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佩奇背后的“楚门的世界”_风闻
杨姓莫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2019-01-19 18:57
当“社会良心”这个词汇愈来愈多的被提及,我们的确有一丝恐慌。看这样的文章我总会感叹,“或许这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创意罢了”。看完片子果断将要流出的眼泪收了回去。
不知道从何时起,成功学成了中国社会的理念基础,“一切为成功”激励着我们上下求索,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好,我们的认知也不断更新,就像闯关游戏一样,成功学激励着一代代人追赶潮流,那些砥砺涌进、锐意进取的词汇形成了这个时代的标签,成功至上的理念被深深的刻在了这几代人的脑海里。
猛然间,一脚油门踩到了年底,停车回家面对家中老人时,尤其农村出身的人,回到老家时,恍如隔世。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社会的另一面,大多数人“被成功”的社会中,其实我们都是平凡的存在,更慎者,还有大量被远远抛在时代的角落里的群体,他们既发声无力又不知如何自处,“一切为了赚钱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尤其是电视里那些成功的男男女女,吸引了无数的人模仿,当然大多数时候,这是一种正能量。但这些声音太过于鼓噪,淹没了那些无力的呐喊。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弱势群体被人所遗忘,甚至家中儿女也鲜有提及。一代人与另一代人有了意识上的割裂,扯不断的只有利益上的纠葛。有人说那些老人无论从能力上还是意识上都已经落伍了,不值得去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本。我理解它们的负担与挣扎,毕竟有句话叫做“背负太多,难以前行”。不过些许的关怀和关注并不妨碍我们的进步与追求,有背负感,只能说是自私的借口而已,他们在三年灾害时都能生存下来,都能养一群儿女,难道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养一个都能累死?说白了,这不是一个物质上的问题,他们缺少的是精神的安慰,更多的是老人想对子女更多的付出而不被接受而已。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苦难、了解他们的恐慌,难道不正是每一个人了解自己未来的途径吗?
传统的意义在于教育,如果缺失了对“终”的教育这一环,则会让“生”索然无味,人终其一生,善始善终才叫成功。记得小时候总能听到一些老人说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人老了就会被儿子背进遥远的山里自生自灭。其实这是真的故事,这些地方叫自死洞,又称既死窑。如果有哪个人于心不忍,按照神话故事的套路大抵要感动上天的神仙,赐予他财富,或者感动了哪个仙女要以身相许。但现实中却不存在“大抵”这个词汇的,传说故事给了我们这一代很正能量的教育,那时的老人有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在孩子懵懂的年纪变成了启蒙教育,现在的孩子不缺物质享受,体验着科技带来的进步,却不一定能享受的到精神带来的满足,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抗拒,说白了,是愈来愈多的自私。
从任何一门哲学中总结,物质的丰富都很难弥补精神的空虚。马克思主义讲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活实践中,应该加上一句:精神的基础决定人生的高度。唯物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唯精神为高的原则可让社会安定繁荣。衡量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切入或许更直接有效,成功学的泛滥只会让大多数人沦为工业时代的工具而已。如果有人喜欢看卓别林的电影,对比一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本质并无太大区别。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平心静气地看卓别林电影?怕是与“知否知否”这样的电视剧相比,毫无价值可言,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已经被广告所左右。早在电视盛行的时代,普通人的生活一如“楚门的世界”描述的那般场景,人的衣食住行的标准就已被设定,一切都按照设定好的剧本进行;步入信息时代,包括连喜怒哀乐都不一定自己左右,如若不然,大数据可以告诉你一切。只是,现实中的“楚门”们没有去寻找世界尽头的勇气。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还是离不开那三个最简单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要到哪里去?年轻一代思想里如果缺少了,甚至故意闭口不提“我从何处来”,只想追求“要去哪里”,那么究其一生,他(她)未必能搞明白“我是谁?”这个问题,这个条件下的人与机器的一枚螺丝有何区别?真变成上一代所期望的社会“螺丝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