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孙中山誉为“当代班超、陈汤”的北洋功臣是怎么死于自己人枪下的?_风闻
仗剑读史大司马-北京天畅宏声广告有限公司媒介总监 历史博主2019-01-18 17:38
徐树铮将军戎装照
“比得来电,谂知外蒙回心内向。吾国久无陈汤、班超、傅介子其人,执事(指徐树铮)于旬日间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自前清季世,四裔携贰,几于日蹙国百里。外蒙纠纷,亦既七年,一旦归复,重见五族共和之盛,此宜举国欢欣鼓舞者也”——孙中山。
是谁做了什么让孙中山先生如此欢欣鼓舞,居然以平西域之班定远,名将陈汤以比之。
“又铮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袁世凯。
袁大总统口中“有小才,但傲岸自是”的“又铮”又是何人?
两位民国大总统口中之人,就是北洋名将徐树铮。
徐树铮其人,出身秀才,又能晓畅军机;文武兼备,但锋芒毕露;才华横溢,却又心狠手辣;22岁时投奔袁世凯而未得结果,机缘巧合之下,被段祺瑞倚为心腹,亦师亦友,终生追随;有人评价徐树铮为北洋枭雄,也有人评价他武力收复外蒙“功业不可及”是北洋时期唯一的民族英雄 。
徐树铮手书《答友》
徐树铮的一生,就是矛盾的一生。
徐树铮字又铮,号铁珊,自幼有神通之称,22岁时投奔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但不巧正赶上袁世凯母丧丁忧,袁命道员朱钟琪接见,俩人都属于锋芒毕露的性格,没有谈好。徐树铮住在济南高升客栈,无聊之际,为客栈写几幅对联。有天段祺瑞正巧到高升客栈访友,见徐树铮气宇不凡,问其姓名,徐告之曰投友不遇,盘缠用尽,正在等空人凑钱寄来,段问可愿意追随于我?徐树铮回答的也痛快“值得就,则可就”,于是毕生追随段祺瑞。后来徐树铮去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学成回国后在段祺瑞身边领袖群僚。段祺瑞一生刚愎自用,只有对徐村铮言听计从,所人当时北洋系内有人调侃段祺瑞是刚愎“他”用,这个他就是指徐树铮。
北洋时代有大徐小徐,大徐就是大佬徐世昌,小徐就是徐树铮。
徐树铮崭露头角是在清末段祺瑞通电拥护共和时,拥护共和,逼宫清廷的通电就是出自徐树铮手笔,徐本人也以总参谋官身份名列逼宫的49名将领之中。
民国建立之后,袁大头就任大总统,宫权不能旁落,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就任陆军总长,1914年,任命徐又铮为陆军次长,开始在北京政坛翻云覆雨。
要说袁大总统一世枭雄,毕竟有识人之能,他对徐的评价“又铮其人,亦有小才,如循正轨,可期远到。但傲岸自是,开罪于人特多”可谓一针见血,老袁称帝失败之后,不得不让段祺瑞组织责任内阁,段祺瑞想任命徐树铮为国务院秘书长,去征求袁世凯的意见,即是是当时袁大头有求于段祺瑞,却依然不能同意,脸色相当难看的说道“真是笑话,军人总理,军人秘书长,这里是东洋刀,那里也是东洋刀”。可以说袁世凯和段祺瑞在北洋系生死攸关的最后关头仍然不能和谐,中间的不愉快,就是发生在徐树铮身上。
袁世凯去世之后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段祺瑞为总理,徐树铮升为国务院秘书长。此时的北洋系群龙无首,小徐行事独断,威福自专,除了段祺瑞,连大总统放在眼里,气得黎元洪说“这哪里是什么总统内阁,分明是秘书长内阁嘛。”
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达到高潮时,段祺瑞被黎元洪罢免,此后不管是张勋复辟,段祺瑞自立为讨逆军总司令,以“三造共和”的功勋重掌大权,还是1918年奉军入关,拥护段祺瑞重新上台,这些都是徐树铮游走于各派军阀之间,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结果,可谓“运筹赞襄”,居功至伟,当时人称徐树铮是段祺瑞的“小诸葛”,称徐树铮为“小扇子”。小徐自己也是颇为自得,自称“匹马度关”。
真正让徐树铮名扬天下的是他以一旅偏师,武力收复外蒙,而凭此一战,小徐几可与古之名将并肩而坐。
