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的跃升靠什么驱动——采访各军兵种蓝军部队引发的思考(下)_风闻
玉鸡子-2019-01-10 08:29
来源:解放军报
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在西北大漠组织实兵对抗演练。 李小明摄
黑科技并不“黑”
回忆起组织首届“金头盔”比武的情景,令时任空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的亢卫民最为难忘的,是那个悬殊的比分:42比0。
这个比分是当年还没有什么名气的飞行员蒋佳冀打出来的。悬殊的比分令大家刻骨铭心,也令对手很不服气,说他用了“歪招”。
其实并不是什么歪招,也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黑科技”。蒋佳冀给记者介绍说,团里的战机在参加比武之前,请某科研所的工程师加装了电子干扰系统,在电子干扰方面先人一步抢了先机,做到了人无我有。
当年,外军使用电子干扰系统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而在我军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在实兵对抗演练中也很少使用。蒋佳冀当时所飞的机型在同代战机中并不是最先进的,可由于率先使用了电子干扰系统,结果大获全胜。
蒋佳冀的获胜,改变了大家在实兵对抗演练中不重视“电子干扰和抗干扰”的历史,从此“无电抗、不升空”便成为空军各部队在实战化练兵中的“法则”。
2017年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某蓝军旅蓝军研究中心,记者与几位年轻军官探讨实兵对抗演练的心得,一位年轻的军官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在一次红蓝实兵对抗演练中,一位参演的红方部队营长,手头握有7种通信工具,可他在蓝军强烈的电子干扰下,演练开始到结束,始终未能与旅长建立有效联络。
干扰与抗干扰是通信联络领域最为激烈的较量样式,再加上地形和天候等因素影响,战场上的通信联络便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并非我军独有。但是,谁能掌握通信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谁能在通信技术方面领先一步、率先取得突破,谁就能抢占现代战争的制高点。
解决通信联络的难题,当然不能等靠要。在近两年的朱日和红蓝实兵对抗演练中,蓝军旅屡战屡胜,旅长满广志谈到其中的原因时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较好地解决了通信联络问题。他的体会是:不能就通信抓通信,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练得再好的报务员在对手的强电磁压制下,要保畅通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换一个思路,将通信与电抗分队融合使用,在电磁领域来个攻防结合。
我们不能唯武器装备论,但中外无数战例都在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科技创新改变着战争的形态和模式。马镫子的出现,使骑兵战斗力获得了质的提升;蒸汽机取代风帆,使海战改变了作战样式;坦克诞生后,短短数年便拉开了“闪击战”的帷幕……如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电磁技术“毫不留情”地把我们推进到了信息化战争的漩涡。
面对科技方面的难题,我们是绕着走,或者是找一些权宜之计,还是下决心集智攻关,向阻碍战斗力提升的技术难题发起挑战?选择后者作答,我们责无旁贷。
“好战机都是飞出来的!”这不仅仅是飞行员的体会,也是科研院所及厂方专家们的共识。战斗在实战化训练第一线的广大官兵,既有发言权,也有创造力。他们在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的过程中,虽然很难发明创造“高大上”的高科技,但在创新实用管用好用的“黑科技”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部队战斗力的提升,离不开众多的“黑科技”,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在火热的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场,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吹向我们的一阵阵劲风。
数字也会“骗人”
在作战行动中,侦察、决策、打击、评估是一个闭环循环回路,其中评估是一个重要环节。红蓝实兵对抗演练亦是如此,评估不仅决定着一场实战化训练的水平和质量,也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决定着战斗力能否提质增效,向更高层次跨越。
一般来说,红蓝实兵对抗演练的评估裁定,通常是依据对抗演练的规则,按照“系统裁战损、人工裁过程、综合裁结果”的思路来进行的。其中,战损的裁决是直瞄打激光、间瞄打数据。从评估裁决的实践来看,“评估难”往往难就难在“数据”上。
现代战争一个重要特点,多数情况下是超视距作战。各军兵种的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多数情况下也是在超视距下进行的。既然是超视距,又不能用实弹,且只能靠数据来说话,这也就带来了数据如何甄别的问题。
在实兵对抗演练中,采集的数据真不真实、可不可靠,既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技术装备因素的影响。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首先应该是技术装备的问题。
在“金头盔”比武中,曾有这么一条评判规则:规避对手发射的导弹,只要飞出几个载荷的急转弯,就可认定是躲避导弹攻击成功。但现实的情况是,就是飞出了这组参数,未必就能成功躲避导弹的攻击。
也有与此相反的“战例”。曾有飞行员在实兵对抗中使用了某项新战术。这个创新战法在实战化中的运用,非但没有得到认同,还广受质疑。
