个表达:“Sie hat mich in die Küche geführt.”这时候我进了厨房,她也先进来了,是把我带(领)进来的。如果改说成,Sie hat mich in die Küche geschickt. 意思就是她让我去厨房,或者说打发我去厨房了。
此外,这里也并不难通过情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这个schicken不太可能是该男子领我上了四楼。因为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当时的场景:男主跑去找汉娜,在楼下的门铃前面不知道怎么办,因为并不知道别人的姓名。而这时候大楼里面出来一个男人,当男主向该男子求助以后。他把男主送上四楼和他向男主指路哪种可能性更合理呢?再看上下文,下文中紧接着有一段从男主的视角来看这个楼梯间和楼道的详细场景描写,其中有一句从来没有在楼道里面见过任何一个人。从这些地方不难判断,男主也不太可能是被一个熟悉道路的人领着直接走到施密茨太太的门口的。
这一处细节误译其实还挺要命,因为男主何以在有人带路的情况下,仍然能在楼梯间展开那么细致的观察,导演那么丰富的内心戏?以及热情如朝阳大妈的德国男邻居也确实与德国的现实相去甚远。
另外一处动作细节是动词greifen并且和介词nach连用的用法:
这一处动作的细节描写结束后,插入了一段自己的内心想法,接下来又用名词化的形式接着重新提到了汉娜的同一动作:
中译本译文对这个动词的两处处理也是值得商榷的,第一处是这样的:“把这条腿从椅子上放下,接着去穿另外一只袜子。”
我们可以从接着去穿另外一只袜子的表述中推得,汉娜其实已经把袜子拿在手上了。当然,如果你硬要说,接着去穿另外一只袜子的表达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说她准备去穿,袜子并不在手上。但另外一处则处理成了:“那抓着长袜的手在半空停住”,从这句来看,无疑是把greifen nach理解成了抓在手上。但实际上,这个词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说伸手正要抓取某物,但尚未抓在手里。所以建议把前面翻译成接着准备去拿另外一只袜子,后一处译成伸出的手在半空停住。
不过这个细节于原著的表达影响似乎不算太大,穿好了一只长袜的汉娜突然转头看向男主这里,她究竟是正准备去拿第二只袜子还是已经拿在手上似乎并不是个特别重要的细节就是了。
最后不得不说一句:爱学习的学生也太事妈儿,不仅按你的建议去看了书,还看得很认真,发现问题还会来烦你。(所以其实老师的内心还是不希望学生太认真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