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还有叫奶子房的地方,喷了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57434-2019-01-08 13:55
作者:扶泛
来源:浪潮工作室
同为古都,北京和南京地名的风格迥然不同。
南京的地铁站名就是一副历史画卷:沿着2号线的孝陵卫、苜蓿园、明故宫,沿着3号线的常府街、夫子庙、武定门、雨花门……令人心驰荡漾在六朝烟雨中。
北京呢?环绕古城的2号线有崇文门、雍和宫,但也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四十条,湿漉漉的积水潭,以及突然乡土味的车公庄。
1997年12月27日,东四十条桥西北胡同卖米粉肉的移动摊点 / 视觉中国
通往中国互联网十字路口、码农圣地西二旗后厂村的唐家岭路是一条两旁种着绿树的乡村小道 / 视觉中国
文艺青年千里迢迢来到百子湾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分馆),为了看一部《四百击》。《四百击》看没看成不知道,结果反而看到了一个叫做“四根旗杆”的地方。
这里是北京,有唱进民谣里的安河桥北和钟鼓楼,也有宇宙中心五道口、念起来不太文明的大栅栏(跟我念,dà shí lànr)。气派的城墙根底下是各种“庄”、“堡”、“屯”,甚至“沟”、“潭”、“滩”。
北京地名这种又土又萌的气质,到底是怎么来的?
原本就是农村
严格意义上的北京城,就是城墙以内的那部分:现在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的一部分。[1]朝阳区原属大兴县,民国时才被归入北平市郊区;海淀原属宛平、昌平两县,民国时才成为北平第十八区。
现在北京二环外的广阔地区,原先都是大农村。
通往中国互联网十字路口、码农圣地西二旗后厂村的唐家岭路是一条两旁种着绿树的乡村小道 / 视觉中国
既然是农村,自然充满着泥土的气息。最典型的是遍布北京的“x各庄”,“各”其实就是“家”,在古代汉语中“家”字的声母并不是“j”而是“g”,现在的粤语还管“家”念“ga”(一声)。
所以,崔各庄就是崔家庄,善各庄就是善家庄,虽然没能像石家庄那样膨胀成一个省会,但好歹比潘家园、呼家楼大气。
南城的驹章胡同,其实就是“居张”的谐音,意为住着张家人的胡同。后来马家坡并入,改名“驹章” / 视觉中国
不过别着急举一反三——车公庄还就真不是车家庄,而是“车轱辘庄”,念顺溜了就变成车公庄了。至于为啥原名车轱辘,很可能因为这个村子曾经是车轮生产基地。[2]
北京除了“庄”,还有“屯”。屯是屯田的意思,就是调集军队或无地农民开垦荒地种田,是古代农业制度的一种。丰台的五爱屯、顺义的龙湾屯,还有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试衣圣地三里屯,都曾是“希望的田野”。
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一度成为著名景点 / 视觉中国
还有一类地名更显乡村本色:六里桥、七里庄、十里堡、十里河、十八里店,包括三里屯。这些公式一样的地名,都是由于距离城里的某个地点有多少里,因此得名。
比如六里桥,是因为距离金彰义门六里[3],十里堡距离顺义县城十里[4],十八里店距离日坛十八里[5],而三里屯则是因为距离朝阳门、东直门各有三里[5]。
朝阳十八里店老君堂和很多的城中村一样,因位置偏僻,房租便宜,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小商贩以及刚毕业的北漂大学生 / 视觉中国
在没有GPS、连地图都很少见的年代,地名遵从“农村包围城市”,既方便识别,也方便规划路线。
北京地名的乡土气息,还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环境旧貌。在这点上,内城也好、外头农村也罢,都不相上下。透过地名,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积水遍地、坑坑洼洼的北京。
一到盛夏,积水潭桥北侧护城河道的石质堤坝上就有人纳凉洗脚 / 视觉中国
首先是“海”:后海自不必讲,还有风光优美的什刹海——实际上这儿根本不是什么海,清代书籍《宸垣识略》就嘲笑了一把北方人:“北人凡水之积者,辄目为海。”给片积水就能叫海。[7]
