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丢失北方国土的一些浅显看法_风闻
牧野流星-2019-01-09 18:55
对中国近代丢失北方国土的一些浅显看法
亚洲大陆的东部包括远东北部的气候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不同于世界别的同纬度地区,一大明显特点是冬季特别严寒。外东北的城市,冬季比西欧同纬度城市要冷平均15度以上甚至更多。在西伯利亚冬季零下四五十度是常见的温度,大部分地区封冻期超过七个月。比如在19世纪,海参崴一年中有5个月的封冻期,到了当代全球气候变暖,海参崴港口冬季虽然成了不冻港,但是港口却常刮着强劲的刺骨湿冷寒风,经常可以达到八级风,绝不比零下几十度的干冷地区舒服。北亚远东的恶劣气候在古代就是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各个最强盛时期比如汉唐时期,彻底击败了北方游牧民族,使其相当长时间无还手之力,匈奴和突厥被迫西迁。这样的大好局面下仍然不组织大移民到亚洲北方广大空旷地区开拓定居,最多只移民到这些地区南边的河套、河西走廊、辽东半岛是有其道理的。再北方的蒙古、黑龙江流域和远东西伯利亚那里一年只适合居住几个月,多数地区不适合南边来的人居住。大部分地区除了大沙漠,掘地几尺就是永久冻土。以古代的农业发展技术水平,这里不适合种庄稼。那时候耐恶劣气候的农产品比如土豆、番薯、玉米还没有传入中国,适合当地的寒冷水稻品种还没有培育出来,这里养不活大规模人口,只适合少数游牧土著生存。
所以古代中国中央王朝无法实质性控制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广大地区,最多是强盛时册封当地土著挂个名。比如明朝曾经相当重视的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建立的奴儿干都司,直接统治仅维持了二十五年就撤退了。
奴儿干都司
明朝几乎没有汉人定居在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外东北地区,全盛时期中央派人去巡视过多次,建立了永宁寺。接着没多久中央直接统治就薄弱了。那里众多的什么卫就是当地土著首领做主挂了个名义上官名一直到明朝后期。中央王朝一衰落,这些土著反叛脱离是经常有的事情。有的游牧部落强盛起来后反而南下占领了中原,建立了新的朝代。到明朝后期汉人移民主要还是在辽东接近中原的地区。满清的发祥地在东北,在辽东的中原移民要么杀掉,要么编入汉八旗。17世纪中期满清主力几乎全部南下后,整个东北人口就十分空虚,除了盛京外别的地区人烟稀少。满清为了使自己有一条撤退的后路,筑起了柳条边,长期禁止汉人移民东北,造成东北大片的寒冷无人区。
沙俄东扩结束了东亚和北亚长达两千年游牧民族横行的历史。本来俄罗斯是东斯拉夫民族罗斯人的一支和东方毫不相关。蒙古人西征后东斯拉夫民族臣服于金帐汗国,莫斯科公国1328年获得替蒙古人向周围东斯拉夫势力征税的权利,开始领导罗斯诸侯。到1480年取得正式独立,摆脱了来自东方的统治。独立后的俄罗斯民族本身是东欧民族,虽然有蒙古血统混入,但主体并没有根本性变化。还吸收了一些来自极地气候北欧民族混入,总体上属于欧洲人是无疑的。被蒙古金帐汗国统治过二百四十年的俄罗斯人继承了世界上冷兵器时代陆军的巅峰蒙古军队喜欢到处扩张掠地的特性。俄罗斯人适应寒冷恶劣气候的能力远强于东方的游牧民族。可以在零下四十度的野外环境中找到适合的宿营地,建筑冬营,安全过冬。在几百年的东扩过程中,吸收了各个东方民族的生存技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在苦寒地区生存的方法。比如驯鹿拉雪橇,飞速野战划雪,无人地区迅速根据天向确定大致方位,半生速冻食物,用几百根中等大小的白桦树干就可以筑起一个防守严密的生活场所和军营。东方多个不同的游牧民族都有其中一些技能但是俄罗斯哥萨克探险家是集大成者。俄罗斯人适应了欧亚大陆北方的恶劣气候,能够有效的进行武装移民、定居、再东扩。
形成了军事堡垒、枪炮、工商贸易体系的殖民模式。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
清初在北方的外贝加尔地区尼布楚的酋长根特木尔内附满清后因为原先的名贵貂皮主产区被哥萨克占领了,满清又没行动帮其夺回,要求他交的赋税貂皮数却不减,又在打官司时认为受到满清不公待遇。率领手下投奔了沙俄,这是在远东当地土著多内附满清时首次有加入八旗的远东酋长投奔沙俄。受到沙俄高度重视,封为公爵(亲王)。那个时期沙俄国力还远不够强大,公爵轻易就封了。这个酋长的后代很快俄化混血,后代现在仍然是外贝加尔地区的杜马领导人,后代中还出了俄罗斯全国选美大赛冠军俄罗斯小姐。
俄罗斯小姐娜塔莉亚·根特木尔娃
