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了坐王欣的马桶,觉得太味儿了_风闻
科技唆麻-科技唆麻官方账号-科技唆麻,不飞不快2019-01-15 21:51
不少人自认为欠两个人电影票,一个是周星驰,另一个是王欣。
前一位的,大概率在《美人鱼》的时候已经还清了,即将冲春节档的《新喜剧之王》的已经开始显示出颓势:
“冲着XX也要看”的逻辑已经开始失效了。前两年屡试不爽的“大IP+流量明星”在全年几乎全线票房扑街,一度喜剧影响力不逊于周星驰的开心麻花,也在《李茶的姑妈》上结结实实栽了个跟头。
“冲着XX也要看”不灵了,那“冲着XX也要用”呢?
出狱一年,王欣做了两件事。去年 9 月拿了贝塔斯曼和 IDG 的 3000 万美元天使轮,以及今年 1 月宣布以匿名社交产品回归创业。前者被他视为“拿给团队看的”,后者则是他口中的“刚需”。
这款产品就是定于今天早上 10:30 发布的马桶。
从 14 日晚间起,便有用户陆续通过马桶官方公布的方式提前试用。既然主打匿名,如你们所想马桶里也的确充满了马桶里该有的东西:
没了“罪魁祸首”乐视作为发泄对象,作为社交产品老大,腾讯自然成为靶子。一如当年“3Q大战”时,被 360 煽动的吃瓜群众一样,热烈非凡。
王欣自己也加入了战斗中,但至于事实是不是如王欣字里行间暗示的“微信怕了”,作为看客的我不知道,但微信认定其“网页包含不安全内容 ”,我认为并没有任何过失。
当然,新生力量被“打压”的戏码永远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咱不用微信和短信邀请了,咱直接上官网也行。但事实证明,王欣的这只马桶完全没有做好上线的准备。
从今天上午开始,下载好 App 的,一直处于“验证码错误”的状态。而没还没下载的,已经没地儿下载了,iOS 下载链接已经被关停,蒲公英应用内测分发平台上,App 也已经被删除。
更扎心的在于已经有不少用户开始质疑“为何一个匿名社交 App 要获取通讯录权限?”
就“发布马桶”这件事本身来说,已经成为了一场车祸。而一直以“产品经理”的标签示人的王欣,显然清楚一款产品在这一阶段流失用户的后果。
我更想说的是,王欣在抓紧修复问题的同时,可能要开始审视一下自己的人设。
1
冷启动,靠个人品牌靠谱吗?
正如开头那个段子一样,“欠XX一张电影票”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交货币的一种体现。
譬如,你自称“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约等于为自己贴上了一个“周星驰影迷”的标签。
我来一句“欠王欣一张电影票/会员”,很大程度上为自己贴上的是“关注互联网行业”或者“我也青春过”的标签。
别笑,在中国这个复杂且庞大的市场,整天把段子挂在嘴边的人,不少就是他所在圈子中的“懂的人”。自诩“懂”的人,是不屑于整天把“鸡汤味”更浓的马云、任正非挂在嘴边的;他们更崇拜张小龙……以及王欣。
而王欣很有可能陷入了一个“大V怪圈”。
类似的情况经常出现在不少大 V 身上。社交时代,总有人囿于表达技巧的欠缺,或是懒于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而被一个人设鲜明的大 V 吸粉。粉的人,奉为圭臬;黑的人,弃如敝履。
王欣的人设是“坚信技术无罪的天才”,满足了不少人“谢耳朵式幻想”。
从过往的舆论来看,吹捧王欣,至少已经能聚集起相当一部分人。而这群人表现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主要关注的并不是“做了什么”,而是“谁在做”。王欣目前聚集起的大量用户,并不像微信早期切入市场时,是瞄准了“移动端即时通讯”这一需求的发芽,而仅仅因为他是王欣做的。
在所谓的“苦微信久矣”大环境下,少年斗恶龙的戏码自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而如果这位少年还是“自带青春回忆滤镜”的王欣,戏剧程度显然就更高了。
换言之,马桶是什么不重要,“王欣的产品”才是重点。
如果你有留心最近的新闻,王欣的各种采访想必是刷到了不少。以个人品牌作为产品冷启动的凭借,的确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大批种子用户。
那么,然后呢?是不断满足这群快播延续下来的种子用户的需求,为“拜王欣教”打造一款“圈地自萌”式的产品,还是以传统逻辑烧钱拉新蹒跚前行?
