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改变了国家,我们却欠他们一个体面的生活_风闻
马前卒-马前卒工作室官方账号-万丈高楼平地起,NB社区在这里2019-01-12 16:35
1月13日,第四届马云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将在三亚举行。4个月前,杭州师范学院马云公开宣布要辞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专心从事慈善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教育计划。可见这是他眼中改变中国最重要的领域。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后代,我也跟风聊几句。
说起乡村教师,刘慈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就以此作为标题。再过一个月,这将成为刘慈欣小说转化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十几年前的科幻小说忽然成为热搜。
……民办教师工资很低,但干了这么多年,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按说也能攒下一些钱了。只是他把钱都花在娃们身上了。
……他不在了以后,剩下两个教师也会离去,这所他用力推了一辈子的小学校就会象谷场上那个石碾子一样停下来,他陷入深深的悲哀,但不论在这个世界或是那个世界,他都无力回天。
……刘宝柱低着头说,“老师活着时村里的人都腻歪他,这会儿肯定连棺材钱都没人给他出呢!
……只要一场雨,石板上那稚拙的字迹就会消失;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座坟和长眠在里面的人就会被外面的世界忘得干干净净。
——刘慈欣《乡村教师》
我翻了几页读者留言,大多数年轻网民认同刘慈欣的描述,认为乡村教师的生活贫穷、艰苦、缺乏理解,至少过去几十年是这样。中国媒体报导乡村教师,也基本上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讲故事。
然而,这个描述并不符合我的记忆。
一 黄金年代
我母亲70年代是乡村教师,我出生时,她已经离开农村了,但她的同学还在乡村。我经常跟着她去拜访同学。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我对乡村教师生活的印象可以总结为一个词:体面。
80年代,许多乡村学校会给已婚的教师盖房子。以现在的眼光看,建筑水平很低,很简陋。但当时周围农民还住草房、土坯房,房子也没什么规划;这些教师的房子砖墙瓦顶、排列整齐,从外观上看就是两个世界。他们的院子里看不到农具、猪圈,但一般有闪闪发亮的新自行车。院子里还经常有花坛、搭了遮阳棚,说明这些教师有很多休闲时间,有心情去营造优雅的生活。
(左边是我回忆中的乡村教师住宅)
走进他们的屋子,地面是水泥铺的,农民家里还是土地面;周围农民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他们家里有电视机;最重要的区别是一个很大的书架。晚上去看,教师家里电灯的亮度都比普通农户高几十瓦。相对来说,城里教师这时候还住筒子楼,舒适度差多了。
教师过的这么体面,原因是工资高。80年代初,农民辛苦一年,也就赚一二百块。而公办教师刚毕业月薪三四十元,工作几年五六十元,少数资深教师近百元。此外还有粮票、医保和退休金。
所以教师是农村人最羡慕的职业,也是最受尊重的职业。他们在城里读过师范,农民认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所以年轻老师的穿着打扮可以引领服装潮流,中老年教师可以帮村民调节矛盾,就是今天说的“乡贤”。在这种社会地位下,教师乐意扎根农村,不会觉得自己比城里的教师地位低。
当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给教师分配精致的小院子。而且乡村教师有一半是民办教师,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公办教师的1/2到2/3,但依然比普通农民强很多。我小学班主任就做过这样的比较:
“民师一天合一块多钱,和手艺人差不多(指乡村木匠、瓦匠,比富裕农民还好些)。”
