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中产生的一些观点的辨析_风闻
薛定谔的触手-科普2019-01-14 15:55
昨晚在微信群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在讨论过程中逐渐明晰了对一些问题的见解,这里摘录一些讨论内容(有些观点的表述在群里说的时候显得有些破碎,这里整合一下)
1.有关价格与价值的辨析
书本上提到的马克思对于价格和价值乃至劳动时间的关系的定义是这样的:
(1)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2)价格是对商品的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受供需影响变化,在重新分配过程中是重要的变数
(3)劳动本身是由社会认可而存在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在我来看,这个定义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首先来说劳动的定义,“劳动本身是由社会认可存在的”吗?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认知的劳动,社会认知就是由这么一个个人的主观认知集合起来的,而主观认知绝不可能由量变产生质变(如果认为主观认知可以产生质变,那么是不是说只要基督徒数量足够多,就能召唤出上帝来?这显然是很荒谬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上帝不存在”也是主观认知,这里的问题在于,不存在是无需证明的,但存在需要,否则整个逻辑学的基础都会崩塌,而无论不存在和存在的认知是否主观,也并不能因为主观认知不存在和主观认知存在的数量差异来决定其是否存在)。所以社会对劳动的认知也是主观的,而这个主观认知必然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这个认知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劳动。而社会认知只是赋予了这个客观的劳动“必要劳动”的名义,而这个“必要劳动”的凝结则是价值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价格的量度,价格确实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但价格这个东西是很主观的,需求方肯定认为价格是越低越好,供应方则正好相反,认为价格越高越好,这个价格的定义基础,就是前面所说的社会认知赋予劳动的价值,无论供需,都需要对价值本身加以肯定,不能武断的认为削一个木偶和星云凝结成行星没有区别,因为“削木偶”本身存在了社会定义的劳动,也就是必要劳动,而这个必要劳动是有价值的,星云凝结成行星则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不凝结必要劳动,甚至不凝结客观存在的劳动
但问题就来了,如果必要劳动才凝结价值,那么这个价值是什么价值呢?那些不被社会认可的,“不必要的”劳动是不是就不凝结价值呢?显然不是的。任何劳动都有其价值,这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因为这个劳动不被社会承认为必要的就不认可其凝结价值的客观事实,所以这里“必要劳动凝结的价值”就必须重新定义,我个人理解为可以定义为“使用价值”。虽然有人说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同,但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既然是商品里凝结的必要劳动,那么也就必然会参与到社会流通中去,而参与到社会流通中去的商品的价值的定义,其实就是对使用价值的定义。因为客观存在的劳动凝结的产物无论是否被社会接受,它都是存在的,而这个存在的产物也就必然有其价值而非使用价值,就好像同样的生产,你产出残次品和产出正常品,残次品必然不会被社会接受,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你不能说残次品的生产不涉及劳动,不凝结价值,更不能说生产残次品和生产正常品“付出的劳动一样但价值不同”,因为首先残次品和正常品凝结的社会认可的必要劳动时间肯定是不同的,其次残次品的生产有可能是付出了和正常品一样多的客观机械劳动,但在非机械劳动,比如脑力劳动的规范流程,或者对产品的用心等方面,这种劳动的付出必然是有差异的,因为同样多的客观劳动只能产出同样的客观产品,而一个正常品可能和多个残次品付出的客观劳动是一样的,但在付出的客观机械劳动上有差异,这就是另外的事情了。这里不讨论客观劳动的分类(我也只是随便一分),不然问题会变的更复杂……
