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4_风闻
一头雾水2018-微信号:Cz_1121_692019-01-19 01:06
波兰———欧洲的问题儿童
在一次大战的硝烟中,一个波兰国家在过去的德国、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中间,硬是挤了出来。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异族统治,在几大强权夹缝中生存的波兰人是典型的问题儿童,他们近乎用一种被迫害狂式的目光看着整个世界,怀疑所有强大的国家都想欺凌他们。同时又是迫害狂,希望找几个软柿子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强大,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他们认为俄罗斯人是落后的野蛮民族,应该由波兰进行统治,他们嫉妒自己的近亲捷克人在经济上的成就,认为他们已经日耳曼化了,是斯拉夫人中的叛徒。
在希特勒的“路线图”里,波兰是作为入侵俄罗斯的协力国家,历史上俄波两国是世仇,波兰历史上多次入侵俄国,而在俄国近三百年强大之后,又成为三次瓜分波兰的主导者。在波兰刚刚复国后,这由三个国家的边缘地带拼凑起来的,有九种法律体系,五种货币,66种铁路系统,以及165种火车头型号的国家,不是忙着处理自己内部的问题,而是立即投入了一场又一场为了扩张领土的战争。波乌战争(1918——1919)、波立战争(1920)、波捷战争(开始与1918),和最著名的波苏战争(1919——1921)。温斯顿丘吉尔对此称道:”巨人的战争结束了,侏儒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1920年夏,已经从内部动荡中恢复过来的俄国人,开始反攻,大军直逼华沙城下,关键时刻波兰领导人毕苏斯基在城下打出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反包围,重创了俄军,解了华沙之围,被称为”维斯瓦河奇迹“,这场奇迹也挽救了这位军事强人的声誉,使他有能力在若干年之后,发动政变,推翻议会统治。
1934年,双方签订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又把《俄波互不侵犯条约》做了延期到1945年。毕苏斯基谈论两个条约时说:”拥有这些条约,我们就要跨坐两板凳,这不会持续的太长。我们要知道我们因哪条板凳而摔倒,我们要什么时候才摔倒。“
1935年,一代强人毕苏斯基的统治落幕后,没有一个人可以继承他巨大权杖的重量。波兰政治上分为总统派和元帅派,总统派以总统莫西奇茨基为中心,主要由文官和职业政客组成;元帅派为毕苏斯基钦定的继承人,波兰军队最高指挥官——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主要由军人组成;在这两派之外,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约瑟夫.贝克是当时政治的第三势力,波兰外交政策的长期掌舵者,很得一些技术性官僚的支持。
到了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后,贝克就认识到法波同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开始向德国靠拢,希特勒也热情的接纳了这位新入伙的小帮凶。但是这样的政策在波兰国内引起了反响,且喜且忧。喜的是得到了实惠,在奥地利危机的时候,当西方都聚焦德国,波兰趁机用武力威胁邻国立陶宛,让他放弃对维尔纽斯的主权;苏台德危机之后,波兰又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很多领土。忧的是,波兰越来越像德国的卫星国,无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波兰梦。同时波兰境内的德意志人聚居区,但泽走廊是一个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
希特勒的解决方案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波兰独裁者毕苏斯基和他的主要外交助手贝克访问了德国。毕苏斯基认为希特勒上台是一个改善德波两国的契机。因为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扩大一点说是也仅仅是南方德意志人——当是南北德国有很大的不同,北方人说低地德语,信奉路德宗,南方人说高地德语,信奉天主教。