“但是他们得一个月干三十天才拿到这个数,我还能休个礼拜天”
民办教师作为农民,80年代初也分到了耕地,所以收入是工资再加上粮食。走进他们的家庭,也能看出比邻居的家更干净、电器更多,子女读书进城的比例更高。
再往前说,70年代人民公社还在的时候,民办教师虽然没有工资,但不用体力劳动,就能拿最高的工分,每月国家还补贴五六块钱,也是农村的人生赢家。农村中学生起码要在考试中打败80%以上的同龄人,才有机会当民办教师。
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教师,80年代的主要任务都是帮助优秀学生升学,把农村学生送进现代社会。他们手里拿着进城的钥匙,农业社会当然尊敬他们,给他们高工资。这是教师生活体面的社会基础。
当然,以当时的录取率,大多数学生读了书也得留在农村种地,所以乡村整体上是一个稳定的农业社会。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他们享受现代社会的工资,生活在物价较低的农村,还能得到周围居民的尊重,肯定觉得自己生活很体面。这是乡村教师最得意的时候,可以说是黄金年代。
80年代,教师还有一条额外的上升通道。农业县读过书的人少,地方政府缺人的时候,最喜欢调教师当干部,考试招公务员也是民办教师优先。教师能写能算,往往是当领导秘书,或者培养成技术骨干,升官很快。后来到了21世纪初,一半县长当过乡村教师。所以当初大家都认为教师是很有潜力的职业。
二 黑暗年代
80年代末,情况逐渐开始变化。
从社会结构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受教育,本身就会削弱乡村教师的地位,毕竟他们自己也只是中专甚至中学毕业生。读书人多了,县政府就不太需要调教师当干部了。当然这还不至于影响教师在农村的社会地位。
乡村教师的地位高,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能送农村学生进城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政府或国企,工资比农民收入高几倍。当时大学录取率低,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读高中考大学太渺茫,中专才是可靠的出路。我周围的老师,最喜欢用“考中专”这三个字激励学生。要是某个老师一年送20个人上中专,名气能传到外县。反过来说,如果中专就业通道越来越差,教师地位也会下降。
90年代恰恰就出了这样的事。
80年代的农民学生努力读书,是为了到国企就业,在体制内拿一个编制。但和70年代不同,80年代废除了知青下乡,城市学生自动获得城市户口,留在城里就业。而且1979年确立了“接班”制度,城里的工人和干部可以把岗位传给下一代。结果就是“体制内”人口有进无出,急速膨胀,压缩农村学生的就业机会,降低“编制”含金量。
具体的表现,就是国企闲人越来越多,新来的人提升越来越难;单位分房名单越来越长,队尾的人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当时大多数学校都是各系统甚至各企业自己管,职工的孩子按照潜规则拿走了很多中专招生名额。财政、电力、邮电这些热门中专越来越难考。当然农村会出现“读书无用论”,很多成绩一般的农村学生直接退学,乡村教师的地位也受打击。
有编制的人员只进不出,企业效率肯定上不去,但工资越发越多。结果,80年代末有一次后果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然后是国企纷纷亏损。终于,90年代中期,国企全面破产,全国大下岗,中专不再分配工作,乡村中学一下子丢了工作目标。那几年打架酗酒在学生中特别普遍,教师的生活也不好过,1995年教师工资涨了10%,物价指数涨了17%。
不过,这时候师范学校的热度依然很高,因为包分配,保证你当公办教师。那几年最优秀的农村学生都争着考师范。这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好事,对于最后一批民办教师却非常恐怖,因为职位都被师范生顶掉了。许多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教师回家务农。少数转公办教师的名额,可以在基层学校引发你死我活的竞争。1994年有一部非常残酷的电影《凤凰琴》,但我觉得还没反映出现实的一半残酷。
公办教师也没高兴几天。国企破产后,基层政府想发工资就得加税,向农民收越来越多的提留款。县里给乡村教师下命令,谁家没交农业税,就把谁家孩子赶出学校,根本不在乎1986年才制定的《义务教育法》。90年底后期,农民补不上地方国企破产的亏空,公办教师也就领不到工资。最严重的时候,每年到春节才发两个月工资,还是三年前欠的。