毕竟,个人品牌的反噬作用,我们在手机圈已经能找到案例。反观当年快播做到 3 亿用户,也从未将王欣抬到台前。
2
匿名社交真的有戏?那么多闪呢
“微信无法撼动”已经成为共识,那么放弃熟人社交,以“匿名”切入社交赛道的确顺理成章。不过,以当下的初步显露的问题来看,马桶显然有不少没有考虑到问题。
匿名社交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当年各种聊天室、BBS,到后来一度火爆的无秘、乌鸦、几度。从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它的确是一种“刚需”,毕竟窥私欲是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
匿名是真的在“缓解压力”吗?恐怕不是,匿名潜台词其实是“你不用为你的言论负责”
互不相识地两个人会匿名讨论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吗?显然不会。
所以你能看到最“长寿”的匿名社交产品是谁呢?是脉脉。原因无非两点:一方面相对垂直,多为互联网相关话题;另一方面是公司认证,好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言论真实性的问题,也出现过翻车问题。
既不垂直,亦无须为言论负责,显然难逃一死。
往轻了说,就像曾经的无秘,早期还是一片丰收的瓜田,最后却成了造谣攻击的温床。而往严重了, LBS 配合匿名社交,想象空间不可谓不大。比如销售某些违禁商品、拉皮条……至少我已经听到的消息是,不少黑产玩家已经跃跃欲试了。
以过往的经验来看,监管的重锤一旦落下,后续翻身的机会显然渺茫。
而最难堪的问题在于那个创投圈最经典的问题“腾讯做了怎么办?”
腾讯的QQ和微信牢牢把握住熟人社交的市场,微信不必多说,QQ至少是目前最大的年轻用户社交平台,以至于外界会诞生出一种不切实际的看法:既然熟人市场已经结束,那么陌生人社交呢?
从陌陌到探探,陌生人社交真的那么好做吗?
当年 Snapchat 与 Facebook 的那一场大战不少人还记忆犹新。Snapchat 凭借“阅后即焚”的亮点功能,从学生群体中开始爆红,一度市值高达 330 亿美元。
而在拒绝 Facebook 的收购之后,前者开始全面将“阅后即焚”作为旗下产品的内建功能。如今 Snapchat 市值仅剩不足 82 亿美元。
和熟人社交以关系链作为壁垒不同,匿名社交可以说毫无壁垒可言。
以王欣瞄准的微信为例,无论是已经作古的“漂流瓶”还是同样 LBS 社交的“附近的人”,都曾是冷启动时的杀手锏。 这对于如今的微信来讲,并没有技术壁垒。
对微信而言,实现起来仅仅是在发现页加一个按钮而已,背后则是覆盖的 10 亿的装机量。
换言之,需要匿名交流场景,对效率的要求是极高的,这意味着微信/QQ有着天然优势。心如火燎地捧着半天没几个人的马桶,和到处都是人的微信/QQ,你选谁呢。
如果想得更远一点,如果微信真的有了匿名社交。聊得来的话,随口一句“加个微信吧”,这可能是杀手级的应用。
总之,匿名社交可能有戏,但分谁来做。
3
最后:如何定义圈子?
截止到完稿时,今天的第三场社交产品发布会还没开始。从匿名社交的马桶、到“专为年轻人打造”的多闪,其实我认为有一个本末倒置的地方。
做社交,定义圈子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
中国是个大市场,有极大的想象力。所以也不赖互联网公司没创意,扎堆儿做社交,谁都想复制当年腾讯以社交为根据地的打法。
但问题是,中国这个市场也足够复杂。所以“专为年轻人打造”的产品其实完全找不到落脚点、莫说是 90 后与 95 后相差甚远,哪怕是细化到同一个班级,也是你爱二次元,我看 NBA。
互联网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难度,也解放了个体的发展方向。
所以,倒回去看过去一段时间一度表现不错社交产品,比如一起唱歌的音遇、一起看电影的微光、亦或是以爱好共同点匹配的 soul……无不适将落脚点放在“文化认同”上。
显然,打败微信的,不会是下一个微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唆麻”(ID:techsuoma);查看原文(转载),请点击“科技唆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