1689年俄国派到尼布楚进行划界谈判的费奥多罗·阿列克塞耶维奇·戈洛文伯爵在去尼布楚谈判前在布里亚特地区停留了很长时间,发动了乌丁斯克之战。这是决定外贝加尔地区归属的决定性战役,俄军获胜解除了向着满清的蒙古部落的包围。并且支持野心家噶尔丹向喀尔喀部的进攻。在最后谈判前已经出现了对沙俄有利的局势。那就是布里亚特外贝加尔地区大部已经实际被俄控制,外蒙古喀尔喀部地区多被沙俄支持的噶尔丹攻占了。在当时而言,尼布楚所在的外贝加尔地区绝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一年中有半年封冻期,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对南面亚洲国家而言,自古就是苏武牧羊的苦寒之地,除了貂皮外没什么出产,粮食产量很低,适合半年非封冻大雪期放牧用。此地的真正价值是地下的亚洲第一铀矿,这是核武器的重要原料,那是几百年后的事了,在当时南方的人是无人愿意去这种地方的。
费耀多罗·亚历克塞耶维奇·戈洛文
签订《尼布楚条约》并不是确定布里亚特这段,主要还是东边的黑龙江流域。条约里那个著名的乌第河争议地区,众多版本中有说是外兴安岭或者勒拿河以东沿着整个东西伯利亚的山脉北冰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一直延续到白令海峡,这太平洋沿岸三百万平方公里包括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全是中国领土。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按照这种划法,俄罗斯变成了在亚洲太平洋北部漫长的海岸线中没有任何海岸线和出海口的国家。实际上清军入关前俄罗斯就已经建立了鄂霍次克要塞港口,并以此命名了南面这片鲸海。满清本是东北亚民族,如果对极东地区有统治,那么在各种记载中却无记录。满族是通古斯族群中最重要大民族,其民族文化传统在东亚和北亚有重要影响力,但是在楚科奇—堪察加民族中影响远远不够。驾驭驯鹿的民族文化在欧亚美洲最北部的原住民中流行和满族的骑射文化还是有差别。从语言上讲,满族语言同黑龙江流域、勒拿河流域、库页岛上各原住民族除阿伊努人外,许多可以直接交流领会语言的意思。但是和远东勘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和千岛群岛上土著语言完全不能直接交流。楚科奇民族某些方面甚至接近于极地的因纽特人。对东北亚当地情况熟悉的满清在鄂霍次克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竟然不知道有此事,并且从未提到过楚科奇半岛、楚科奇民族和白令海峡。而最终戈洛文提出的待议地区是那条四百多公里长的小河流乌第河以南自索仑河北的两河分水岭,北至乌第河,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因为乌第河不属于黑龙江流域。等于把乌第河两岸全划给了沙俄,为以后沙俄再次南下黑龙江流域埋下伏笔,满清和鄂霍次克海西海岸没关系了。满清谈判官员不懂拉丁文,两个被戈洛文买通的懂拉丁文的传教士张诚和徐日升,在订俄国官员看的懂,满清官员看不懂的拉丁文版本时才不会给满清留下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水系地区。这要是楚科奇都算中国版图,那就意味的中国的版图已经不光是东半球国家了,也是西半球国家了,白令海峡所谓诺斯角已经是西经170度了。
在18世纪满清进入了最强盛时期,西北地区在这一强盛时期吞并了准噶尔,建立了新疆。但是新疆最多仅驻兵万余人,许多地区山高皇帝远没什么防守,半年小巡逻队巡视一次,去收一下税赋。蒙古地区1727年《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确定了贝加尔湖以东已经被俄实际占领了大部分四十年之久的布里亚特地区的正式归俄。到了19世纪,沙俄通过不断接触学习西方国家,国力已经和17世纪不可同日而语,军事实力今非昔比了。虽然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还有差距,但是对付日本崛起前的东方国家已经是游刃有余了。满清这边入关快二百年了,能打的八旗早就变成了养着的老爷公子哥兵了。东北继续不准汉人移民。大部分属于空旷无人之地的原始蟒林和山脉。满清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方向设置的固定的据点最北只到精奇里江(黑龙江北岸最大的支流俄国称为结雅河)中游,常驻地都没到外兴安岭。黑龙江入海口庙街是一个小村庄,严寒的封冻期都没几个常驻居民。一些地区小巡逻队沿着相对固定路线每年巡视一次,临时休息的地方叫巡逻鄂博。派出的各支收税赋的人员隔段时期去一次,但是还有大片原始地区从来没官员去,叫比较近的土著传话到更远的土著到指定地方缴贡品领赏就完事。一直到19世纪中期,都是这种情况。海参崴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个很小的渔村,没有汉人在这里定居。渔船多从图们江口出日本海捕鱼,在这里的反而不多。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日俄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展开争夺,互有攻守。到19世纪初满清只想着收税收贡品,无派遣官员常驻无军队驻扎极少巡视的库页岛实质上已经被日俄南北瓜分了。虽然在清政府官档中记载到1851年还在管理库页岛,清政府和当地首领有和亲政策,使岛上的土著一直坚持向清政府交纳贡赋到1873年。