至于对价值的定义,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认为“这个东西对我有价值”和“这个东西的价值”里的两个价值是同一个意思,这其实是有问题的。举例来说,你认为你的偶像的签名对你有100的价值,但这个偶像的签名实际的价值视偶像的劳动而言,可能只有1,而不认可这个偶像的人认为这个偶像的签名价值为0,这些都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你认为这个价值有100,你愿意付出100购买,那么这个100就是你对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的认可,而不愿意付出1去购买的,就是不认可这个外在体现,这种认可与否在偶像签名售卖的过程中会达成一个平衡,如果只是售卖一个签名的白板,假定白板不涉及其他劳动(当然是理想状态的假设),那么偶像签名就会在粉丝的需求的影响下,价格从1变成100,但你一旦不是粉丝了,想把这个签名白板卖出去,就只能卖给粉丝,因为不认可这个签名的人认为这个签名白板不存在价值,你卖不出去。而这个时候,无论是这个100,还是0,严格说来,实际上是内在价值被社会承认产生的外在体现,也就是价格的定义,和1这个凝结了偶像必要劳动的价值就是两个概念,而试图混淆这两个概念就必然会导出价格等于价值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作为基础是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黑点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是存在问题的。当然,因为科学社会主义需要对劳动加以量化,而显然社会认可的必要劳动的量化相较于客观存在的劳动,包括一些社会不认可的劳动和非必要劳动来说要更为方便和直观,所以这种客观劳动凝结的价值的定量可能性就因为较为复杂,在经济学上做模型麻烦,也会间接影响到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的决策方向而被舍弃,这就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的价值和实际客观存在的价值之间存在差异,实际客观存在的劳动凝结的价值才是符合唯物主义要求的,马克思定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凝结的价值只能作为商品价值,或者使用价值,而不能作为价值这个大概念去理解,在这点上来说,可以说马克思的定义本身也是混淆了价值这个概念的。当然了,如果立足于个人认为的主观价值在其他人那里没有办法理解/通用/流通/认定的话,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变成唯心主义。这个例子实际上也很明显,就是在恋爱过程中往往偏爱价值不可量化的“真心”,但到了实际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偏爱价值可量化的“真心”(房子,车子,包包等)。而“无法量化”恰恰就是这个价值认定的核心问题所在,如果同样为了一件东西出价,两个人都可以倾其所有,但一个人只有10,另一个人有100,你能说有100的真心比有10的贵重么?并不能,因为付出都是100%,而相反的,一个人有10出了10,一个人有100出了50,在付出上后者只有50%,但也未必能量化后者的真心一定没有前者的贵重,这就是不可量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暂时跑个题,对马克思的这个概念的质疑当然也有提出私人价值这个语义凝结在先,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里的价值语义翻译在后的问题,这里我提出了一个语言的约定俗成的问题,汉语文字从表意文字开始发展到现在,很多人可能认为人为加入多意会引发歧义从而造成不便,但从单纯的文字发展来看,随着大陆国家的智人和海洋国家的智人交流的频繁,单纯的表意文字实际上才是会造成认知障碍的。大陆交流一开始选择复杂的文字体系也是因为两点,交流不便和信息垄断,而在信息流通速度加快,流通限制被取消的工业社会,既然需要的是有基本工业常识的基础操作工人,那么义务教育的普及就变成了必要条件,而限制普通人获取信息速度的文字结构也必然要被简化。但简化并不能过度,如果所有字都简化成一个字,靠不同的发音来定义不同的事物,也必然会造成发音上的极大复杂,而这个比在字形上极度复杂还要难以识别和记忆,因为毕竟眼睛要敏于耳朵。所以用简化字+拼音,而取消二简字和拉丁化的方案目前看来确实是最妥当的普及方式。当然,“尽可能避免语义重复”这一点在约定俗成中也很重要,而且在演变过程中插入了不同义项的翻译来源,且在演变过程中将这个义项作为本义的其中一项加以固定,并有唯一定义的衍生词而被众人接受的时候,那么强行修改定义词汇反而会引发交流混乱。在马克思的定义案例里,姑且就先以“价值”的不同义项去看待,“透过劳动产生的价值”和“私人认定的价值”都是价值这个词其中的一个义项,记住这两个义项并不相同就好了,没有必要在词义上纠结太多时间
至于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个概念的定义,以后有空再说吧,因为群里讨论只涉及了一个大概,如果真的要延伸出去讨论,那就又会变成一个信息黑洞了
2.有关共产主义逻辑的辨析
