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海峡与历史的共业_风闻
宗麟-2019-01-16 19:57
引言:两岸的统一是难以避免的。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种期待是不实际的。应该换句话说,是强人所难的。
2019年1月2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纪念日。在大会上,最高领导人的一席重磅谈话将台湾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的反响。与之前历代领导人的对台谈话相比,这一次的政策宣示更清晰,政治表态更自信,对台促统的力道更大。尤其是关于中国必然统一,也必须统一的提法引起了各方的广泛解读。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统一的话题十分热烈,倡言“武统”俨然成了主流民意,甚至有将军公开表示要在实现统一之后,惩办一批“台独战犯”。
显然,目前大陆无论官民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都趋于乐观,尤其是去年11月24日台湾“九合一”选举落幕之后。大陆学者普遍认为,国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代表“九二共识”已经成为民心所向,尤其是韩国瑜在选战的后期公开喊出认同“九二共识”的口号,即便如此,韩国瑜仍然在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大票仓高雄取得不俗的战绩。此举被视为民进党操作的“台独”意识型态破功,南台湾铁板一块的选民结构被成功翻转的标志性事件。
此外,两岸关系回暖还可以从近半年公布的民调数字得到验证。根据美丽岛电子报于2018年8月1日发布的国政民调显示,46.3%民眾赞成接受“两岸同属一中”以恢复两岸谈判,仅36.7%不赞成,与1年半前相较,赞成和反对比例出现逆转,对于两岸对话停顿,多数民眾认为台湾政府应负较大责任。10月31日,美丽岛电子报民调显示41.7%民众对国民党有好感,有27.4%对民进党有好感。另外,台湾旺旺中时集团在12月19日至20日委托艾普罗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 61.1%民众表示赞成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25.9%表示“不赞成”,另有13%民众未表态。也就是说,台湾民意已经走出2016年马英九刚刚卸任时的低谷。难怪一些有官方背景的学者乐观地认为大陆现在可以更加从容地处理台湾问题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台海问题是否真的已经到了可以从容解决的临界点?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出路在哪里?当我们探讨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时,这些问题都应被反复审视。
一、断裂的海峡
讨论两岸统合,不可能对两岸在诸多方面的差异视而不见。与台湾人长时间接触下来,很多内地人都会感觉到:尽管大家都是黄皮肤黑眼睛,说同样的语言,但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呈现出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历史判定等诸多方面,双方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甚至存在天壤之别。
首当其冲的就是“九二共识”。今天谈论两岸关系,必谈“九二共识”。就像“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所说的那样,在海峡两岸,有多少政治派别,就有多少个版本的“九二共识”。也就是说,关于“九二共识”的涵义众说纷纭。
“九二共识”源于1992年11月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在往来的函件中达成的政治约定。1992年11月3日,海基会致函海协会,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16日正式回函通知海基会,海协会的口头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12月3日,海基会函覆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从以上两会来往的信函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2000年4月,台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起正式把双方达成的政治基础称之为 “九二共识”。虽然苏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九二共识”一词的人,但“九二共识”所包涵的政治涵义并非凭空捏造。应该说,当年达成共识的人是没有什么歧见的。现在基本上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当前大陆版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原则”,现在加了一句“共谋统一”。大陆没有对“一中”的政治涵义给出清楚的说明,也没有特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主流派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要特别突出“一中”是“中华民国”,代表人物是马英九,至于讲不讲“追求统一”则看政治气氛。国民党深蓝版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同表”,代表人物是洪秀柱。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基本上不认“九二共识”,声称两岸是“一边一国”,或是“一中一台”。
