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无公厕”说很荒谬_风闻
李非ABC-2019-01-04 09:51
“古中国无公厕”说很荒谬
李非
有人在网上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发现北京城无公厕,以此证明中国的落后,从而又推出“古中国无公厕”。这其实是不值一驳的。古代一直用马桶,以马桶为基础的粪便收集系统应该为中国城市服务了上千年。在农业社会,粪便作为有机肥,一定是被珍惜的。谁会把珍惜之物随便乱倒。这边进口是“食不厌精”,难道那边出口是随地大小便?
春秋时代中国就有公厕记载。难不成这一城市市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在中国统一后就有了改变?难道说统一后人就不要吃饭拉屎了。事实上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厕所描写。入厕称之为“入东”。猪八戒把个泥菩萨丢到厕所粪坑里。而在京城,实际上有一个收集粪便的服务运输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应该是城市中普遍使用的家庭木制马桶。这个我自小经历。城市家庭除新建宿舍外,多数都用马桶。一到清早,就有拉粪车车夫高喊“倒马桶了”。于是家家户户端出马桶倾倒在粪车大桶内。然后满街都是用水涮马桶的“喜刷刷”之声。
粪车拉出粪便,在古中国传统农业中,应该是极好的有机肥料。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看到满街粪便,当是战争造成这个体系瘫痪,当然就乱倒。现在如果没有清洁工收垃圾,城市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垃圾埋没。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而欧洲人彼时远远落后于中国,根本不讲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所以才导致黑死病流行整个欧洲。他们开始学着讲卫生,已经是开始工业化之后了。这时才开始着手建立公厕和城市粪便收集系统。
此外据常理可推论,公厕在古中国历史上也是肯定存在。难道城市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们在城市街道闲逛,饭馆吃饭,茶馆喝茶时,就没有出恭的要求?会像印度那样随地大小便?而且有了公厕,也必然需要一套粪便出清系统。否则几天时间,公厕就粪便溢出,难以进入了。
粪便在农业时代是好东西,所以公厕必有,收集公厕粪便的系统也必有。为何文革中批淘粪劳模时传祥为“粪霸”。这说明粪霸在中国古已存在。所谓粪霸,就是掌握这套公厕和私人粪便收集系统的人或团体。这本来就是一笔好买卖。为何没人干?有人在网上展示上世纪70年代的粪票。我还亲自见到偷公厕粪便的农民被满街追打。而且城市的自由市场还有粪市。在粪市,大便按干湿按桶卖。尿水也是如此。从事交易的人还相互讨价还价。正因为这种中国古已有之的粪便收集系统。所以同时期中国人比欧洲人干净许多。在古代中国的两千年历史中,也根本没有大规模鼠疫流行的记载。
此外,读书要问个为什么?凡事要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设想,不要只找书中的荒唐之语为凭。挖个坑,坑上搭几块木板,围个草席,就算公厕。这样的公厕在联产承包之初,简直把城市包围了。因为农民都想要粪便给自家土地施肥。前些年我到大凉山,那是很贫困的地方。农民的厕所就是大粪坑上面横着几根园木,叫人胆颤心惊,怕掉到粪坑里。
几十年前,我还上过悬崖边的简易厕所。上面是石板铺的,粪坑在几十米高悬崖下,拉屎像是轰炸投弹。几十年前的中国如此,几千年的中国更当如此。想收集粪便做肥料,最简单就是挖坑围草席。这就算公厕,别人拉的屎,尿的尿就被你无偿得到了。几十年前北方农民的厕所也是如此。公厕也一样。好处是冬天粪便冻成冰,不臭,不溅。下面通常垫炉灰,然后起出堆成堆。到春天做为庄稼底肥。
还有个笑话,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说的是承包初期的农民,进城把屎尿都憋着,再难受也不在公厕拉,非要回家拉到自家厕所里。这个还被写入当年的相声。“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俗语相当古老,想必说的就是中国农民自古不愿上公厕的原因。这句话很形像的反映出中国古老资本主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