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说了没用的,马云说管用吗?_风闻
叁里河-叁里河官方账号-2019-01-15 11:43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一姐
海南的问题从来不在于有没有“建议”,而在于“建议”能不能落地
给海南提建议的企业家很多,马云不是第一个。
早在海南建省之前,李嘉诚、霍英东就向主管海南开发的副总理谷牧提出,能不能把整个海南划出来作为自由港,实行和香港一样的“一国两制”方针,李嘉诚还热情的承诺:“如真能这样做,我将大力支持海南的发展。”
据党史记载:谷牧颔首微笑,欣然感谢李嘉诚的建议。
但感谢完,也就完了。香港还没回归,就提再建第二个香港,是明摆着给人当攻击靶子,没有人挡住这个攻击,这个建议很快就不了了之。后来开发洋浦也一样,规划的宏伟,设想的高远,结果刚汇报完,就被人戴上了“新租界”的帽子,一耽误就是4年,等再启动了,人家上海浦东已经红红火火,成了新的改革高地。
所以,海南的问题从来不在于有没有“建议”,而在于“建议”能不能落地。比如特区建设最关键的两点:要钱和要人,到什么时候都不是容易的事儿。
虽然小平同志在同意建立深圳特区的时候说:中央没钱,你们自己杀出一条血路,但实际上深圳吸引外资进来之前,是先拿了中央给的“酵母”。
当初主持深圳最早给中央报告里曾夸口说:建设特区除了必要的开办费和少量基础工程费用之外,其它大量投资要尽量利用外资,尽力做到不用国家投资,而又能在较短时间内,在若干平方公里面积上建成一个新工业区,并为国家多创外汇。
真干起来,发现没有“种子钱”不行,还是不得不向副总理谷牧化缘,说深圳现在还没有条件向国外贷款,能不能给点国家贷款,作为酵母? 是拿到3000万元国家贷款后才开始的罗湖改造。
除了这点种子钱,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国家和省级银行的贷款以及来自中央政府部门和省级单位的官方资金都是深圳早起特区建设的“输血管”。85年香港《信报》曾发过一篇深圳的黑稿,稿子的观点有点偏颇,可数据没有错,里面提到深圳在经济急剧升温下,搞基建用了大量贷款,几年下来已经透支近8亿元。
所以,差不多同时一起,一个经济学家连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在全国掀起一波讨伐深圳的热潮,说“特区的发展是靠吸全国其他地方的血”,话太刻薄,理也很歪,其实更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全国其他地方被特区吸了血。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深圳早期确实吃到了“先行一步”的制度红利。
可“先行一步”,事后看是红利,事前和事中就都是风险了。光是借贷透支这个事儿,在当年就引起了大讨论,说深圳走的太远,摊子铺得太大都算是最轻的批评,据说有北京来的官员到深圳视察后,痛哭流涕,说深圳除了五星红旗已经没有红色了。
再说“要人”的事儿,马云这次还对海南的人才储备和搞笑建设提了建议,说:海南跟其他地方比,大学少了一点,如果要引进,把某个专业引进来留在这儿才靠谱。
但不管是留什么专业,引什么人才,都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还拿深圳来举例。深圳建特区的时候,也缺人才,所以同样也看上了给本地建一所高水平高校这条路。各地政府每年都号称为吸引人才做了多少努力,可多年来,全国各地像深圳当年那样,能靠一张图纸建立起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地方,屈指可数,深圳的做法几乎没有可复制性。
首先,当时的深圳市政府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市长和市委书记梁湘直接指着地图上的一小块地,对深大的第一任党委书记罗征启说:“这里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们了,你们好好规划一下,看看要多少钱。我们还很穷,请尽量节省,注意实事求是,我们决心贷款来搞教育。这个决心下定了,卖掉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
梁湘这个卖裤子说的其实也不算夸张。那会儿深圳市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1亿多元,深圳市政府给深圳大学的拨款一下子就是5000万——后来证明这么大手笔,还是不够,深圳大学建成,实际三期工程一共花了1.3亿。
所以后来有一次梁湘生病住院,罗征启带着深大的老师同学去医院,一见面就说:你卖掉裤子建深大,深大师生感谢你,我们来看看,你有没有裤子穿。
而且建大学,吸引人过去,还不光是钱的事儿。深圳市当时给了深圳大学相当大的权力,学校要进人,第一副校长罗征启签完字,直接送公安局备案就能落户。罗征启在一个回忆录里讲过,深圳市长曾握着他的手说,老罗,我没上过大学,我不知道什么叫大学,我只知道人才。这块地就交给你了,你做主。
因此,海南的问题不在没有聪明脑瓜贡献“建议”,在于一到落实就停滞。从建省前开始,自上到下,针对海南的各种规划和“建议”就没少过,而且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生变动。80年代初,有领导说:“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和日照充足,是理想的热带作物种植园;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莺歌海、北部湾油田前景很好;三亚和大小东海等地,风景优美,适合发展旅游事业。”
小平同志后来见美国企业家,又提到:我们决定开发海南岛,利用天然气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这里铁矿丰富,还可以发展钢铁工业。
之后又有人给海南提出了“港口贸易”、”旅游龙头“,加上这次马云提出的e-WTP,让海南建立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海南快把大众熟知的产业过一遍了。可到今天为止,这么多规划中还没有一个落地落的好的。
自去年提出自由港,海南这半年来,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探风”,从赛马政策,到网络“拆墙”,基本是先放风出来看反应,有一点风向不对,立刻改,立刻停,立刻掉头,还没有一个引全国其他地方羡慕嫉妒或者纷纷效仿的政策落地。
不过,这次二马当军师,可能还是有希望出现点变化的。当年建设深圳特区除了有改革任务外,还有和香港澳门的统一问题和外交军事的考量,如今台湾问题被确定是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说了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那还是有可能在全国之外,给海南开一点更大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