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要凉了?_风闻
叁里河-叁里河官方账号-2019-01-11 11:15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一姐
单纯的“自主招生”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了问题
每年艺考都有事儿,今年的大事儿是一款叫“艺术升”的报名软件出故障,导致很多考生猛刷几十个小时报不上名。
导致软件出故障的是艺考招生的政策变化。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招生通知要求:除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外,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从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大批高校的校考被取消,让大量考生只好把目光转向几所还举办校考的学校,短时间内几个保留有校考资格的学校报名通道流量爆炸,是那个报名软件出故障的原因。
校考是艺考的一个环节,拿到校考“合格证”,才有报名这个学校的资格,甚至一些知名艺术学校,是划定高考分数线后,以校考成绩高低作为录取标准的。所以“校考”在艺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也因为校考由各学校自主组织,给了高校巨大的招生自主权,恰恰成了多年来艺考黑幕的重灾区。在艺考圈里,“校考”资格证可以花钱买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因此,尽管艺术院校学费贵,花销多,不过因为比普通高校分数低,又有诸如可以买“校考”资格这种空子可以钻,给了一些无望上大学,或者上名校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希望,这几年“艺考”这条偏僻的小路,已经变得越来越热,去年总报考人数超过百万,其中高考大省山东2018年艺考报名人数超过12万,比很多省份高考全部报名人数还多。像中传、北电、南艺等知名艺术类院校,各专业的招录比例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热门专业招录比例会达到400比1。
但这次收缩“校考”的政策,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艺考热度。教育部在发出针对艺考的“特殊类型招生工作通知”后不久,又发布了《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不仅要求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还要求高校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
这两个通知放在一起,基本宣告了过去16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探索的失败。
自主招生这个事儿,一开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短板。05年,前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陈应试教育之弊,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一个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素质教育调研组,开始了历时一年的调研。调研组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召开了11场专题座谈会。
《京华时报》曾记述:在听取了1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和大、中、小学校长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并对比了欧美、东亚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考改革实践后,调研组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是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多元录取制度”,也是高校大规模开展自主招生的开始。
实际上,在这份报告完成之前的两年,教育部批准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22所重点高校作为自主招生的试点,22所高校可以拿出5%的招生名额进行自主招生,通过自主考试的考生,可以有高考降分10-20的“抢跑”机会。
之后,自主招生的高校范围迅速扩大,在2016年,可以自主招生的高校数量达到90所,其中77所可以面向全国招生,另外13所仅限与本省自主招生。
但这个本意在多元化选拔人才的制度,却在实施中不断被异化。
2009年,教育部取消了生源良好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超5%”的限制,并且提出:已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满三年的985高校,对在创新实践或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或在试点高校组织的测试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的少数特别优秀的入选考生,可自行确定对上述考生高考成绩的要求。
这意味着高校的自主招生权进一步扩大。这年年底,北大招生办公布了39所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及其校长姓名,获得资质的中学校长可以按照北大分配的名额推荐优秀学生,被推荐的学生经过北大审核可以免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直接进入面试,并且享受高考降30分录取的政策。
公告一出,立刻引来一波讨论,首先质疑的是,为什么是这个中学?为什么没有那个中学?这个中学为什么名额多?这个名单的公平公正如何保证,校长的推荐是否更容易滋生潜规则之类。
很快,这一政策又被质疑,可能会因为中学追求高升学率,更倾向把一些保险程度不太高的学生推荐过去,而留下真正优秀的学生在统考独木桥中厮杀,起不到选优的效果。
如果这还是只是质疑的话,两年后的2013年,人大招生办原处长蔡荣生在深圳闯关被捕,则让“自主招生”直接跟高校腐败联系在了一起。当时媒体报道蔡荣生事件时,给出的标题格外耸动:人民大学自主招生丑闻:只要拿钱,11岁孩子能上本科。
根据《新京报》报道,在蔡荣生担任招生办处长的2006年到2010年之间,人大每年的自主招生几乎明码标价,有参与过自主招生的学生表示,若高考成绩超过重本线较多,蔡荣生会建议自主招生20分加分,价钱为5万到20万元;如成绩较差,花50万到80万元可通过艺术特长生、国学院自主招生等方式最多降200分录入人大。
蔡荣生被查是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变化的分水岭。之前几年,尽管对自主招生的公开讨论常常都是负面居多,比如认为增加学生考试负担,信息不透明,顶级高校搞自主招生联盟,为掐尖抢生源,弄的乌烟瘴气,但教育部对自主招生的态度仍然是支持的。
蔡荣生事件后,自主招生政策开始全面收缩。第二年,人大主动提出整改,暂缓自主招生,教育部则在这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2月,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不仅取消了之前备受质疑的校长推荐制度,还明确要求解散“北约”、“华约”、“京五”等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并对自主招生的依据、选拔对象以及考试流程,都做了更具体的要求。
之前给予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实质上被一点点收回。第二年,教育部又出了一个政策,将原来的8种保送资格,减少为5种,申请资格也变得更加严苛,以前是获得省级一等奖就可以谈保送,而现在需要获得全国竞赛的一等奖并且进入国家的集训队,还得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才能有保送资格。
翻看教育部这几年收缩高校招生自主权,几乎历次都跟招生腐败和堵漏洞有关。今年元旦后对自主招生专门下的通知,很明显,跟去年由河南替考案牵出的考生论文造假事件有关。
去年8月,来自河南郑州、周口、商丘、信阳等地的4名高考考生的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当地教育部门调查没发现掉包答题卡的事儿,反而是查出了郑州一中一名考生论文抄袭的事儿,而这篇论文是作为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交给了北师大,并通过了初审。
之后整件事变得不可控,不仅郑州一中又连续查出另外4名学生论文抄袭,一篇名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把高考自主招生录取名额较多的九省市全拿出来过了一遍筛子,结果发现,一些考生已经通过造假进了名校。自此,引出了对自主招生中另外一些优享,比如专利、竞赛、奖项等的全面查假和抨击。
说起来,自主招生是给高校选拔更好生源的机会,各高校本来应该更深重才对,但就目前高校的制度来看,招生端虽然“自主”了,“改革”了,培养端却动作缓慢。各科系科目设置多年不变,高校跟高校之间也比较雷同,理工科学马列,文史科学高数,在不少高校都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对高校来说,招收了天赋异禀的天才,也不一定能培养好。
《财经》在《2019年大学自主招生再念“紧箍咒”》的报道中,曾提到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组对2008年和2015年自主招生学生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科研课题、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专利方面,同届大学生中的统招生表现优于自招生,在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间的均值差异还在不断增加。
也就是说,原来的“特长生”,进了大学之后,特长一点也不明显。与此同时,调查还多给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结论:从2015年对自主招生录取学生的家长职业看,占比最大的是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为25.9%;其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占22.3%。
谁是自主招生的受益者一目了然。
按理说,高校在自主招生上藏污纳垢,是砸自家牌子的事儿,但实际上,在改革了这么多年后,我们的高校资源仍然是绝对的垄断资源。坏了名声的北大清华仍然是北大清华,没有一个竞争者可以东药他们的地位。想当年,南科大为招生资格,申请了多年,等了多年,始终没眉目,朱清时最后没办法,是冒着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风险启动招生的。所以,这么多年了,除了一个南科大,也就等来了一个西湖大学。
《南方周末》曾在一篇报道土地制度的文章中写到:如果给了市场化出路却不堵住由行政权力把持的源头,这次变革就会成为一场权力的盛宴。
这句话适合解读大多数幺蛾子多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