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则天到李隆基:大唐法统的百年纠结(上)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15332-2019-01-17 11:50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赴日展出一事引发海内舆论大哗,台湾当局以国宝媚日之姿受到了网友们的严厉批判,笔者不再蛇足之论。颜真卿字字泣血,以此贴纪念从侄颜季明,他在安史之乱时与父亲颜杲卿(颜真卿的堂兄)一同战死,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颜氏祭侄是神州不灭,华夏长久的传承精神最经典的表达。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发生在八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不但是整个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世史家甚至视之为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分水岭。这支起自帝国边鄙、杂糅胡汉的安史叛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在不过两月的时间内便攻陷两京,占据半壁江山。史学家们多从地缘政治形态、职官志的流变和唐朝财税改革以及外交等方面,对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著述甚繁,本文以不逮之力,从朝代法统的角度上溯到安史之乱前的百年,以唐周嬗变为背景阐述唐朝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多重政治合法性危机。
武则天的政治遗产
神龙元年正月廿二癸卯,即公元705年2月20日,神都紫薇城近一年多波谲云诡、彤云密布的政治局势迎来了最高潮,剧情的主角是两个年过八十的老人,担负着光复李唐旧梦的凤阁侍郎张柬之领导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兵变,仍奢望在龙椅上渡过自己鲐背之年的武则天无奈宣布退位,内禅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他就是唐中宗。
《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
彼时已经衰朽不堪的武瞾,在当了十个月的太上皇之后也撒手人寰,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周”作为一个朝代名称已经成为了历史,说她“太宗在世有贞观遗风”也好,“窃大唐神器的阴嬖之人”也罢,是非功过待后人评说。但对武则天的继任者们来说,他们无法回避一个相当尴尬和棘手的法统迭代问题:武周已逝,李唐中兴,唐——周——唐的这段曲折的国祚存续如何叙说呢?
武则天开始代理朝政是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从这时开始,李唐的天下逐渐显露出易手的苗头,再到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乱兵败退位(公元756年),期间差不多有百年的时间。所以本文的标题就是大唐法统的百年纠结。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是李隆基如何处理武则天留下来政治遗产;第二,开元天宝年间的唐朝法统渊薮的南北之争问题;最后是安史之乱背后的天命法统之争。
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唐帝国出现的基本法理性松动的现象到了玄宗一朝呈现出了速度和量级多重迭加态势,李隆基除了要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为大唐整衣冠、复神器、开太平之外,同时还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帝国法统之意识形态构建的重任。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建立在“贞观之治”红利基础上的高宗一朝,内政和外交方面依然还有别开生面之感,国家机器各个零件的运行总体良好,这就让武则天对“天命在我”的舆论塑造和改制易服颇费了一番周折。唐——周嬗变也因为武则天本人的性别显得格外异样:她完全无法从古籍经典中找到任何女性为帝的法理根据,只另起炉灶剑走偏锋,抛儒入佛,以弥勒菩萨下凡自居,却又心宣服膺周礼,改国号为周,宗庙、服色、五德轮替为之一新,皇嗣李旦及庐陵王李显就成了武则天称帝前后最大的牺牲品。他们先是从高宗李治到武周建政期间扮演了过渡性角色,又在武周覆灭到玄宗称帝之前再次将这种过渡性角色重新演了一遍。
武则天生命中最后时刻念兹在兹的武氏家族的“血食”问题,即将武李两家以婚姻的形式强行捆绑,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韦后毒杀中宗到玄宗与太平公主反目成仇最终酿成唐隆之变,一系列血腥的宫斗剧让武则天留下的政治遗产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被武则天在心理上摧残了几十年的李显,战战兢兢地坐上了龙椅。这个位置对他来说不是太陌生,20年前,他曾在此处蜷缩了50天就被亲妈赶下了台,如今复周为唐的任务对这位即将过50岁大寿的他来说未免过于艰巨了。
甫一继位,李显便宣布大赦天下,在神龙元年颁行天下的诏书中,他这样“祖述尧舜”:
大唐高祖神尧皇帝,圣期首出,天与神器,有大功于区夏,大造于生灵……
