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2020年前后实施火星探测_风闻
芙宁娜-2019-01-14 16:33
1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左右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张馨 摄)
以下为发布会部分内容:
吴艳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我和我的三位同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中国航天战线的各位同仁,感谢大家对中国航天事业、对中国探月工程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分离,两器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探测数据正常下传;“鹊桥”中继卫星有效支撑测控通信需求;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状态良好,达到既定工程目标;工程任务转入科学探测阶段,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本次任务的成功,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2016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由两次发射任务组成,一是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鹊桥”中继卫星,并围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稳定运行,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2018年12月8日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并于今年1月3日探测器成功落月,顺利实现两器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月面行走,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后续将在古老的月球背面撞击坑内进行着陆区地形地貌探测,巡视区月表、浅层结构和物质成分探测,以及空间环境探测。此外,还将开展超地月距离的反射式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和月表生物圈科普试验。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是中国航天的一贯宗旨。嫦娥四号配置了13台载荷,其中包括与德国、瑞典、荷兰、沙特合作的4台科学载荷,还搭载了龙江号环月微卫星。我国在南美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加了测控任务,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度过月夜,与欧空局在深空测控方面相互支持。中美双方也开展了积极合作,利用正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美国月球观测卫星(LR0)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观测。
此次任务实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器和月球轨道微卫星的甚低频科学探测,运载火箭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进行超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技术试验,首次在月面开展生物科普展示,首次开展国际合作载荷搭载和联合探测。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对探月工程给予充分肯定。一些国际组织、航天机构、空间科学机构,部分国家元首、政府官员,以及关心关注中国航天的各界朋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联合国外空司迪皮蓬司长表示:嫦娥四号任务标志着空间探索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里程碑,这不仅是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国际航天界迈出的一大步。许多国家的媒体也对嫦娥四号任务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持续报道。在此,我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国际同行、国际友人以及中外媒体界的朋友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探月工程到2020年前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以来,先后实施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实现了“五战五捷”。探月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深空探测基础设施,继美、欧之后建成了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积淀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女士们,先生们,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左右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我们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推进世界航天事业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