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创始人抛弃或创始人被抛弃,共享单车还要存在么_风闻
高飞锐思想-曾高飞,资深产经观察家2019-01-10 08:56
很多人在紧张存放在ofo掌门人戴威口袋里的那张老人头估计要不回来了,可戴威那张帅气英俊的脸上写着无辜:你那100块钱不是我私吞了,而是用在公司发展上了,我事业心昂扬,绝对没有贪那些钱的私心。
只有朱啸虎和胡炜炜赚到钱了
据说找戴威退押金的用户有千万之多,与北京人口差不多,要求退回的押金总额高达10亿元以上——很佩服90后戴威的心理承受能力,换作笔者,早就心梗了!戴威写信鼓励员工说:哪怕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
从不断曝出来的消息看,ofo账上已经没有什么钱了,维持日常运营都相当吃力,用户要追回押金,可就真难了。
生死冤家的摩拜没有好到那儿去,美女CEO胡炜炜见好就收,拿着快要胀破的储蓄卡离职了,目前正在寻找下一个飞起来的支点——借助摩拜,胡炜炜已经完成了人生第一桶金的积累,从一个与笔者一样苦逼的文艺青年华丽转身,实现了财务自由,以后想干点啥都不差钱了。
据戴威回忆,与当前到处求人还要不来钱恰恰相反,共享单车的高光时刻,资本跟在屁股后面点头哈腰,挤破头皮都要进来。
曾被资本捧上风口的共享单车,现在被重重地摔了下来,半天爬不起来。正中了那句谶言——“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宴席散了,满地狼藉。生产共享单车的企业被拖垮了,退不回押金的不计其数,戴威在死撑,大量资方血本无亏。只有高点离场的资本大鳄朱啸虎,见好就收的胡炜炜赚得盆溢钵满,成为赢家。
共享单车这个烂摊子如何收场?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激进者认为共享单车弊多利少,要求其退出现实生活舞台。
可是,从公交车上下来,或者从地铁站里出来,你环顾四周,找不到一辆共享单车,心里又作何感想?
由于解决了用户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共享单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觉醒来,遍及大街小巷。喜欢共享单车的,认为其优点一锣筐:便利,健身,环保;不喜欢的,认为其弊病一箩筐:影响市容市貌,押金都打水漂了。
这两年过山车一样的发展,其实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共享单车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共享单车不适合进行商业化运作。
商场如战场。一旦被商业化,就必定存在激烈竞争,新生事物尤其非理性。对那种找不到合适商业模式的行业,由于没有解决好造血功能,过度竞争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拼到最后,只有一地鸡毛,还留下无穷多后遗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用户的伤害——以后要用户继续骑行是可以的,交押金恐怕就难了。
既然是押金,就意味着这笔钱的拥有者不是共享单车的平台,而是用户,用户啥时候需要就可以啥时候取走。
共享单车不需要资本,交由公益组织管理
冷静下来,回头看看共享单车走过的路,不难发现在这场盛宴中,是“成也资本,毁也资本”——在资本拔苗助长下,共享单车野蛮生长,严重过剩。要是没有资本,说不定共享单车就坚持创业初衷,步步为营,稳中求进,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来。
都已经这样了,共享单车还有必要存在吗?以后如何发展?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必然产物,解决了用户出行的痛点,特别是车站与家,单位与车站之间。这种需求是共享单车存在的最大理由。无论是饱受诟病的现在,还是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共享单车的便利性实在不可替代。
但有必要强调:共享单车的这种存在,不是恶性竞争后的严重过剩!
共享单车发展的兴衰证明,共享单车不需要资本。因为资本动机不纯,以逐利为目的,兴风作浪是本能——只要有资本在,共享单车就很难正常发展。
现在看来,共享单车要良性发展,以后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将资本请出去,以后就别进来了,否则,还要重复走过的路。如果资本硬要进来,不能从共享单车本身发展上琢磨套现,要遵循互联网经济“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原则来培育,将其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
二是发展共享单车,请政府职能部门出面,或者公益性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告别先交押金再骑行模式,即使要交,也要交给可信度高的基金打理,保证用户退押金有自由,什么时候想退都能拿回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