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面临这三个大问题_风闻
微观系列-微观系列官方账号-2019-01-12 10:29
全文资料来源于
中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8版)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版)
国家统计局
恒大研究院
世界银行公开资料
网易新闻,数读
大卫.哈维《空间转向,资本主义的时空窥见观》
最近中国人口恐将负增长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我们小时候听到中国人口会负增长,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算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长河中,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也不多,主要还是因为饥荒,战争,灾害等因素才会造成负增长
可如今一没战争,二没动乱,吃饱穿暖追求更好生活的时代,中国人口却要开始负增长了
我们讨论人口问题,其实要从三个方向来讨论
1,人口增量
2,人口存量
3,人口流量
这三个人口的重要指标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人口问题”
如果把“人口问题”单单理解成生了多少人,那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那关于第一点,人口增量
人口增量就是新生了多少人
那现在中国新生了多少人呢?
上个月,中国人口计生专家何亚福,在接受采访时说,
和2017年相比,2018年中国的新生人口将减少100-200万
而且18年新出生的婴儿数,更可能跌破1500万
而根据国泰君安所出据的研究报告称,预计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将为1378万人
因为国家并没有给出官方数据,所以上面这个1500万和1378万,都是相关专家和调查机构自己的统计
而上周,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绿皮书里说,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如果中国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那人口负增长的时间点,将提前至2027年
死的人会越来越多,而新生的会越来越少
8年后,死亡人口将超过新生人口
中国人口迈入负增长
即便我们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但二孩出生数在2018年出现了明显下滑
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他不光是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
而是根本就没有生的人
因为长期的一胎化政策,以及重男轻女的封建糟粕影响
目前,中国25-35岁的育龄女性人数,正在断崖式的下滑
没有人,你还怎么生人?
那我们再来回看历史,新中国建立后
也就是1949年后,中国先后出现过三轮婴儿潮
第一轮婴儿潮,1950-1958年
出生人口年均2100万,最高峰值在1954年的2300万
平均生育率5.3
第二轮婴儿潮,1962-1975年
出生人口年均2628万,最高峰值在1963年的3000万
第三轮婴儿潮,1981-1991年
出生人口年均2260万,最高峰值在1987年的2550万
平均生育率2.3
当年根据中国人口专家的预估,我国第四轮婴儿潮将会在2010年前后出现
那为什么是2010年前后呢?
因为第三轮婴儿潮是1981-1991年,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80后就是在第三轮婴儿潮时出生的婴儿
可等真到了2010年,说好的第四轮婴儿潮,并没出现
中国的80后,生育率快速下滑,作为第一代,也可能是唯一一代的独生子女,80后们,不生了
80后不生了,那第四轮婴儿潮,自然就没有出现。
而且更大的问题是,中国的生育率在那年还降至了危险的1.5
生育率是指一年内,出生婴儿数与同期育龄妇女人数之比
一般来讲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达到国家人口的更替平衡
才不会导致人口减少
而生育率仅有1.5,是一个中国人口迈入负增长通道的危险信号。
这是人口增量的问题
那关于第二点,人口存量
2017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率为39.2%,人口机会窗口(小于50%)正在关闭
这代表着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
而人口存量就和人口红利高度相关
你的社会要有大量的年轻健壮劳动力,那你的国家才能有人口红利
但如今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人口总抚养比更是接近40%,来到39.2%(如下图)
抚养比什么意思?很多朋友不知道
抚养比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两类人需要抚养
一类14岁以下孩子,一类65岁以上老人
这两类老人和小孩,由劳动人口来负责抚养
而如果劳动人口越少,这个抚养比率就会越大
同时抚养比越大,证明了国家年龄结构不断老化
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也就代表着人口红利的消失
而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例子
当国家的人口见顶
人口抚养比见底的时候(社会进入老龄化结构)
这个国家的人均GDP应该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换句话说,国家借助人口红利的蓬勃发展后,人民应该已经“富起来了”
我们来看下图
美国2009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当时美国人均GDP达到45000美元
英国2013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当时英国人均GDP达到41000美元
日本1991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当时日本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
韩国2013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当时韩国人均GDP达到26000美元
中国2010年人口抚养比见底,当时中国人均GDP却只有5000美元
当美英日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人均GDP最少来到26000美元
可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了,但人均GDP只接近5000美元
这是标准的“未富先老”的局面
这更是在警告,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必须要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发展
如果继续走老路的话,可能就是一条不可持续之路了
这是人口存量的问题
那关于第三点,人口流动
