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孤独的社会中,我们非亲非故,我们有共同的爱,我们是一类人_风闻
造就-造就官方账号-发现创造力2019-01-09 08:45
造就第404位讲者 朱丽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粉丝文化研究学者
我是朱丽丽,是一个粉丝文化研究学者。
每当我们谈起粉丝文化时,总觉得它好像只是发生在现代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回溯一下,粉丝文化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现代产物吗?
我给大家先看一个古典时期的粉丝文化案例: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演员蒋雯丽在其中饰演白玉婷。她粉一个戏曲名角,倾其所有,把自己的首饰珠宝全扔到戏台上去。
其中有一个特别传奇的情节,白玉婷发展到要嫁给这个名角,结果发现偶像无意娶她,而家族也绝不允许她嫁给一个戏子,她就抱着这个名角的画像成了亲。
这是古典时期的粉丝文化。我们再举个例子,《权力的游戏》,它是伴随一批美剧迷度过既往的十年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对比白玉婷,《权力的游戏》的美剧迷可以说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粉丝。那么它们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哪呢?
塑造现代粉丝文化的两个重要节点
现代意义上的粉丝文化,与古典时期的粉丝文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两个重要节点。
一是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出现与普及,构成了一种超越地域的共同生活,使得大众文化有了最大基数的文化消费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粉丝文化。我们海量阅听的大众休闲文化工业,形塑了最多的偶像。最明显的的偶像集中在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工业。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共同地去谈论某些偶像,或者是粉某一个共同的偶像。我们可以跨越地域的经验,也可以跨越一些代际文化的经验。
所以说,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工业,构建了最早的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的粉丝。
**还有一个节点,就是互联网社会。**90年代末,随着全球化的互联网社会出现,以及更晚一点时候社交网络的出现,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以前我们是粉丝,但是我们的力量是看不见的。我们只能小范围内跟自己的朋友、家人,跟自己熟悉的一小群人联系得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在网络上所有的痕迹都是被留下来的,有点击量、下载量,有评论。借助数字技术,粉丝的力量可以被量化,并且以一种可视化的形式出现。
粉丝权力的反转
从我个人的研究角度出发,我觉得粉丝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两个节点期间,粉丝的权力发生了一个反转。
我们最早在做国内的这个粉丝研究的时候,是超女时代,李宇春时代。当时我们觉得它是一种草根的力量,我们赋予它非常高的意义,我们也希望主流社会能够听见他们的声音。
其实李宇春的粉丝时代过去并没有特别久,大概十五年的时间。而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们会发现,粉丝的权力已经不是超女时代了。
那它是什么样一个时代呢?我拿了一个个案来讲,我选了一个养成系的偶像组合——TFBOYS。
这是TFBOYS的现场演唱会,那么在这个个案中,比较有趣的是,它反映了一种粉丝跟偶像之间的普遍关系模式。
我做了一个小研究,我把当前这种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拟态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传统上是指家庭或者婚恋中的关系,我们只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爱人关系才可以说是一个亲密关系。但是现在的粉丝和偶像之间,确实也有类似于亲密关系的这种表达。
