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琦:丝路基金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金融开放新格局下的机遇与使命【走出去智库】_风闻
走出去智库-走出去智库官方账号-2019-01-11 17:57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
走出去智库观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到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前“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每年至少需要8000亿美元投资。面对“一带一路”基建领域巨大且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单靠政府及多边机构的资源投入难以满足,需要吸引全球资金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2014年底成立的丝路基金,定位于以股权投资为主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通过开展投融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18年8月底,丝路基金已签约投资项目25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82亿美元和26亿元人民币,实际出资金额超过68亿美元。此外,丝路基金还单独出资20亿美元设立中哈产能合作基金。
丝路基金如何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资?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刊发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的文章,供关注“一带一路”投融资的读者参阅。
要 点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已逐步成长为全球化的推动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2、**新一轮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中国与全球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
3、丝路基金****积极发挥股权投资对项目增信和贷款撬动的作用,动员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资金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正 文
CGGT,CHINA GOING GLOBAL THINKTANK
**文/**金琦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周年。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大变革、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格局下,进一步讨论开放与发展、金融开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改革发展动向备受关注。在当前国际局势大变革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回顾“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引领了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也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目前,这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是经贸合作不断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过去5年,我国同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一批基础设施、产能合作重大项目渐次落地,经贸区建设稳步推进,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11月,我国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打开了空间。“一带一路”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二是不断增信释疑,使聚焦共同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也遭遇了误解、质疑甚至反对,但中国通过脚踏实地的国际合作,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合奏曲”。5年来,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在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受到冲击的国际环境下,“一带一路”倡议坚定了国际社会开放合作、共同应对风险的决心。
**三是勾勒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与协作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合作形式上,从加工贸易扩展为全产业链对外合作。企业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已经从加工贸易扩展到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合作领域上,从传统产业扩展到当地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参与国际合作的企业从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和建筑行业等传统领域扩展到投资目的国所需的各种行业,大数据、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成为对外投资的亮点。在合作地域上,从沿海开放为主扩展为沿海沿边内陆并进。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明显提速,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加速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已逐步成长为全球化的推动者、倡导者和引领者。**作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柱,“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的过程,也是我国持续对外开放,与各国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2015年4月,丝路基金“首单”投向巴基斯坦卡罗特水电项目。该项目2016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9月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2020年完工。
金融开放新格局与“一带一路”倡议
自2017年底以来,中国新一轮的金融开放再次受到世界瞩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中国承诺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宣布设立科创板等扩大开放新举措,体现了中国金融业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新一轮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中国与全球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推动我国在短时间内搭建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制度,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把控能力,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开发与金融市场的拓展。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深化,将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形式更为多元,参与主体更为广泛,金融业的持续改革开放将为“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精雕细刻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所释放的红利势必将进一步惠及中国和世界。
**第一,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实体经济合作与发展。**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中国与国际市场规则、信息、人才进一步融合和互嵌的过程。通过金融这一枢纽,实体经济各个生产要素将实现更有效率的自由流动。在此过程中,跨国界、产业链横向纵向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将会大量涌现,推动境内外各个产业部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度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
**第二,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缓释汇率风险。**出于汇兑成本、汇率风险、支付限制等原因,人民币在结算、支付、计价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相继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进一步丰富了人民币资产保值增值渠道。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A股被纳入MSCI指数,境外投资人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也逐步提升,推动了通过人民币境外投融资获得人民币资金的需求。从“引进来”的角度看,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全球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缓释金融风险。从“走出去”的角度看,人民币资金的全球配置与循环,有助于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可用资金来源,特别是在美元等储备货币进入加息周期的过程中,有利于平抑国际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短缺,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更为充分的市场竞争,将激励金融机构差异化经营、打磨比较优势,互学互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多元而复杂的投融资需求。企业不仅需要通过股权投资和银行贷款获得资金,也需要通过海外上市、发债、设立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方式广泛募集资金。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助于各个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做不同的金融产品,增加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更多“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落地。
同时也应看到,已经出台的开放措施只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隅。扩大金融业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是形成金融开放新格局过程中需要协同推进的“三驾马车”。金融业对外开放需要在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的前提下,进行稳步有序的开放,形成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良性格局。
△哈斯彦(哈翔)4×600MW 清洁燃煤电站项目
丝路基金的机遇与使命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成立丝路基金就是要通过开展投融资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底,中国出资设立丝路基金,定位于以股权投资为主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过去4年是丝路基金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开展金融合作的探索过程。
丝路基金秉承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和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投资参与基础设施、产能合作、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项目,积极运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增信和贷款撬动作用,并且注重与境内外投资者合作,助力各类资金形成合力,帮助提升投资所在国的发展潜力。截至2018年8月底,丝路基金已签约投资项目25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82亿美元和26亿元人民币,实际出资金额超过68亿美元。此外,丝路基金还单独出资20亿美元设立中哈产能合作基金。目前,投资已覆盖中东欧、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等“一带一路”主要区域,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多个领域,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丝路基金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共同发展的方向和使命更加清晰。我国的金融开放也为丝路基金的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要拓展国际合作,以互利共赢为核心,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更多共识。“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不断扩大“朋友圈”,其原因之一在于其建设的平台上,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并非仅以中国企业或中方机构为出发点。丝路基金过往的投资,也验证了通过吸引多方共同参与,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是行之有效的。例如,2016年的哈翔清洁燃煤电站项目是中东地区采用公私合营模式(PPP)的标志性招标项目,由阿联酋作为招标方,参加的各方有中国、美国和沙特,还有其他的有关企业和机构。在工程建设方面,中资企业哈尔滨电气通过这个项目成功地进入了海外高端电力开发市场,实现了从过去只做设计采购施工(EPC)承包向投资、开发和运营的产业升级。沙特企业牵头设计的结构化融资方案既保证了阿联酋能够获得经济环保的电力资源,又保证了股东拥有可行的投资回报。得益于紧密的国际合作,各参与方都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使融资、建设、运营各环节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共赢。
**另一方面,要发挥比较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金融市场的开放能够激励各类金融机构找准比较优势,促进产品创新。就丝路基金而言,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互学互鉴,以及其他可探索与实践的投融资模式与工具,一是积极发挥股权投资对项目增信和贷款撬动的作用,动员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资金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搭建合理的融资架构,灵活运用股权、债权、夹层融资等金融工具实现各个参与方的利益捆绑和风险共担;三是充分发挥双币种基金的优势,通过人民币投融资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宽资金来源,帮助境内外企业用活用好人民币,缓释币种错配造成的效率损失;四是探索PPP的优化与创新,缓解项目所在国债务压力,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五是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金融、法律、税务等领域的情况,帮助企业综合运用不同细分市场的金融工具,推动产业对接。丝路基金希望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支持产业链和优势产业的跨境联通,激发开放型经济增长的红利。
展望未来,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在金融开放的新篇章中,丝路基金愿与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