从上面价值和价格的讨论中引申出来的,企业家不是购买了工人手中的商品,而是购买了工人手中的劳务时间,在购买当时并没有存在任何强迫行为,交易价格也符合市场价格的话,是不是就不存在剥削了?共产主义者认为是存在的。为什么?因为市场价格并非由劳资双方共同决定的。资方在购买劳方的劳动力时,资方占据生产资料,同时又有定价权的时候,这就是既做运动员也做裁判。只有当劳方也有能够主导定价权并且影响市场对劳动的评价的可能性时,才不存在资方利用规则对劳方进行剥削的情况。而在资方占据规则制定的高地的时候,说工人“事先自愿的出卖了劳务,所以说自己卖亏了,是资方的剥削,这是无赖”的说法从基础上就是不对的,因为工人出卖劳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养家糊口的压力,所以也并非是自愿的,即使以工人不存在养家糊口压力的“自愿”来作为讨论基础,因为资本家手握劳务输出的定价权,同时也控制生产资料,那么对没有生产资料的工人来说,资本家的定价就是必须接受的,因为你如果有更高的价格需求,资本家可以换一个人来做,而即使你符合资本家的定价需求,如果另一个工人愿意赔本来做甚至送给资本家钱,只是为了要一个工作岗位,那么你在只需要一个人的竞争中也是必然落败的,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主义运动一开始都是从建立工会开始,因为拥有了工会,就拥有了对资本家反抗的基本盘,当然,前提是在于几乎所有工人能够团结在工会下,如果资本家开价过低,他就会因为不能完全运行工厂而导致亏损,而这个亏损要远大于他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产生的他对预期工资和实际付出工资之间产生的差额,这样的话,即使有少数的工会的叛徒转投资本家,资本家一样无法完全运转工厂导致损失,进而只能对组织起来的工人加以妥协。但如果有足够工厂运转的工会成员满足资本家开出来的条件的话,那工会的作用实际上也是很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家现在热衷于科研,搞人工智能替代工人的原因——人工智能不需要工资,无论科研还是生产都是一次性投入,维护费用不如每个月发给工人的工资和福利高,一次性投入虽然可能一个资本家未必负担得起,但如果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那么以科技进步压制工人需求就是可能做到的,而这个从反面也证明了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除了工人不在资本家那里劳动就会饿死,农民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土地是有限的,但人口增长是可以无限的。虽然有马尔萨斯陷阱这种规律作为制衡,有些则是通过战争让土地和人口比例再次回落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值,但毕竟人生孩子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在农业社会虽然讲多子多福,那也是建立在一个极限情况以内的基础上的,一个缺乏生产技术,只能靠天吃饭的农民,生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张吃饭的嘴,田地产量不提升,那么养再多不会种田的劳动力也都是饿死的命。所以农民在这种人口土地比的逼迫下学习了各种土地耕作技术,而耕作技术以及外来作物带来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到明清时期的人口增长近乎以指数曲线上升,这种人口爆炸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有限的田地经不起几个孩子的瓜分,聪明的农民就会想到靠高利贷换取更多的钱,更聪明的农民不去借贷,而是去放贷,再接下去就是利用贷款人还不出来而逼迫他们将土地卖给富有的自己,然后国家对这种土地买卖提供了法律保护的时候,这种售卖秩序就会导致失地农民再去求别人的地种,但这个时候种出来的东西就不都是自己的,还要交一份给地主了。这种田地税也进一步的催生了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然后兼并到一个程度王朝实在没有办法控制暴民的时候,历史周期律就产生了。但认为共产党就应该坐视兼并而不去剥夺有产者所谓“辛苦累积”的产业分给无地农民,这就已经不是无视历史周期律,而是违背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了。很显然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运动从建国到壮大的历程中,无一不涉及土地改革。为什么?因为是必须的。有人会拿单个地主被错误对待的遭遇来证明土地碎块化和农民赤贫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说法的问题在于,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毛泽东,周恩来家里都是小地主,他们照样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人,为什么?因为追求先进性
原始社会搞均分式的共产主义,而均分显然是无法带动生产力进步的,所以原始社会就会停留在捕猎阶段,即使有耕作的,那也只是聊胜于无,先民主要食用的还是肉食。而取代原始社会的,反而是资源不均分,连人的权益都不重视的奴隶社会,为什么?因为奴隶社会的资源集中在奴隶主手上,奴隶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资源,也就必然会训练一支专业的打架队伍帮他在各部落乃至对大型野生动物的时候进行自卫,而这个专业的打架队伍也就必然会发展为专业军队,而原始奴隶制在征服了周边部落之后,就有能力集中力量修建奇观,这个奇观自然就是奴隶制更先进的表示。但奴隶制就必然会面临一个疆域扩大无法靠个人或者一个部落统治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封建,奴隶主分封部落里的亲信或子女去地方代行其统治权,而这种封建制度在欧洲被统一到几个不太统一的神权组织结构之下,在东方则被统一到了士族或者说乡绅的组织结构之下,无论这种封建制度的帝王如何行使权力,都无法绕过以这些人为代表的实际垄断这个社会上下通达的信息的组织。