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 | 变形金刚中不断迭代更新的政治隐喻_风闻
夙兴夜寐刘沫沫-2019-01-14 19:37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家”
2006年,Eric Holmes创作了《Megatron Origin》,被翻译为《威震天本纪》,为《变形金刚》这一濒临死亡的动漫注入了新的生命。在此之前,变形金刚动漫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日本人创作的热血系机甲风格,毫无思想性,出一部毁一部;两大阵营的对抗性叙事,因为美苏冷战的结束,从而失去了现实的参照。原来寄望变形金刚翻身的DW公司,也被这个IP折磨到元气大伤,最终黯然倒闭。
《威震天本纪》封面
不过,《Megatron Origin》则宣告着变形金刚的复活。Eric Holmes是苏格兰作家,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后来到美国San Diego的IDW漫画公司任职。他对霸天虎领袖威震天的出身进行了一番戏剧化的重构:从一个产业工人变成了革命家。既然霸天虎原来是苏联的隐喻,那么其领袖威震天带有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色彩,这也是符合逻辑的。只是说,在老版G1动画中的威震天,是被妖魔化、脸谱化的负面人物,但在《Megatron Origin》中,他则被还原为一个反抗阶级社会的造反领袖。在Eric Holmes的笔下,“元老院”操纵着庞大的现代性工厂,威震天只是一个底层矿工。随着矿场的资源逐步耗尽,威震天与他的工友们不得不接受失业的命运。接下来的一系列故事,就是熟悉的“逼上梁山”的过程:错手杀死警察、遭遇不公审判、被狱友殴打、反抗元老院、杀死御天敌、创立霸天虎(Decepticons)。各路人马迅速聚焦在威震天的身边,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抗争团体:震荡波是遭遇迫害的议员,声波来自知识阶层,红蜘蛛是底层混混,惊天雷、闹翻天、挖地虎等则是典型的蓝领……霸天虎的蓝图已经被描述出来。
爱丁堡是英国典型的工业区,拥有大量产业工人。而Eric
Holmes的母校爱丁堡大学,则是左翼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在光谱上,他们的意识形态比起美国一般左派更为激进,甚至接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在全球性的抗争运动中,爱丁堡有多个左翼组织都走在前面,包括爱丁堡反贫困组织、爱丁堡反裁员联盟等。在爱丁堡攻读学位的Eric Holmes,显然感到了在全球化工厂时代产业工人的尴尬处境,而左翼运动也给予他足够的灵感。
电影版《变形金刚1》中威震天的造型
《Megatron
Origin》大获成功,为《变形金刚》终于摆脱了无聊的冷战叙事,从而找到了新的现实照应。漫画之后,威震天人气大幅上升,从大反派变成了抗争阶级社会的英雄。Eric
Holmes留意到西方社会隐藏的情绪: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对现代性的不满;对于虚伪的政治正确的不满;对于僵化的社会体系的不满。他的判断并没有错,接下来的占领华尔街、占领伦敦等底层抗争事件,说明在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浪潮正在回归。
抗争政治,在20世纪初期被美国社会学家帕克认为是一种情绪冲动。而马克斯·韦伯和齐美尔都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过分析,基本上持一种否定态度,认为这是非理性行为,是暴民心理的反应。这里面最典型的著作就是法国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但是,抗争政治在20世纪中后期突然发生了转向,开始被关注、被正视,甚至还获得了同情,并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某种动力。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社会运动,促进了社会进步及共同价值的产生。以学者查尔斯·蒂利、道格·麦克亚当等人整合了相应的理论,并将其赋予正当性,与公民自我意识觉醒、社会诉求表达、善治的可能性等充分结合,变成了一种亟需面对、冷静处理的新型社会现象。而抗争者的形象,则从早期的“暴民”变成了“抗争偶像”,被赋予了某种光环。威震天的形象,则被Eric Holmes重新书写;霸天虎并非“他者”,而来自社会内部:他们是“不满”的产物。
Eric
