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岸风云40年_风闻
两岸青年-两岸青年官方账号-为两岸青年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生活、政治和娱乐信息2019-01-05 15:24
今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日子,习近平主席纪念活动并针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发表重要讲话。蓦然回首,这40年的变革已在无形中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
第一则
时光追溯到1949年国共内战末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人心涣散、众多高级将领各怀鬼胎,在国难当头之时,借机大肆敛财运往海外,另一方面,金圆券迅速贬值,物价飞涨所带来的经济崩溃也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而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后,刚从日本手中光复4年时间又再一次与大陆分离。自此台湾与大陆在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成长,隔阂、差异由此产生。
1950年代---1979年前夕,这接近30年的时间里,大陆经历大跃进、文革的动荡,百废待兴。台湾同样经历着白色恐怖戒严时期。两岸间每时每刻都处在剑拔弩张的对立局面,大如823炮战、古宁头战役,小到金门、厦门设立播音台隔空喊话,福建与金门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当中有一些趣事跟大伙分享,其一是解放军攻打金门,后世一直认为,是蒋介石和毛主席之间的默契,故意没有用重兵拿下金门,让金门作为两岸的连接,不至于逼蒋独立。因为当时美国第一舰队护航台湾海峡,保住台湾不受入侵,但美国的目的在于分裂中国,让台湾做东亚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第七舰队只护航台湾海峡,不顾金门马祖。
早期金厦的对抗异常激烈,据史料记载,在冲突最猛烈的50年代,一年当中有300天都在丢炮弹,金门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颗炮弹,炸死炸伤无数军民,所以蒋介石在台北的士林官邸的护卫中相当一部分是从金门征调的士兵。当然,那些炮弹如今都做成了金门菜刀,成了当地的特产名片之一。
还有一件趣事是,金厦对峙到了后期,其实两地已经进入和平阶段,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暗自有默契,分单双日打,打之前还有提示,让对岸民众躲进防空洞,避免受伤,甚至还提前讲好炮弹投掷的位置,对峙冲突渐渐沦为表面。
那些年里,蒋介石常喊的口号是“三年准备,五年反攻”,他在台北做过数百个反攻的方案,也做过许多尝试,比如派空军飞到大陆上空,比如派海军进攻大陆的岛屿,最终都没有成功。国民政府曾经给每一位士兵发过一份契约,承诺等反攻成功,就回到大陆分田分地。想必蒋自己也明白,反攻根本无望。
在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特地强调要保护好蒋家在浙江的祖坟,避免因蒋家祖坟受破坏而逼蒋介石做出过激反应,破坏和平统一的可能性。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代表中国的合法席位,当时,英美都向蒋介石抛出双重代表案,意图制造两个中国,或者一中一台,这时的蒋介石是有民族大义的,他必然知道失去席位对他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选择退出。此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与台湾断交,同大陆建交。
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去世,一代枭雄带着他尚未实现的事业离开人世。至今他的陵寝依然安放在大溪慈湖,为的是希望等两岸统一后能够运回大陆安葬。
第二则
有一回蒋经国去美国访问,遇到有人用英文辱骂他是独裁者,于是他让秘书马英九去查字典,解释在西方语境中的独裁者是什么意思,于是马英九回复说是不给百姓自由表达意见,压迫奴役民众的意思。听完后蒋经国很震惊,他认为自己在过去数十年间,无一日不在为台湾人民的生活思考努力,怎么回过头来被人辱骂,他思索之后想到了原因出在戒严上,遂在1987年宣布全面解严,当时国民党高层还劝说蒋经国不要这么做,称这一行为将会颠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蒋经国的回复是台湾人民算是非常好了,忍了我们38年,这要换成其他地方,早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自此,台湾真正进入了民主社会。
1980年代台湾的工业起飞,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股市指数一度冲破万点,成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之一。
经济起飞的原因,我粗浅的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蒋经国主导的经济建设以及当时全球经济环境的复苏;第二是台湾早期从大陆国库运走的黄金储备,为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蒋介石从大陆撤离前,让上海青帮的杜月笙从陆路水路分别把大陆的黄金、故宫里的文物带走)。
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台湾的富有到什么程度呢?有很多GDP的数据大家可以从网络上参考。我讲一些台湾老人家曾经说过的真实事件。
当时台湾员工的年终奖是70-100个月的工资,并非个别;
两个台湾的GDP,约等于全中国;
威士忌专门在台湾开酒厂,因为台湾是亚洲喝威士忌最多的地方;
20多年前台湾的人均收入就是2万+台币(1:4汇率);
1992年台湾的美元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
所以当年小平同志也说,想要和台湾和平统一,首先我们要把经济建设做好。但可惜的是,就在大陆改革开放经济突飞猛进之时,台湾的经济增速却从90年代末期变得越发迟缓,到今天已经在亚洲四小龙当中黯然失色。
第三则
那么,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为什么两蒋时代的认知(大多数台湾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逐渐转变呢?
