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里抽烟的同学,你良心不会痛吗?_风闻
日月光-需要锻炼身体的小编2019-01-07 18:10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有间大学”
是什么让年轻人们点燃了第一根烟?他们可能自己都说不清。
但若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点燃的,有数据指出,我国有七成烟民的吸烟经历始于校园阶段。
美国国家吸毒研究所近日发布的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吸电子烟的学生比例比此前翻了近一番。
在这一群体中,大学生的表现又尤为“亮眼”。脱离了父母的“管制”,拥抱着更广阔的新生活,有人成了更自由的“老烟枪”,玩弄着水果味、蒸汽大烟雾的新潮电子烟;也有人成了新晋烟民,开始体验吞云吐雾的快感。
而对于另一群人来说,二手烟,则成了继deadline、挂科后的又一大梦魇。
“都是成年人了,吸烟是我的自由”
在大学这座熔炉里,一根香烟并不难被点燃。
放在二十年前,二十岁抽烟喝酒烫头,多半是别人眼中前途暗淡的街头混混。但在当下,无论是城市商圈,还是大学校园,手衔香烟、吞云吐雾似乎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潮流。
谁的青春不烫头?图/《心花路放》
其实,曾经的非主如洗剪吹,火星文,和如今的CBD烟酒文化本质不无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年轻人亚文化的具象符号,是新奇的尝试,也是他们信奉的社交门槛。
有大学生烟民就认为,“吸烟是一种社交的需要”、“递支烟,借个火,有时气氛能融洽不少”……
但抽烟和穿衣不同,再地狱摇滚风的衣服都伤不了你半根毫毛。但一根烟就能实实在在往你的肺里凿一个小洞。
即便对此心知肚明却依然开火的点烟者,多半有比社交认同更深的理由。
“解压”、“心理需求”,是他们燃起香烟的另一托辞。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岁以上抑郁症患者中大约43%吸烟,没有抑郁症的人中吸烟人群的比例仅为22%。
被调查的人群中,抑郁症越严重,吸烟人群所占的比例就越高,戒烟的概率也更低。
而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在大学生活里,让他们郁闷到要用吸烟来缓解的糟心事,那可就太多了:考试挂科、毕业焦虑、感情不顺、社交遇到难题……
甚至有人必须通过吸烟才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也同样有人觉得,吸烟纯粹就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平常的生活习惯罢了——大家都是成年人,尊重一下彼此的生活方式,有那么难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群成年人此种娱乐方式的资金,大多还得伸手向父母索要。
“同学,你的二手烟毒到我了”
艾薇儿曾说,我纹身、抽烟、喝酒,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这句话一度被不少潮流酷girls/boys奉为个性不可抹杀的金句。
烟雾缭绕的你,确实是又仙又酷了,可你有没有想过,同一屋檐下的你室友,都快要被熏哭了。
“我不吸我不吸我不吸!”图/微博@闪电之力量
广西南宁就有一名大学生@闪电之力量,自己完全不吸烟,却被分配到和几个吸烟爱好者同一间寝室,房间里的二手烟简直令人窒息。
起初,床位靠近宿舍大门的他,还能通过开门通风,伸头出去呼吸来缓解二手烟的荼毒。但此办法也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本着极强的求生欲,他发明了一套**“防二手烟呼吸装置”**,以此来为自己寻求一口纯净的呼吸。
该同学的构思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是把厨房的抽油烟机,逆转成了宿舍的吸空气机:
有一天,门外向室内刮起了一阵不算小的风,室外的空气一涌而进,瞬间把室内的二手烟从阳台挤向了室外,那或许是宿舍里空气最清新的一次。
但这也给了我极大的灵感,比起想着将室内的二手烟往外抽,不如考虑将室外的空气抽进来只让我一人吸。(来源@闪电之力量)
图/微博@闪电之力量
与此类似,河南郑州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小张,也对释放二手烟的室友做出过无声的抗议。
为了劝烟同屋一名瘾难除的室友戒烟,小张在大二时便开始收集室友吸过的烟盒,用数字来提醒室友。一年下来,**他收集到了近200个烟盒,并且积盒成塔,**堪称壮观。
早前,据中国控烟协会发布的《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创建暗访评估报告》,在接受调查的全国800所高校中,仅有24.25%的高校无烟环境得分满60分,逾七成高校不及格。
而在室内各场所的吸烟人数中,学生食堂、男生宿舍正是其中的重灾区。
人人网也曾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吸烟情况调查,接受访问4000多名大学生中,97.8%的受访者知道吸二手烟的危害。
但当他们身处二手烟的环境中,仅有三成人会进行劝阻,或是对吸烟者说出那句,“同学,你的二手烟毒到我了。”
“高校这么禁烟,是不是太严格了?”
其实,对于禁烟这件事儿,高校们没少下过功夫。
去年底,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曾将一张张“表情包”悬挂在校园内,并配上了诸如“吸烟找不到对象”、“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烟渺渺兮肺心寒,尼古丁一进兮不复还”等的标语,被网友们调侃为史上最强禁烟。
这样有趣的宣传方式,确实比冷冰冰的命令的效果强了不少。但态度更强硬的禁烟举措,早就在国内的高校有所体现。
新疆农业大学曾发布“校园禁烟通知”,规定在校园公共场合,学生抽烟,一律取消评优资格并扣罚素质学分,教职工违规抽烟将按一般教学事故处理,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
就在不久前,中国传媒大学教师王猛上课时吸烟,还发出“以讲台为界限,讲台上可以抽烟”的言论。
事情被曝后,王猛公开致歉并主动辞职,卫生监督部门也介入调查。
不少人觉得这也未免太小题大做,“课讲的漂亮,抽个烟不算啥嘛。”
就像他们看到那则新闻——一名女大学生在其所乘坐的K1301次火车上闻到刺鼻烟味,向列车工作人员投诉无果,于是将运营该趟列车的哈尔滨铁路局诉至法院。
他们也惊呼,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也值得搬上法庭。
毕竟,默默去适应比挺身去拒绝容易得多——被二手烟包裹久了,你也就习惯那股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