而这类组织必然通过垄断信息来给组织内部食利阶层谋取利益最大化也是农业文明时代流动性低下时产生的组织结构的必然特点。这些农业文明时代遗留下来的组织结构在当时可能是作为先进性的代表,但最终也会因为缺乏先进性而被更先进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在原始社会之后产生了阶级划分,而实际统治阶级必然是以剥削非统治阶级为其主要存续关键的,所以这种剥削既需要非统治阶级提供足量剥削的材料,又不能因为剥削的太狠导致非统治阶级的暴动从而产生新的统治阶级来取代自身的地位,实际上每个朝代的统治阶级都在搞平衡,这种平衡反应在统治阶级内部(在欧洲可能是皇权和教权,在中国则是皇帝和乡绅),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但这种帝王心术在生产力大发展之下的崩溃是可以预期的,就比如说明朝在朱瞻基时代开始的实际禁海的政策,因为生产力发展导致海上贸易的需求暴增,从而产生了新的利益群体,也就是海商这个阶级,而这个阶级的诉求被官方所禁止,那么就通过倭寇这个手段来逼迫官方开海禁。而对于农民和土地的矛盾,明清两朝实际上在引进外来物种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但这个引进只是暂缓了人地矛盾的爆发,粮食的增产反而进一步的扩大了人口的爆炸数量,最终导致明朝被流民拖垮的同时,满清也只是通过杀人和奴化汉人来解决存量问题,并没有在增量上费太多力气,统治也是完全延续明朝的那一套,被士绅绑架也是必然的,那么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就会使得封建王朝最终倒在自己的固步自封之上
所以说声称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因为泥腿子的要求太高,都是刁民作乱,这实际上没有看清楚本质问题。本质问题在哪里?在于不追求先进性而是固化自己的利益诉求。因为人口必然是倾向于无限增长的,那么任何人固化自己及自己家族的利益诉求也就必然导致这么一个问题,自己家族的人口增长摊薄了家族中每一个人的利益,即使以本家和分家来区别,本家的人口最终也会增长到一个不可直视的数字。拖垮明王朝的财政问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供养宗室人口,建国的时候朱元璋拼命生的恶果就体现在这里,一开始供养的只有几个?但到万历前期,还是张居正统治的时候,一年在豢养宗室上的支出就要接近30%,哪个朝代经得起这么折腾?这是其中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你的家族生育,别人的家族也生育,而且别人的数量始终是比你多的,生育导致的人口差异也会以指数形式返还回来,那么任何固化最终的结局也就必然是崩盘。共产党讲先锋队带领变革,这种变革在事实上就是毫不停歇,永无休止的,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固化,固化就意味着崩盘,所以停止就是原罪。那么变革具体的落实在哪里呢?还是劳动。如果AI技术成熟,共产主义者假设自己不干活,分享机器人的劳动果实,到时候能不能自然就实现共产主义了?不能。因为不干活就意味着停止,停止就意味着被取代,被谁取代?被AI取代。即使认为AI是人造的无法取代,那也会被制造AI的人所取代。因为无论什么AI都是需要人通过劳动去创造的。你不能通过指望生产力发达的国家生产过量的机器人施舍给你,因为如果只是得到了施舍的机器人,你不主动要求进步,那么即使机器人可以帮忙让你偷懒下去,你依然会被自己过多的欲望所淹没。生产力在发达地区的进步如果不能带动落后地区的进步,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对落后地区或者落后人群来说就没有意义。这种无限欲望还容易影响到发达地区的人,从而间接的拖慢发达地区追求先进的脚步。所以如果是希望先进的人把握了生产力,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把落后阶级搞死。只有文明之光照耀整个地球,地球才有未来的希望。三体里也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你即使依靠机器人达成了共产主义,如果外星人入侵了呢?机器人实现的共产主义和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没有。外星人依然会用宇宙中的奴役制度来打破你在共产主义上的原地踏步。即使没有外星人的入侵,只要人类还存在进步的念头,那么任何共产主义的偷懒需求都会被更高等级,更追求先进性的奴隶制度或者封建制度所取代。这种奴隶制度或者封建制度未必一定产生人身束缚(有可能只是逼你去搞科研),也可能没有什么私产的概念,但因为其必然是在生产力极其发达,资源供给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那么要通过现有的社会主义理论去消解是不可能的,因为现行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这种更高等级的制度来说,显然是“不够先进”的
