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我是个和平主义者,可是要想不受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10118-2019-01-16 14:59
网上看到2014年的报道,摘录如下:
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几项重大奖项的于敏,曾经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长达30年,其事迹一直鲜见于报端。
为加快氢弹突破,1961年,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当时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快速突破氢弹困难重重。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论文交到了钱三强手里。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研究过程用时之短,创造了世界纪录。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称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未曾留学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巅峰。1957年,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于敏说,自己是个和平主义者。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都彻底销毁、完全禁止。可是,在(上世纪)50年代,核大国几次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打我们,你要想不受欺负的话,就不能没有核武器。”**于敏说,但我国的核武器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完全是为了自卫。
“我想,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于敏坚信,当全球战略多极化、霸权主义没有实战余地的时候,和平发展将真正成为现实。
于敏不仅以其学术贡献令后辈们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赢得了爱戴。一位昔日老同事透露,平易近人的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和于敏一起工作过多年的郑绍唐研究员说,单位的晚辈们都特别喜欢向于敏请教,因为他从来没有“怎么连这个都不懂”的苛责,有的只是悉心的指导,有时为了给后辈演示得更清楚,在病床上的他,一个推导过程就能写好几页。曾幽默地自嘲为“硬件老化了,软件也过期了”的于敏,在学生蓝可看来,“脑子永远只有20多岁”。
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他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孙子的第一首诗词,就是岳飞的《满江红》。
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于老爷子”就要被请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于敏在抗战期间的沦陷区度过青少年时代,靠同学父亲的资助,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条件是毕业后到资助者公司就职。大二时,凭着对物理的热爱,于敏辞谢资助,转至理学院物理系,靠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
直到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下来,他的名字才不再是绝密。名字解禁后,于敏才有机会第一次出国,走走转转。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于敏排在专家名单第一位。
于敏将精力全投入到了中国的核武器研究中,心中始终抱着对家人的亏欠。两年前,于敏的妻子突发心脏病去世,这成了于敏心中最大的遗憾。于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妻子很喜欢旅游,但因为不放心他的身体,只能在家照顾他,时间都花在于敏身上。于敏将对妻子的感情凝聚在了一句诗中:报答平生未展眉。
从原子弹到氢弹,各国突破原理试验用时多年,主要原因是计算繁复。我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95%的时间分配给原子弹计算。于敏领导的工作组只能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