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国土之祸,堪比计生_风闻
木桶小圣-2019-01-17 15:46
国土之祸,堪比计生
学经济家©Photo by Rids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学经济家,作者:学总。
从2018年全国新出生婴儿数约1500万的数据看,真实生育率已不超过1.2,而且预计还将继续降低,因为经历了严格控地和棚改导致的一轮房价翻倍之后,房价收入比等同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泡沫最高峰时期。
生育率低于1.2意味着每代人减少40%甚至更多。现在三四十岁的人即使有养老金,大多数也要工作到不能动了才能退休,积蓄的房产届时多数也不值钱。其实不用那么久,今年25岁和20岁人口,比30岁的分别少700多万和1300多万,就足够喝一壶的。
导致现在这个死结的首先是计生系统,长期宣称生育率1.8,简单心算一下就知道,那需要10位女性中1位不婚不育+1位独生+7位二胎+1位三胎,才会有18个小孩,其中只有1个独生子女,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90年出生高峰是2800万人,到02年只有1400万人,想象一下房价压力。95后每年女性600-800万人之间,生育率1.0-1.2的话,新生儿就只有每年600-1000万了。
然而未来更狠的人口和经济杀手其实是国土,即使有四五亿亩耕地和3亿多亩农村宅基和建设用地处于半抛弃状态,十几年来仍然以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名义限制土地开发。结果全国城镇住宅用地还不到0.5亿亩,加上包含工业园开发区在内的城镇工业仓储商业服务用地,总共才不到1亿亩;加上铁路高速也只有约1%的国土具备资本价值,却堆积了超过美国和欧洲的货币总量,这种结构没法长期健康持续。房价收入比超过10,参考中国台湾地区6倍时对应生育率1.2,维持10倍的话估计很快就到1.0以下了。
资本始终难以下乡,导致6亿农村居民中仅2300万人从事现代经营(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穷到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仅有城镇37%。
6亿人被迫受穷,钢铁建材家电汽车产能过剩、高铁高速公路亏损、贸易顺差和中美摩擦(买不起什么好东西),城镇居民也好不哪儿去,体育用地不足2平米普遍肥宅,教育用地不足导致昂贵的学区房、私校和几千万留守儿童,北方上亿农户靠小煤炉取暖引起雾霾……
“严格限制特大城市扩张”和“永久基本农田由近及远划定”,把房价再次拉升一倍以上,为了防止“央地分权”把规划事务下放地方,还试图用新土地法闯关把部委权力法定化。
即使激进的改变土地政策,辅以现代地方财政融资分权改革的完美配合,最乐观情况下也只能做到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从2.8万提升到10万元左右、生育率提升到1.8左右,才有可能避免房价大幅下跌和金融动荡。其中逻辑嵌套层级很多,需要先梳理美国和日本韩国的相关经验,有助于理清几处关键。
1
最近在看《规划为什么会失败》,作者提到,在美国城镇向郊区自由扩张的1960年代,都市区的房价中位数/家庭收入中位数也大都在2倍左右。那意味着大多数普通青年高中毕业后工作三五年,就能结婚买房,那时7成房子是郊区的独栋,中位数面积一百四五十平米,三四个卧室,周围空地约一千平米。
结婚早,空房间多,空地也足够小孩开心玩耍,半大孩子也多,给点零花钱可以请来帮着照看小宝宝,学校由社区自治不怎么花钱,天伦之乐溢满……所以虽然有女权反战等流行观念的冲击,生育率到1969年还是2.5,可以说是希望的田野了。
即使目前,按我前两年粗略扒的一个数据,扣除海外群岛和阿拉斯加以外,美国其余本土州的地理气候、宗教信仰、种族文化、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城市化率都粗略相当,独栋住宅占比最高的5个州(72%以上)的生育率平均是2.0,而公寓占比最高的5个州则刚超过1.6,可见房子大、房间多,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非常高。
反观那时美国的对手苏联,居民们挤在20平米筒子楼里,六七对小夫妻共用一个厨房,怎么鼓励英雄母亲,总生育率也上不来。
2
从1970年代开始,先是罗马俱乐部那本《增长的极限》恐吓,接着石油危机,美国很多城市规划开始限制郊区扩张和住宅开发,那些扩张难度最大的城市,现在郊区房价中位数/家庭收入中位数达到了5到8倍,和欧洲多数城市相当,而对照的开发扩张很松的城市,则仍旧只有两倍多。