这种拟态亲密关系,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情感性。
其实如果你自己不是一个粉丝的话,你很难理解粉丝对偶像的感情可以深到怎样的程度。在TFBOYS的个案中,我们发现说有粉丝送给他别墅、环球旅行的票据,牺牲掉一切业余时间参与到 TFBOYS的这种生产、营销、推广之中。
TFBOYS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偶像,这个偶像群体一开始出来时并没有被主流媒体关注,是在2014年第二届音悦V榜年度盛典拿了最具人气歌手奖,才进入到主流媒体视线中,是因为他们的粉丝们孜孜不倦替他们刷榜,把流量刷上去,让主流媒介看见:他们原来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偶像组合。
像这样一种情感的强烈性,可能是像我这样比较静态的粉丝,所不能想象的。
第二个特点是控制性。
在传统观念里会以为,粉丝跟偶像之间的关系,似乎偶像应该是绝对强势的,而粉丝是弱势的。我们粉丝远远地遥望着他们、看着他们、爱恋着他们,但是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有见过他们一面,没有想过自己可以跟他发生什么样的关联。
但是,养成系的偶像非常有趣的一点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是参与对偶像的塑造的。因为偶像当时出道的时候比较小,十几岁,性格、外貌的可塑性都非常大,他们的成长道路,包括他们要选什么样的一个曲风,应该沿着什么样的路径发展,其实粉丝都很强势地给予了意见。
粉丝的强势意见当然首先是源于她们的情感性,因为很爱他们,就像自己家里看着小孩子成长一样。所以很多粉丝很有趣,她们会称自己为妈妈粉、姐姐粉。
其次也是因为许多成年粉丝有足够的金钱、精力去影响未成年偶像的成长道路。粉丝对TFboys各种衍生产品、应援活动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更是使他们成为粉丝经济的代言人之一,在资本运作的市场中逐渐水涨船高。
粉丝在彰显对偶像爱意的同时,也借此向大众宣告他们偶像的特殊性和对自己粉丝群体形象的重申:他们不是大众想象中的盲目追随者,而是创新者甚至是新的规则制定者。
我们可以看到粉丝与偶像之间关系的控制性,粉丝的权力控制性增强了。
第三个特质是亲密性。
粉丝会介入偶像很多层面,不仅仅唱什么风格的歌曲、要打扮成什么样子,他甚至还会介入很私人的领域。
前两年王俊凯高考,他的粉丝就连夜做了很多各科复习大纲,提供给王俊凯。王俊凯去成都演唱会,经纪公司给他穿得很单薄,他的粉丝非常心疼,一方面在微博上强势批判他的经纪公司;另一方面就自主给他送衣、送物。
我们也可以看看另一个偶像,从青春偶像成长起来的鹿晗,当他一传出恋爱的消息时,就开始掉粉,并且受到了粉丝的指责。
我们可以看到,粉丝居然可以介入到偶像的私人领域,而且介入得如此之深。他们要关注他如何养儿育女,要关注他跟什么样的人恋爱、上什么学校,是否结婚等等。事实上这都是已经不是传统的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粉丝对偶像权力的表达。
第二个权力表达,我觉得是粉丝跟媒介之间的权力的反转。
就我个人看到的,媒介对粉丝文化的态度也是经历了一个反转的过程。在最早的时候,主流媒介尤其是比较正统的媒介,其实对粉丝和粉丝文化是持有一种带有疑虑的,或以批判性为主的视角、眼光。
但其实粉丝和媒介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转折。过去粉丝的权力,它的确认主要是在消费的终端。你购买产品就好了,看电影买票、听音乐买唱片。
事实上现在不是的,现在在生产、在立项,在做什么样的一个产品给大众,这样的一个****最初的阶段,粉丝的力量就已经被看见了。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去年的《琅琊榜2》,一个广受好评的正剧,但是我发现它非常有趣,有趣在哪里呢。就是这样一个广受好评的正剧,它出来之后因为叫好又叫座,也有很广大的粉丝群。它在宣传上,非常借助粉丝的力量、粉丝的口吻。
另外有一个剧本,也非常有意思,就是《步步惊心》。它也是这些年非常受欢迎、非常成功的一部清宫电视剧。
《步步惊心》原来是一个IP网文,它在网上红了,成为了可以带来流量和创意的IP。
当制作公司准备制作时,他们就在网上发动原著粉投票,让粉丝来选:哪些人会比较适合演四王?哪些人会比较适合演八王?
