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传销的年轻人_风闻
夙兴夜寐刘沫沫-2019-01-13 15:10
来源: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
人 性 的 软 肋
“传销”、“直销”这类字眼正随着越来越多新闻事件的爆出而被广为人知,身陷其中的人脱不开身、身处其外的人爱莫能助,在每一个具体案例的背后,都少不了那些关乎欲望和情感的纠葛。
为什么传销人人喊打,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受害者陷入其中?我们采访了三位曾经有过相关遭遇的年轻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为赚1000万,
最铁的哥们儿想发展我为下线“
Alex
公务员
2016年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大学时最好的哥们儿L骗去广西北海。没错,就是那个后来被曝光多次的“北海1040工程”。
当时的我毕业一年,原本在家复习备考当年的公务员考试,谁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降临到我父亲身上,这对于我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家里原先攒下的那点钱都拿去给父亲做手术了,作为长子,我不得不外出找工作给父亲挣后续的医药费。
起初,在广州实习时的领导给我推荐了一份月薪4k的安稳工作,但我在广州无亲无故,想到租房可能就要花掉将近1/4的工资,我心里萌生出再观望观望的念头。L听说了我的情况后,力劝我去“湛江”加入他的教育培训机构,工资5k,吃住跟他一起,可以省去不少开销。
纠结了几天,急需用钱的我最终还是放不下那高出的一千块钱工资,而我和L此前的交情又让我对他几乎不设防:大学时代,我们是可以同床共枕、夜宿网吧、组队开黑、一起喝酒到天明的兄弟,半夜三更我冒雨去接过他,甚至还为他跟别人打过架……这么想着,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踏上了前往湛江的汽车。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天是早晨十点半上的车,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晚上七点多才到站,途中,他给我打了有五六个电话,一直确认我的“安全”,当时出门在外,心里多少是有点感动的,只不过事后想起来,全都成了他拉我下水的“铁证”。
到站后,来接我的除了L还有他的亲妹妹和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见到他妹妹的一瞬间我脑子里“嗡”地一声,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熟悉他妹的人都知道,她当时大学尚未毕业,笃定了想要考研,连续300多天在朋友圈背单词打卡,从未间断,只是最近才突然停了下来。上了车后我尝试跟她交流,却发现她一改往日积极阳光的样子,连说话都支支吾吾的。
“怎么突然不考研了?”
“不想读了,英语太差,怕考不过。还是挣钱要紧。”
**钱,成了每一个或主动或被动前往此地的人挂在嘴边的高频词。**L家境不是太好,从前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他就总提起以后要赚大钱改变自己的出身。在略显尴尬地拉了两小时家常后,手机QQ提示:我那时的真实定位为广西北海。
看到这个地名,我心里再次“咯噔”了一下:什么培训机构啊?非要开在这种地方……没来得及盘问,就被带去了住地——一个装修和布置都还不错的电梯房,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住了三个人,他那间的另一个床位像是特地为我而留似的。
可很久没同住的两人并未像我此前想象的那样有说不完的话,两颗心之间像是被什么东西阻隔了,彼此都心怀“鬼胎”:我脑海里不断预设第二天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并为此悄悄制定应对方案,而他,应该在思考怎么说服我加入吧。
第二天早晨六点,我破天荒地自然醒了,因为时间尚早,他带着我去路边摊吃早点,顺便去彩票站买了张彩票,这算是我们大学时代的共同记忆之一,我那时很少中奖,他运气一直不错,五块十块的都有中,当天,他又中了一张五块钱的,**“咱俩一起,用不了多久,肯定能买上别墅的****。”**刮开彩票的他悠悠地说了这么一句,像是对我说,又像是他的自言自语。
天完全亮了以后,他把我领上一辆北海一日游的“旅游大巴”,车上男女混杂,20到50岁不等,这和我前一晚在百度上查到的传销路数如出一辙,虽然已在心里确认了大半,但我还是不死心地想听他亲口解释。在游览完红树林、银滩等一系列“景点”后,车开去了一家珠宝店,我以抽烟为由将他拽了出去,身后一直有人在暗中盯着我们,但我已然管不了那么多,有些歇斯底里地冲他发火,眼见着再也瞒不下去,他只好交代:培训机构是假的,拉我入伙只是想带我一起发财。
而他所谓的“发财计划”便是“北海1040工程”:从外地远道而来的“淘金客”们,要先缴纳69800元的入伙费用以购买21份、每份3800元的入伙份额,次月,“组织”会返还19000元(相当于实际的出资额为50800元)。在此之后,正式加入者的全部任务便是发展下线,每人发展出3个下线,再由这3个下线分别去发展自己的下线,当整个“家族”发展壮大到29人时,即可晋升为老总,每月拿到一定数额的“工资”,直到拿满1040万元,即可从“组织”里出局,完成“资本运作”。
显而易见,我便是他试图发展的第二个下线,而第一个下线,则是他还在读书的妹妹。从北海出逃的当天,我情绪激动地拉黑了他和他妹的所有联系方式,一夜暴富的幻梦谁都做过,但想让我靠这种“忽悠欺骗”得来的钱去救自己的爸爸,有违做人的底线。
两年多过去,我早已断了和L的联系,但从他人口中得知,他仍身陷其中,不知现在的他在“五级三阶”里晋升到哪一步了?但倘若有一天他愿意回头,我还是会尽己所能地帮他重回正轨,就像从前学生时代我们买彩票玩时的“互相接济”一样,碰运气终归只能是娱乐一时,平淡无奇才是岁月本来的样子。
“骗局瞄准的
都是人心深处的软肋“
冬青
中学老师
归功于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我们这代年轻人其实对“传销/直销”这类字眼并不陌生,但当它切切实实出现在你身边时,可能很多人还是没什么招架之力,因为倘若不借助搜索引擎的话,你可能并不能将它和对应的字眼划上等号。