日俄瓜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19世纪中期,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局势。国际声望大跌失去了拿破仑战争后奠定的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国内农民起义不断,财政赤字亏损严重。沙皇尼古拉一世留给亚历山大二世一个烂摊子。当时世界各强国都知道俄国面临的内忧外患的情况,就闭关锁国的满清对俄国内的糟糕情况什么也不清楚。当然沙俄政府当时也不是很清楚封闭的满清的内部情况,倒不是沙俄封闭而是因为其重点一向在欧洲,西边遇到重大挫折后才转向东方。亚历山大二世派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去解决东方问题时心里也没底到底能取得什么成果。沙俄外交大臣卡尔·罗伯特·涅谢尔罗迭伯爵更是反对穆拉维约夫的冒险方案,反对和满清翻脸。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
得到亚历山大二世支持的穆拉维约夫坚持要去办,他一共能够凑足的全部人马是包括整个外贝加尔布里亚特防御力量在内的已经臣服沙俄的蒙古人为主的1.2万人,几年前就开始在石勒喀造船厂造的多艘可以在黑龙江(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行驶的军舰,一切准备完成后浩浩荡荡硬闯进去了。当时满清由于不准汉人移民,主力早已经入关定居,不光是黑龙江流域,整个东北都是人烟稀少,外东北的人口密度是每65平方公里一个人,而且人口集中在几个点。就这点人口这对于闯进来的俄军而言,等于进了不设防的无人区。满清的军队就全国而言已经丧失了大半战斗力了,四亿人口的国家还处在冷兵器时代,就是靠人海战术的时代,这么大疆域军队连百万都不到,镇压内部反抗还行,对外是毫无战斗力。对于当时先进国家来讲,满清就是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家,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调过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1858年5月21日在俄人在海兰泡进行了圣母报喜大教堂的隆重奠基仪式,这是黑龙江干流第一座正规的东正教大教堂。俄人把这里命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就是"报喜城"。5月28日《瑷珲条约》签订,黑龙江以北归俄,乌苏里江以东为两国共管。签约后穆拉维约夫马上乘军舰去了乌苏里江口的伯力,在5月31日考察了伯力,哥萨克部队在这里建立了据点,名为哈巴罗夫卡,1893年改名哈巴罗夫斯克。哈巴罗夫就是17世纪中叶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殖民军头目。每年5月31日就是这座城市的建城纪念日。
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
满清根本无力防守外东北,地盘已经被占了,这种并无出产的苦寒之地给就给了。正焦头烂额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听到签约的消息,激动的大叫“谢天谢地”。沙俄太需要这个外交胜利了。至于《北京条约》是对《瑷珲条约》的确认,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正式归俄。这是借着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机会,由沙俄外交新秀28岁的狂热少壮派军人尼古拉·帕夫洛维奇·伊格那季耶夫威胁哄骗签订的,还为西北边界的划定埋下伏笔。
1858年5月28日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11月14日签订《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原件
《北京条约》批准《瑷珲条约》生效的原件
海参崴就是这个时候丢的,俄国对领土的取得是十分看重的,夺取海参崴后在港口筑起了一个大大的锚和1860字样的纪念碑,来纪念夺取这片土地的关键时刻,这是俄在夺取新土地时的传统。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1860纪念碑
在远东各地都建立穆拉维约夫的雕像,并且当代用在了面额最大5000卢布的纸币上。后来俄国和中国政府签订的不断精确完善边界的条约协定后,俄国并不纪念,比如1991到2001年。因为俄国认为这不是决定这片土地归属的最关键时刻和最关键人物。
卢布上的穆拉维约夫