辛亥革命期外蒙古在俄国的挑唆庇护下自治,中华民国仅享有宗主权的虚名。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外蒙的王公和喇嘛大受震动,产生回归中国撤销自治之心。而徐树铮早在1912就有以武力力保蒙古的思想,并提出过《西北筹边办法大纲》主张外蒙与内地完全同化一致。
1918年6月13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节制西北边防军,并边防军陆续开拔外蒙。名为边防军,其实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兵力不够,徐树铮效仿东汉末年董卓进洛阳,表面上每天派军车拉大批军人进驻外蒙首都乌兰巴托,实际每车仅20人士兵,晚上再把汽车偷偷开出城,第二天一早再进城,如此十数天,外蒙王公以为徐树铮此行,率雄兵数万,遂老老实实的拟出了请求撤治,回归中国的呈文,徐树铮快刀斩乱麻,立刻将呈文送至北京。11918年11月22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批准外蒙呈文,至此外蒙古全境重新被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徐树铮短暂收复外蒙
徐树铮立此不世之功,志得意满之下,在乌拉巴托作词《念奴娇》一首,以抒其志:
砉然长啸,带边气,孤奏荒茫无拍。坐起徘徊,声过处,愁数南冠晨夕。 夜月吹寒,疏风破晓,断梦休重觅。雄鸡遥动,此时天下将白。遥想中夜哀歌,唾壶敲缺,剩怨填胸臆。空外流音,才睡浓,胡遽乌乌惊逼。商妇琵琶,阳陶觱篥,万感真横集。雕戈推枕,问君今日何日?
其意境苍凉雄浑,颇有名家之风。
公元1925年,民国14年12月30日夜,廊坊火车站离车站大约一里的地的方,传来两声枪响,被孙中山先生喻为陈汤、班超的北洋靖边名将,被冯玉祥手下枪杀。
早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段祺瑞东山再起,担任北京政府临时执政,但这时的北京,早已是物是人非,以北洋正统自居的段祺瑞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气势。因为小徐平日骄狂,得罪人太多,所以安排徐树铮出国考察。徐树铮考察团一行15人,将近一年间,走访欧美苏联日本等十余国,会晤了美国总统柯立芝、斯大林、日本天皇、墨索里尼等元首。于当年12月回国。
徐树铮出访欧洲
徐树铮回国之后,北京局势已经相当紧张,段祺瑞和他身边朋友幕僚,包括大名鼎鼎的张少帅,都叫他不要去北京,但小徐恃才傲物,飞扬跋扈,觉得自己在北洋军中,是唯一有国际声望的人物,谁敢对他怎么样,对是毅然入京。
果然在徐树铮觐见完段祺瑞,离京之时,在廊坊遇害。
杀徐树铮,元凶是倒戈将军冯主祥无疑了。杀人动机有三:
第一、徐树铮当年枪杀了老冯的舅舅陆建章。陆建章也是北洋一系,当年徐树铮心狠手辣,从背后枪杀陆建章,在北洋内部也是引起轩然大坡。本人北洋众人同出自小站,多年间大家互为袍泽、亲家,多年来虽有政见不同甚至刀兵相见,但同不对自已人以私刑杀戮。徐树铮坏了北洋多年的规矩,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他自己又被冯玉祥、陆承武(陆建章之子)手刃。
所以,小徐被杀噩耗传出之时,北洋中有“大徐”之称的徐世昌曾作一挽联:
路途风闻遭兵劫,
每谓时艰惜将才。
而在小徐杀陆建章之时,大徐也是这以此挽联,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第二、徐树铮在出洋考察途中,与墨索里尼达成军事及借款协议,这项协议,成成段祺瑞的皖系在政治上的一大本钱,也使小徐本人如虎添翼,冯玉祥害怕一旦与段祺瑞翻脸,后患无穷,所以必须提早除掉徐树铮。
第三、当时徐树铮与奉系张作霖联合坚决反共,而冯玉祥有“赤化“嫌疑”。
徐树铮徐段祺瑞以外,一生佩服前清状元张謇,二人堪称忘年交,小徐被害之后,张謇所作挽联,状元手笔,自然不凡,寥寥数语,可以说是概括了徐树铮的一生
语谶无端,听大江东去歌残,忽然感流不尽英雄血;
边才正亟,叹蒲海西顾事大,从何处更得此龙虎人?
(@仗剑读史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