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人,如何思考员工待遇问题_风闻
张佳玮-作家-2019-01-07 18:46
汉人这个称呼,起于刘邦所立西汉。
刘邦当年自吹善用功臣,第一个就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子房,张子房,张良。以一体弱多病的谋主,全性命于乱世,佐天子以立朝。运筹出四百年汉朝天下。最后得全富贵,不染一尘。
说他是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人,想来也差不多。
因为中文运筹这个词,自他开始;说他是运筹学的老祖宗,也没问题。
张良自己是扎扎实实的韩相国后代:他爷爷到他爸爸,当了五代韩王的宰相。到韩国被秦国吞了,张良家里僮仆还有三百人呢——掌握当时天下十万分之一的人口资源。搁现在算,就是一个万人企业的大少爷。
妙在大贵族出身的他,偏偏辅佐出汉朝这么个草根王朝——刘邦是亭长,萧何是县吏,曹参是狱卒,灌婴是小贩,夏侯婴是车夫,樊哙是杀狗的,韩信是无业游民,周勃是卖席子的。
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张良跟刘邦一见如故,互相热爱。张良说自己的那套理论,跟别人说不通,跟刘邦却一点就通,于是赞美:刘邦的才华是天授啊!
然而众所周知,刘邦的处事之道,是自市井之间摸爬滚打出来的。
而张良这辈子的风格,也是如此:极为务实。
本来他爷爷和爸爸五世相韩,是贵族出身。但张良弟死不葬、舍财求刺客,就已走上了不归路。即:放弃贵公子身份,去跟《刺客列传》、《游侠列传》里那些社会人一起搞事情了。
虽然曹操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但张良的风格,其实是个社会的边缘人玩法。
张良谋刺秦始皇不成,得提醒一句的是:那可能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宏伟的谋刺。《刺客列传》那几位名刺客,谋刺的不过是韩相吴王秦王之流;荆轲与张良刺的是同一个人,但荆轲背后是太子丹以举国之力,刺杀当时仍是秦王的嬴政;张良当时已是布衣,却去谋刺已经称帝的秦始皇。
张良的胆略,由此可见。
谋刺不成,始皇帝大搞通缉,张良能逃得性命,居然还能顺便救了项伯这种杀人犯,说明张良本身已经是个黑帮游侠、天才间谍、秦末的詹姆斯·邦德了。
我很怀疑张良在逃亡期间,见识了太多的社会边缘人,所以此后他对这路人的心理,很懂。
此后他的计策,无一而不是跟利益与心理有关。
比如,西进途中,张良劝刘邦:秦方将领是个屠夫的儿子,商人容易用利益打动。你可以出个高价,去哄他投降——哄完了,又说将领要投降,士兵不一定肯听,不如趁他松懈时打他。
说明他懂得商人和士兵的心理。
劝刘邦放弃秦宫还军霸上,跟项伯一起搞定鸿门宴的危局。还大胆地亲自留下来献礼。
说明他懂得项羽这个年轻贵族的心理。
劝刘邦去搞定韩信英布彭越三大将。这是他识人之明。但看出英布和彭越可以收买驱策,那是把握了刑徒和流氓的心理。
劝刘邦割地,让诸侯汇合到垓下打项羽,那是把握了乱世投机分子们的心理。
天下平定后,跟刘邦说诸将急着要功劳,若要安抚他们,就得先封跟刘邦有仇的雍齿:这是他把握了草根诸将的心理。
推荐商山四皓,帮衬着吕后哄住了刘邦,而且晚年杜门不出,是把握住了刘邦和吕后的心理。
张良最精彩的一段说法,是这样的。
先是郦生那老儒生脑子锈了,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各国复兴后,一定可以帮衬刘邦。刘邦就听了。
张良赶紧过来劝,说了一段千古名言,大意是:
你现在兵力不够强,就算立了六国之后,他们服你吗?
再者说,你手下那些人抛弃亲戚和故乡,跟你一起混,就是求一点利益。你现在把六国都封贵族,拿什么来封你的手下?谁还跟你?
刘邦听了,气得东西也不吃了,大骂郦生,从此再不提裂土封贵族的事,把一切都留给了他的那些功臣。
张良这段话,体现了他基本的思想:
他很了解刘邦及他手下那些草根将军,以及英布、彭越、屠夫之子、普通士兵的心理。
他自己是贵族出身,但他不相信贵族血统的天然高贵。
于是劝刘邦宁可拿利益去收买手下那些草根,别去立贵族后裔。
所以张良聪明处在于:身为贵族,却能跳出自己身份的局限,了解普通人的现实心理。
他不把人当圣人,而把他们当做利益动物。这才是张良与刘邦一拍即合的所在。
顺便,张良的这个思想,也一直贯彻了刘邦的整个生涯,乃至整个西汉前期。
《史记》里写樊哙的战绩,有一串列表: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枿战砀东,却敌,斩首十五级,赐爵国大夫。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赐上间爵。从攻围东郡守尉于成武,却敌,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赐爵五大夫……”
很枯燥,但仔细想一想:这时刘邦不止没称帝、没称王,充其量就是个流浪军阀。而樊哙的战绩数据,历历在目,可见是功劳簿记得清楚,用来封赏的。
西汉开国,就靠这点赏罚分明,让贩夫走卒、车夫屠夫,都积累功劳,成了西汉开国元勋。
这就是张良和刘邦一直坚持的:不看血统,看实绩。
刘邦自己吹说自己善于用人,而用人说到底,无非是岗位安排、权限给予,以及赏罚罢了。
刘邦逝世近半个世纪后,窦太后去跟汉景帝念叨,要他封皇后的大哥王信为侯,太尉周亚夫——他爸爸周勃是个织帘子奏哀乐为生的,跟着刘邦封到绛侯与宰相,还平定了吕后亲戚闹的乱子;周亚夫自己则是靠着战功封的侯——就义正辞严,搬出了刘邦当年的训诫:
“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违反此约,天下共击之。”
这个非有功不得侯,说白了,就是张良一直跟刘邦灌输的现实主义思想:
封赏时,别看六国之后的贵族血统,要看实在的功劳啊!
所以后来汉文帝还说李广“你遇到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陈胜闹事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随后就分封了六国后裔。很快身死国灭。
张良却是把这句话,真正用在行动上了。
西汉所以能靠一群草根开国,就是靠刘邦这股子不看血统看成绩的实打实精神;而这股子要给手下实打实利益的劲头,恰好是张良坚定地灌输给刘邦的。
他跳出了贵族的出身,深入了解凡人的现实心理,并且因势利导。
他不跟你讲圣人大道理,而是非常现实地跟你讲利益,讲出了一个西汉来。
“老板啊,你手下都不是圣人,所以别给他们画大饼,把好处都留给血统好的人!扎扎实实地把好待遇留给有成绩的员工,那才是真的!”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开拓王朝,最重要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