“什刹海”这么有意境的名字是明代才有的,元朝的百姓更耿直一些,叫它“积水潭”。这个沿用至今的名字简明扼要地告诉我们,这儿真的就是一片积水。[6]
冬天到什刹海、颐和园结冰的湖面上溜冰,是北京的年轻人最热衷的娱乐项目之一 / 视觉中国
“潭”也不少:玉渊潭、黑龙潭;还有“湖”:昆明湖、团结湖、陶然亭湖;还有众多“河”:三里河、绶水河;“桥”:安河桥、六里桥等等。有些还有水,有的早已干涸消失。
2012年7月1日下午,天气太热很多人自带装备,在积水潭附近的护城河转河渠中游野泳,贫嘴逗趣 / 视觉中国
别天真地以为这么多汪水,能跟江南水乡似的风光优美。泥沙淤积的河道,造就了众多带“沙”字的地名,最典型的就是内城的“沙滩”,现在除了偶有沙尘暴,早已没有沙滩的影子。据1958年《北京市街巷名称录》,带有“沙窝”的就有22个。[6]
河道淤积不畅,河就降级为“沟”。最有名龙须沟,老舍先生创作的同名话剧就记录了在龙须沟生活的劳动人民。名里带沟的还有二里沟、大沟巷、南北沟沿儿等。[6]
2007年9月,生活在龙须沟(也就是现在金鱼池至东晓市街的胡同里)的老北京人纳凉小憩 / 视觉中国
地势坑坑洼洼,更是直接体现在带“坑”“洼”的地名中,比如西城的兵部洼、马连洼沿用至今,解放前还有三个“南下洼子”,只不过后来都改了名。
坑也不少:二龙坑(今为二龙路)、苇子坑、八宝坑。据说,“八宝坑”的“八宝”,实际上就是“粑粑”。卫生状况如何,请大家自行脑补一下。[6]
这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真实的北京——村落荒野拱卫着主城,泥沙与污水遍地。
尽管如今早已消失,但土萌的地名依然记得它曾经的面貌。
虽然土,但是方便
土萌地名,其实大多是为了方便记忆和使用。在没有导航软件的时代,大多数人并不是拿地名来吟诗作对的,而是标记功能、地形、里程等信息。无论是“三里”、“十里”式的路程标记,还是“臭水河”、“沙滩”式的耿直称呼,都出于同一个考量标准:好走好找。
在五环之外还会偶尔见到卖水果的驴车马车 / 视觉中国
在没有导航仪和外卖的时代,想找某些特定功能的店铺,全靠地名来标记。有许多以职业为名的胡同,都是因为这条胡同里住着这么一户人家。最有名的当然是南锣鼓巷,这条巷子现在是风情街,以前却是锣鼓制造工匠的聚居地。[10]
购物观光的人潮散去,夜深人静的南锣鼓巷你还能看到它旧时的一些模样 / 视觉中国
有些功能性的地名后来或许因为功能已经失去,就改了名字。
比如治国胡同,其实原名尧治国胡同,而更早的名字是“姚铸锅胡同”,因为里头住着姓姚的铸锅的人家。还有大沙果胡同、小沙果胡同,其实原名大小砂锅琉璃胡同——更早的名字,是“砂锅刘”胡同,意思也很明白了。
2019年1月1日,东城区苏州社区,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这里聚集着著名的苏州胡同、南八宝胡同、三源胡同、治国胡同等等 / 视觉中国
著名的“奶子房”,虽然有成吉思汗、明太祖之类的帝王起源传说,但据研究,很可能还是因为这里出来的妇女当奶妈的比较多。
还有“奋章胡同”,光看名字你绝对想不到它原来是“粪厂胡同”——在没有抽水马桶的时代,承担着这座城市排污、积肥的重要职能。[6][9]
除了铸锅挑粪,吃食也是地名重要来源,比如炒面胡同,烧酒胡同(后改韶九胡同)、豆腐巷(后改多福巷)。近代史上著名的东交民巷,实际上原来是东江米巷,是运输买卖大米之地。
在黑芝麻胡同你可以买到山寨梵高但买不到黑芝麻,它原名是“何纸马胡同”,因为这里有家姓何的在糊纸马 / 视觉中国
特别提一下东城区的东、西、南三条颂年胡同,现名“颂年”,其实原名宋姑娘胡同。宋姑娘何人?名妓也。
地名的功能,除了表示能去干嘛,还能用来避免被坑:告诉大家,有些地方凶多吉少,没事就别去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坑坑洼洼之外,根据明清的方志记载,绶水河原名“臭水河”,海淀有两条“臭胡同”,昌平有“臭阳沟胡同”、“臭泥坑村”,鼓楼边有“臭皮胡同”(后改寿比胡同),景山边有“狗窝胡同”(后改高卧胡同)。宣武门外还有一条“打劫巷”(后改为大吉巷),等于是立了一块警示牌。[6]
2012年08月12日,菜市口附近的大吉片传统胡同区周围已全部拆光,满眼瓦砾 / 视觉中国
特别是崇文区的山涧口,更是个极具嘲讽意味的地名。那儿没山更没有山涧,哪儿来的山涧口?