《规划为什么会失败》一书的作者对此痛心疾首。美国拿出2%的土地就够所有人都住大别墅,大停车场、大商场游乐园、工厂园区、企业总部、学校医院,限制性规划白白提升了约3成不必要的房价。去年美国房价中位数是20万美元,是家庭收入中位数是6万美元的3倍出头,按作者所说,如果没有规划限制那房价收入比又会回到2倍出头。
限制开发的恶果实在太多。规划越严格的地方,房价和租金越高,上千万户家庭买不起房,或者租房之后就过不下去了,需要政府每年上千亿美元去补贴利息和房租、兴建廉租房还有穷人福利;而且犯罪、吸毒和无家可归者比例更高,需要政府大量的警察、监狱、福利和医疗支出;很多底层小孩们放弃努力上学,反正看不到什么希望,因为父母一代也阶层固化了。原本追求高效、美观、便利的那些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也很难改变。
看到这里我觉得作者有些偏颇。从七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等东亚经济体就不断的积累外储,抢走订单但又不买够美国商品,外储累积到五万多亿美元了。美国产业界少了五六万亿美元的出口和就业,股票国债房产等资产池子却又注入了等量的水,出现了房价拉高、工薪拉低的巨大剪刀差,不提到这些就是不够客观。
好在美国是高度地方自治,一城一策,联邦政府无权干预,苹果亚马逊或者福耀玻璃等企业,不难找到约10万人民币一亩的便宜土地,兴建巨大总部或者工厂,居民也可以自由搬迁到那些便宜地方。可以说美国仅仅是部分地区感染了顽固性真菌,还是有很多正常的州或者城市可以避难。
如果作者知道日本、韩国的土地管制所造成的全民族的慢性自杀,他也许不会这么苛刻的批评自己的祖国了。
3
日韩的地制与美国最大的不同,是有众多立法和强大的中央官僚的交叉管制,所有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地主的自主空间都非常小,不能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我在公号里对东亚模式已经吐槽太多,这里只补几个段子。1993年6月当选的非自民党首相细川护熙,之前担任过熊本县知事,就曾因为一个汽车站要搬迁30米,屡次到东京拜求部委的官僚。也许是深受刺激,他当选首相就列了11000多项管制规定,并宣布“原则上全部废除”,当然结果是他自己马上被搞下台了。
另一个是看到中国台湾地区的媒体的吐槽,讲蔡总去台中给实业界打气,却有老板当场发怒:我去日本神户投资,厂房每坪(3.3平米)才6.5万新台币,在台中工业区25万新台币都找不到,怎么搞!再搜发现最便宜的漳滨工业区每坪5万新台币,马上理解了为什么台湾年轻人20年不涨薪水,要苦考公务员或者要闹了。
这个传导机制大概是这样的:严苛的管制锁定土地以后,制造业很难再新建园区厂房,就只能出海,其他公司难以新建总部,就只能挤在城市里缴纳高昂租金。创新的激励、股票的分红、员工的薪酬都会被租金削薄,股市回报和巴菲特玩的那个场子没法比。
工厂不怎么扩招,好的就业机会过度集中在一线城市(所以日韩都有超级大的中心城市),青年们从小熬补习班以求好的工作机会,三十多岁才能挤进小房子,还要努力加班还房贷,生育率自然下降;挤不上去的普遍就心态崩了,日本青年宅,中国台湾地区的青年闹。
包括日本房产泡沫,大头也要归功于土地管制。买家争相出手时,许多周边土地划为农地禁止开发,可开发的土地极少,还得跑上几年流程才能交付,价格自然飞涨,导致更多人追进,房价就自我循环起来了。中国台湾地区从1986年到1990年房价上涨4倍,原理相似,搞笑的是当时还限制供地,美其名曰打压炒作。
东亚的官僚社会相似到令人可怕,上司、前任出的政策是不可能有错要改的,同事们的权力是绝对不能砍的,那等同于自杀。即便抄来了自由媒体、独立司法和选举政治,但官僚们终身互相嵌套的韧性超强,首相总理议员也拿他们几乎没辙,民间和企业又以顺从迎合为主,学者和媒体吵吵一阵就过去,即使外部压力要求结构性改革,可通常也因为不能免官而不起作用,官僚社会里不能免官的约束就近乎等于零。
美日谈判时美方小组还真的曾经给过建议,要求下放规划权限、调整土地税收结构,以此促进投资消费和内需,但这种“市场机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美式思维,和东亚官僚体系是天然死敌,享受过诸多地方一次次来求情、地方“陈情团”年年前来拜码头的官员们,放权的痛苦堪比戒断海洛因。最后用承诺调整土地税制、户均住宅用地增到95平米、增加基建开支等糊弄过去。直到泡沫破裂之后才挤牙膏式一点点放权,嗯,渐进式的“改革”确实比较缓和,代价是日本完了。
然而日本还是受过特别关照的,55%的住房是一户建独栋小楼,平均实用面积120多平米,总体生育率还能到1.4,比韩国1.0和中国台湾地区的1.2要好很多。现在只知道日本老龄化很惨,那是因为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生育高峰比日本战后高峰要晚十年,还没轮到时候给大家表演什么叫真正的人间惨剧。