这个新战法到底是一个新招,还是一个歪招?从采集来的数据分析,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不“错杀”一个创新战法,空军决定通过打实弹来验证。
实弹验证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管用、值得推广的新战法。
空军某训练基地一位从事演练评估工作的领导,也给记者谈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由于技术和装备不到位,一次空对地的打击中,采集的数据就不准确,难以还原真实的实战情况。因此,很多部队不愿意采用这种打击方式。后来,经过实弹打击验证,发现该战法是符合实战要求的。
正是一些数据的“不真实”,难以还原真实的实战环境,导致了“冤案错案”的出现,这也倒逼我们必须用技术手段解决数据也会“骗人”的问题。空军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空军最早实行了背靠背的实兵对抗演练,也最早尝到了评估不科学不准确的苦头。真实性的问题不解决,实战化练兵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痛定思痛,某训练基地评估中心从2015年开始自主研发主战战机全程自动评估系统。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评估中心聚合了部队、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的力量,成功用数据链把数据系统、仿真系统和评估系统融合在一起,推出了全新的“空战综合训练评估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较为准确地还原对抗双方的态势,还能准确地判定双方的对抗结果,使得实战化练兵向精细和精准方面迈进了一步,给实战化练兵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树立起“让数据说话”的观念,但也不能对此过于迷信。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不过,无论如何“化”,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战争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离不开数据。数据的智能化,只能辅助我们对作战感知、判断和决策,而不能代替人的最终作用。
打通“玻璃门”
现场观摩各军兵种红蓝实兵对抗演练,常常令人震撼。不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被一个非战斗场景给“震”住了。这就是空军某训练基地的评估中心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恐怕说是办公大厅更为确切。进入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极富现代感的办公区,像走进了一个IT企业。飞行员、科技干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全在一个大平台上办公。
这种毫无障碍的办公环境,为大家实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极其便捷的空间。不论你是飞行员,还是科研院所的专家,只要发现了问题,或者遇到技术方面的难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近找到专业人士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我们常说,战机稍纵即逝,科技创新也是需要一定土壤的。也许,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培育研制出最为贴近实战的、能给实战化训练带来革命性变化的“空战综合训练评估系统”。
科技创新是一条漫漫之路,记者在部队采访时发现,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14年夏天,记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采访某创新团队时了解到,该校科技人员经过43年、3代人接力攻关,研制成功了一套先进的导航系统,相关产品已形成多种型号,应用范围已覆盖陆、海、空、天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我军精确打击能力。
据学校的科研人员介绍,这套导航系统是让战机突防能力更强、舰船跑得更远、导弹打得更准的核心部件。这套导航系统拿到部队试用时,大受广大官兵的欢迎。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几年过去了,记者在部队采访时了解到,就是这么一项成熟好用、大受部队欢迎、对提升部队战斗力能发挥重大作用的科研成果,至今还未能在部队广泛列装。
这当然不是孤例。每每谈到这一话题,细数其中的原因,各方人士常常是一言难尽。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往前一看,道路虽然曲折一点,但也十分光明,可走上去你就会发现壁垒重重,会撞上一扇扇看不见的“玻璃门”。
就科技创新的技术层面来说,不闯过很多“玻璃门”,就无法攀登上科技的高峰。这一点大家都好理解,也能理解。难以理解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也会撞上很多“玻璃门”。这些“玻璃门”不一定把你撞得“头破血流”,但往往会把你撞得束手无策。
科技创新的车轮,需要机制创新来驱动。部队战斗力的提升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战斗力增长的模式需要实时转变,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也需要“换挡升级”,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尽快普及,转化为部队实实在在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