Holmes也为其他变形金刚动漫的创造者留下巨大的难题。威震天此刻成为了整个漫画中的中心人物,也成为了一个不知如何安放的人物。坦白说,其他作者根本达不到Eric Holmes的水平,这导致在《Megatron Origin》之后,变形金刚系列停滞了几年。但直到2012年,另一位作家James Roberts爆发了,他继承了Eric Holmes的想法,在新篇《Transformer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中进一步塑造威震天。他不仅是个孔武有力的抗争战士,更是一位思想家、作家。在梅塞廷的矿场里,威震天有一位工友+导师,名为“界标”。他相当于抗争运动的启蒙者;而他的死则是威震天走上激进主义道路的直接导火索。James Roberts甚至用了“霸天虎运动”这个词来形容威震天的功绩:一场轰轰烈烈的反体制运动。James Roberts更是直接为威震天写了一篇战斗檄文,名为《和平经由暴政》。这实际上是在激进左派的“世界革命论”中取得的灵感。
《Transformer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系列封面
看过老版动漫的观众都知道威震天是一个S级大杀器。因此他领导的抗争运动必然都变成了生灵涂炭的暴力事件。动漫片当然得这样拍,不打的话,小孩子看什么?因此,老威注定手上要沾满鲜血。
抗争是否需要暴力?有人认为有必然关系,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随着抗争媒介的增多,抗争者意识到行动的多元性。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甘地最早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的可能性:通过表演式抗争、话语抗争等方式,赢得公众的支持从而达到斗争目标。在James
Roberts的笔下,后期的威震天也摘下了融合炮,放弃了暴力。那时的威震天真令人心疼,一直是苦行僧般的角色在自我流放,同时遭遇昔日手下的冷眼和责难,还被激进主义者追杀。这实际上暗示了一个抗争领袖最终的转变:从暴力转向非暴力,从激进转向平和。
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经常参加的一个系列讲座叫“Reverse
Marxism”,大概是“反转马克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重回马克思”。这个讲座每次都人声鼎沸,参会的男子大多数是一副愤世嫉俗的打扮:长发、大胡子、登山鞋。除了经典马克思外,讲座还涉及很多后殖民、后现代的内容。会上重复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action(行动)”,感觉似乎马上要搞事了。据说,以前English
Department举办的马克思类型的论坛,没几个听众。但是在近几年来,马克思持续升温,都发展成系列讲座了。这给我一种感觉:当资本主义的庞大机器发展成巨无霸帝国时,马克思就会准时回来。不过,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认可暴力革命的并不多:需要威震天,但不需要他的枪。
获全美漫画大奖的《Transformer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看起来更像一部公路小说。战争结束后,一群“问题萝卜”(Robot)出发到遥远的外太空寻找传说中的“塞伯坦骑士团”,从而开始了自我放逐之旅,这跟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风格非常类似,就是一次“寻求自我”的历程。威震天不小心去了一趟平行世界,领导了一场针对“美丽新世界”(功能主义)的辉煌革命(他真的没有用枪!),不过回来后,还是接受了军事法庭的判决。James Roberts对老威充满了同情,真不愿意让他死啊!(最后暗示他被处决了。)
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变形金刚另一条支线《擎天柱》,从2016年起变成了讨伐特朗普的战场。这部漫画讲述擎天柱建立多个星球的“联合政府”,集中体现民主、选举、种族融合、多元主义等“政治正确”。作者John Barber亲自披挂上阵,用漫画来进行政治抗争,无奈的是,他讲故事的技巧非常一般。这部漫画满满都是政治说教,复制着民主党的话语模式。
以文化政治学的视阈,作为大众文化的变形金刚是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它是一部政治寓言,与美国思潮与话语体系暗中接头。里面有些内容,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国际关系理论》和《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的阅读材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它熟练地运用着冷战话语,采取着“二元对立”的姿态,帮助美国在意识形态上打赢了“冷战”。但在冷战思维过时后,它又开始自我否定,重新“回到马克思”,开始反思社会抗争与激进运动的必然性。一个塞伯坦社会,就是人类社会的映射。
电影《大黄蜂》剧照
如今上映的《大黄蜂》,则有意避开深刻的社会主题,削弱了思想性,更注重娱乐性,走回超级英雄的老路。毕竟,一部真人版的《Megatron Origin》,成本可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