三年前在上海实习时的一次真实经历,每每想起来都让我感到后怕。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因为实习工资有限,租不起短租房,只好选择在某国际青旅住包月的女生四人间。没过多久,同屋便来了一位35岁上下的中年女子,她在刚来的第一天便将房间里三个女生的基本情况摸了个遍:在青旅前台做兼职的小陈、略懂中文的泰国女孩小慧和还没毕业的我。
她声称是来上海出差的商务人士,因厌倦了一个人住星级酒店,第一次尝试住青旅,想多认识点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起初,这一说法并未引起缺乏社会经验的我们的任何怀疑,相反,因为每天回来都给我们带些食物或小饰品什么的,我们三个还一度觉得这是一个非常nice的姐姐,她早早便添加了我们几个的微信,随便浏览一下她的朋友圈,都是出席各种高端宴会的照片,照片里的她浓妆艳抹,不是晚礼服就是职业西装,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判若两人。
几天后,冷空气来袭,我不幸中招,发烧39度只能请假躺在青旅的床上呆望天花板,其他两个室友一个白天上班,一个出去玩,只有她在那几天里对我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关心:不仅随身备有感冒退烧药,每天回来还给我捎点粥、韭菜盒子之类的吃的。
我不是没产生过怀疑,但除了时不时冒出的几句“心灵鸡汤”外,我并不觉得她有什么异样。大概也是生病期间她对我的照顾让我卸下了防备吧,病好后的第一个周末,她说公司在上海的宣讲会她弄到了两个额外的名额,可以带我和小陈去听听(泰国女孩中文不太好被她放弃了),对我们今后找工作有帮助。
求职心切的我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小陈因请不下假只能作罢。直到当天去到会场的出租车上,我才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她一直断断续续地询问我的一些个人信息:家是哪里的?在上海有没有亲戚朋友?做什么工作的?在察觉出我的戒备后适时停止了。
所谓的宣讲会在一间酒店的宴会厅举行,团队内部的人无论男女都穿着商务休闲装,入口处有一个签到区域,所有被带来的人除了姓名外还要求登记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因为实在不清楚是个怎样的公司,我在填写时故意填错一位数字,以防之后不必要的骚扰。
宣讲的前一个小时基本只是在陈述公司当年的业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除了下面的人表现过度亢奋外,并没有什么异样,等到各地区域经理纷纷上台之后,忽然开始全员起立喊口号,我被裹挟着混在一群人中间,尴尬地看着群情激昂的场面,私下里已经拿出手机百度公司名称,不搜还好,一搜吓一跳:第一屏里的提问全是关于“直销”的,我像做贼似地又想看又不敢看,身边,这个拉我入伙的姐姐正在全神贯注地聆听经理的发言,还不时点头并做点笔记,抬头,大屏幕上的内容是一层层的树状图和一层层的分叉……
此时的我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脑子里嗡嗡作响,只想尽快逃离那个可疑的地方,憋了半个小时,我以肚子不舒服要去洗手间为由,背着包就向门口奔去,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失态……
呼吸到酒店外的第一口冷空气时我才确信自己暂时安全了,回青旅的地铁上,我几乎是颤抖着拉黑了她的所有联系方式并打电话央求在前台兼职的小陈给我们俩都换个房间。
三年过去了,除小陈外,我再未同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情,但当看到青年李文星误入传销致死的新闻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当年酒店门口有人看守,我会不会因此走不出去?如果没有适时察觉到不对劲,我会不会因此陷入其中?
种种无解的假设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压箱底的秘密。传销也好,直销也罢,骗局来临的时候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因为它所瞄准的都是你尚未察觉的软肋。
“拉我进群的
是我崇拜已久的女神“
老枪
摄影师
去年因为工作原因,我结识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网红级别的阿姨,若只从照片上,人们是万万判断不出她的真实年龄的,雪白的肌肤,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皱褶,只有微微泛灰的头发隐隐透露出她已不再年轻的事实。
在她没有将我拉入一个传销微信群之前,我都暗暗将其视为心中的女神,她从来不会在朋友圈中转发辟谣、养生等爸妈那个年纪会关心的新闻,相反,都是她个人不同风格的艺术照,仿佛朋友圈里的一股清流。
我时不时会跟她聊聊天,不自知地便透露出自己经济上的窘迫,起初,她也只是用年轻人不要着急之类的话术安慰我,十天半个月之后,她突然分享了一个微信群的二维码给我,附带几条60秒语音,本着一颗好奇之心,我扫码进了群,进去之后才留意到里面奇异的画风:心灵鸡汤、致富推文、新人必修课等等构成了这个群的全部内容,里面的人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每天喊着如出一辙的口号:大公司背书、牛人带项目、base线上……仿佛在工作之余拉点新人进来,就可实现躺赢的人生目标一样。
但即便是如此经不起推敲的骗局,群里也还是不乏许多二三线城市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像是被驯化了的羊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被一只巴掌大的手罩住了:上面不让听的不去听、不让信的也不去信,只消化投喂给他们的饲料。
最终,他们会被更高阶的洗脑术从羊牯变成狼群,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将伤害施予更多的身边人,而这,才是传销模式真正可怕的地方。
◼︎采访人物皆为化名
相似的模式,
又何止存在于传销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