历数先贤创制不易和列祖列宗开国的劬劳是即位诏书的惯例,所以李显是如何叙说李渊、李世民、李治等话语我们可以略去不谈,关键点就是他是如何评判武周的:
则天大圣皇帝亶聪成德,浚哲应期,用初九之英谟,开太一之宏略。振玉钤而殆封豕,授金钺而斩长鲸。受河洛之图书,当昊羲之历数。惠育黎献,并登仁寿。既而凝怀问道,属想无为,以大宝为劳生,遂复忝于明辟。
从这篇诏敕中,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亲妈和周朝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上文有这么几句话需要特别拈出,一个是“受河洛之图书,当昊羲之历数”,一个是“遵太宗之社稷,不失旧物”,李显说武则天乃是受河洛之图书,用了神学天启的修辞手法抹过了最为棘手的李唐宗室对她“篡位”的潜在认定,“遵太宗之社稷,不失旧物”是说武则天的改制即便是上溯到太宗,遵循的是“正——正”的历史逻辑线条,而不是高宗——武周——中宗一种“正反合”的结构。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显用了“则天大圣皇帝”称呼自己的母亲。
唐中宗李显,一生悲剧
四年后的南郊祭祀,李显再次颁布了赦诏,颇耐人寻味的是在叙述了“太宗文武圣皇帝”和“高宗天皇大帝”之后说“则天大圣皇后建补天之功”,武则天由原来的“则天大圣皇帝”变成了“则天大圣皇后”。这是一种追述的降级吗?倒也未必,因为则天大圣皇后本来就是武则天临死前的遗嘱,说她死了之后,就用这个称呼指称自己。
既然如此,为何中宗登基的时候没有遵循母命而是用“则天大圣皇帝”呢?笔者分析,皇帝比皇后更能宣示武周的正统而非闰统性,在“神武革命”大局未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计划矛盾,防范中宗一朝武氏势力反扑是一个较为周全的权宜之计。
突然消失的武则天
然而,单单在官方文书中对武则天的称谓做修辞描绘就是万全之策吗?更棘手的问题是,武则天当政期间,有不少李唐勋贵和地方实力派打着光复的旗号发动了“起义”,而且自己的第一个任期(虽然只有50天)也是被武氏逼着退位的,这段历史如何述说呢?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对武瞾留下的较为负面的政治遗产仍然缺乏圆融的处理方式。
对此,我们在中宗即位诏书中看到了非常戏剧的评判:
敬业挺灾于淮甸,务挺潜应于沙场。天柱将摇,地维方挠,非拨乱之神功,不能定人之危矣……
既而凝怀问道,属想无为,以大宝为劳生,遂复忝于明辟。
前一段说的是武则天称帝后有名的徐敬业叛乱,参与其中的还有鹅鹅鹅的神童作者骆宾王。
武则天对徐敬业之乱毫不手软,仅仅用了两个月便用雷霆之势彻底镇压之,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失踪,给后世文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同时留下的还有千古檄文《讨武曌檄》。
徐敬业虽然姓徐,但曾被赐姓李,他自认为自己的起兵是一场“义举”,讨武逆复大唐,公开打出的自称就是匡复府大将军。问题就来了,如果武周法统没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徐敬业举事呢?
对此中宗李显说的很清楚,徐敬业是“挺灾”,而武则天有拨乱神功。
也许徐敬业在被杀之前曾经想过有朝一日拨乱反正之后,李姓皇帝终究会给他平反昭雪,但历史给他开了一个玩笑:李唐复国了,他依然是叛贼,终唐一朝没有翻身,李显已经给他定了性了。
至于亲妈逼自己退位,李显认为是那是自己意志消沉不想当皇帝了——凝怀问道,属想无为。再提一句,唐睿宗李旦让位给儿子李隆基的时候,重复了李显的这套说辞,说自己潜心修道无虑无求,主动让位给了玄宗。
接下来韦后鸩杀中宗之后,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强烈劝进睿宗李旦继位,唐睿宗的诏书上依然说“则天大圣皇后临朝”如何如何,萧规曹随并无更改。
唐玄宗李隆基精力非常旺盛,各种唐传奇的段子主角都是他,他虽然是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但是讨伐韦后和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有功,在和亲姑姑太平公主的斗法中胜出,于先天元年受睿宗禅让登基。
在武则天死后的中宗睿宗时代,大唐的政局板荡人心漂浮,“武氏余孽”反扑的火苗终于随着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旧人在政治舞台上的消失而不复存在。武周的种种正负面的政治遗产最终在玄宗这里得到了大清算。
少女版太平公主
而李隆基的清算手段简单却未必粗暴,他让武则天消失在了官方诏敕中,换言之,需要溯祖的时候,直接从唐高宗跳到中宗和睿宗。最典型的例子是开元十三年的东封赦书:
朕接统三代,承光五叶,尊奉高祖、太宗之业……
这个五叶就是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
甚至在唐玄宗泰山封禅的诏书,也没有提武则天一个字:
天祚我唐,文、武二后,膺图受箓。洎于高宗,重光累盛,承至理,登介丘,怀百神,震六合,绍殷、周之统,接虞、夏之风。中宗弘懿铄之休,睿宗粹穆清之道,巍巍荡荡,无得而称者也。
仿佛中宗直接承续的是高宗,李隆基在法祖的传承上抹掉了自己的亲奶奶。日光荏苒,或许他内心也觉得无需再顾忌用怎样的措辞去弥合一个很尴尬的唐-周断裂带。
宜粗不宜细,才智出众的李隆基肯定觉得自己很聪明,他未曾想到,由此引发了一个大唐另一个法统难题——老李家的江山来自哪里?
请看第二篇,南还是北——大唐的起点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