讲几件事大伙儿听听看。
1994年发生过这么一起事故,在浙江千岛湖,有一个台湾旅行团,一行有24名台湾同胞与数名大陆船员和游客,遭遇劫匪打劫,并最终在船舱内被活活烧死。后世称为千岛湖事件。这件事发生后,大陆迅速封锁新闻渠道,保护案发现场,派专人进行调查。而当时台湾大批媒体已经赶赴千岛湖却被禁止拍摄报道,该事件传回台湾后,引发岛内震惊。次年,台湾岛内做调查发现,觉得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首次超过50%。
更重要的诱因在这,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坐上了领导人大位,今天看来,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台独,但在他上位的过程中,始终坚称自己是中国人,90年代他还发表一个公开讲话,提到两岸已经分治太久,我们要想办法尽快促成统一,振兴中华民族,甚至当时还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希望与大陆谈判。但在他掌握大权后,台独的想法逐渐展露,比如公开欢迎海外台独人士回台、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提到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不是两岸关系,是两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
李登辉时期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当时李登辉想要连任台湾领导人,福建沿海就想用军事演习(模拟飞弹发射)的方法震慑台湾,李登辉在接受采访时说出大陆的飞弹是空包。这一言论出现后,大陆随即发现,在军队高层有台湾间谍,不久后抓出少将军衔的台谍刘连昆。说回正题,飞弹这类的武力震慑,也再一次的伤害两岸关系,更糟糕的是,本以为能够起震慑作用的军事演习,反而激发了李登辉第二次高票当选。
后来的领导者陈水扁,也在主政台湾时推动台独运动,曾经还打算修宪法改国名,在他们两位主政的十多年里,台湾经历了一件事,就是修改教科书,将中国历史与台湾历史分开作为两门课程,并在中国历史书中提及了众多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史料,试问一个孩子从小看到这样的历史内容,如何能对中国爱得起来?
两岸关系曾经有很多次转机,但都没有及时抓住。
蒋经国去世前,曾经有私下做过一些推动,比如促成三通。但无奈他走的太早,同时也看错了继任者李登辉。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促成了汪辜会谈,确立了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的共识,海峡两岸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原本汪道涵老先生要代表大陆海协会访问台湾,就在即将访问的前夕,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使得这一次的访问无限期的搁置,而后辜振甫老和汪道涵两位老先生相继去世,海协海基两会交流中止。
2008年马英九成为领导人后,致力于推动两岸的交流发展,但所做的成果却相对有限,这当中最具争议的莫过于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学生控诉台当局暗箱操作,私下同意与大陆的服贸协定,这一运动爆发时间超过1个月,最终服贸协定没有签订,两岸的进一步往来被阻断。在马英九做领导人的最后一年,出现了历史性事件---习马会,双方签订要增加学生交流、互设办事处等等,也在蔡英文上台后中止。
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真实看法是什么?
