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30年,为中国造出氢弹的人走了,他才是真正的无双国士_风闻
最华人-最华人官方账号-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最华人2019-01-17 19:48
· 世界华人周刊出品 ·
作者:顾景言
真国士,当如此。
2018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
于老身后,是一片赞誉之声。
每个人似乎都在一天之内知晓,这位93岁的老人,是“中国氢弹之父”,是为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的杰出科学家。
“总之,他很厉害。”这是很多人心中模糊的直觉。
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了解于敏的一生,就会忍不住惊叹:这个人何止是厉害,简直是担得起“伟大”这个词!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来源:新华社
他久负盛名,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称赞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却隐姓埋名将近30年,只为了给国家造出氢弹。
他的名字,曾经是这个国家的绝密。
直到30年后,他的夫人才知道他当年所成就的伟业:“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因为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从此无惧于列强。
真国士,当如此。
这是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来源:新华社
1
1961年年初,35岁的于敏收到了一个特殊的通知。
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上级决定让他参与氢弹的研发工作。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能够参与共和国最核心的机密工作,该是何等的荣耀,于敏理应欣喜若狂。
但是,于敏却惊疑不定。
他吃惊在于,自己从来没有留过学,并不像邓稼先等人接触过国外一流科研成果,上级竟然如此信任自己的能力?
于敏与邓榢先
另一方面,他当时正在接受批斗,检讨书写了很多次,按理说没资格参与核心研究。
如今,这么重要的任务竟然落在自己头上,这简直让他难以置信。
钱三强看出了于敏的心事。
他耐心地向于敏解释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于敏(左一)和同学们
中苏交恶,苏联人撤走了专家,不但不会再给中国提供任何技术援助,能不在中国背后捅刀子就算好的了。
昔日的盟友已经决裂,而昔日的死敌依然虎视眈眈。
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手里握着最先进的核武器,用狼一样的眼睛紧盯着中国。
因此,高层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研究核武器,让中国早日拥有原子弹和氢弹。
被投放原子弹之后的日本广岛
在这种紧迫的局势下,迅速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成了当务之急。所谓的批斗运动,反而都不值一提。
钱三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慧眼识珠,选中了于敏。
历史证明,这是一次改变了中国国运的选择。
2
在那个时代,于敏是当之无愧的科学精英。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台县的一个小镇子。
于敏与父母的合影
与钱学森、邓稼先等出身世家的科学家不同,于敏出身于底层,他的父亲只不过是一个薪水微薄的小职员,母亲则是一个家庭主妇。
寒门出贵子。
草根家庭出身的于敏,具有同龄人望尘莫及的聪慧。
他不仅在读书的时候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逻辑思维能力也很强,数理化成绩相当好,永远都是第一名。
1937年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与小学同学(右一于敏)
由于记忆力惊人,于敏非常擅长打桥牌。
他能准确地推测并记住对手有哪些牌,然后把赢的概率提高到最大。
据他的同窗回忆,年轻时候的于敏,是牌场上的常胜将军。
就是这样一个智力碾压旁人的天才人物,求学之路却因为家中的变故,而平添了几分坎坷。
童年于敏
那是在1944年,18岁的于敏即将高中毕业。按照他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轻而易举。
但是学费问题却难倒了他。他的父亲一向身体不好,已经缠绵于病榻多时,没有能力继续供他读书。
正当于敏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同学陈克潜对他伸出了援手,陈克潜说服了父亲赞助于敏的学费。
正是这位好心人的资助,使于敏免于辍学的命运,进入北京大学学习。
于敏(后排左一)和同学们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于敏在北大读书期间,北平处于日本人的控制下。
青年人最是血气方刚。眼看着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横行,于敏的心里充满了身为亡国奴的耻辱感,恨不得拿起刺刀去和日本人拼命。
但是,他也很清醒地知道,对于自己而言,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够在未来为民族贡献出最大的价值。
当于敏从北大毕业的时候,整个国家的局势已经明朗,共和国的蓝图已经绘就。
3
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胡宁非常赏识他,推荐他进入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于敏很快在一群精英中间崭露头角。
在艰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于敏总是能够准确抓住问题的核心,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整个中国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水平。
由于没有过留洋经历,他被尊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可惜的是,由于时代的特殊原因,即使是如此才华横溢的天才科学家,也难免会受到运动的波及。
于敏可能已经习惯了一边写检讨书批判自己,一边埋头思考物理学难题。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等到1976年之后,凭借于敏的科研能力,必当成为中国物理学界的执牛耳者。
但是,1961年的那次谈话,改变了于敏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钱三强把利弊都说得很清楚。
他告诉于敏,研究氢弹属于绝密**,一旦参与,将要舍弃科研界的所有荣誉,从此销声匿迹。**
即使有一天氢弹研发成功了,也未必能把他的功劳公布于世。
用通俗的话来讲,明明是创立了不朽之功,他的名字也很可能无人知晓。
这件事情,利在国家,利在民族,利在千秋。
而弊端,则是于敏个人将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当时为了把保密工作做好,科研地点往往偏僻闭塞,物资匮乏,科研工作者要长期远离家人,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但是于敏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他的记忆深处,一刻都没有忘记当年在北京读书时目睹的日寇暴行,同胞被屠杀凌辱时绝望的呼喊,一直回荡在他心里。
那样屈辱的岁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希望重现。
只有当共和国手里拥有了强大的武器,才有力量保护人民和国土不受侵犯,才有底气对美国和苏联说“不”。
中国第一颗氢弹
4
“许国不复为身谋”。
于敏从此就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他舍弃了很多。
家庭自然是完全照顾不到了,爱妻也无暇陪伴,他整个人完全扑到了氢弹事业里,率领着一群同仁,夜以继日地设计、实验。
1971年全家照
而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也渐渐降低。他的名字被中国雪藏,国外物理学界根本不知道他的消息,很多人把他遗忘。
在荒凉的大西北,他穿着军大衣行走在寒冷的冬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图纸,策划如何能把实验完成得更好。
1984年于敏与邓榢先(左)在核试验基地
他的身旁,站立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是当时中国最坚实的脊梁。
在于敏等人的努力下,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中国从此在谈判桌上多了一个巨大的筹码。
但是于敏的名字依然是绝密。鲜花与掌声,都和他无关。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直到1988年,于敏才再次出现在了学界,他的功绩也逐渐被少数人知晓。
2015年,当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称号被授予他的时候,全国上下才都知道这位两弹元勋。
然而,这些虚名,于敏从来就不在乎。
英雄迟暮,但是得见山河永固、国泰民安,此生心愿已经完成。
你来时,国家千疮百孔;你走时,国家锦绣繁华。
于老先生,一路走好。
《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从世界发现中国,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