最惨的几年,只有沿海的工业区有就业机会。乡村教师过去是中产,看不上那些流水线工厂。但连续几年不发工资,很多年轻教师对体制失望了,丢下来之不易的铁饭碗,拉上已经下岗的民办教师同事,由自己学生带路,一起去沿海城市打工。这就是刘慈欣描述的黑暗年代,是乡村教师清贫形象的来源。在90年代末坚守落后乡村,的确需要奉献精神。
……但十五一过,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生活去了,村子一下没了生气。
……村子里一些出去打工的人赚了些钱回来,和他同岁的二蛋虽不识字但脑子活,去城里干起了挨家挨户清洗抽油烟机的活儿,一年下来竟能赚个万把块。
……挨家挨户拉人家的娃入学,跑到县里,把跟着爹做买卖的娃拉回来上学,拍着胸脯保证垫学费……这一切并没有赢得多少感激。
……他们将活下去,以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的希望。
——刘慈欣《乡村教师》
三 当乡村开始消逝
刘慈欣前面这句话没说错,希望就是来自这些读过书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乡村教师连续几十年搞教育,中国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只能拿出文盲劳动力,那些搞外贸的轻工业会永远停留在血汗工厂的水平。然而,由于政府不惜代价的在农村办学校,把几百万老师派到农村,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学入学率是90%。80年代也能保持70%。
(小学升学率即初中入学率)
所以,中国搞开放的时候,劳动力性价比全世界最高——比中国劳动力素质高的地方,工资太贵;比中国工资低的地方,劳动力素质太差。所以,全世界的工业都愿意向中国转移,想利用这批劳动力。刘慈欣写《乡村教师》是2001年,那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凭借这批工人的竞争力,加上勉强完整的工业体系,把大多数流水线搬到了中国,还实现了产业升级。
什么是产业升级呢?1996年的中国,钢产量一亿吨,刚刚世界第一,汽车产量第12。2010年,钢产量还是世界第一,但汽车产量也是世界第一。所以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经济低谷很快过去了。乡村教师从2006年开始加工资,2015年赶上了各地公务员。之前的民办教师问题也基本解决,在岗的转公办退休;离职的按照工龄有补助。
(以2010年购买力水平计算的中小学教师实际工资变化趋势)
到了今天,富裕地区乡村教师工资六七千;落后地区,年轻教师当个班主任,拿4000也容易。内地县城的房价也就是六千,夫妻都当教师,各自攒三四年的钱,可以买百十平米的新房,这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收入。大多数中年教师还有闲钱买车,很多乡村学校的操场边上停满了轿车。青年教师也有学校分配的宿舍,能拿下乡补贴,比大城市的同龄人压力小很多。
等到教师收入重新起来,我也到了当年我妈带我参观乡村学校的年纪。但是,从新一代教师身上,找不到80年代黄金时期的精神面貌。但这也不奇怪,因为精神面貌和社会环境有关系,当年的农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998年,中国70%人口在农村,80%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2018年,13.9亿中国人,至少8.2亿常住城市,搞农业的劳动力最多15%。在我家乡,村里搬家都必须到县城雇人,因为青壮年不是进城定居,就是离乡打工。乡村社会已经在解体,并且必然会在一两代人后消失。
这彻底改变了乡村教师的生活方式。过去乡村教师的富裕生活靠农民衬托,现在农民也打工赚钱了。过去田野里到处都是农民,见到老师会客客气气打招呼,现在都去城市找工作了。过去吃晚饭的时候,农民喜欢出来边吃边聊,教师可以在这种讨论中主导舆论,现在也用不着了。所以,尽管生活水平在改善,农村却再也没法给乡村教师体面的生活。
更何况城市里有更好的的服务设施,比如医院和重点学校。过去乡村教师喜欢让子女在自己的学校读书,现在也得到城里买学区房。毕竟所有农民都想进城,你怎么能指望教师安心住在农村呢?