在西北1864年俄通过《划分俄中边界的塔城议定书》中方称为《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中国西北大片领土,谈判过程和东北类似。俄谈判代表伊凡·费奥多罗维奇·巴布科夫信奉“军队是外交的后盾”,采用“以实际占领支持外交要求”的策略,用武力出兵占领了沙俄单方面分界方案中标明的山隘、要津,造成既成事实。然后才开始谈判,实际就是地盘已经占了签不签的问题,不签的话军事上有很大优势就实际再多占一小块一小块地从此不准中国人踏进这里一步,最后清政府只能签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被沙俄占据。天山山脉原来完全属于中国,条约签订后汗腾格里峰以西的天山山脉不再属于中国。
1864年10月7日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在正北方的蒙古方向,满清统治时期,深怕蒙古族和汉族联合起来动摇清廷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蒙古人接触汉人的文化。因为汉人的文化一向对于游牧民族具有先进性,时间一长游牧民族文化上很大可能会被融合。满清禁止蒙古行用汉文,禁止蒙古人学习和接触汉文化。蒙古人只准以满州蒙古字义命名,不准取用汉人字义。蒙古王公、台吉等,不准延传内地书吏教读,或充书吏,违者照不应重私罪仪处。还规定蒙古人到内地只能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六处入关。入关时登记人数,出关时仍照原数放出,不得从其他关口出入。而且还长期禁止内地人出关种地和经商,内地出关经商者必须持有理藩院发的票证,而且限定一年期限,不准滞留各部娶妻生产,不准取蒙古名字等等。这样汉商在外就不能娶蒙古女子,汉人女子也不得进入蒙古了,根本谈不上影响力了。采取了种种措施后,加强了满清的统治,但是人为隔绝了蒙古地区尤其是外蒙古人民和内地的正常交流。内蒙因为离中原近,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交往影响。外蒙则不同,满清的做法使外蒙古民众对内地如同外国一般陌生,毫不知情,毫无好感。造成外蒙民众看起来对内地中国和俄国都没感觉,都不是自己可信赖的。这一格局在19世纪以前就已经形成了。
沙俄东扩在戈洛文时代就想控制蒙古各部,只是实力还不能办到。随着沙俄学习先进国家,工业化国家初步建立,国力大大增强。不断在外蒙古扩张势力,把外蒙视为它的势力范围。穆拉维约夫说“中国一旦发生政变,也不应容许中国新政府把权力扩张到蒙古,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应受到俄国保护”。在1911年后就更加明目张胆直接支持了,当时外蒙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宣布脱离中国后,西边的科布多还是中国当地政府控制,离新疆也近。后来外蒙当局虽然夺取了科布多却无力长守,沙俄悍然派兵进驻科布多,防止中国夺回。唐努乌梁海19世纪末就开始移民,二十年后俄国在当地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再后来经过几次反复到了1921年秋天,就再也不允许中国人进入此地区了,此地无中国人至今已经百年。
唐努乌梁海全图
在库伦徐树铮虽然短暂收复过外蒙,但是铁腕政策导致更多的王公喇嘛的不满,根本没有对外蒙长期经营的规划,没多久抽调外蒙北洋军入关作战去了,失去了实质性收复的最后机会。当苏俄再次控制外蒙时,外蒙已经实质上独立出去了。至于《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及声明书》根本就是没有实质行动实际作用的空文。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以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自居。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明明是朱可夫指挥的苏军打败了日军,蒙军一碰就败,却在蒙古国军史上被吹成近代以来蒙古军队首次史诗级的胜利。到了1945年日本已经明摆着不行了,关东军的精锐主力多调到太平洋和南洋被灭掉了,留在东北的已经不是什么精锐部队了。无论日本是否撤出东北,美国是一定要打到日本投降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竟然同意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在战争最后阶段打关东军引狼入室,换取中国认可外蒙独立就是保持外蒙实际现状。斯大林对蒋经国说过:“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这样在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52年,蒋介石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指责苏联违约。废除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不再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1955年仍然代表五大国之一的蒋介石当局在联合国一票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蒙古虽然独立但是世界上许多重要国家长期不承认。