分歧的背后是各方迥异的政治诉求。简单地说,大陆想实现以自己为主体的统一,并以“一国两制”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大陆版的“九二共识”的核心意义是“一中不表”,即对于“一中”的内涵进行模糊化处理,也不突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但“不表”不意味着大陆放弃与台湾竞争中国正统的代表权,相反大陆是以迂回的方式来塑造自己唯一合法政府的印象。原因是由于大陆庞大的体量和压倒性的实力,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大陆占有天然的优势,即便是大陆不强调“一中”的政治涵义,国际上大都认为“一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深信,随着时间推移,大陆软硬实力兼具,统一台湾是顺理成章的事。
国民党主流派只讲“一中各表”,忽略“追求统一”。他们的理由是“台独”思潮在岛内早已泛滥成灾,“统一”是票房毒药,讲统一等于放弃执政;而且一定要突显“中华民国”的存在,要求大陆把台湾当作对等的政治实体看待。他们认为,只讲“一中”会让国际社会觉得台湾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台湾在无形中被矮化为地方政府,因此只讲“九二共识”不讲“一中各表”是大陆吃台湾豆腐的表现。吴敦义曾这样解释为什么非得把“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表”合并,因为“统人没能力,被统不愿意,喊独骗选票,真独不必要,只有和平最重要。”吴敦义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国民党人的心态。说到底,“一中各表”是弱国子民试图偏安一隅、力求自保的写照。
深蓝版“九二共识”的提出者是张亚中。后来,这一主张为洪秀柱所接受,成了洪关于两岸关系的主要观点。其核心要点是,大陆与台湾同属“整个中国”,两岸目前的法理现状是“主权宣示重迭、宪政治权分立”。用通俗的话来说,“两岸是整个中国内部的两个宪政政府”,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也非任一方的内政事务,而是整个中国的内部关系。其实洪版的“九二共识”就是多年前被大陆否定的“一国两府”。其实洪版“九二共识”对统一的态度更积极。但北京觉得这种提法不利于实现以大陆为主的统一,对此置之不理。国民党主流派认为洪秀柱放弃了“中华民国”的法统,对她展开围攻,这是洪竞选党主席落败的重要原因。洪本人最后落入爹不疼娘不爱的窘境。
绿营否认“九二共识”是想挟带“独立”的私货,怕“一中原则”变成框住自己的紧箍咒。
其次,双方的差异还体现在对彼此的称谓问上。与台湾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大陆民众一般自称大陆或大陆人,以台湾或台湾人称呼对方。因为在大陆人眼里,台湾不是敌国,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是骨肉相连的同胞。而台湾民众普遍认为,大陆即是中国,台湾是台湾,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有一次,一个台湾朋友曾生气地对我说:“大陆同胞常说:‘我们从来不把台湾同胞当作外国人,台湾人怎么可以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想问,你们凭什么觉得台湾人是中国人?台湾人不想做中国人碍着你们哪里了?”
可见,现在的台湾人已经形成了一种较强的类似民族认同的身份体认,即“我是台湾人”,这种体认与“我是中国人”的体认是不相容且互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已经成了“台独”泛滥的民意基础。这体现在诸多民调数据中。根据2015年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牛铭实所作的调查,如果在没有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台湾人支持“台独”的比例高达80%。这个数字,折射出的是岛内错乱的国族认同。所以,台湾人在与大陆人交流中多有你们中国,我们台湾之类的措词。因为在多数台湾人眼里,大陆是中国,而台湾是台湾。双方谈文化,谈唐宋元明清都可以,就是不能谈现实。一谈现实,特别是政治,就没法继续了。
再次,两岸间的分歧还体现在历史方面,尤其是抗战史。抗战胜利70周年时,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邀请抗战老兵参加阅兵典礼。台北也进行了小规模的兵力展示,给抗战老兵颁发勋章。两岸政府颇有相互拼场的味道。具体到历史论述层面,大陆说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台湾说国军打了很多场惨烈的战役,甚至抬出“一分抗战、二分应付、七分壮大”的老话来挖苦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当国共两党在抗战议题上互争话语权的时候,台湾社会还有一群人在纪念台北大空袭70周年,那场空袭中有3000人死亡,在他们的记忆中,当时的台湾是日本的一部分,为数众多的台湾人是以日本兵的身份参加二战的,而轰炸台北的正是国军的盟友美军。
经济方面,台湾希望大陆多采购货物,多去旅游,以拉抬岛内疲软的经济,却又希望大陆不设政治前提。说白了就是不想谈“九二共识”,连情感层面的“两岸一家亲”也不愿谈,甚至还要大陆包容他们喊“台独”口号。站在台湾人的立场,主张“台独”是言论自由,但在大陆人眼中,无疑是花钱买罪受,给自己添堵,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关于两岸的分歧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挂一而漏万。总之,两岸之间仍然有诸多的分歧需要化解,以慢慢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积累起足够的互信基础。
二、历史的共业
严格的说,任何政治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两岸问题的产生又是诸多复杂问题中的疑难杂症,其中穿插着特殊的中国近代史,冷战的影响,两岸当局的政权之争,以及岛内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留下的后遗症。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画押。在没有经过任何台湾人同意的情况下,台湾被划入日本版图。从此以后,两岸走上完全不一样的路。此后50年里,大陆历经庚子国难、五四运动、北伐、抗战,直到1945年光复台湾。台湾则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的同时,也慢慢地开启了台湾现代化的大门,其间虽有几次抗日起义,但基本上是旋起旋灭,不成气候。因此,由于没有共同的历史经历,很多台湾人至今无法理解大陆同胞心中百年国耻的沉重,大陆人也无法体会台湾同胞身为弃婴的悲情与心凉。