而北方德国人,尤其是德国东北的普鲁士人,对波兰割占了但泽走廊极度仇视,因为它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方分裂开,不仅影响了领土的完整,对经济发展也造成极大困难。而在魏玛政权中,掌握大权的恰恰是这些东普鲁士出身的军官们,国防军之父和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将军早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论断并没有错,希特勒比东普鲁士的军事贵族们对波兰更亲善,把波兰看作进攻苏联的最重要助力。但是一个政权的掌舵者,无论这个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那么他都必不可少的受到民众舆论的压力。希特勒对波兰亲善的政策在德国并不得人心,尤其在解决苏台德问题之后,但泽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为什么天才的元首可以收复苏台德,却拿不回小小的但泽——希特勒必须有所行动才能让德国民众感到满意。
在1938年11月,在解决苏台德问题不久,希特勒对波兰提出了最终解决两国领土纷争的一揽子方案:
第一,德国收回但泽市,但是不要求收回整个波兰走廊,波兰可以保留他们在但泽旁边新建的港口格丁尼亚;
第二,为了改善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方的联系,德国要求在波兰走廊新建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德国拥有公路和铁路的治外法权。
第三,波兰要参加德国主导的由日本和意大利参加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第四,德国对但泽归还后的波兰边境进行担保,不再对波兰走廊和西里西亚等地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提出进一步的领土要求。
站在希特勒的角度,这个一揽子方案来说是相当宽宏,如果有一个国家看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现在的惨状,面对如此宽宏大度一定会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波兰偏偏是一个问题儿童,一个被迫害狂。他们毫无犹豫的就回绝了希特勒,让元首非常没有面子。波兰人说他们不要做德国的卫星国,要做独立自主的“大波兰”,所以不参加什么国际条约;他们也拒绝给任何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治外法权”,这是对他们主权的侵犯;他们怀疑德国在得到但泽后还会继续要求其他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所以不如一开始就拒绝任何让步。
被波兰人如此驳了面子之后,元首居然表现出罕有的“温柔体贴”,他认为这是波兰政府担心受不了民众的压力,而不敢把但泽归还给他,于是偷偷对的波兰说,“不如我把但泽先占领了,然后你只要承认既成事实就好了。”按照元首的计划,这次占领将不出动德国正规军,而是通过武装当地人暴动的方式,这样可以给波兰人留足面子,只要他们约束好当地军警就行了。但是波兰人这次让希特勒彻底抓狂了——波兰人闻讯立即调集了两个步兵师去监视但泽。
但泽失火 殃及捷克
到了1939年二月份之后,随着两国谈判的崩盘,德波关系骤然紧张起来。德国决定对捷克施加强有力的军事压力,为此他们除了在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调动军队之外,还打算把一支地面部队派往斯洛伐克,这样就对波兰形成三面包围的局面。但是调动大军和进驻空军不一样,为了保证庞大的地面部队的调动和补给,他们必须利用这个地方的铁路交通中心布拉格。
但是《慕尼黑协定》里,捷克斯洛伐克的残余领土受到英法德三国联合保证,任何他国军队都不能进入这里,所以德国的想做的事情必然要违反《慕尼黑协定》,既然反正要违反协定,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干到底呢?不如直接把捷克剩余的土地占领了算了——这样的想法开始在纳粹高层的圈子里回荡,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主意希特勒并不十分热心,虽然在慕尼黑协定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曾经对冒险占领剩下的捷克土地感到跃跃欲试。
希特勒在慕尼黑协定签署的不久后,就命令最高统帅部评估入侵捷克残余部分的可能性。得到的答案是非常令他满意的,这在军事上没有任何难题——在剥离了苏台德防线之后,德军可以迅速的推进到布拉格。但是到了1939年一月后,捷克新政府的顺从,和他们经济上对德国的依赖,已经让希特勒感到对局面的满意。捷克人已经准备答应德国的全部要求的要求——解散了大部分军队;退出国际联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和德国签订优惠的关贸协定;解散各种不符合纳粹胃口的左翼和右翼的自由派政党;而且捷克的工业也要向德国工业一样,受到纳粹当局的计划指导。基本上,这样之后,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只不过是德国的一个自治州,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一个大州——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更容易控制的小州——捷克、还有斯洛伐克。
