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模仿犯罪”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13684-2019-01-09 22:16
来源:@汪花生同学
「模仿犯罪」的概念很多媒体都在用,但到底怎样才算是「模仿犯罪」?刚找到一篇2015年的论文,作者做了详实的文献综述,然后总结了「模仿犯罪」的7个指标:
【1】时间上的顺序性
如果电影在前,犯罪在后,那才有可能是模仿犯罪。
【2】时间间隔的长短
如果电影和犯罪间隔时间过长,那是模仿犯罪的可能性就比较低。
【3】犯罪手法的连续性
如果真实犯罪的手段和电影中的犯罪手段很相似,那模仿犯罪的可能性就较大。
【4】犯罪场景的连续性
如果真实犯罪的场面和电影中的犯罪场景很相似,那模仿犯罪的可能性就较大。
【5】罪犯是否多次重复观看同一犯罪电影
如果是的话,那模仿犯罪的可能性就较大。
【6】罪犯是否多次重复观看电影中某一犯罪场景
如果是的话,那模仿犯罪的可能性就较大
【7】罪犯或其他人的陈述
如果罪犯和其他人在事后陈述中提到了模仿犯罪行为,那可能性就较大。
确定这七个指标之后,作者又给每个指标赋予了分数,然后统计了美国53个被认为是由电影所导致的「模仿犯罪」,得到的结果是:
其中24.5%(13个)犯罪事件,肯定不是模仿犯罪;
35.8%(19个)犯罪事件,无法确定是不是模仿犯罪;
39.6%(21个)的犯罪事件,肯定是模仿犯罪。
不过请注意!作者的研究,仅针对「犯罪电影」——比如《阿尔及尔之战》、《X计划》,或者我们更熟悉的《古惑仔》等——会不会引起模仿犯罪这一问题,并没有涉及网络传播或者媒体报道在模仿犯罪中所扮演的作用。
我是因为今天西城区小学的恶性犯罪事件,才想去找相关研究来看看的。
但很可惜,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模仿犯罪」的概念很常见,但并没有几个人从量化和数据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多数讨论只是简单的脑补。
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新媒体、媒体报道到底会不会,以及如何影响「模仿犯罪」。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那媒体该不该报道,怎么报道类似事件,可能很难有准确答案。
Surette, R. (2016). Measuring copycat crime. Crime, Media, Culture, 12(1), 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