到1960年世界上承认蒙古独立的国家很少。亚洲7个,其中3个是苏联阵营的国家,欧洲8个全是苏联阵营的国家。非洲只有一个几内亚,整个北美南美洲只有古巴一个国家,大洋洲没有国家承认。
1961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终于最终定局了。在这一年蒋介石作出了关键的决断,在仍然有一票否决权的情况下,没有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而是弃权了。蒙古加入联合国在外交上终于跨出苏联东方集团的范围进入了国际社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蒙古的态度有了重大变化,承认蒙古的国家如雨后春笋一样,长期不承认的国家也承认了。
1963年英国承认蒙古独立,1965年法国承认蒙古独立,比和中国大陆建交还要晚一年。特别是日本战败后以前和蒙古的协定就作废了,一直不承认蒙古,1961年后也是这样。一直到了中日关系改善了,在1972年2月24日,日本和蒙古正式建交,日本重新承认了蒙古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
2011年是蒙古得到世界公认是独立主权国家50周年,蒙古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发型了精美的邮票系列,并派出大型代表图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庆祝。
蒙古国发行的加入联合国50周年纪念邮票
近代以来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的国土的几点原因
(一)北方的严酷气候,大片辽阔领土不适合农耕人口生存,以19世纪以前的农业技术生产力,无法养活大量人口。
(二)满清取得的北方大片领土管理十分薄弱。大片地区无官员,无驻军,无常驻人口和完全无人区一样,又限制南方人移民。
(三)满清到了近代国力严重衰败,是一个没有真正国防的国家,一旦碰到强国,立马任人宰割。
这样丢失北方大片领土是不可避免的,有其必然性。当代中国基本国界在19世纪已经完成,蒙古地区在20世纪中期也已经定局,剩下的收尾精细化在本世纪初最后完成。
失去之地收回已无可能
和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对待这些北方土地的轻视态度不同,俄人自近代占领此地后,高度重视。从欧洲不断移民过来,为此花全国之力建造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以19世纪末的世界铁路发展水平而言,不得不说这是人类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内铁路线,理论上可以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欧亚通道,沿途国家只要修建一条不长的铁路和这条路线连接就大功告成,中亚国家已经有这样的铁路线了。和西亚 、南亚国家的距离并不遥远。
全亚洲第一座现代化火车汽车两用大桥
哈巴罗夫斯克阿穆尔河(黑龙江)大桥1916年10月18日建成通车
沙俄近代学习先进的欧洲国家。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程度虽然比不上最先进国家,但是和除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外的东亚国家比起来,具有明显的优势。到了苏联时期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化国家。到了上世纪60年代,黑龙江以北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乌苏里江东以东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已经是相当现代化的城市了,而在这些城市的南方气候相对稍微暖和一些的中国境内,仍然十分荒凉,被称为“北大荒”。
当代这些地区早已经是俄罗斯化了,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欧洲人移民的后代。人民受教育程度是全俄最高的地区之一,大学普及率很高,当代当地俄人素质普遍不差。百多年来俄罗斯对这片土地不断开发。这种开发是古代中国千年对这里的轻视不能比的。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俄罗斯人不断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此地在古代是荒无人烟的地区,《瑷珲条约》等是平等条约,俄国收复了被抢占的国土,是俄国人开发了这片祖国母亲的土地。如果有入侵就和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没有任何区别。