这个运作过程,是我看到的流行文化电视剧中比较成功的。媒介评论认为觉得他们的选角,从吴奇隆到刘诗诗都是很成功的,其实就是因为制作方充分考虑了粉丝意见。
当然也有反例,写《盗墓笔记》的南派三叔,他跟他的原著粉撕得很厉害。因为他不顾原著粉的意见,卖了好多个版本出去。但是很多版本是粉丝不同意的。粉丝就跟原著作者在争夺对这个作品的最终阐释权。
由此可见,粉丝认为说,作品不是作者你自己的,作品是作者和粉丝共有的。
这是一个很大的意识上的转折。
这种粉丝的主体性迅速地被媒介看见,在很多时候也被媒介征用。粉丝在媒介上的形象逐渐多元化,从最初的负面转向正面的呈现。甚至许多媒介会有意识地发掘粉丝的力量,比如电影的营销,热门话题的捕捉,社交网络热词的搜索等等,往往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粉丝对媒介的权力反转的一个重要呈现。
粉丝的第三个权力的表达,就是粉丝相对于资本之间权力的反转。
我们现在会经常说到IP(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个概念**,就是“知识产权”。流行工业的最大创意来源IP,****都来自网络文学。**但并不是所有的IP都是头部IP。所谓头部IP,就是说那些能够引发资本的热情,然后能够引发大平台注意的IP。
我们发现,所谓头部IP,中间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典IP,比如说《西游记》。80后可能是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长大的。再晚一点,前两年还出了好几部《西游降妖》《西游降魔》这类电影。由此可见,《西游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IP。
还有一类IP,就是点击量IP**。这就是看粉丝点击量、微博热搜、豆瓣热门、百度指数等等,以及在晋江起点网上,这个作品有没有过亿的积分。这些都决定了,你能不能成为一个IP****。**
而这个力量,是一个一个粉丝,通过数字媒介显现、展示给我们的。
以往资本投资于什么样的文化产品,进行立项、生产流程,更多决定于文化产业的精英人员,粉丝没有发言权;而现在,因为粉丝的力量是显现的,资本的流向更多倾向于自带粉丝流量的IP。粉丝的流量在哪里,资本的热钱就流动到哪里。
高人气的《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能够最终找到合适的明星、资本推出影视剧生产,粉丝的力量功不可没。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粉丝与资本的权力之间有了一定的反转。
一个出口与一个入口
说了这么多粉丝权力的反转,我们可以看到粉丝通过很多路径来展现权力,比如说消费、文化再生产、寻求话语权。但我们也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诘问:
什么造就了粉丝的狂热?
事实上,从既有的这个粉丝研究来看,我个人觉得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荷尔蒙。大多数的粉丝都集中在青少年,而大多数的粉丝的性别会集中于女性。
这个其实向我们昭示说,是社会上那些边缘的、不被重视的非主流部分,更需要通过粉丝文化找到集体的力量和话语感。
其次,跟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变化有关:随着社会的变迁,很多原有的社会结构松散了、消失了,可能你跟你公司的人毫不认识,你只是上班而已。
像以前六七十年代,单位里的人一辈子在一起,生老病死,谁对谁家的闲话都很了解,那个时代过去了。在国外,社区和教堂文化渐渐松散消失了。在国内,宗族文化和单位文化,也基本上消失殆尽。至少对都市里的青年人是如此。
粉丝文化,其实是原子化社会的一个必然的出口。
在这么孤独的社会中,我们非亲非故,仅仅通过一种兴趣连接起来,我们有共同的爱、依恋、喜欢,我们投射在同一个人物身上。我们藉由对这样一个人物的共同喜欢,形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与情感,我们觉得我们是一类人。
我们可以抱团取暖,它既像我们的树洞,也像我们的聚集地。
我觉得更有趣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去理解粉丝文化?
很多人也会问我,你也不年轻了,作为一个中年人,为什么会集中性地研究粉丝文化呢?
我想借用一个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威廉斯的话来表达我的观点,他说过一句特别出名的话:
文化不仅是那些经典化的东西,文化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的话,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我们正在海量阅听的大众文化产品,有一天都会沉淀,沉淀成我们的共同记忆,沉淀成我们的集体情感。
前段时间,金庸去世了,我发现我的朋友圈,迅速分裂成两派:一派是看过金庸的,一派是没有看过金庸的。
其实它本来是日常经验中的大众文化产品,但是它造成了我们之间的情感区隔。
如果时间再往上,人们可能分成是看过《红楼梦》的,和没有看过《红楼梦》的;读过《西厢记》的,和没有读过《西厢记》的。
所以说粉丝文化,如果我们抛开一切的偏见,它其实是现在中国青年或者全球青年最重要的日常文化经验之一。如果我们理解青年代际,在这个时代或者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有他们权力的声音,我们就不能忽视粉丝文化这样一个入口。
因为它提供给我们理解青年的入口,因为我们可以借由粉丝文化去理解他们鲜活的文化逻辑及代际表达。
千万不要小看青年人,千万不要小看年轻的力量。今天的粉丝文化,有可能沉潜着明天的经典文化。
当然,我认为,粉丝或大众也应该是有品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粉丝的权力上升了,为什么文化产品的品质没有随着上升?
我们需要反思粉丝的权力中的责任。粉丝也是主体,在这个时代,即使是大众文化的品格,也需要每个人的主体性。
如果我们真正希望今天的粉丝文化被历史看见,沉潜为经典,粉丝就应该正视自己的权力,善用自己的权力,以及反思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