但是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正在德国的鼓动下,正准备宣布独立的前夜,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不知道从哪里吃了熊心豹子胆,决定为捍卫国家的完整,进行最后一搏。1939年3月6日,哈查解散了卢塞尼亚的自治政府;9日解散了斯洛伐克自治政府,并且实行国家戒严,逮捕各独立运动领导人。
希特勒为哈查的行动吃了一惊,然后是狂暴的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被他像面团一样揉捏的捷克人总统居然有这样大的勇气,每个人都知道,斯洛伐克独立运动是受到德国在背后支持,哈查的行动时对希特勒正面挑战。这次事件让希特勒最终接受了这样一种意见——干脆直接把捷克占领了算了。一个自治的捷克国家,无论他对德国在服从,仍然是楔入德国边境线上的一个异族国家,终究是一种隐患——就这样捷克的命运被最终决定了。3月11日,一批德国武装人员冲入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救出了被囚禁的斯洛伐克独立领导人,然后在德国刺刀的保护下,在3月14日,斯洛伐克总理在议会宣布独立。
哈查知道自己闯了祸,只好请求希特勒的接见。14日晚,在柏林总理府希特勒接见了哈查,对他说现在的事态已经不允许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继续存在了,哈查必须签订协议,把捷克国家移交给德国管理。然后他把哈查扔给他的副手戈林和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两个人像恐吓小孩子一样,恐吓哈查在文件上签字。戈林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如果不签字的话,天一放亮,他的几百架轰炸机就会起飞,把他们号称中欧最美丽城市的布拉格炸成一片废墟。年近七旬的哈查因为心脏病发作昏倒了过去,希特勒的私人医生给他打了一针后醒来。他一面哭,一面同意签字,但是要求对捷克人的剩余权力与希特勒进行最后一轮讨论,希特勒同意保留了捷克人的一部分自治权——不过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部分少的可怜的自治权也被剥夺了。3月15日凌晨,捷克总统哈查签订了协议,同意斯洛伐克独立,并把剩余的捷克国家置于德国的保护下。德国兵不血刃的开入布拉格,把原来的捷克国家改为,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
同一天,在外喀尔巴阡区域的卢塞尼亚趁着一片混乱也宣布独立,这帮不知死活的家伙,马上遭到了匈牙利和波兰的联合入侵。因为当时的卢塞尼亚人分布于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的三国交界区域(就像今天的库尔德人),无论波兰和匈牙利都不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的卢塞尼亚人国家来鼓动他们国内的少数民族。
这次入侵受到了希特勒的默许,因为他担心一个独立的卢塞尼亚人国家会受到,他们的亲戚乌克兰人的支持,因而把斯大林的苏俄势力招引进来。于是匈牙利占领了外喀尔巴阡的大部分地区,波兰占领了北部的一小块,在边界匈牙利军队把一大批从波兰来帮助同胞兄弟独立的波兰籍卢塞尼亚族和乌克兰族民兵移交给波兰军队。然后波兰人把他们全部捆起来扔进河里,在这些战俘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波兰士兵在岸上丧心病狂的拍手大笑——这个作死的民族,在他们最后灭亡之前,继续着作死的历程。
张伯伦的新对策
希特勒占领捷克的剩余部分,建立了一个“保护国”。这件事做的简单的就像一个小孩在自家的后院推到了一座沙子城堡,然后又垒起一座新的一样。但是却在国际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希特勒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并且他侵占的是一块非德意志人土地,他找不到任何理由为这个事件进行辩解。
这件事情等于狠狠打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记耳光。英国舆论汹汹,所有张伯伦的反对派都兴风作浪,要求政府履行在《慕尼黑协定》中对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保障,对德国宣战。但是张伯伦借口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内部的发生了变化,斯洛伐克独立,原有的缔约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英法对原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保障就自动解除。