这是一个我们在讨论人口问题时很容易忽视的一点,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流动非常重要,不管是人口流动还是经济流动,万物都讲究流动性
一潭死水,人再多也没用
这个月《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版》最新发布
报告中就直接了当的提出,人口流动对于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比例每提高1%,那在未来5-10年内,该城市的GDP和人均GDP都必将提高1%-2.3%
如果没有人口流动的话,2016年全中国的GDP将只有44.8万亿
而加入人口流动因素的话
那2016年的GDP,达到了74.4万亿
人口流动对于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44.8万亿到74.4万亿,整整多了29.6万亿
因为人口流动,看起来是人来人往,但其真正带动的是产业转移,带动的是思想碰撞,人口流动更是盘活产业结构的关键要素
世界上所有的一线大城市,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东京,纽约,伦敦,全是人口流动大城
一个城市的人口流动,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一地,不同文化和生活经历,造就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又是刺激创新和创造的根源,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座城市,通过“闭门造车”造成世界一线大城的
可以说人口流动,也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
然而2015年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年
因为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从上升转为下跌
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减少600万,2016年再减少171万
而更大的问题是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就是“年龄层”问题
根据统计,流动人口减少,主要是减少在两个群体中
即40-50岁这个层面
和20-30岁这个层面
40-50岁的人,不愿在外奔波闯荡了,返迁回家乡,安安稳稳生活等退休,这很正常
而20-30岁这个年龄层的流动人口,也不愿再像父辈们一样,去大城市,去一线城市闯荡了,他们更愿意在老家工作,在老家生活
年轻人不愿再像父辈那样外出闯荡打拼,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生活成本问题
我在上海北京,赚的多但花的更多,而且还特别累,既然如此我干嘛还在这里呆着呢?不如回老家
还可能是从小看到父母辈奔波在外,实在太辛苦了,孩子不想像父母那样操劳一辈子,宁愿选择虽然赚的少,但较为安逸的家乡生活
这都是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流动的下降,造成现存人口红利的效应减弱
你人口红利本来就在减少,人口流动再不积极的话,那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帮助就会更低
而现存的人口流动中,它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看下图
图上蓝色为人口密度低,红色为高
一目了然的能看出人口往哪里集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
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00-2010年十年间,跨越省份的迁移人数高达近8000万人,跨省迁移人口,占所有迁移人口的三分之一
同时中西部人口迁出规模又在持续扩大,东部地区人口聚集趋势越发明显
而伴随着人口大规模迁出,尤其是跨省迁出的情况,所出现的就是,中国日益严重的“镇空心化”现象
根据统计,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都出现了人口密度不断下降的问题
中国有13个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显著下滑,这13个大城市里,有6个省会城市,分别是乌鲁木齐,长春,贵阳,沈阳,石家庄和海口
在2007-2016年间,中国694个城市中,有80个城市出现人口收缩的情况,占比11.5%
而在城区人口超1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中,北京下降最为明显
由于最为严格的人口政策,北京人口密度从2010年的每平方千米1383人
下降到了2016年的每平方千米1145人
中国的人口流动,一方面造成了“镇空心化”现象,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口流动的“堰塞湖危机”
什么叫人口流动的“堰塞湖危机”呢?
看下图
上图将中国城市划分为五类
超大城市(北上广深)
特大城市(天津,重庆,程度,郑州,杭州等)
大城市(武汉,哈尔滨,青岛,西安等)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浅绿色是2010年人口密度
深绿色是2016年人口密度
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中国核心四城,北上广深,人口密度不增反减
超大城市2010年人口密度2448人/平方公里
2016年减少到2157人/平方公里
而特大城市(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人口密度却在快速增加
特大城市2010年人口密度2196人/平方公里
2016年暴增到3555人/平方公里
六年内,人口密度暴增近40%
然后我们再来看中小城市
中国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2010-2016年的人口密度,都是增加的
但诡异的是,到了大城市的时候(武汉,青岛,合肥,西安等)
人口密度却不增反减
大城市2010年人口密度3157人/平方公里
2016年人口密度减少为2795人/平方公里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说明了中国最重要的四个城市,北上广深,已经进去的人正在出来,而没进去的人,并不想进去
流动人口的第一选择,不是中国的四座超大城市,而是天津,成都,南京,郑州等特大城市
按照正常的人口流动大趋势,一般来讲他都是一个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到大城市
大城市到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的过程
但现在可以看到,人口流动他堵住了,堵塞在了特大城市这块,造成了一个明显的“流动人口堰塞湖”
从农村到小城市的人,然后又从小城市到中等城市的人,他就停在那里了
中等城市的人,不再往大城市前进了,这就导致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快速下滑
从2010年的3157人/平方公里,下降到2795人/平方公里
那进大城市的人少了
可出大城市的人却在不断增加
这就直接反映在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
6年暴涨40%上面
这两块流动人口堰塞湖,让一群群优秀的更好的人才,他们进不去北上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