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于敏那些人的低谷_风闻
剑啸易水寒-深知身在情长在,前尘不共彩云飞。2019-01-17 12:41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的核物理学家,昨天(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了,享年93岁。
《科学的星光黯淡时》
(2015年1月14日,于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 刘健/文)
(2015年)1月9日上午,当习近平主席在他的轮椅跟前俯下身来,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时候,89岁的于敏迎来了人生最荣耀的瞬间。
**对于敏来说,今天的荣耀是层层递进的。**1980年,他就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概是当年最年轻的学部委员(院士)。9号这天人民大会堂颁发的最高等级奖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33年前就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他在1980年代就得过3次!当然那时候是悄悄的,连获奖项目名称、获奖者单位姓名都“略……”了。他此前最闪光的时刻,是1999年荣获由一斤黄金打造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于敏代表23名获奖者讲话。
可我见证过他的低谷,在科学被世人冷落的时候,连“中国氢弹之父”的光环都黯淡、庸常。
“度娘”作证,那是1991年6月上旬。我在山东省牟平县乡下一处刚开辟不久的度假区,旁听一群高大上的科学家们开会。里边最有名的就是于敏。其他有些人后来也很有名,如陈能宽——他是于敏的领导,当时已经是副部级高官,“两弹元勋”;如杜祥琬,“两弹元勋”们弟子辈中的佼佼者,当时863计划某保密领域的首席科学家,11年后成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如马祖光,后来名气比前三者还大的哈工大教授,被树为“知识分子的楷模”。
他们会上念的都是“天书”,我完全不懂,每天只待会下找年轻人闲聊。一位年轻人忧心忡忡地跟我说:你知道吗?今年于敏招硕士研究生,全国只有一个人报名,并且还是个女孩儿!
我大惊。当时于敏的名字已经解密,虽然宣传很少,但“中国氢弹之父”至于招不着研究生吗?光无知无畏的热血青年也能挤爆啊!这位“消息灵通人士”完全赞同我的惊讶,但他也再次确认了事情的准确性——这是本次会议上最惊悚的消息,没有之一。
那正是所谓“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把这话当比喻的很多,但我见到的是最真实的一幕——于敏,中国氢弹之父,面向全国招研究生,报名者“竟无一人是男儿”!
无独有N。马祖光教授,中国高校第一批激光专业的创办人之一,当时带着他一位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与会。这位研究生对我说:我现在是马老师在国内的唯一一个博士,我的师兄们全都出国了!他们走的时候,都去找马老师写推荐信,因为马老师在国际同行中的声誉高,他写的推荐信非常管用。马老师一一写了,把他们都送走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了。
“出国潮”和“下海潮”汹涌而至。象牙塔里流行无奈的自嘲:**“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这一后来被冠名为“首次”的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召开的起因即是为此。中国最优秀的大脑们,感到了自己后继乏人。会议的召集者是杜祥琬,两个月前他刚刚接替陈能宽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410主题首席科学家。所谓“410主题”,就是“强激光领域”,对于国家非常非常重要,以下省略很多字。
我当时能公开写的,是杜祥琬跟我讲的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他说,**中国科学院现有的科研人员,10年内将有一半退休;因为文革导致的人才断代,目前中科院科研人员中,40岁以上人员平均年龄52岁,40岁以下人员平均年龄28岁!**这节骨眼儿上遭遇知识贬值,真是雪上加霜!
杜祥琬当时的年龄好像就是52岁。作为保密单位负责人,他习惯性地拿别人举例子。可以想象,他所在的“九院”,地处四川绵阳深山沟里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加青黄不接。
我就此写了一篇报道,题目是《52岁与28岁的对接》。
**这些其实都是局外人的焦虑。身处局内的人们,见惯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每天下午散会后,我都看到,有点虚胖的于敏老头儿悠闲地在住地周围散步,杜祥琬热热闹闹地陪陈能宽打乒乓球。他们都穿着整洁的旧中山服或夹克。多年的军事化生活,使他们不懂得“山外”的时装潮流,也不可能像李小文院士那样着装随便。他们全都穿得像工厂技工。
他们那种淡泊的神态,宠辱不惊的涵养,我的采访经历中,只在王义夫、许海峰等修炼到家的国家射击队“老枪”们身上见过。
**他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什么是成功或者不成功。**搞会务的,是“九院”两个女青年。我问,你们召集了100多人,开5天会,就没什么游乐项目吗?她们说,想安排,不知道该怎么玩儿。我问:不上近旁的刘公岛去看看?她们说,渡船归部队管,不好联系。我说,只要告诉他们,“氢弹之父”于敏要来参观,威海驻军还不得拉出仪仗队迎接啊?她们用怪异的目光看着我——事情还可以这样办吗?
在一个物欲刚刚开始释放的年代,他们找不到追随者,也是很正常的啊。
**此后再没见过他们。但我知道,这些科学巨星们,在不声不响地推动社会潮流转变。**杜祥琬决定,这个“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要每两年召开一次。据悉,此后14年间,这个着眼培养下一代的会议又开了7次。杜祥琬每次都参加,终于使我国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茶叶蛋”和“原子弹”的价值又颠倒过来了。如今,于敏、陈能宽、邓稼先们徒弟的徒弟门下,也已经挤破脑袋。据“九院”人才招聘网站介绍,2013年该院共招收433人,竟有1万多人报名。最后的获聘者中,来自清华、北大、中科大3所顶尖名校的研究生,高达91名——网站还傲娇地说明:“不含定向生在内。”
图:彭桓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说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