张伯伦像一位狡猾的律师一样,再次为英国摆脱了一次军事义务,但是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了。因为英国舆论对他非常不利,这给了他的反对者们巨大的能量。左右两翼的自由派们都反对他,他们认为希特勒是自由主义者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是如此。原来追随他的保守主义者们也感到脸上难堪,不得不和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划清界限——其中包括内阁中最得力的伙伴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
希特勒的行动让张伯伦在英国变得孤立无援,舆论反对他,议会反对他,连内阁的同僚们也反对他。在舆论、议会和内阁同僚的压力下,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在国会讲话中被迫承诺了对波兰的领土的保障,这个议案迅速被下院通过。4月1日愚人节。全世界都在聚焦这份英国政府的新政策,波兰人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英国的保障条约。4月明媚春光中,华沙城内一片乐观景象,甚至有人在讨论如何进军柏林的问题。
但是张伯伦并不想真的去承当这个军事义务,这个义务太沉重,会压垮整个大英帝国,这个狡猾的老狐狸希望把问题转嫁给斯大林,他希望有英法俄波联合进行活动,让苏联承担主要的军事义务,但是波兰人拒绝接受和俄国之间任何协议——张伯伦只好越过波兰直接和苏联人谈判。
尽管苏联人礼数周全,但是斯大林明显是一个比希特勒更难打交道的人。斯大林询问,在开战第一个月英国可以投入多少个师的兵力,英国代表在支支吾吾半天之后,说他们只能投入3个师。斯大林嘲弄道,你们知道我们会投入多少个师吗?300个。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俄国人极尽讹诈之能,他们要求英国必须允许他们在东欧自由行动。英国代表请求他们解释这个“自由行动”的内容,俄国人回答,因为是“自由”行动,所以就没法解释。
英苏两国的谈判缓慢由毫无进展,英国无法接受俄国人的“自由行动”,如果他们可以接受的话,为什么不干脆让希特勒在东欧自由行动?德国人看到了机会,他们也开始和斯大林展开对话——对话的基础就是“自由行动”,德俄将在东欧划定一条势力范围,双方都可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自由行动”——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元首一生最大的错误(上)
从1939年初到战争爆发前的半年时间内,是决定后来整个世界历史走向的最关键时期。毫无疑问的是,希特勒在这个半年关键的窗口期内处于中心位置,并掌握着几乎全部的主动权,然而正是这个半年内出现的严重失误,导致最后他所有的计划都的面目全非。这个失误远远大于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诺曼底的失误,它使德国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不仅毁灭了德意志民族,而且摧毁了整个欧洲,导致了世界权力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俄两国。
各国的历史宣传学都孜孜不倦的把二战的爆发定义为希特勒刻意发动的一场反对全世界的战争。但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是的,元首希望用一场战争来为德国赢得“生存空间”,但是这个目标是指向俄国,而不是英法。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那么就没有一场世界大战,只有一场苏德战争。
希特勒甚至最初没有打算对横亘在他夺取生存空间道路上的波兰动武,在1939年三月的时候,当德波关于但泽和波兰走廊问题谈判破裂,希特勒仍然对自己的很多主要助手,如最高统帅部长官凯乐尔将军说,他不打算对波兰动武。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是在1939年4月3日才开始制定的,这时候的波兰因为得到了英法虚无缥缈的军事保证,而变得完全不可理喻起来。
当1939年4月1日,英国外交政策逆转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希特勒表现是错愕,如果不是考虑到这是一份外交公报,他甚至应当怀疑这是张伯伦的愚人节恶作剧。因为保卫波兰对于英国来说是毫无利益可得的,而且在技术上不可行,英国没有能力威胁德国西线的兵力,更没有能力向波兰投送援军。唯一的可行方法就是依靠于红色俄国人,但是斯大林一定会开出很高的价码。难道英国人宁愿把东欧交给红色帝国,也不愿意把这片土地的主导权交给德国吗?那他们为什么在慕尼黑选择了撤出?
