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番剧到游戏,B站如何成为Fate的粉丝大本营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1092-2019-01-05 22:49
Fate和B站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Fate这个老IP又是如何一次次引爆国内二次元的呢?
1月11日,Fate系列的剧场版电影《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将在大陆院线上映。今日,被称为Fate粉丝大本营的B站在上海影城,为它举办了首映礼。
在首映礼上,B站邀请到了本片的声优下屋则子来到现场与粉丝进行了互动,将近30万名观众通过直播直播的形式观看了首映礼。从首映播放的内容来看,内地版上映片长约为119分钟,剧情接近零删减,这是Fate系列作品首次登陆内地院线。
Fate和B站究竟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而Fate这个老IP又是如何一次次引爆国内二次元的呢?
从分散到聚拢,B站的四年Fate粉丝经营
Fate系列在国内二次元社群中的传播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时期。首先是2014年之前的早期,虽然国内的核心粉丝对游戏进行了自发的汉化,且有相对精致的同人作品诞生,但是因为游戏类型和番剧本身在大众娱乐中都比较小众,整体的推广还停留在人际传播阶段,受众群体也是相对分散的。
而能够将粉丝群体聚合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B站在2014年同步引进正版番剧《Fate/stay night UBW》,在早期B站用户以核心向二次元为主的时间段里,这部动画的人气也相当可观,两季动画共取得了1.67亿的播放量,评论数量也超过两万。
而在这之后,B站逐渐将Fate系列的其他番剧引进进来,《Fate/Zero》两季动画引进于2014年,播放量达到3932万,评论数量9.8万;引进于2017年的《Fate/Apocrpha》播放量为9895万,评论数量9.5万;2018年引进的《Fate/EXTRA last Encore》播放量为3041万,评论数量3.1万;而引进于2016年的FGO特番动画《Fate/Grand Order-First Order》单集播放量就达到了1559万。
得益于Fate系列相对开放的世界观和优秀的人物设定,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在B站的引导下对这一IP进行二次创作,创作的类型包括漫评吐槽、COS、MAD等多种形式。而Fate系列原本复杂生涩的设定和众多的群像人物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变得清晰,对于其中的人气英灵,观众给出了呆毛王、金闪闪、大帝、大狗这样具有辨识度的昵称,动画中的一些台词更是从Fate中独立出来成为经典的二次元梗,比如“都是时辰的错”、“我要成为正义的伙伴”等等。
通过正版番剧内容与纵深二次创作的结合,粉丝在B站实现了高度的聚合,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Fate粉丝与B站的绑定。
从番剧到手游,“Fate”IP携手B站的共赢
2015年,由型月授权并参与制作,DELIGHT WORKS开发的游戏《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为FGO)上线日服,并长期保持在畅销榜前列。2016年,FGO确认由B站代理引进国内,在正式公测之前就有超过300万人点击了预约,而FGO也是很客气地为预约的粉丝们赠送了英灵。
在本地化方面,B站也做出了很接地气的选择,在运营和营销上极力贴近核心粉丝。游戏继承了日服的主PVE玩法,内容以主线任务和日常任务为主,辅以不间断的活动,除了一些特殊的节日活动,国服的活动和主线更新速度会比日服稍迟数月到一年左右,但是因为国服的汉化水准相当出色,所以很少发生玩家流失。
在用户运营上,B站FGO的团队一直坚持着粉丝向运营的战略,运营团队本身就由对Fate系列有一定理解的粉丝团体构成,所以在活动和营销上能够贴近粉丝的愿望,满足其需求。例如选择陈坤作为游戏的代言人,最大的原因是陈坤早年曾经在微博上推荐过《Fate/Zero》,在这之后陈坤亲自COS了Fate中的人气角色,利用话题效应增加了游戏和Fate系列的人气和讨论度。
FGO国服正式上线之后,一直保持着不错的人气,位居APP Store畅销榜的前列,在2016年12月本能寺活动推出之后成功升至畅销榜的第二名;而随着人气角色黑贞的推出,FGO也顺利拿下了畅销榜的第一名。
从数据上来看,FGO在APP