原来这个地方在明朝时,由于皇家修建工程或是河道疏通,在这里又挖土、又堆积了许多泥沙废料,好生生地造出了些土丘、土坑,一下雨就跟山涧里泥石流似的,官府挖土,百姓遭殃。所以民间叫它“山涧口”,表情是一脸嘲讽。[6]
土萌地名,是过去北京人民专属的“大众点评”,是乐观的北京人插科打诨的绝妙小心思。
请珍惜北京的地名
我们觉得土萌的地名,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人看不顺眼,总是跟“低俗”的小老百姓过不去,非要改名不可。
上面我们提到的许多地名,像“打劫巷”、“臭水河”、“姚竹国胡同”,原本更土更萌、更有功能性,都是逐渐被改成符合某种“审美”的。
从元朝营建元大都,到明清两代都以北京为都城,关于地名话语权的争夺一直持续。皇帝和文雅的官僚们,觉得这些地名实在粗俗不堪,怎么配得上皇家气派?那就改名吧。
据记载,元朝的国子监祭酒虞集就给北京起了50个雅致的坊名,个个有典可考。不过尴尬的是,这50个名字只有一个“金台”沿用至今,其他的都已经被“低俗”的日常生活打败。[6]
从金台路附近的胡同可以看到朝阳CBD最著名的高楼之一中国尊 / 视觉中国
现在的安河桥北地铁站所在的地方叫“龙背村”,这名字搁在古代可是大逆不道了,传说乾隆帝亲自给它取了新的名字,但是没用,这名字至今还是在地图上稳稳杵着。[11]
据记载,解放前的北京有三个地方被叫做“鬼门关”,北洋政府时期曾经想改成“贵人关”,都没有改成,一直到解放后才被取消。
皇城圈西南方向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条胡同,许多老北京文化也大多出自这些胡同里,但逐渐被周边的高楼大厦淹没 / 视觉中国
我们前面提到的“山涧口”,老百姓会用地名来表达自己的怨怒,管理者自然欲改之而后快。比如东城区的福禄巷,原名是闷葫芦罐儿——因为有钱有权的人家,在胡同里大建特建,把胡同给堵住了,原本通常的道路成了闷葫芦。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就用地名吐槽。谁会给它改成“福禄”?不言而喻。[6]
所以,请珍惜北京的土萌地名。无论你在村里、庄里,还是在旗里、营里、屯里;无论你是在没有水的“桥”,还是在没有沙子的“滩”;无论是佶屈聱牙又莫名其妙的“栅栏”,还是阴森诡异的各种“坟”,都是这个城市故事的一部分。
2018年8月24日,东城区小牌坊胡同里几个年轻人正在聊天,背景灯火辉煌的现代建筑是“银河SOHO” / 视觉中国
虽然这里是首都,但北京人却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命名这座城市。
千奇百怪的地名是每个在北京生活过的人的众声喧哗,是日常起居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情绪宣泄,它们告诉我们:谁也没有白来这一遭。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邓辉著.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08.
[2] 《北京百科全书 西城卷》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百科全书 西城卷[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2000.12.
[3] 《北京百科全书·丰台卷》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百科全书:丰台卷[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2001.04.
[4] 何卓新主编;陶宝金(卷)主编;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北京文史资料精选 顺义卷[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09.
[5] 朝阳区人民政府编. 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录[M]. 朝阳县人民政府, 2000.01.
[6] 张清常著;张小华整理. 胡同及其他[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4.01.
[7] 白宝泉,白鹤群著;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编. 北京街巷胡同分类图志[M]. 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6.01.
[8] 崇文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 北京市崇文区地名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09.
[9] 《西城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 1992[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12.
[10] 东城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10.
[11] 杨舒编著. 地名里的老北京[M]. 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