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70年前军委指示的背后,彰显的是战争的伟力_风闻
剑啸易水寒-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2019-01-10 16:25
来源:微信公众号“钧正平工作室”
今天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日。自1948年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淮海战役创造了我军在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防御计划,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自此之后,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就成了时间问题。
我们在各大媒体的回顾中,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前,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力量对比相较以往虽然好转,但差距依然不小——兵力60万:80万,火炮1364门:4215门,坦克22辆:215辆,飞机0架:158架……
然而,65天后,战役结果令蒋介石垂头丧气,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人被消灭,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装备辎重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毫无疑问,这是党史军史上极其恢弘的一章。然而,历史总是由细节组成。硝烟散去,那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与故事,那一张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一封封泛黄的战时电文,也值得我们久久回味与思考。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有一份1948年12月17日从西柏坡发出的电报:凡我华东、中原参战部队,前线人员,一律慰劳以每人猪肉一斤,香烟五包,凡不吸香烟者,得以其它等价的物品代替。
此时战役已经进行了40多天。军委为何专门为一斤猪肉、数包香烟的区区之事下发指示?
回望历史,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相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有着更为特殊的地方。参战兵力不仅比国民党要少接近20万,作战地域也深处国民党统治腹地,东北、华北、西北战场的形势对华东战场影响也相对较小。因此,在汇集了接近两百万大军的淮海战场上,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在军事上打败敌人,还要在政治上打败敌人;不仅要比双方战斗力的强弱,还要比看谁能动员更多群众参加军队;不仅要比谁能征借到更多物资支援战场,还要比谁能更有效率地将补给送上前线。
我们简单摘要了军委发往淮海战场的74封作战电文中战役初期的几封——
11月9日,中央军委电: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14日,中央军委致电中原野战军:此战役为我南线空前大战役,时间可能要打两个月左右,伤员可能在十万以上,弹药、民工需要极巨,请华东局、中原局用全力组织支援工作。
16日,军委电报中再次提到:中原华东两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达八十万人左右,必须由你们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
19日,军委专电中原局、华北局、华东局:中原局应速令鄂豫皖分局立即动手筹集和保证中原野战部队及动手筹集和保证部队所需的粮食。华北局应速令冀鲁豫区调集一亿斤至一亿五千万斤粮食,供给华野部队需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增300万吨弹药,20多万个担架,每天至少保证500万斤粮食……如此巨大的作战物资需求,对从未有过如此规模战役供应经验的共产党军队来讲,是一个难题。而且,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后方,没有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线。
但是共产党的军队有着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动员经验。到了战役结束时,我们筹集的军粮还剩余约5亿斤。据战后统计,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共军队和民工实际用粮4.3亿斤,但山东、冀鲁豫和豫皖苏等解放区共筹集粮食9.6亿斤,是实际用粮的2倍还多。
与此对比的是,拥有着丰富后勤保障经验的国民党军队,却面临着无粮可吃的困境。
11月底,国民党军第十四军二五五团政工室主任洪雨卿在日记中记录到——
二十九日,两天来吃的红薯和红萝卜,死了的骡马都剥皮吃了。三十日,有的伤兵一天只吃一碗黄豆和一碗稀饭,有些伤兵竟没有吃什么。
12月3日,杜聿明请求蒋介石空投粮食和弹药。蒋介石的回电:“无粮弹可投,着迅速督率各兵团向濉溪口攻击前进。”
粟裕将军在回忆录中坦承,粮食的供应,是淮海战役取胜的一个关键。而提供和保障这个关键因素的,却是人,是在淮海战场那片广阔的土地上一心支持共产党的老百姓。
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人民军队80%的辎重装备、弹药粮秣,是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完成的,一共出动小推车88万多辆,挑担31万副,上阵民工达543万人,换言之,每一个战士身后,都有9个民工在支援保障作战。
**“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2017年12月31日,习主席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亲口重述当年陈毅元帅的深切感慨。在如此地狭人稠的条件下取得人民的支持,去打倒地主士绅支持的反动军阀政权,这场战役有着更为鲜明的革命特征。
在人口约4000万的解放区动员出超过百万的民工,达到了3%的动员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1%的农业社会动员承载。我们是如何做好军民团结,获得人民支持的?
民众不会必然相信我们,不会必然支持我们,更不会必然跟我们走。在刚开始组织粮食征借和民工支前时,也出现了强制摊派出工导致的群众抵触情绪,群众出工而干部不出工的官僚现象和群众对于陡然增加的征粮支前任务的不理解,导致部分群众破坏推车,杀掉牲口以避免出工,这些都是当时我军遇到的困难。
**动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告诉群众我们为什么打仗。**首先是向群众宣传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是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争取和平。黄泛区的老百姓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三座大山,但是他们对花园口决堤造成的十室九空仍然记忆犹新,他们对村子里的地主恶霸仍然咬牙切齿。其次在基层开展民主运动,让群众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谁出工、谁免工,干部要带头出工组织支前,批判思想后进的干部;最后发动群众搞互助生产,解决出工耽误生产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措施,民众支前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幅度提升。
很少有人意识到,有支前经历的民工有着多大的动员力,当他们从战场往回走的时候,战争的性质、解放军的勇猛、国军的无能,经过他们在老百姓之中口口相传,形成了战争胜利的最伟大根基。
**民心所向,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不横行乡里,不草菅人命,不横征暴敛,不贪赃枉法,不独裁专制。
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回忆:我们这些国民党将领,只有当了俘虏,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呈现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这些地方时,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
通过村庄看见解放军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样亲切,有的在一堆聊天欢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与军装制式不同外,简直分不出军与民的界限。
历史从不偏爱哪一个政党,战争也不眷顾哪一支军队。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谁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谁就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淮海战役的胜利对今天的改革强军仍然有着丰富的指导意义。尽管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看似离人民有着距离,但群众的支持依然是人民军队最根本的力量来源。人民子弟兵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没有发生过变化,并向着也不断向着军民融合更深层次发展。
正如毛泽东在《八连颂》中所写的那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