二战中,台湾人扮演了复杂的角色,其中既有像连震东这样的爱国人士回到大陆参加抗战,也有大批台湾人响应日本殖民当局的号召,加入日军,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战场攻城略地。严格地说,后者是主流。据日本厚生省统计,至日本投降时止,总计80433名台湾青壮年应征加入日军,成为一线战斗员,更有多达126750多人被征为军属或军夫,二者共计207183人。至二战结束时止,在20余万台籍日军中,共有30304人战死,约占总人数的14.6%。在这些战死者当中,共有2.8万名战死的台籍日本兵被供奉在日本的靖国神社。李登辉的大哥李登钦1944年战死在菲律宾吕宋岛,亦以日本名字“岩里武则”名列其中。李登辉曾说“台湾日本原为一国”。这句曾引起了两岸民众的一致批判,但说的也是事实。换言之,由于历史原因,在二战中,多数台湾人站到了中国人的对立面,成了被抵抗的一方。
好不容易熬到二战结束。台湾人前一秒钟还在痛哭流涕地聆听日本天皇的玉音,胆战心惊地等候处置,后一秒才明白自己才是战胜者,欢天喜地走上街头,欢迎国军接收。大陆人经过八年抗战,好不容易把日本人打跑,来到台湾,看到的却是无处不在的日本味儿。台湾人心心念念回归祖国,看到的却是战后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腐败和贪婪。在双方缺乏互信,互相瞧不上眼的关头,“二二八”事件发生了。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错综复杂,本文不予赘述,但后果却是明显的,国民党的血腥镇压极大地增强了本省人,特别是本省精英阶层的离心力。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被迫退守台湾。这个狭窄的小岛一下子多了一百多万战争难民。人口骤然增加引起资源紧张,也让岛内的省籍冲突此起彼伏。更严重的后果是,国民党为了把台湾打造成反共基地,厉行戒严,结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打击面过大,让许多无辜的台湾民众成了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从而加重了离心倾向。平心而论,“两蒋”统治时期的经济成就是显著的,但“台独”思潮渐成气候也是在这些年。
应该说,割让台湾的历史,“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的岁月共同塑造了台湾民众的弃子心理。在他们看来,决定台湾命运的重大决定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做出的。不管统治者是谁,台湾人始终被当作外人看待,所以他们自称是“亚细亚的孤儿”。在不少本省人眼里,所有统治台湾的政权,从荷兰人、明郑、满清、日本人,到国民党都是外来政权,都是不可信的。这种悲情意识的日益强化,是“同心圆史观”形成的动力来源,也是李登辉、陈水扁大力推动“去中国化”运动的民意基础,更是历次选举中“台湾人出头天”“保卫本土政权”的口号极具煽动性和蛊惑力的核心因素。
当然,不得不提两岸分隔带来的政治后遗症。自1949年以后,在竞争中国正统代表权层面上,两岸目前都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两蒋”时期,为了塑造威权统治的合法性,国民党当局不断进行“恐共”“恐陆”宣传,导致老一辈的台湾人对大陆的观感普遍不佳。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土化的盛行,大中华意识在台湾政坛暗淡下去。“两蒋”时期还以光复大陆为已任,“两蒋”去世后,实力孱弱的国民党渐渐地放弃了这一不合实际的目标。蒋经国统治后期,国民党为了长期执政,开启了本土化的进程,大量启用台籍人士。李登辉时期,国民党加速本土化,并在论述上不断地向绿营靠拢,直到现在,国民党早已把身上大中华的图腾打磨得所剩无几了。对于现在的国民党来说,已无中原可逐鹿,只有小岛可逐“总统府”。中国国民党已经蜕变为只求偏安一隅的台湾国民党。所以当民进党以“台独”引领舆论风潮的时候,国民党不敢也不愿提出以“大中华”为核心的论述与之抗衡,还拿香跟拜,最终让台湾内部认同中国人的比例越来越少。
大陆方面为了防止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打击“台独”,再加上两岸争夺正统的因素,必然要打压“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只要有大陆出现的国际场合,“中华民国”的“国号”不让用,“国旗”不让拿,“国歌”不让唱。久而久之,大部分台湾人感觉自己时刻被大陆压在身下,他们对“中国”一词是排斥,甚至是厌恶的,也感受不到作为中国人的荣耀。这在很多台湾人,特别是不蓝不绿的民众身上体现得很明显。有一位台湾外交官曾说,他的一生是人格分裂的,做了30年的外交官,前15年到国际场合生怕人家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后15年里,又生怕人家说自己是中国人。可见,两岸的政权之争,已经伤害到了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与台湾民众接触久了,你会发现他们非常在意一个词——对等。在他们看来,由于两岸实力悬殊,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后,大陆从原来的军事优势扩大为政治、军事、经济的压倒性优势,以至于很难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台湾。这种高姿态绝不仅止于政府高层,而是小民交流之间的自然流露,这其实是一点一滴伤害台湾人民的地方。大陆方面觉得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实力,更能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依照自古以来大并小,强吞弱的政治铁律,大陆必然是统一的发起方,台湾迟早会被大陆吞并。从经济上看,大陆是经济让利的一方,理应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按照大陆的叙事逻辑,“中华民国”早在1949年就已经结束,今天的台湾只是一个割据政权。而从台湾的角度看,自1949年国府迁台以来,“中华民国”一直存在着。再者,尽管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去中国化”运动,在台湾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华民国”有深厚的感情。所以,近70载两岸关系,在国际政治的现实参与下,衍生出台湾的理,这就是“对等尊严”,他们强烈要求大陆把台湾视为对等的政治实体。可是大陆很难站在台湾的立场,去体悟台湾同胞的感受,并做出相应的政治调整。因此台湾始终指责大陆是“老大心态”、“吞并心态”。就现实来说,大陆从高层到民众,都很难保持对等的姿态,所以台湾人的反感其实已经累积到了大陆同胞难以体会的程度。