就我估计,3/4的乡村教师在县城买房,下班就回家。剩下的不是年纪大了不想走,就是单身青年住宿舍。如果不是开家长会,很多乡村教师甚至不认识所在乡镇的成年人。可以说乡村教师现在已经消失,只有派到农村的城市教师。
人类喜欢用邻居的生活水平衡量自己。过去乡村教师比富裕农民强就算体面。现在住到县城里,教师的“体面”标准也变了,和大多数网民一样想当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一般理解为收入金字塔的腰部,但是,金字塔上小下大,爬到一半就需要超过7/8的城市居民。四五千或六七千的月薪显然不够。所以,乡村教师感觉自己比80年代穷很多,也不受邻居尊敬,当然不会满意。
不满就会考虑其他选择。现在换工作容易,所以最优秀的教师都去大城市应聘,民办学校乃至课外培训机构也行,几十万年薪比“编制”好多了。很多基层教师都表示,虽然这些年大学扩招十倍,但基层的名校师范生反而比几十年前还少。当年经常有北师大、东北师大的毕业生在乡镇教书,现在只有县一中才能找到省级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了。
当然,乡村教师的学历肯定是明显提高的。20多年前,公办教师的主体是县级中专师范生,民办教师是中学毕业;现在至少是市级师范大专毕业,很多还有本科学历。但大家都知道,大学扩招后,普通高中班级排名20位左右才会考师专。几十年前考重点高中容易,但中专师范生都是百里挑一的学生。
所以,当年的乡村中学是最优秀的学生读师范,回到家乡教下一代学生;今天的乡村中学,是中等成绩的学生受师范训练,再回来教书。我听到好几位老师范生抱怨过这种现象:
“新来的大学生和我们这一代差远了,不是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教。我们这一代人什么课不能上?反正自己上学时所有课程都是全年级拔尖!”
“新老师的水平真不高,连打篮球都不如我们老一代……”
——刘慈欣《乡村教师》
但是,从历史进程来看,这个变化是必然的结果。优秀的乡村教师必须得到乡村社会的尊重,必须自认为是“乡贤”才能安心。如果优秀的人才没有对应的社会地位,一定会离开。
四 后卫战
1 教师的目标
当然了,不一定非得最优秀的人才来当乡村教师。要衡量当代乡村教师的水平是不是符合需求,首先我们得定义工作目标。
大多数媒体似乎希望乡村教师继续扎根乡村,报导的典型往往是在山村留守的老师。地方官员也这么想,搞精确扶贫的时候,政府还给乡村教师分配扶贫指标,要求他们带动农民搞庭院经济,养鸡养鸭富起来。
然而,稍微现实一点,就知道历史潮流挡不住。农村年轻人,结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在县城买房。只有少数离开乡村的人希望把农民留在农村,满足自己的怀旧情绪。但是,中国人均耕地一两亩,就算以绣花的方式种地,农民也没法脱贫。未来必然是农民进城,少数农场工人像现在的乡村教师那样下乡劳动。
所以,乡村教师的任务不应该是保卫乡村,而是顺应农民的进城需求,把剩下的农民后代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化人口,送他们进城工作——严格来说是“拉”不是“送”,因为乡村教师已经住在城里了。
当前的乡村教师能不能完成这一目标?
我承认当代乡村教师的工作成绩,但也必须承认,在数量、能力、积极性三个方面,乡村教师队伍都有所欠缺。
2 人不够?
从数量来说,我家乡那个县48万人口,7000教师,多半在乡村工作,貌似不少。而且很多农村儿童进城读书,农村出生率下降,很多小型班级合并到中心校,乡村教师应该过剩才对。
但是,这几万农村学生,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缺乏成人的照顾。而且并校以后上学太远,很多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住宿舍,初中基本全住校。这么多低龄住校生,必须分出很多老师管生活,管纪律,还要值夜班。
教师已经在县城安家,下乡24小时管生活很累。所以,按照师生比例配置的教师,应付主课都紧张,一旦有教师休产假,就要聘代课老师。音乐、美术课中考不考,自动忽略。体育课往往就是新来的男教师带着跑步。而且,低龄儿童住校,只管吃饭睡觉是不够的,心理辅导、健康防疫眼下都没人做。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解决,否则很多留守儿童没法成为合格公民。
3 能力差?
其次我谈谈能力问题。这些年乡村教师的水平肯定在进步,就算和80年代黄金时代比,他们也肯定比当年的老师强。我上学时,有老教师带着村民求雨。上自然课,课本说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老师就困惑不解,告诉我们书本可能有问题,但你们为了考试还是按书上的记。当时很多被认为水平高的老师,现在想起来也是一边教书一边打人,放到今天连基本的合格标准都达不到。
但是,今天的乡村教师和当年的任务也不一样。当年的小学老师最关心有多少学生去了重点初中;初中老师关心有多少学生读中专。至于没考上的学生干什么,是打工还是种地,都不太影响教师的地位。换句话说,当年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少数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像刘慈欣写的那样,普遍传播现代文明。
……你们中的大部分人,这一辈子永远也听不到初中的课了,所以我最后讲一讲,也让你们知道稍深一些的学问是什么样子。
——刘慈欣《乡村教师》
现在,刘慈欣描写的乡村教师目标倒是开始实现了。因为乡村社会正在消亡,乡村教师的工作目标是把所有人拉到现代文明社会。这和当年的教师比,你认为谁的任务更难?
