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9)汉灵帝任贤举能_风闻
浔阳咸鱼-写三国史,有一说一,不偏不倚。2019-01-07 14:59
我提一个个人观点:刘宏能走出改革这一步,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中平四年(187年)为国捐躯的汉阳郡太守傅燮。简单的说:刘宏非常欣赏和惋惜傅燮。
中平五年(188年),刘宏为了平凉州叛军,又把目光放在凉州人身上,皇甫嵩、董卓这两位宿将又被重新启用。
刘宏又征辟凉州名士盖勋为武都郡太守。盖勋出身凉州世家,祖、父都曾担任高官,盖勋曾长期在凉州州政府为官,也出任过汉阳郡太守。
当盖勋到雒阳领命时,刘宏又下诏让大将军何进、上军校尉蹇硕为盖勋送行,当时雒阳官员以此为荣。盖勋还未到武都郡,刘宏又将其征回为讨虏校尉,参与雒阳阅兵。
《袁纪·卷25》:于是征(盖勋)为武都太守,诏大将军何进、上军校尉蹇硕为勋祖道,京师荣之。未至武都,征为讨虏校尉。
阅兵结束后,刘宏亲自召见盖勋,问道:“如今天下为何有那么多叛乱?”盖勋回答:“还不是陛下宠臣子弟们做的好事。”
当时蹇硕也在座,刘宏便转身问蹇硕,蹇硕恐惧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因此怨恨盖勋。
刘宏又问盖勋:“我在平乐观阅兵,并把西园的财物散发给士兵们,如何?”
盖勋回答:“臣听说‘以前的皇帝只夸耀德政而不看兵力多少’,如今叛军在凉州,陛下却在雒阳阅兵,不能显示陛下果断刚毅,而有穷兵黩武之嫌。”
刘宏非但没生气,而称赞盖勋:“说的对,你我相见恨晚,之前满朝文武没有一人能像你说这样话的。”
范书《盖勋传》:帝(刘宏)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
后来,盖勋对宗正刘虞、中军校尉袁绍说:“我认为陛下是非常聪明的人,就是被左右宠信的宦官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清除这些奸邪之徒,然后提拔清廉能干之人,以此使汉室兴旺,我们再功成身退,岂不是一件快意的事?”刘虞、袁绍认同,于是结为同谋。
但是,蹇硕对盖勋心怀怨恨,正好司隶校尉张温奏请派盖勋任京兆尹,出镇长安,蹇硕自然不愿意看到盖勋呆在刘宏身边,于是极力促成此事。
盖勋到了长安,就查办了长安令杨党【其父为中常侍】的贪污案,当时前来说情的人很多,而盖勋铁面无私,坚持把案子办了下来并上报朝廷,刘宏下诏务必查清,于是盖勋的名声威震京师。
范书《盖勋传》:(盖勋)具以事闻,并连(杨)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再有,皇太子刘辨宠信的宦官高望的儿子高进在京兆尹【地名】,于是刘辨让蹇硕传话给盖勋,务必举高进为孝廉,而盖勋始终不肯答应。
有人跟盖勋说:“刘辨是未来的皇帝,高望是他的宠臣,蹇硕又是皇帝身边的宠臣,难道你不怕三怨成府吗?”
盖勋毫无畏惧,回答道:“选拔贤能是为了报效国家,不是贤人我是不会推举的,死亦何悔!”