英国政府的新政策在逻辑上是荒谬的,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在此后几个月中,希特勒的全部外交都在对英国指明这一点。他首先开始破坏英俄之间的军事谈判,然后在5月22日和意大利签订了《钢铁盟约》,这份盟约规定:
(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
(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
(3)一旦共同参与战争,任何一国都不能单独停战或媾和;
(4)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
毫无疑问,这份盟约是进攻性质,而不是通常的防守性质。这份气势汹汹的盟约达成后,德国进行了大势的宣传,但是德国的将领们却给希特勒泼冷水,说意大利人无论是部队的素质,还是军备水平都不值一提。对此希特勒也是清楚的,但是这份盟约更多的是在虚张声势。墨索里尼在签约之前曾经抱有疑虑,因为他担心被卷入到德国和波兰的战争中去,进而引发和英法的大战。但是希特勒却让他相信,未来三年之内,他们和英法之间根本就不会发生战争。
希特勒相信,他破坏了英俄之间的协约,并且和意大利一起虚张声势后,英国人家就会头脑清醒起来。从理性上来看,保卫波兰无利可图,而且一旦卷入和德国的战争,那么英国就必须集中全部的军事力量,这样意大利就会在地中海的肥肉上狠狠的咬一口。从技术上说,英国没有苏联的帮助,也根本没有在东欧保护波兰人的能力,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的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希特勒相信,英国不会对德国作战,在入侵波兰的前夜,他和他的助手们谈话时,还说,因为英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天生冷静,感情受到头脑的控制,不会一时冲动做出傻事。但是恰恰相反,英国人做了一件傻事,而且把整个世界推入大战。
元首一生最大的错误(下)
为什么英国政府会为了毫无利益的事情对德国宣战?实际上到了最后,以张伯伦为首的英国内阁仍然渴求和德国达成某种妥协,随着苏联的谈判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之后,张伯伦的在战前的最后几个月的政策又变回了“绥靖”方针,他努力压服波兰与德国达成协议,希望导演一次新的“慕尼黑协定”,但是这一次他的政府已经太虚弱了,无力做到这一点。如果他拒绝对波兰承担那根本就承担不起的义务,那么议会就会通过不信任案,把他的政府赶下台。
最后当德国军队越过边境线,英国对德宣战之后,议会内外所有自由派们都额手称庆,他们高兴极了,因为总算可以对希特勒进行战争了。他们不担心英国或者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会损失什么,只要能够消灭希特勒,消灭希特勒主义,因为希特勒是所有自由主义者的敌人,他在德国的成功不仅仅建造了一个反自由主义的中欧帝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催生了了一大批纳粹粉丝。1936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大批非德国非日耳曼裔的运动员在通过主席台时用纳粹礼对这位中欧伟人致敬。当1938年德奥合并时,英国作家萧伯纳说,“我真希望英国也有一个希特勒。”,于此同时整个欧洲都有纳粹化的趋势,在法国和比利时,纳粹主义者已经在政坛崛起,正要摩拳擦掌的效仿希特勒,在东欧所有的国家即便没有纳粹化也法西斯化了。
希特勒主义不仅在社会下层赢得了大批支持者,而且在社会的最顶层最富裕的那个阶层中也不乏同情。已经为了一个美人而退位的爱德华八世也是一位纳粹同情者,赞成绥靖政策。哈利法克斯勋爵用羡慕的语气谈论希特勒的成功,说“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我并不觉得他是不自然或者不道德的……”
如果从一场单纯为了反对希特勒而进行战争的话,那么英国的宣战就是完全理性的。如果不宣战那么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早晚会把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消灭掉。英国没有能力去保卫波兰——这有什么问题,自由主义没有义务去保卫一个法西斯国家,只要能和希特勒打起来就好了。英国有可能战败——这也没问题,因为只要打起来,那么美国参战只是时间问题。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必然瓦解——这也没问题,我们都是自由主义者,我们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我们是国际公民,大英帝国没了,我们还可做美国人,亦或是把英国变成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也可以。
二战的爆发本质上是一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战争,就像丘吉尔所说的,最核心的目的是“保卫自由世界”,为了这个目的,大英帝国是可以牺牲的。所以希特勒做了最错误的选择是,通过外交对抗来强化英国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反而让张伯伦政府更加脆弱,让英国政坛的自由主义者更有论据来鼓吹德国的威胁。