两代人都不容易,但显然今天的教师任务更麻烦。因为当年进城的少数学生,主观上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客观上智力胜过同龄人,教师只要稍微督促一下,耐心讲解,他们自然会考上中专。现在,无论学生基础怎么样,有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都得努力教。哪怕还有10%的儿童不适应现代社会,乡村教师的工作就不算成功。
这要求乡村教师把学生按接受能力分类,提供不同的教育套餐。同时,还得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介绍现代世界的生活模式,让他们自己有动力学习。这显然超出了当代乡村教师的能力。最起码,地级市的师范专科教育肯定不够用。
今天的中小学,有一门“道法”课,道德与法治,对应的是过去的政治课。但和30年前不同,政治经济学全删了,主要内容是开拓学生的社会视野,介绍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律。对于城市孩子来说,这门课算是有益的补充;但对于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来说,这门课非常重要。学好了,他们成年后就少碰壁,不会以“试错”的方式建立人生观。
然而,道法课在中考时不算重要,死记硬背就能过关,乡村学校一般很轻视,往往是随便找个年轻教师上课,学生听课也漫不经心。“道法”课的教学深度,就是当前乡村教育弱点的典型例子,说明乡村教师的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4 积极性源于体制
教师积极性问题也值得注意。
虽然我一再强调物质基础决定教师工作效率,但必须承认,多数教师对工作有责任感,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简单地拿工资混饭。
但是,现在的乡村教师发挥积极性的空间很小。80年代的教师可以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学生,在知识和人生经验方面做额外的指导,今天的教师却很难做类似的事情。
比如说,过去农民送孩子上学,会恭恭敬敬地对老师说:
“咱家娃交给您了,老师严点管,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不用留情面”。
打学生肯定不对,但是以乡村的习惯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把家长权利转给老师,包括现代社会的抚养权,也包括传统社会的父权。让老师在承担教育责任的同时,也拿到对应的权利。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得权责合一才能办好,教育也一样。老师拿到了授权,才敢全面改造未成年人,塑造他的学习态度、人生观、道德体系。很多成功人士回忆,说幸亏当年老师管得严,他们怀念的不是班主任的拳脚,而是敢于对学生未来负责的积极性。
现在的农民,肯定比30年前的农民更了解现代社会,但是他们在外打工,不能亲自带孩子。留守儿童只能和老人、和手机游戏交流,在思想上比上一代人离现代社会更远。这些农村父母放弃的抚养义务,应该由乡村教师担起来,但是法律没有赋予他们权利,国家也不承担这些额外义务的风险。
举个例子,在外打工的父母希望孩子了解城市生活,趁假期带他们旅行,万一途中发生事故,最多只是自己悲伤,不会有人追责。因为父母在正常履行抚养义务,社会可以容忍类似的风险。但如果是教师组织留守儿童旅行,万一出什么事故,既没有国家负责赔偿,家长追责也必然会导致教师失业甚至坐牢。
大多数案例没有这样极端,但乡村教师照本宣科,避免任何额外教育义务,的确是普遍的现实。比如说,现在的教师很少给学生个别推荐课外书,免得被家长说“带坏学生,影响学习”。放学后,如果把学生留下补课,教师可能会被家长投诉,说你搞体罚。至于和学生交流世界观,共同探讨升学志愿,老师就更不敢了,有偏差就会说你耽误了学生的前途。所以,与工作成就感相比,还是保住饭碗比较重要,老师宁可不发挥积极性。
学校管理层也不敢在这方面惹事。上世纪的乡村中学,许多年轻教师是乡村运动明星,带领学生踢足球,打篮球。学校经常会组织大规模的爬山活动,短途旅行,周末频繁组织体育比赛。现在的乡村中学,十几年不组织集体出游也不奇怪,更不会组织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免得替学生受伤担风险。上级拨款建了标准化体育场,最主要的用途是军训。很多中学仿照衡水中学建立一套机械化的管理体系,把学校变成监狱,让学生过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来回跑,最主要的理由不是提高成绩,而是可以规避责任。