虽然盖勋出任京兆尹,远在外地,刘宏每有重大事情,都将手诏送至长安,咨询盖勋的意见,又多次赏赐盖勋。显然盖勋已经成了刘宏新的宠臣。
范书《盖勋传》:(盖)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刘宏)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在朝臣右。
中平五年(188年),盖勋只不过是一个被刘宏破格提拔的典型代表,同时他也是士人的代表。下面我来统计一下本年朝廷选举贤能为官的情况。
中平四年(187年)十二月,休屠各胡叛乱。次年(188年)正月,叛军攻陷西河郡,斩杀太守邢纪,继任太守者可能为崔钧【崔烈之子】;三月,南匈奴右部响应休屠各部,斩杀并州刺史张懿,继任刺史者可能为丁原,其部下有吕布、张杨、张辽等人。
中平五年(188年)二月,并州西河郡太平道教徒郭泰趁着南匈奴叛乱,也发动黄巾军叛乱,史称“白波黄巾”。
以上这两起叛乱都起源于并州境内,所以我们可以推为:由丁原负责平定。只可惜史书上丁原未立传,按范书《南匈奴传》及其他史书中零散的记载,我们看到:
① 休屠各胡+右部的叛乱没后续记载了,大概是在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后就息兵了;
② 左部在于夫罗的带领下,流浪在外,还到雒阳申诉,汉廷无处理记载。可以想象,此时天下叛乱那么多,汉廷怎么可能再为南匈奴的家事而出兵呢;
③ 白波黄巾未被消灭,本年侵犯司隶河东郡及并州太原郡两地,但无后续记载,直到次年(189年)九月,白波黄巾与于夫罗联合起来,再次入侵河东郡,当然这是后话。
联系次年(189年),张杨还能返回并州征兵,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年,在丁原治理下的并州趋向稳定。
中平五年(188年)四月,豫州汝南郡葛陂发生黄巾叛乱,还有陆梁地区发生叛乱。本年黄琬出为豫州牧,至年底,平定陆梁地区叛乱;
本年十一月,朝廷派下军校尉鲍鸿讨伐葛陂黄巾;次年(189年)三月,鲍鸿因为贪污军饷被黄琬弹劾,入狱处死。葛陂黄巾大概一直持续到献帝建安年间,何仪、刘辟、黃邵、何曼等汝南黄巾可能就是其后续力量,后被曹操平定。
中平五年(188年)五月,冀州刺史王芬听说刘宏计划回冀州河间国故宅探亲,想乘机发动政变,便以平叛为由,向朝廷申请征兵,刘宏批准。但不久,刘宏取消行程,并招王芬进京,王芬大惧,以为计划泄露,逃亡至平原国,自杀。之后任命贾琮继任冀州刺史。
《资治通鉴·卷59》:(王)芬惧,解印绶亡走,至平原,自杀。
中平五年(188年)六月,益州发生马相、赵祗等人领导的黄巾叛乱,益州刺史郤俭【范书中“郤”误作“郗”,按“郤”同“郄”,不同“郗”。郤正为郤俭之孙,陈志有传。】及巴郡太守赵部被杀,马相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率军讨伐,斩马相,然后迎益州牧刘焉入蜀。刘焉将州治从雒城迁往绵竹,随后招安汉中郡“五斗米教”叛军首领张修、张鲁。
中平五年(188年)十月,青州、徐州发生大规模的黄巾军叛乱。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到任后,招安流亡在徐州东海国的臧霸【臧霸为兖州泰山郡人。】等人将黄巾军击败。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益州巴郡板楯蛮发动叛乱,朝廷派蹇硕下属别部司马赵瑾率军平定。这是西园军唯一的胜绩。
自中平四年(187年)六月幽州爆发以张纯、张举联合乌桓丘力居的大规模叛乱,至本年(188年)已经扩大到冀州、青州等地,九月,朝廷派中郎将孟益、骑都尉公孙瓒率军讨伐。约在本年末,公孙瓒与张纯在石门会战,大破叛军,随后公孙瓒追击至管子城(位于幽州辽西郡),反被丘力居围困,后逃回。
本年末,朝廷任命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刘虞到任后,以旧恩招安乌桓人,于是丘力居等人归降,张纯、张举逃亡塞外。
次年(189年)三月,张纯被门客王政刺杀,献首级给刘虞。刘宏大喜,任命刘虞为太尉,封县侯。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凉州叛军再次侵犯三辅,围攻陈仓县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讨伐叛军。次年二月,皇甫嵩以逸待劳,击退叛军。
在这个时间段中,为国效力的人还有:
① 荆州刺史王敏、南阳郡太守羊续。在中平三年(186年),王敏与羊续平定赵慈叛乱。
② 长沙郡太守孙坚。在中平四年(187年),孙坚平定长沙等三郡叛乱。
③ 庐江郡太守陆康。在中平四年(187年),陆康平定庐江郡叛乱及江夏蛮叛乱。
综合起来,大家可以看出:刘宏在中平五年(188年)的所作所为,明显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纸醉金迷,宠信宦官的昏君了。
第一,史书中所有关于刘宏的黑材料,都是截止在中平四年(187年),这是事实;
第二,中平五年(188年),伴随着“重置州牧”和“设西园军”这两个重大改革,大批名士名将得以为国效力,这也是事实。
再说一个佐证。我们都知道曹操的履历,前文也说到他弃官回乡隐居。而在本年,曹操也重新进入朝廷为官,被征为都尉,再被吸纳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多年后,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这样写到: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试问,如果本年,刘宏还是亲近宦官,远离士人,之前对朝政失望而隐居的曹操还会愿意重返朝廷为国建功立业吗?肯定不会!只能说明:刘宏在本年的改革及表现,让曹操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并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封侯以光大门户。
关于刘宏改革朝政这个话题,后世史家无人发现,大多数人只会照着前人铺好的路去走,这是非常遗憾的。这也是我决定写本文的动机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段被后人淡忘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