地主兼并土地的时候自己也有劳动的,也有兼并不讲道德,兼并一大块土地搞集体种植的,国外地主也会有资本主义萌芽,支持手工业建设,但这些地主终究是会在资产阶级或者无产阶级的先进性逼迫下自发或者被迫的进行土地革命的,为什么?因为工业文明是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农业文明是被碾压的。资产阶级刚刚开始搞工业革命的时候也说羊吃人,哪怕是土地矛盾不那么剧烈,但资本家也是有利益需求的,杀人可能靠的不是真刀子而是软刀子,比如靠倾销逼死手工作坊啊,或者靠引入其他地方的粮食打压你当地的粮价进而操纵你地主的存量资金啊,或者干脆就把国内矛盾转移到殖民地去啊等等,也都是地主们所难以接受的。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全球殖民完毕才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拿了政权以后要搞工业化就会面临不同的问题,第一没有殖民地可以去转移国内矛盾了,第二出海口被资本主义国家靠岛链和海军封住了,第三贸易基本断绝了,你说可以造不如买,但就和我昨天发的墨西哥的例子一样,买就是被控制,被控制就必然有妥协,而这种妥协,别人又为什么要找你共产党妥协呢?而且即使找了你共产党妥协,你又如何向你的基本盘工人和农民解释?关键还有就是这种妥协也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工业核心技术的获取和发展,最终变成产品倾销地和劳动力输出的大市场,前面也说了,定价权完全被资本家垄断的下场是什么?就是自身的发展需求被完全压制,就中国这个体量,光是让全国人民吃饱饭这一点,化肥供应都能卡你脖子卡到死。所以必须搞工业化,怎么搞?踩在落后阶级的尸体上搞。谁是落后阶级?地主阶级。土地革命既然是必须的,那么地主哪怕不用全死了,暴力反抗的,有血债的也必须死,这确实是一种对农民的补偿,但同样也是执政合法性的体现。很多小布尔乔亚现在逼逼地主不该死,台湾土改没有杀地主而是赎买,你想过台湾现在的下场没有?缺乏工业化,挂靠美国导致岛内经济从大陆整体的一半以上沦落到不如一个省的一半,而且还是建立在政府强行赎买收地的基础上了,如果不赎买,那就更惨。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财富就必然会被剥削阶级垄断,这种垄断即使在一时间是高效率的,也必然会有低效率的支出,在很长的一个时间范围内也必然会让这种低效率的享乐支出而不是发展支出造成一个既得利益的阶层,这个阶层又会固化成以繁复礼节等和与泥腿子有别的无论血统还是信息垄断为主的士族,这就是取死之道。共产党自己掌握全部土地所有权,分配产权,发展工业,推动进步,那么共产党不仅在合法性上有了依据(分使用权给自己的基本盘),同时在先进性上也有了依据,那共产党在自己的基本盘眼里当然就是天然正义的,所有阻挡在这个正义面前的,无论你有什么剥削阶级的话术来讲述自己认可的道理,比如剥削实际上并不存在啊,或者有产者贡献足够啊,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能用更大的基本盘来推翻这个正义背后的基本认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对我国搞意识形态输出的主要原因——无法在人数上战胜你,那就只能分化你的想法,靠你自己内部矛盾来瓦解你
生而有知性,需要用这有限如转瞬之光的生命去理解宇宙本身,这才是人类应该有的使命。没有人类宇宙便无知无识?这是唯心主义,但宇宙的真相确实足以激发所有对奥秘充满兴趣的探索者的热情,当然,这个的前提就是你得拥有无限的探索欲望。无论是奶头乐还是别的消费主义陷阱,享乐的欲望和探索的欲望往往是在更高的维度上无法兼容的。如何使得探索欲望能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就需要靠集中力量和意识形态进行从小的灌输,这种集中,这种灌输,都是需要现实政治进行作用的。认为现实政治不重要的想法是大谬不然,即使人类灭亡了,取代人类的也必然是更具有探索欲望的种族,而这个种族里即使存在对探索进行阻碍的制度和个人,随着探索欲望的发展,这种阻碍也必然会消亡。所以在工业社会,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探索者身上吃老本的,无论是西方的神权还是东方的士绅都必然会消亡。与时俱进的教皇也会变成共产主义者。当然你也可以管在工业文明语境下探索的组织叫宗教,比如有很多人就声称具有科学精神的探索者是“科学教徒”,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是“马教信徒”,这种称谓其实也就是他们落后的思维下对自己固化认知中产生的新事物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因为是由固化的认知产生的,所以必然没有意义。同样的,一个理论不能讲的过于神秘,因为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被探索者尽快理解和接受,那么这个理论的普及和推广就是浪费探索时间,而这种以神秘化为主的小团体也和固化认知的人群一样,是必然会消亡的。刘仲敬和李硕的粉丝喜欢拿费拉挂在嘴边,一些精日喜欢拿不同的定义和自造的新词去忽悠人,奥派无政府主义也同样喜欢拿自己创造的定义去完善自己的自由市场理论,一些方言维护者不认可普通话,繁体字使用者喷简体字,他们的本质都是什么?就是拒绝接受可以标准化的东西,以人为造成一个个信息黑洞,用来吞噬和垄断本应当为全民所有的信息资源。而这一点,在信息社会就是固化的表现
没整理完,懒得弄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