不过还好日韩只是管的严,没有禁止地权流通,十几年时间就均富了,没有人为制造城乡收入差距2.7倍、财产性收入差距12倍这种堪比拉美非洲的割裂。
4
总算到了核心部分:国内的土地政策中断了正常的财富循环和链式传导,导致居民人均收入少了2/3,需要尽快接续上去,才能撑住经济增长、债务、房价还有税收。
这里假设几个例子,帮助理解正常传导机制:
举例1:假如某特大城市每年新批出3000万平米新建或改建住宅和商业办公项目,要求业主按规划配建600万平米学校医院体育馆费用,还要求每新增平米缴纳市政增容费,假设平均每平1.5万元则政府收入就有4500亿元,大约是每年土地拍卖毛收入的2倍。银行自动会为业主们配套几千亿贷款,其中建安支出会变成相关企业营收和工人工资,流向全国。
正常的机制的关键是用财税框架限定。房产税是市政维护和市政债券利息的支撑,扩张则依靠市场认购新债还有新增面积的增容费,征收靠房产申报价值的倍数,钉子户报几倍价格就必须年年缴几倍房产税。相比而言,上级政府限定供地+地方征收拍卖+增值税和贷款支撑基建的方式,问题太多了。
举例2:设立一个5年期的临时规定,城镇每新建300平米住宅和办公面积,需要购买一套宅基指标。举例1中的某特大城市这3000万平米就需要购买10万套宅基约500亿元,就有10万户农村居民带着约40万元指标款进城变成首付。
显然,接收的城镇又需要购买宅基指标,继续拆购更多宅基,链式反应因此启动。五六年的时间能大概纠错,绝大部分农民进城,专职农户的经营面积扩大十倍,城郊村镇快速变得欧美化。
举例3:企业和个人包括港澳台和境外富豪,收购多个乃至几十上百个宅基指标后,就可以购买大块土地(多数会自动选择丘陵和林草地),兴建别墅、城堡庄园和总部。国人现在每年仅在美国购置豪宅的数量就有3万套接近300亿美元,3万户移民即使每户带走3000万人民币财富,那每年也是万亿级的财富外流。为什么不准流向国内的农村田园、私营高端医院学校和慈善机构呢?
这些钱变成农民、教师、医生的消费和投资,又会变回企业的营收、利润和税金,一轮一轮的提升。要知道2013-2017年财政的扶贫专项补助5年才2787亿元,多数还只是折腾了干部、养了懒人,为什么要把20倍的钱撵到北美澳洲呢?
举例4:现有城郊、县镇周边不设置任何硬性开发边界,以配套费和房产税、污水和环卫规划要求,自然会杜绝无谓的浪费。至于每户占地一亩或者两亩,那悉听尊便,即便2亿套住进六七亿人,占了三四亿亩就占了吧,何况拆村并地能回来大半。
以上是粗略解释,实际落地所需要的细化和配套措施远非个人能罗列,多数读者也看不完。可以确认的是,调整以后,城乡差别、经济停滞、债务危机、房产泡沫、内需不足、钢铁建材家电产能过剩、高铁高速公路亏损、进口不足导致贸易摩擦、乃至公务员白条……这些大多会自动消失。
中国经济也能转型为现代经济:农业就业不到5%,工业就业不到20%,其余7成多人都从事教育、医疗、金融、法律、体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环卫、物业、运输等工作,绝大部分是互相服务。那时,人才真正成为财富的源头。
相关书籍:
《规划为什么会失败》:美国各地的城镇、绿化、交通等规划的对照,以及规划师、议员、官僚的算盘。
《资本的秘密》:德索托,土地房屋产权是否清晰可以交易、企业经营是否少受骚扰,这两条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不是秘鲁、印尼和墨西哥的人更笨、更懒。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索维尔版,入门级,无脑推荐必读。
《市场失灵的神话》:偏学术些,阅读难度稍高,有导读版。
《官僚体制的政治》 :塔洛克著,偏学术一点儿。
《暴力的阴影》: 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孟加拉、韩国、智利等的权力结构与经济发展。
《战犯参谋》: 通俗演义体裁,多次推荐,官僚机器不要说顾忌老龄化或者泡沫或者亩产万斤,哪怕发动世界大战把自己也害死,也很难停下来。
《战后日本经济史》: 野口悠纪雄。
《政治分肥》: 斋藤淳,偏学术偏硬。
《大衰退》:辜朝明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学经济家,作者:学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本文由 学经济家©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81370.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