通过几年的交流,我发现在年轻人当中的确存在相当一部分不认可自己是中国人的群体(具体原因前面也有提到)。但相对年长的人当中,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倒是趋于缓和。过往的民意调查显示的是,台湾希望维持现状,也就是不统一、不独立、不使用武力对抗(简称不统不独不武)。面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军事力量崛起,台湾不能说是不恐惧的。
抛开极端台独(台独是流进血液里的信仰)以外,许多台湾人对两岸统一的问题,其实是这么一种感觉,他们并非特别讨厌大陆,台湾现在也有很多的电视节目,在介绍大陆的崛起,大陆的优势,台湾民众也能感受得到。但他们认为两岸仍然有许多分歧,政治、文化等等,他们并没看到一个合适可以谈统一的时机。
第四则
两岸怎么才能实现和平统一?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出过想法。我在本文中也罗列一些两岸的贤达曾经提出过的想法。
前海基会负责人,具体名字我记不得,说的大概是,一国两制很好,一国良制会不会更好呢?想知道一国良制的具体含义可另行百科,此处不便明说。
宋楚瑜在接受《鲁豫有约》专访时说,柯文哲的妈妈曾经对记者说过这么一件事,台湾的乡亲就像《唐山大地震》电影里那个被抛弃的女儿,当初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但是随后又花了3000万银子赎回辽东半岛,但没有再花钱赎回台湾。台湾是被遗弃的,现在怎么能责怪被遗弃的“女儿”会说日语,没良心。两岸间还存着不小的差异,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我曾经听过我的台湾老师用“三民主义”的方法分析过两岸关系,详细可见早期推送的文章--两岸分析。
两岸统一,还面临着哪些难题?
台湾的政治制度与大陆不同,人人可投票直选县市长包括最高领导人,这个要不要变?青天白日旗还升吗?这个问题意味着“中华民国”四个字还要不要?台湾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活动还有哪些空间?简而言之两句话,怎么让2300万人和14亿内地人和在一起?怎么让两岸真正平等协商和平统一,而不是以大吃小?
两岸已经走过70年的分治,即便目前困难重重,但正如习主席所说:“祖国必须统一”。许多人对两岸和平统一报以悲观态度,其实不必,两岸始终是血肉兄弟,这是抹不掉的事实,多给双方一些时间吧,我们在等她,她也在等我们。
ps:有一些大家的疑问,我收集下汇总在下面的篇幅中。
台湾当年为什么没能延续蒋家王朝?
我听不少台湾人说,在数十年前,许多台湾小朋友的理想是当“蒋总统”。言下之意,总统只能是姓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蒋家王朝原本是有世袭的打算。但或许是蒋经国和太太方良疏于管教,几个儿子都不成器,大儿子蒋孝文嗜酒如命,在得了糖尿病后继续饮酒,最终英年早逝。蒋孝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蒋家的接班人,但却因为一件往事害得断送前程,也将蒋家推上风口浪尖。
听八卦的时候到了,蒋经国早年在大陆有一段婚外情,还生下私生子。这件事被一位笔名叫江南的作家得知,并写在了《蒋经国传》里。蒋孝武看到这本书后,心生杀意。于是派了台湾竹联帮的大佬陈启礼等人前往美国暗杀江南。江南被暗杀后,陈启礼等人也在美国被抓,后来供出指引者是台湾政界人物,新闻舆论直指蒋孝武。自此,蒋经国苦心经营多年的良好形象也受到损害。
邓丽君不能来大陆演出,跟政治原因有关?