以上这些,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历史包袱,历史共业,当然不是一天造成的。想要在短时间内消弭,当然也不现实。所以,试图两岸统一而希冀台湾人没有丝毫的“亡国”之哀思,岂不是缘木求鱼的强求?总之,如果单纯以实力论,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却也是难以融洽的。就统一的角度来说,摸着石头过河吧,先统再说。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种期待,是不实际的。应该换句话说,是强人所难的。
三、危机与出口
如果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很遗憾,过去一百多年来,两岸并没有太多可供想象的共同历史经历。非得说有共同之处,就是1945-1949年间的短暂四年,结果台湾民众还来不及全面了解大陆,就打起了内战,随之而来的是长达37年的老死不相往来,相互敌对。当1986年蒋经国同意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人民重新往来时,已经是山河故人。
翻开历史,很多族群都有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苦难史,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构成了其族群心理和价值判定的因子。今天两岸的诸多问题,包括认知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双方缺乏共同的历史经历。如果大陆方面可以看清这一点,就应该少用民族复兴的口号对台湾喊话。道理很简单,大部分台湾人没有经历近代中国的苦难,他们身上没有大陆民众常见的浓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对民族复兴、共圆中国梦这些宏大叙事的家国情怀基本上是无感的。
看到这些复杂的方方面面,不是为哪一方单方面进行开脱,而是希望以此为起点,寻找打开两岸僵局的突破口。
两岸关系发展成现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历史认同缺失是其中的根源。两岸历史认同缺失,极端表现是台独势力在历史表述上的“去中国化”,而一般情况则是国共两党对历史的“各自表述”。结果,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史。本属共同遗产的历史,成为一种被置入中华民族内部的离心力。因此,如果要建立两岸间的认同,可以先从寻求历史认同开始。其中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抗战和“两蒋”可以用作特殊的联结纽带。尽管两岸立场不同,但对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两岸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所以两岸完全可以合办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此外,两岸共编近代史教科书,重写抗战史,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大陆若对国军抗战给予正面评价可以赢得台湾方面好感。再者,对北京而言,“两蒋”固然是政治对手的符号,但两人都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是中国统一的坚持者。大陆有为已故领导人举行纪念活动的惯例。若有可能,大陆不妨也参照惯例,寻机为“两蒋”举行一次官方的纪念,一来继续推动国共两党的政治和解,二来以此加强对蓝营的拉拢。于国共两党而言,兄弟阋墙的内战已经远去,一切恩怨对错都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又是一回事,双方都应该勇敢抛弃政治包袱与历史纠葛。
总之,两岸合办近代史重大事件纪念活动,有助于寻求两岸共同的历史认同,它可以成为两岸国家认同的先声。通过合办纪念活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共同的身份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两岸民众累积善意。关于历史的叙述,要尽量客观,包容,不可拘泥于意识形态。以抗战为例,国民党不必要指责共军游而不击,共产党也要抛弃对国军战斗力孱弱的嘲笑,对于台湾人加入日军的历史,也要持包容态度,承认这是台湾人在复杂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寻求海峡两岸的历史认同,实际上是一个思想重构过程。如果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呈现更多包容性,两岸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更多交集,从而缩小双方文化心理上的距离。
当然,处理两岸关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如何处理台湾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换句话说,大陆如何面对大部分台湾人不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妨从较容易且没有争议的地方入手。中国有多重涵义,包括历史、人文、血缘。两岸有过一段共同的古代史和近代史,都是受中华文化的哺育,台湾人除了高山族外,基本上都是从大陆移民过去的。所以,毫无疑问,台湾是历史、人文、血缘上的中国,台湾人也是历史、人文、血缘上的中国人。这样处理也比较符合台湾的现实情况,据历次民调显示,台湾人有高达8成以上的人认同自己属于中华民族,也认同中华文化。