Store畅销榜的排名有着周期性的规律,这主要是与FGO游戏中的限时活动有关,例如在本能寺活动时期,游戏推出了限定卡池和限定礼装,活动剧情和活动奖励也是限时的,在活动期结束之后就不能进入,只能等待下一年的活动复刻,这样的设置一方面鼓励玩家去肝活动副本来兑换限时奖励,一方面刺激着玩家氪金抽取限时英灵。
在本能寺之变之后,包括黑贞、斯卡哈、达芬奇、弓凛在内的一系列人气角色推出,不断刺激着玩家的氪金欲望,在两年多运营时间里,FGO有十余次进入畅销榜的Top5,玩家对游戏角色的喜爱也通过氪金的方式转化成为游戏的营收。
配合着线上的限时活动,B站还会在特定的时间点举办活动来回馈玩家:在去年3月白色情人节的时候,B站为玩家发放了1000份FGO限定巧克力;在5月份又和21cake展开合作,发放了20000份定制冰淇淋;11月HL在日本上映期间,B站组织了一次抽奖,免费邀请Fate玩家前往日本进行线下的观影……这样一系列的长线运营活动形成了B站和Fate爱好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保证了FGO的持续营收能力。
而在APP Annie公布的2018年手游收入数据中,FGO的营收也成功超过《王者荣耀》,成为18年最吸金的游戏。
Fate为何能引爆二次元
2000年前后,正是日本御宅文化和同人文化的鼎盛时期,今天在国内御宅文化圈中并称为“同人界三大奇迹”的东方Project、寒蝉鸣泣之时、TYPE-MOON系列均诞生于这一时间点前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御宅文化偏好的改变,三大同人奇迹的处境也发生了相对微妙的变化。虽然在刚刚结束的日本最大的同人即卖会Comic Market95上,东方Project和寒蝉依旧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其整体热度却要明显低于TYPE-MOON或者说是Fate系列。
经过了十余年的积淀,Fate系列不仅帮助型月从同人社团转型成为一家成功的商业公司,也在海外的二次元领域实现了发展。究其原因,无疑是和Fate系列的稳定持久的多线运营有关。
从时间上来看,Fate系列的第一部作品《Fate/stay night》(以下均简称为FSN )发售于2004年1月,是型月由同人社团转型成为商业公司Notes之后的第一部AVG游戏。
这部作品的诞生要晚于构建型月世界的其他三部作品《月姬》、《魔法使之夜》、《空之境界》,但是就创作者奈绪蘑菇本人的描述来看,FSN的灵感来自于蘑菇在初中时创作的小说,在《月姬》大获成功之后,型月的主要制作人武内崇希望蘑菇能够在原有小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作一部全新的作品。蘑菇沿袭了小说中魔术和英灵乱斗的设定,并应制作人要求将亚瑟王性转为女孩,后来一直活跃在Fate系列中的Saber就这样诞生了。
FSN系列在日本发售之后大获成功,在2005年制作FSN粉丝向作品《Fate/hollow
ataraxia》的时候,奈绪蘑菇向虚渊玄提出委托,希望其撰写发生在FSN中发生的故事,而虚渊玄则是洞悉了Fate系列的内核,向蘑菇提议道“做成漫威宇宙那样的吧”,于是就这样完成了FSN前传性质的作品《Fate/Zero》(以下简称为FZ),在此之后的Fate系列作品大都延续了相同的世界观,或者同样的设定。
包括FSN、FZ、《Fate/Aporypha》(以下简称为FA)、《Fate/stay night HL》(以下简称为HL)、《Fate/stay night UBW》(以下简称为UBW)以及正在播出的《君主·埃尔梅罗二世事件簿》都在圣杯战争这一大背景下展开;《魔法少女伊莉雅》、《卫宫家今天的饭》则是世界观相同,剧情做出改变的粉丝向作品;《Fate/EXTRE》的原作是发行在ps4/psv上的RPG游戏,前后有《Fate/Extre CCC》、《Fate/Extella》、《Fate/Extella Link》四部作品诞生,设定上与Fate系列的其他作品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内部依次承接,也成为了Fate系列中独一无二的作品。
因为Fate系列的设定极为繁琐复杂,国内甚至出现了一批对Fate世界观进行考究的爱好者,在早期也诞生了如“星月夜鸣”这样昙花一现的型月同人制作社团;而近年来型月世界作品的爱好者也被通称为“月球人”,活跃在贴吧、微博、论坛等阵地,持续输出着优质的型月同人作品,吸引更多二次元群众入坑。
诞生于2004年的Fate系列走到今天已经有了15个年头,从2014年引进第一部Fate动画番剧开始,B站就在一步步地为Fate这个IP积累人气,经过番剧和游戏的积累,Fate这把火也终于从冬木市烧到了迦勒底。如今,FSN里最后一条支线HF线剧场版也即将在大陆院线上映,在猫眼电影上,有超过3.4万人点击了想看,豆瓣评分也有8.4这样相对出色的成绩。
而在这部电影中,究竟会怎样对游戏剧情进行还原,第一次作为女主出现的间桐樱会有着什么样的表现,Fate的粉丝们都表示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