有。上世纪70.80年代,邓丽君的歌被认为是靡靡之音,大陆的官方电台听不到她的歌,但民间百姓却对她十分钟情,有“白天老邓、晚上小邓”的赞誉。邓丽君的父亲是国军,所以她自小生活的环境也是军人家庭。她在成名以后,经常还义务参加各种劳军演出,是国军士兵的梦中情人。
大陆在80年代末有计划邀请邓丽君演出,开价甚至高达10万美元一场。邓丽君原先也有考虑,但台湾当局跟她沟通,因为她是国军士兵的梦中情人,希望她最好不要到大陆演出,如果军中情人都到了,士兵还能打仗吗?也因为此,邓丽君婉拒大陆的邀约,成为一生遗憾。她去世后,棺木披着青天白日旗,宋楚瑜任治丧委员会主任,极尽哀荣。
关于李登辉、马英九、蔡英文
绝大多数朋友想不到,李登辉年轻时候是台湾共产党员,但他的骨子里,把自己当做日本人,在日本访问时全程说日文,受日本文化影响很深。早年郝伯村想要用武力夺回钓鱼岛,也遭到李登辉的阻止。他从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完农业博士学位回台后,从管理农业部门着手,一步步走向大位。其人极擅伪装,蒋经国在世时,他跟蒋经国坐一起,永远都是正襟危坐,毕恭毕敬。蒋经国跟他说话,他永远是俯下身子听,在他登上大位前,公开的讲话中一直表示要极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以获得蒋经国的赏识。
抛开总统身份,马英九真的很棒。温文儒雅,很有传统中国读书人的气质,高大英俊,为人清廉,家风很好。我以前在想,他当总统被嘲笑支持率只有9%,如果他是在大学里当马教授,绝对是明星老师。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曾经也是国民党高官,所以马英九的仕途从一开始就被铺好了,马鹤凌有家国情怀,他去世后墓碑都写着他的遗言--废独渐统。所以当听到有人说马英九骨子里是台独,我觉得根本是无稽之谈。
蔡英文是富家女,早年就读台大。她应该是民进党元老中为数不多没有经历美丽岛事件,没有坐过牢的人。近期她发表的言论在内地很受关注,对于她来说,让她接受统一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她在每年的“双十节”发表演讲,很少提“中华民国”,更多提的是台湾。虽然早年身为“陆委会主委”,但对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一直矢口否认。
为什么台湾独立绝对不可能实现?
这是有内外部原因的。“中华民国宪法”当中,明确提到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中国。90年代修改宪法时,提出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因应国家统一前,政府在台澎金马统治的实际需要。说明整部“宪法”都是为了国家统一的大前提服务的。所以“台独人士”不爱提“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实际上,这四个字才是台湾的护身符,只要一天还叫“中华民国”,就会朝着统一的路走。你可能要问了,那有没有可能修宪改国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因为十多年前,大陆出台了《反分裂国家法》,注明如果和平统一已经失去任何可能性,大陆就会使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台湾买房压力大吗?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水准?
不大。台湾的房屋产权永久,民众买房贷款是低息,大概只有1.8%,相较于内地最低的4.9%,可谓是相当亲民,首付可以低至两成。另外全台湾除了台北核心区域的房价偏高以外,台北普通的区域、新北市、高雄、台南都很便宜。新北的均价大概在人民币1万多/平米,台北市区卖到5.6万人民币/平米,最核心的比如仁爱路帝宝(连战住的小区)单价高至10万多人民币/平米。
有一点我觉得是内地可以学习,富人在台湾可以尽情挥霍,穷人也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中产阶级可以有中产的生活。
台湾有全民健保,所以看病买药花费很少,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都不会造成大负担;台湾的土地面积小,因此城市的道路相较于大陆还是比较窄的,校园面积除了台大以外,真说不上哪所学校特别大。即便是台大,放在大陆高高校的面积当中,也称不上大。
民众的素质高是真的,我和我的同学们亲身经历过很多暖心的事,简单说几件我经历过的事,在台湾丢东西不要怕,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人找到归还;台湾上下公交车出租,司机都会说谢谢,谢谢应该是在台湾一天当中听到最多的话;下雨天在路边打不到车,会有人专门停下来接你,免费,只是为了帮你;你找人问路,对方会跟你说的非常详细,如果你还听不懂,他干脆陪你过去;
在台湾可以经常看到残疾人在工作,在街上出行。第一是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程度,比如残疾人坐公交,司机会停车把对方接送上下车,许多残疾人会在街边卖彩票和口香糖等,这点确实值得学习。
总体来说,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生活属于小康,总体的水平说不上富有。我问过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3万-5万台币之间,基层的服务生收入也大概在2万多到3万台币左右(1万台币约4500人民币)。比起早二三十年前的经济飞跃,如今的生活确实是倒退了不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