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官方定调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谁是中心城市?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3807-2019-01-14 14:54
文|凯风
粤港澳大湾区又有新动向。
近日,有关负责人在回答“粤港澳三地定位”时表示:广深港澳四大城市,都可叫做中心城市,同时,它们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
香港主要是巩固和提升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澳门主要是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广州主要是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深圳主要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广深港澳四大城市,都是中心城市,这种分工究竟意味着什么?
01
广州:国家中心城市
在全国城市定位中,国家中心城市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目前,全国只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九大城市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西南、长江中游、中部和西北等六大区域。
**在华南地区,只有广州成了国家中心城市,而深圳却不在榜单之内。**原因在于,国家中心城市侧重于城市的区位优势,所入围城市一般都是门户城市,处于城市群的核心区位,无不在区域内部具有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且对区域起到支撑、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就此而言,广深两大超级城市的定位可谓泾渭分明。
广州是传统的华南门户城市,也拥有国际商贸中心的超级定位,更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化中心,而深圳则着眼于经济功能和创新功能,在国家门户所要求的综合性定位上稍有不足,但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引领层面却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更多可参阅《未来20年,广州靠什么捍卫一线城市地位?》)
从国家商贸中心而言,广州之所以能够跻身四大一线城市之列,除了经济体量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广州商贸经济一直都相当发达,广交会历经60多年而不坠,广州的批发经济、商贸经济和电商经济一直冠绝于全国,虽然近年来商贸经济有所转变,但商贸中心的优势毅然强大。
就综合交通枢纽定位而言,广州也是当之无愧。近日发布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明确,到2035年广州将建成全球交通枢纽。
目前,无论是在铁路、航空还是航运,广州都排在全国前列。而在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家中心城市指数”中,广州位列全国交通中心第一位,而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则成为国家重要交通中心。
**再看科教文化中心,**不用说岭南文化的中心在广州,就教育而言,广州共拥有82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所985所大学、4所211大学,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而广州本专科在校生达到了105万,位居全国首位,唯一一个本专科在校生数量超过100万大关的城市。
实际上,在全球连通性上,广州是更胜一筹。在GaWC发布的世界一二线城市榜单中,广州位列Alpha级(一线),而深圳则位列Alpha-级(弱一线),成都、杭州属于Beta+(强二线)。(更多可参阅《世界一二线城市排行(名单)》)
所以,广州能够跻身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列,不是没有理由。无论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还是国际商贸中心的名头,抑或全球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化中心的存在,都赋予了广州以超级城市的实力。
或许,在很多方面,广州都已失去领先地位,但论综合实力,二线城市仍然离广州还有很长距离。
02
深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
与广州侧重于综合门户定位不同,深圳的优势在于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
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这是国家对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定位。
最近几年,深圳经济风头正劲。在研发投入计入GDP之后,2016年,深圳经济总量首度超过“老大哥”广州,并逐步拉开差距,2018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增速高达8.1%,在一线城市中排行第一,基本未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不仅经济总量一骑绝尘,龙头企业更是星光灿烂。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这些创新性企业的涌现,不仅让深圳成为全国最耀眼的存在,而且还支撑了深圳作为全国性创新城市的强大定位。
**在衡量创新指标的R&D投入(研发投入)上,深圳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深圳的R&D投入强度,仅次于北京,高过上海广州。而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深圳2017年就已突破2万件,占全国四成以上,超过了北京,位居全国首位。
在上市公司方面,目前深圳共有37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这一数字,仅次于北京,远高过上海、杭州和广州。
因此,近几年,深圳频频刷榜综合竞争力榜单,并且超过北上广港四大城市位居全国首位。这既是对其经济竞争力的承认,也是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可。
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最为瞩目的两大定位:全国性经济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皆是由此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特区,深圳获得其他城市无法享受到的政策特权,这其中就典型的就是深汕合作区。
2018年12月16日,深汕合作区正式揭牌。不仅居民将全部转为深圳户籍,而且这一位于汕尾的“飞地”将由深圳直接管理,升级为深圳第“10+1”区。
这种**“飞地经济”**模式,拉开了深圳异地扩容的帷幕,也凸显了深圳之为特区的独特地位。
03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航空枢纽
近年来,香港衰落的声音不绝于耳,上海取代香港、深圳超越香港的舆论更是热议已久。
然而,作为世界一线城市,香港与纽约、伦敦同等的存在。即使经济总量接连被北上深迎头赶上,即便制造业已经衰落得毫无声息,但香港在全球金融、专业服务、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短时间内仍然被超越。
香港因港而兴。港口贸易和转运贸易,为香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并由此衍生出金融业、贸易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主导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的定位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
香港仍旧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
也是全球第二大国际航运中心(仅次于新加坡);
还是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地(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
且拥有全球第大的国际货运机场。
更重要的地方在于,香港是内地连通世界的主要桥头堡之一,也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无论是离岸人民币业务,还是转口贸易方面,抑或直接投资方面,香港的位置仍旧十分重要。
在转运贸易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內地约有13%的出口货物(2850亿美元)及15%的进口货物2680亿美元)通過香港处理。
在投资方面,截至2017年底,在內地获批准的外资項目中,44.9%与香港有关。来自香港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10,082亿美元,佔全国的53.2%。
在资本市场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业有1,051家,总市值約為2.9萬億美元,佔市場總值的66%。
显然,只要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香港获得新一轮大发展,未尝没有可能。
04
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澳门之所以能够位列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核心原因在于:它与香港一样特殊。
澳门虽然经济高度高达,但由于体量过小,经济总量并不突出。而且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和博彩业,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2017年,澳门GDP为3102亿元人民币,远远低于香港广州深圳。但考虑到澳门仅有64.5万人,不及香港的1/10,不到广深的1/20,就会明白这一GDP究竟有多夸张。
**在澳门经济产业结构中,博彩业占了半壁江山,2017年占比为49.1%。**批发零售、酒店、饮食业合计占比为11.6%,会展业、金融业、中医药产业及文创产业合计占比为8.1%。
正是因为旅游业、博彩业、会展业等方面的优势,澳门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方面拥有较大优势。且旅游业会展业,均能与珠海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澳门的旅游业还能再上新台阶。
2018年前11个月,入境澳门旅客累计达3223.38万人次,同比增加9.1%。其中内地旅客达2281.16万人次,同比上升13.3%。
这是澳门的发展机遇,也是澳门与粤港互动的核心优势所在。
05
湾区时代到来
湾区时代已经到来。
**世界上有三大标杆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些区域能冠之以湾区之名,不仅是因为具有海洋经济的典型特色,而且都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群、一个或多个全球性城市,拥有全球创新中心或制造中心,同时还拥有广阔的腹地和人口集聚。
放眼于全国,能够与这三大世界级湾区一较高下的,只有粤港澳大湾区。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到10万亿元,承载6800万人口,整体城镇化率高达85%,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且云集了广深港三大国际性都市,造就了以东莞、佛山为代表的世界工厂,无论是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GDP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都堪与世界一流城市群匹敌。
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三种货币。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才设计出广深港澳四大龙头均为中心城市的设计,这种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互动,能为大湾区带来更加显著的发展效应。
但如何协调好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关系,平衡广深港澳四大城市之间的分工定位,变竞争为融合,是大湾区下一步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