后来在反省这段错误的过程中,元首认为是国际犹太人发动了世界大战。如果我们把国际犹太人等同于国际自由主义者的话,那么元首的这个逻辑并非没有道理,而且是非常有道理。当然犹太人并不能等同于国际自由主义者,所以这个理论是有偏差,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也纯粹是为了发泄德国濒临战败时的愤怒而已。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英国政坛上下的自由主义者在兴奋作浪,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到底是谁给了这些自由主义者能量?要知道在1938年的时候,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派”仍然控制着政府,而最后搞垮了他们的恰恰是希特勒自己。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要求并不多,就像《英德联合宣言》里面所写的,即便英法势力已经撤出了中东欧之后,凡事也要英德两国互相磋商,遵守国际秩序,给英国留有面子。
但是希特勒赤裸裸的践踏了《慕尼黑协定》,并且举动越来越肆无忌惮,对梅梅尔地区的收复就简直粗暴至极——对立陶宛直接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把梅梅尔交出来,要么我们用武力占领。这样一次次的打脸,把大英帝国的面子放在脚下踩呀踩,让所有的英国人脸上无光,让绥靖派名声扫地,让自由派振振有词,最后结果只能是这样。
战争临近(上)
1939年逐渐进入下半年,天气又盛夏进入初秋。元首的耐心已经被“邪恶”的波兰人消耗殆尽,他不能在等下去了,因为一旦过了10月份,那么就进入雨季(东欧地区秋末下雨,和我们这里不太一样),到时候地面将变得泥泞不堪,德国的摩托化部队将没法前进。而一旦过了雨季,就又进入不适宜作战的冬天。所以如果不能在9月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愚蠢波兰人就可以继续嘲弄德国人笑到40年的春天。
国内的形式对元首非常不利,1939年德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下滑,这固然是在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的大萧条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世界经济依然低迷并且起伏不定,依赖于出口的德国受到新的一轮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希特勒的“四年计划”中“进口替代”政策的副作用。
在1936年开始执行“四年计划”之前,德国外贸模式是依有“巫师”之称的前任经济部长兼帝国银行行长沙赫特博士制定的。外贸政策的核心叫做“双边货物交易协定”。德国资源匮乏,除了煤炭之外,几乎什么都需要进口很多原料和农副产品,比如铁矿、石油、橡胶、小麦、牛肉等等,但是希特勒接管的德国却囊空如洗,既没有硬通货又没有外汇。怎么办?沙赫特这个老巫师玩出了令人叫绝的方法。
经济危机之后,全球大宗原料和农副产品暴跌,以农业和矿业为主的国家都苦于没有市场,这时候沙赫特领着德国代表蹦出来,说要大手笔的采购各种原料和农产品,各国自然趋之若鹜。不过等等,沙赫特又说,我们要采购,但是我们没有钱,所以我们的签订一个“易货”协定。德国买你们的原料和农产品,但是不付钱,只记账。为了平衡账目,你们要购买德国的工业制成品,这样一进一出,账目就互相抵消了。原料供应国,越是卖出更多的原料,那么德国欠他们的钱就越多,所以就的更多的买进德国的产品,而不买其他国家的产品,不然欠款就收不回来。
靠着这种方法,沙赫特和四十多个国家(那个时代亚非拉还没解放,国家数量比现在少得多)签订了这种协议,德国不仅在穷的一分钱都没有的状态下,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而且还在世界一片贸易保护主义氛围下,为德国产品打开了市场。看得英美都张目结舌,原来世界贸易还可以这么玩的。
英国人玩世界贸易的方法是如果有人拒绝“自由贸易”,那么约翰牛就开出军舰和海军陆战队,用舰炮强迫你加入“国际大家庭”。美国人的玩法是,想方设法让你欠美帝的钱,然后如果你拒绝“门户开放”,那么美国人就要收账,让你发生金融危机。而德国的玩法是,欠钱的是大爷,你如果不想让德国跳票,那么就赶快多买进德国的商品。
但是从1936年底开始,德国开始实行“四年计划”,让德国完成战争准备。其中一项叫做“进口替代”,用本土的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这样如果一旦和英法发生战争,或者遭到贸易制裁,外汇枯竭,或者海路被封锁,那么德国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为了这个目的,德国开始削减原料和农副产品进口。
德国把所有可以找到的地皮都种上农作物,种不了小麦的,就种植土豆。然后从煤炭中提取出燃油,合成橡胶,甚至是咖啡——这种策略既不经济,因为生产成本非常高,而且也造成了外国对德国工业产品需求的减少,造成出口下滑。加上全球经济的波动,在1939年时,德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困难的时期,工人工资停滞,物价却在上涨,民众开始有怨言,而且他们不喜欢希特勒给他们提供的土豆,想要吃阿根廷的小麦和牛肉。
战争临近(中)