这个问题的核心矛盾是抚养权和教育义务分开了。留守儿童的家长放弃了部分抚养义务,乡村教师却因为法律问题不能接手。结果,留守儿童如果住校,空闲时间被关在教室里上自习,走读就是在家玩手机。现在农村儿童的近视率超过20%,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户外活动时间太少,浪费了乡村最丰富的空间资源,也浪费了乡村教师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如果目标是把所有农村学生变成合格的现代化人口,目前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不够用的。如果我们希望中国剩下的乡村平稳地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给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制度。
结论 历史和未来
新中国建国70年,要问哪个职业群体贡献最大,乡村教师是当之无愧的冠军。40年前,我妈妈在不算很偏僻的乡村当教师,给农民的孩子普及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你是中国人,山外面还有一个比村子更大的天地,叫做中国”。从文化意义上说,现代中国社会就是因为乡村教师的工作才出现的。
乡村教师更重要的贡献在经济方面。中国人多地少,不能卖资源实现现代化,只有挖出人口的潜力,才能赶上工业化的末班车。几千万乡村教师工作几十年,给一个文盲的国度培养了十几亿受教育人口,为工业提供了技术人才,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这是现在所有经济、社会成就的前提。我们所有人都得感谢乡村教师。
不过,乡村教师并不是超级英雄,而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私利、有欲望、有荣誉感,当然也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确有一部分民办教师在落后地区做出了惊人的贡献,没有拿到合理的报酬。以至于刘慈欣把这种极端案例写进科幻小说,赞美他们拯救了人类。但绝大多数乡村教师不是献出一切的牺牲者,相反,他们的工资超出平均水平,他们的生活相对体面,还能得到农民的普遍尊敬,这才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我强调这一点并不是想破坏他们的伟大形象,恰恰是想说我们中国的教育政策还算合理,懂得用合理的报酬吸引最优秀的青年人扎根乡村。
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能照搬到今天。当年乡村教师扎根农村,前提是中国还有比较稳定的农业社会。现在全国农民都在努力追求现代生活,多数人口已经定居城市,我们也不能强迫乡村教师在农业社会留守。只有把乡村教师当正常的城市人口看待,让他们享受现代城市的便利,他们才能保持工作热情,消灭最后一批乡村,给农业社会做一个漂亮的收尾。
我建议“乡村”教师来消灭乡村,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诞?但细想一下,其实他们一直就在做这件事。社会评价他们工作的最重要指标,从来是他们送了多少人进城。这就是工业社会不断扩大,乡村社会不断消亡的原因。眼下,社会需要他们完成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把全部人口拉进现代社会。
实事求是地说,最后一个任务超出了现有乡村教师的能力,但这不是他们的错,因为教育从来不能脱离社会。乡村教师的能力和作为,取决于社会提供的教学环境和发挥空间,更要看社会给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生活。
比如说,社会现实决定,暂时不可能所有留守儿童都进城,就得全面推行高质量的寄宿制,让学校不仅传授知识,也能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比如说,社会需要乡村教师照顾住宿的留守儿童,就得建设更现代化、更接近县城的教育园区,毕竟你不能要求他们远离自己的孩子去照顾别人的孩子。
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教师,保证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得参照城市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高水平的教师愿意留在县里。
社会希望教师发挥更多的积极性,就要在法律上赋予学校一部分监护权,替教师承担教育中的正常风险。
……
总之,世上没有免费的煎饼果子。我们的社会需要乡村教师完成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就得给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而不仅仅是荣誉和赞美。如果教育政策足够合理,传统乡村社会很快就会消失,乡村教师也会融合进城市教师群体。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后代,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居民,我认为这个结局是对乡村教师近百年工作的最大肯定。
马前卒工作室 201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