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电商法》正式登场!海外代购真的要凉凉了?_风闻
华闻派-华闻派官方账号-为您提供全天候和多元的英国及海外资讯2019-01-04 02:03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华闻派”(ukwutuobang)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当人们都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时,“代购界”却人心惶惶。去年8月3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或《电子商务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电商法》是一部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专门法,这也是中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
自从该法实施消息传出后,网上有不少报道称,许多代购已经提前找好退路,或观望或改行。事实真是如此吗?华闻君也和海外代购们聊了聊。
《电商法》具体怎么说?
这部新实行的《电商法》新法共7章89条,也被许多人叫做《代购法》。以前有微商、代购、网店店主、电商各种称呼,都成为了这部法律的管理对象,并且统统就只有一个身份——电子商务经营者。那么,这部法律对电子商务经营者又是如何进行规范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
“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均为电商经营者,必须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也就是说,这部法律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代购,还有微商、网约车等等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让这个新兴领域有法可依。在代购领域内,无论是个人、网店或者跨境电商网站等都受到约束。
据报道,从事海外代购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必须在中国工商局进行登记,并在销售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代购所得要如实申报、缴税,跨境电商需要在采购国和中国两次纳税。
如果销售的是特殊类商品,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无中文标签、未获取配方注册证和相关行政许可资格等,不得在网络平台销售;食品销售需要办理相关食品流通许可。
违反《电子商务法》的卖家最高可被罚50万人民币,平台最高将被罚200万人民币,但造成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更高的罚款。
代购:“清完仓就停业”
“您的包裹已于12月28日被签收。”26岁的林小姐登录一家华人物流网站,确认自己在12月寄出的最后一个包裹已被收到后,松了一口气。
林小姐曾是一名在英国留学的学生,毕业后在一家教育集团找到工作并留在英国。她的工作比较轻松,加上亲友和熟人经常找她购买英国的商品,她在业余时间会做一些代购的零活,主要以邮寄奶粉和保健品回国居多。
▲林小姐打包好的奶粉
“拜托我购买奶粉的都是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熟人。先不说价格,他们担心在网上买到假货,找我买,主要还是图个安心吧。毕竟是熟人,知道我帮忙买的东西靠谱。不过,这次《电商法》实施后,我就不再接任何单子了。”
据林小姐介绍,代购奶粉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首先,英国一些超市和药店奶粉经常缺货,某些超市的网购平台还会对奶粉的数量限购,买多了甚至会直接取消订单。而邮寄奶粉至少是4到6罐一箱,这也意味着买够一箱通常要跑上好几家店才能凑够一箱。买好了以后,还要准备包装材料,打包装箱,再送到物流点。算下来,备好一箱货要花去大好几个小时,但是代购一罐奶粉的利润通常是几十块人民币。
“我应该算是佛系代购了,只是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而且代购的不是奢侈品什么的,就是一些奶粉和保健品。流程还算简单,不需要排队,也不用去盯新款、天天发广告,当然也赚不了什么钱。听说《电商法》要求代购和微商登记纳税,具体的规定我不太清楚,但如果代购需要在两个国家都登记、申报等等的话,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就不值当了。”
11月初的时候,林小姐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送了最后囤货的广告,表示从12月开始就不再接任何代购订单,随后集中发走了一批客户购买的商品。虽然她在广告里没有说是“永久停业”,但她自己认为今后不会再帮人代购了。
大部分代购还在观望
25岁的鱼糕小姐(化名)常年往返于中国和日本、韩国等,进行“人肉”代购服务。与林小姐相比,她的代购更专业。
鱼糕小姐做代购已经好几年了,她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次飞日本或韩国。她在微信上招揽顾客,接受订单和订金,下了飞机直奔熟悉的采购地,对各种美妆保健产品如数家珍,在“扫荡”一圈后带着行李箱满载而归,然后再把买到的东西分别寄给客户。
▲鱼糕小姐从日韩代购回来的美妆产品
从11月开始,鱼糕小姐朋友圈里发的各种日韩美妆产品的广告已经不见了。在《电商法》发布之际,她选择继续观望。
“反正最近我是不接任何订单了,有顾客问我,我也建议她们去问问别人。感觉新的政策出来,海关现在会查得很严,所以暂时老实歇歇吧,看看情况再说。”鱼糕小姐说。
在微博上,许多代购号已经发出了“暂停营业”的声明。
不过,还有一些代购不为所动,依然照常接业务。华闻君在豆瓣上的一个代购小组里发现,新广告帖子仍然源源不绝地出现。
“确实还有好多人在继续做呢,我朋友圈里就有还在继续采购的同行,也不知道回国的时候会怎么样,大概都是抱着侥幸心理吧。我觉得还是得先观望一下,看看一月份有没有被扣的案例再说。”鱼糕小姐随后向华闻君发送了一个摊手的表情。
切莫钻法律的空子
没有营业执照,没纳税,没有中文标签,代购和微商们“使出浑身解数”做广告。有些人为了隐藏自己代购身份,避免出现与代购相关的敏感字眼导致被封号,纷纷“转型”变成了灵魂画手。
有些人用手绘图片代替产品图片的↓↓
有的直接上外语文案的↓↓
还有以土特产为名进行创意文案的↓↓
同时,不少代购在支付方式上变得谨慎,要求客户在付款时避开“敏感词”,以及多付17%的税款等。
不过,这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对策都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华闻君还是要提醒各位,电子商务经营者有纳税的义务,而消费者还是要从合法合规的渠道购买商品,不要抱侥幸心理。
请关注“华闻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