对波兰亲善的政策又是希特勒的外交失误之一,他没有体谅到北方德国人,尤其是柏林人和东普鲁士人的情感,这些人仇视波兰的存在。在但泽危机之后,两国都民族情绪高涨,在得到英法的军事保证之后,波兰政府开始肆无忌惮的纵容民间的民族主义,对境内的德意志人的迫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其中包括连续发生了6起骇人听闻的德意志人遭到私刑阉割的事件。而这些波兰境内德意志人的悲惨遭遇又被戈培尔的宣传机构添枝加叶的在德国国内宣传。
到了这时候,德波两国的外交政策已经被民族主义推动着出现了无法刹车的局面。希特勒如果在经济困难时期,在外交上继续减分,让波兰人嘲笑德国一个冬天,那么对于他的威信将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最后只有两个选项,要么再来次一新的“慕尼黑”,要么就必须在年内采取军事行动。
德国对但泽走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但泽必须归属德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波兰可以保留他们在但泽旁边新建的港口格丁尼亚。
在波兰走廊进行居民公投,通过民族自决的方式来决定这一带的归属,但是无论走廊地带最后是属于德国,还是还是波兰,对方都有权利在走廊建造拥有治外法权的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
应该说,即便用今天的眼观来看,这个解决方案也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但泽从来不是波兰领土,它曾经是国际联盟的托管城市,然后被波兰强行占领,所以最后回归德国是理所当然的。而格丁尼亚在一战前只是但泽境内的一个小渔村,是十几年间靠人为移民制造出来的城市,德国允许波兰保留格丁尼亚实属宽宏大量。
通过投票来决定争议领土归属,也属于一战以来解决领土纷争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双方在外贸出口上都不受制于人,所以在走廊地带归属对方后,对方有权建造带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也是很好的建议。
但是对于这样的建议,英法政府都表示赞成,波兰人毫不理会,甚至连派出全权的谈判代表也拒绝。而英国没办法对波兰施加更大压力,因为一旦这样做,下议院里就有人叫嚣着说张伯伦的政府正在搞一次新的“慕尼黑阴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决定动武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项。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切纷争,不参加任何以反对另一方的军事同盟。不过最关键的是它未公布的秘密条款——双方划定了一条势力范围,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苏德两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都可以自由行动。按照这个势力范围,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东部都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
战争临近(下)
1939年,8月22日,当里宾特洛甫启程前往苏联的时候,希特勒在阿尔卑斯山麓召集帝国将领和纳粹高层做最后的部署,地点选在海拔1881米“鹰巢”——这个献给他五十岁生日的礼物,他并不十分喜欢,一生只到过十次。然而之所以要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元首是一个历史浪漫主义者,相传一千多年前霍亨斯陶芬王朝巴巴罗萨,在远征意大利前夕,在为德意志历史上建立第一个帝国的前夜,也是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峰之处聆听神的呼唤。
现在他正处于德意志民族最关键的时刻,正在准备为德意志民族再次建造一个帝国,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三帝国,而且是一个千年帝国。他明白这个过程是要冒风险的,但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不承担风险的。就如汉尼拔在卡纳,腓特烈大王在洛伊特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坦南堡,都承受了巨大的风险——他对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们这样解释说。但是他相信,在这场赌博中,他赢得层面要大得多,因为他相信英法不会宣战,他已经完全看穿了他们的底牌,他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唯一可以依赖的王牌——来自红色俄国的合作,已经被他成功的打掉了。