当代俄远东城市建设均按照欧洲标准规划,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城市无差别,有浓郁的俄式风格,极少能看到古代东方国家的印记了。
现在这里是21世纪俄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许多重大项目要在这里落户,俄罗斯国家宇航中心东方港航天中心就建在中国黑龙江省呼玛县黑龙江对岸的斯沃搏德内市和希马诺夫斯克市境内。
东方港航天中心发射联盟2火箭搭载罗蒙诺索夫号等多颗卫星升空
俄国人一向认为在一个地方保持主体民族的稳定性,在那里正常开拓、建设、生活才是真正拥有版图。为了保持当地人的俄罗斯民族向心力,历代俄统治者不允许非欧洲人在当地成气候,一旦亚洲人增多就要采取有力措施,不允许在这个地区大量出现。外东北丢失前,满清长期禁止汉人移民东北,造成外东北中国人极少。内东北的人口也不多。这一时期俄国被阻止在外兴安岭,外东北大片人烟稀少的地区,除了少数清政府流放的犯人外,许多朝鲜人就移民过去了,尤其是在今滨海边疆区很多。同一时期朝鲜移民到内东北的就是现在的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到了近代外东北丢了,满清被迫开始开放汉人移民,出现了闯关东的热潮,汉人大量移民东北,形成了当今的东北民族构成。但是这时外东北已经是俄境。汉人并不能正式移民外东北,去闯海参崴的多是去打工、做小生意的中国人,在那里住下的和内东北的真正大移民没法比的,那些地区的朝鲜人远多于中国人。俄国从夺取这里的第一天起就拼命限制控制中国人的数量,绝不允许中国人在这里发展起来,多次镇压了中国遗民的零星抵抗。后来更是发展到对东亚人都是这样,只允许欧洲来的移民在这里发展起来,到了斯大林时期整个把这里的亚洲人几乎全部移走。有种说法是杀掉这里的几十万华人,那是无稽之谈,绝不可能的。因为俄国人绝不允许等到这里有了几十万华人才行动,就是华人聚居到了几千就会采取强力措施。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地区近代曾经有过大量的朝鲜人,被斯大林强制装上火车全部移民中亚,这就是今天中亚几个国家有几十万朝鲜人居住在那里的原因。现在有一种想法说是中国移民到这些近代被占领的远东地区,人口占优势了,就大有希望收回了。但是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历代中国人都不愿意去这个气候严酷的寒冷地区定居的,吉林、内蒙、宁夏的冬季气候已经是非常严寒了,更不要说比这更明显寒冷的再北方了。大片地区还是穷和荒凉,第一代开发者是最必须吃苦的。另一方面历代俄国远东当局都对中国人有戒心,严格限制控制华人在此地的人数。近些年少数人去几年还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达到动摇人口组成的比例。严防偷渡,有沿江埋伏狙击手的说法。相反一些远离中国的地区就对华人没有戒心。比如俄西北联邦区就是邻近波罗的海和白海的地区欢迎中国人去开发给优惠。
在20世纪的很长时期,中国当代的东三省在军阀比如张作霖统治时期、日本占领时期、以及中苏交恶时期。俄远东地区外东北和中国当代东北的联系交往由于敌对关系是人为切断的,俄远东地区外东北完全不需要和中国有联系照样能够发展成现代化地区虽然和发达国家没法比,但是比南方中国境内的“北大荒”要明显发达的多。所以另一种想法是俄经济上不行,可以从经济上渗透过去,中国援助其经济可以谈判领土问题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俄这个世界上版图最辽阔的国家都不存在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经济极差最困难最穷的时候,军队已经发不出薪水了,还是实质性寸土不让。苏联解体减少了非俄罗斯的异族集中的地区反而促进了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稳定。
最后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决定了中国收回这些领土已经无可能。在冷兵器时代,甚至热兵器时代早中期,当时的军事破坏力有限,只要自身实力具备、国际环境允许,那就算俄罗斯是世界级大国,跟它打一场大战的代价很高,如果能在占领北方失地后获得巨大利益,这场大战还是值得打的。但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导技术的逐渐成熟,这种挑起中俄大战的可能性基本可以结束了。远东在当今已经是俄罗斯国家的战略重点核心利益了,是本世纪俄国家发展希望所在。俄罗斯核武器保有量足以毁灭整个地球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即便中国未来的国力、军事能力强过俄罗斯很多,但只要俄罗斯确保其之核能力足以毁灭中国,中国就不可能对其核心利益直接下手。在珍宝岛事件时期,苏联国内强硬派就有对中国采取断然措施的想法,从俄人的历史做法看是做的出这种事情的。拥有毁灭十次的能力和拥有确保毁灭一次的能力在结果上是一样的,就是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