至于政治的歧义,则以“九二共识”来应对。就目前来看,由于两岸三党迥异的利益诉求,大家对“九二共识”是各说各话,各取所需。所以应该简化“九二共识”的内涵,即两岸同属一国,非国与国的关系。对于国民党主张的 “一中各表”,不必承认,也不必否认。若承认“一中各表”,就得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那么大陆1949年至今的历史怎么写?这是一个不小的政治问题。另外,一旦正式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两岸问题就可能如南北朝鲜一样,国家陷入永久分裂状态,统一遥遥无期。所以现实的做法是,不公开承认“中华民国”,但默认台湾在岛内以“中华民国”发号施令,在国际场合,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给予其适当空间。
此外,“一国两制”是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略,现实的情形却是多数台湾民众对此并不认同。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原因,使民众对政治威权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他们非常害怕遭到强力管制。以台湾的政治生态和舆论氛围,强推“一国两制”或加大宣传都不会起作用。这需要大陆用智慧去处理。是否可以暂时少讲“一国两制”,这个问题可以留给社会讨论。少讲不等于放弃,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抬出来又何妨?结合两岸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军事实力和外交主导地位,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大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说,“一国两制”终究会实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现在贸然抬出来,会吓跑一批人。有一句闽南话叫“呷紧弄破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等到若干年后,如果时机成熟,可以先从舆论上下功夫。中国自古有“亡国”,“亡天下”的说法。政权的更迭是为“亡国”,文化的存续是为“亡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国”与传统的唐宋元明清没有什么两样。政权不在了,只要文化在,以及传承文化的人还在就行。若大陆方面加强这方面的论述,或可打开台湾民众的心防,减少统一的阻力。
如果说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能为力,那么现实却是大有可为。目前台湾经济不景气,对大陆依存度很高,加上大陆的体量因素,虹吸效应已成,台湾的资金、人才外流已是大势所趋。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台湾的年轻人被称为“天然独”的一代,但是外出就业的年轻人中,有将近一半选择到大陆就业。不管他们嘴巴怎么讲,脚却是诚实的。大陆不妨在这方面多花点儿心思,鼓励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就业、创业。当两岸的人员往来已成常态,而且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会水到渠成。因此,把限缩旅客入台、少采购农产品作为平衡岛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技术性手段是可以的,但大范围地使用并不是办法。正确的策略是不断鼓励、促进、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从经济上对台湾进行更深更牢的捆绑。
最后要说的是,构建一致的认同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最好不要强压。大陆无论官民,以经济封杀和舆论压力逼迫个别台企或个人表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两岸一家亲”或可收一时之功,可是从长远看,未必有正面效果。若真如少数网友说的那样,公布系列待惩“台独战犯”名单,无异于火上浇油,此举非但起不了震慑“台独”的作用,还会促使岛内原本分裂的各个政治势力变成铁板一块,加重两岸间的对立。
小结
统一是中国历史演变的大趋势,“廓定四表,混一华戎” 早已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在政治人物的历史定位中占有很重的份量。所以,历朝历代有抱负的政治家无不把完成统一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对于当前的两岸来说,最紧要的是不断地加强交流,累积善意,增进互信,收拢人心。而人心的收拢,又在于一点一滴地培养认同。只有真正当两岸经济的统合达到一定程度,大规模的人员互动成为常态,彼此有了交集和互信的时候,再参考“北平解放模式”施加一定政治和军事压力,有些事情就会自然发生。虽然目前看起来大陆有武統优势,问题是否吃得下与消化得了?我看毫无把握,国内与国际因素都不是特别有利,再说统一台湾的目的和统一后的国家体制,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格局,国家的发展战略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启动统一前解决。就目前的主客观条件看,海峡两岸似乎还没有到达可以改变现状的临界点。若操之过急,即便是实现了统一,其强大的政治后坐力或许也会让彼此伤痕累累,痛苦不堪,甚至有被其反噬的可能。鉴于台湾人口的规模,政治发育程度,以及台湾问题的超级复杂性,这个弹丸小岛给中国带来的实质影响很可能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作者为大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