希特勒签署了攻击命令,白色计划将在8月26日凌晨4点30分开始,德军将越过边境线,对波兰进行打击。然而这次高度绝密的会议,马上就发生了严重的泄密,不出24小时,载有希特勒的讲话内容和攻击命令的情报就出现在张伯伦的办公桌上。这次泄密可能好好几个源头,包括很多害怕大战爆发的德国贵族将领,但是唯一能做到如此效率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帝国谍报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的工作受到希特勒的高度赞赏,因而赢得了几乎无限度的信任。这个人是帝国内部进行颠覆活动的“黑色乐队”的总指挥,正是这个人在第三帝国内部的无情破坏,成为导致德国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德国官方宣布里宾特洛甫将赴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英国政府就知道,这很可能是希特勒即将动武的前兆,英国内阁认为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们吸收了一战爆发时的教训,他们认为在1914年的时候,如果英国政府给出明确表态,证明一旦大战爆发,他们会立即参加俄法对德国的作战,那么德国人很可能就不会铤而走险。而正是英国模棱两可的表态,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由于英国没有及时表示参战的决心,让德国误以为英国会保持中立,这样他们只需要对付俄法就可以了。
所以张伯伦决定明确的通知德国政府,他在23日他通过外交照会和自己亲笔写给希特勒的信件双重信息通知德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不会改变英国履行《英波互助条约》军事义务的决心,但泽问题必须通过政治解决,如果德国对波兰动武,那么英法两国必然履行军事义务——对德国宣战。
接到英国的外交照会之后,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对英国大使说,他不害怕战争,他是一名上过前线的老兵,他了解战争,并知道如何赢得战争,如果1914年他是第二帝国的首相的话,德国根本就不会战败。波兰在现在会变得如此顽固不化,完全是因为英国为他们提供了军事保护的原因,是英国搞坏了局面。他已经50岁了,如果要打仗现在就打,不要等到他55岁。
英德同盟?
到了25日的时候,希特勒终于从狂怒中冷静下来,他决定做一次前所未有的外交努力去挽回和英国的关系。在这一天的中午,在帝国总理府,他召见了英国大使汉德逊。这是元首一生中罕有的在外交场合真情流露的时刻,他对汉德逊大使说,他是一个经历一次大战的老兵,他了解战争的恐怖,他不想打仗,尤其是不想和英国打仗。他本质来说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放弃政治重新做回一个艺术家,但是现在他不能舍弃对德意志民族的责任,他不能容忍日耳曼人在其他民族国家内被作为二等公民迫害。如果英国能在波兰问题上置身事外,那么德国和英国之间将达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条约——
德国愿意做英国的盟友,德国将在一切情况下,保障大英帝国的存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英国需要,那么德国都将在一切战争中支援英国,和她并肩作战。
同时他又在对波兰的调门上让了一步,他又退回到1938年冬天的要求,德国只要波兰归还但泽,并且允许在波兰走廊建立一条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不在对整个走廊和上西里西亚提出任何领土要求。
那天下午的外交会面是完全反常规的,希特勒几乎在一场尔虞我诈,互相恐吓的国际游戏中,揭开了自己全部的底牌,他希望能用这种坦诚打动英国首相张伯伦。在那次会面之后,总理府的工作人员发现希特勒似乎变得异常镇定和开朗,仿佛某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当天晚上的时候,他在白色计划生效前的几个小时下令推迟计划进行,以便英国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他的建议。在大军行进到边界地带的时候,被生生硬硬的停止住了。一些小规模的部队由于没有及时接到命令,已经闯入了波兰境内,发生一系列的小型交火。事后,波兰政府居然得意洋洋的宣布,击败了一批由德国正规军化妆的德国匪徒的对边境的袭扰。他们不知道的是,在26日早晨的时候,他们已经和亡国的命运刚刚擦肩而过。
接到希特勒的条件,张伯伦百感交集,这份协议就是他这么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目标。甚至来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目标,而且是张伯伦家族从一次大战之前至今两代人的目标。张伯伦家族是政治世家,历史上出过很多议员、海军高级将领和大臣,他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他的兄长奥斯丁·张伯伦都曾经担任内阁大臣,他们都敏锐的认识到,美国人和日本人才是帝国真正威胁。他们都反对对德的战争,主张英德达成妥协。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他是在代议制度下的政府首脑,他领导的是一个不稳定的联合政府,他没有权利却达成这个协议,他只好庄重的回复希特勒:“他同样不希望和德国在任何情况下发生战争,但是英王的政府不能因为别人给予好处的缘故,就放弃自己的承诺的义务,英国政府无法放弃《英波互助条约》。”
作者:淼水有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