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古代并没有环保定义,但是保护环境的理念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缺_风闻
多动症孩童没有爱-2019-01-19 15:41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读者》这本杂志应该没有人不看过的吧。
而我们其中的很多人也随着自己渐渐成长,慢慢地从迷信到放下执念,能够以一种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审视杂志上刊登的一些故事和文章。像是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一次打脸事件就说明了这种成长和转变。
1月18日,有微博大V分享了《读者》杂志上曾经刊登过的一篇文章《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考试最后一题真是绝了!暴露了所有人的本质》,全文如下:
经查询,这篇文章刊登在《读者》杂志2014年第5期上。
可以看到,文章以非常平实的文笔介绍了一个名为蔡双雄的中年男人参加的一次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的一次升职考试。事前,蔡双雄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笔试中还是遇到了一道怪题: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
这一道题,蔡双雄并没有回答得上来,也诚实地在试卷上讲述了自己的情况。一道20分的大题没有答出来,蔡双雄还以为没有机会了。可是事情却峰回路转,蔡双雄成为了进入面试环节的唯一人选。因为选拔委员会认为,唐太宗时期的确是没有为保护环境采取过任何措施,而蔡双雄以自己的诚实赢得了面试的机会。
文章最后面总结说:
一个人的德行,往往会在细节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保持诚实的美德,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整篇文章梳理下来,就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行文思路非常符合《读者》杂志的标准鸡汤样式了。
首先是一个高大上的背景,香港廉政公署内部的升职考试。一个容易让人起恻隐之心的主人公,43岁的蔡双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生活压力巨大,升职考试对于这个中年男人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整个故事又高潮迭起,充满了波折引人入胜,蔡双雄先是以为自己的希望渺茫了,而且同事也前来安慰,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又成为了唯一进入面试环节的人选,前后的反差足以让不少读者拍掌叫好。
如果,这些都还不够的话。那么再告诉你,蔡双雄遇到的这道怪题其实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试题库抽选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应试者的诚信度,你是否还会动摇吗?
可是,如果我们多留几个心眼,就不难看到这个故事其实漏洞百出。
假设,我们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更大的概率是我们会放弃作答,直接留白处理;还是在试卷上诚实地向阅卷老师表态说,自己不会答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它负责什么事务,难道还能负责世界各地的考试吗,有个试题库?即使是它也是会招聘人员,有一个自己的试题库,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考一个知名度可能仅限于儒家文化圈的人物唐太宗吗?
再来就是这道题目:
唐太宗时期也许并没有环保的定义,但是保护环境的理念我们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吧。
评论区里也都是大型的翻车现场:
还有网友说,当公务员,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是核心素质……
但是关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是不是在反其道而行之,就有待商榷了。
那么唐朝到底有没有环保政策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必已经是不言自明了吧,植树绿化、按时采伐树木、建设排水设施等等,这些总是有的。
来看看课代表给出的标准答案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