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为何越压越涨?国外的控价措施中国能否效仿?_风闻
华方-2019-01-07 16:08
早在2016年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曾明确表示:要把降低药价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此后,关于药价的舆论声从未间断,最近又有媒体报道称:药价涨了。笔者梳理后发现,2018年以来的药品价格确实涨了,药价为何跟房价一样,越压越涨?国外是如何控制药价的?国外的经验与措施能否在中国效仿呢?笔者与您共同探讨…..
现状:药价疯张,百姓遭殃
据丁香园旗下insight数据发布的信息内容显示:2018年以来,以抢救类药物为主,价格迅速走高,平均价格较往年增加10倍以上,少数药物涨价甚至近百倍。其中解磷定较最低价格上涨70.3倍,布比卡因较最低价格上涨47.4倍,西地兰较最低价格上涨28.5倍,间羟胺较最低价格上涨30.9倍,缩宫素较最低价格上涨13.94倍,去甲肾上腺素较最低价格上涨14.22倍,氨基乙酸较最低价格上涨72.3倍。
有媒体指出,从今年8月份开始,药品价格出现上走。报道称,多个常用药被认为涨幅过大,包括甲硝唑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健脾丸、保和丸、龙胆泻肝丸、维生素B6、黄连上清片、六味地黄丸、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品。
到了11月份,媒体再度指出慢性病患者用药及普通的头疼脑热类药品价格上涨明显。比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极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涨幅50%以上甚至价格翻倍都不罕见。消息称,比如治胃酸过多的小苏打片,前两年100片规格的价格只有一两块钱,这几天已经是11元了。药品价格上涨,只会让患者遭殃,那个“病不起”、“药贵,吃不起”的时代好像又在向我们招手了。
针对药价管控问题,我国虽然很早就在医疗改革之路上定下了“降低药价”的大基调,又考虑到药企利益把药价试图交给市场,但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药价疯涨却成了百姓与媒体最明显的直观感受,对于药价国外到底是如何管控呢?笔者特别咨询了业内人士。
管控:国外之经,能否学习?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均建立了以干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主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在医疗体制与我国类似的日本,他们是采用药品补偿价格,每两年调整一次,对市场实际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与补偿价格之差超过合理范围的药品颁布新的补偿价格。而当药品实际价格超过补偿价格时,超出部分由患者自己承担。值得强调的是,药品补偿价格是社会医疗保险向医生、医院支付的价格,所以,患者要想在药品价格中享受到价格红利,要确保自己所买的药品被列入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用药目录才行。
刚刚回国的妙如意国医馆团队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法国,政府直接制定能够被社会保险报销的药品价格,但没有被列入社会保险报销药品目录的药品价格则由制药企业自由定价。
而在瑞士,则采取依据药品生产经营成本及药品疗效等因素直接定价的药品价格管理模式:对于处方药,由联邦药品管理委员会同制药企业等协商定价;对于非处方药,政府只是规定一个指导价格。具体来说,瑞士处方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是一个由政府药品主管当局、政府价格监督部门、药品定价规则协会、医药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医药企业向国家药品主管部门申报,药品定价规则协会研究并提供从出厂价、批发价到零售价的定价规则,政府价格监督部门行使定价建议权,政府药品主管当局负责最后审定。
笔者认为,药品价格不管如何管控,能让合格有效的药品用在患者身上、并且用得起就行,国外的经验与措施与中国的国情可能不太一样,直接引用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但借鉴学习还是可以的。比如在日本与法国,可以通过加大保险用药目录数量,提高报销比例来控制药价,使百姓真正受益。
建议:增加参保人数,扩大药品目录
笔者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上获悉,200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均准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有1140个,中成药有987个,民族药有45个;仅限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20个;仅限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4个。
而到了2017年时,药品目录才有所增加。该官网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共2535个,包括西药1297个,中成药1238个(含民族药88个)。其中仅限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5个;仅限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4个。
经过对比,笔者发现,近10年来,职工社保的药品目录总体数量扩增量不足500,而新农合、城镇居民社保的报销药品目录扩充量也是寥寥。
笔者从国家药监局官网上看到,国产药品共有近17万种之多,进口药品有4300种,但被列入社会保险用药目录的不到5000种。所以,要想让药价平民、亲民,在增加参保人数的同时,也要把扩大保险用药目录数量提上日程。因为只有可报销的药品种类多了,报销比例大了,老百姓买药时也就不会觉得贵了,因为保险机构对药企的价格跟踪与反馈比普通的消费者更在行!(文/常有才)
本文首发至《搜狐网》常有才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