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国产电影制片厂(下):广西厂、西影厂引领的省级电影制片厂_风闻
专注教育木暖月-影评人-花落无心惊飞鸟2019-01-20 20:18
上回咱们说到曾经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基本上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四大国有电影制片厂,长影厂,北影厂,上影厂和八一厂。
这4家之所以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各有原因。长影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厂,根正苗红;上影厂继承了之前中国电影的血脉,传统最深;北影厂位于首都,面子最大;八一厂属于军队,在那个时代也是地位超然。
本来当时新中国只有这4家电影制片厂,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代,文化事业也要大跃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这个背景下,当时的文化部提出了“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的“跃进”目标,要各省都成立至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于是在这一年,全国各省基本都成立了省属电影厂,拉开了地方电影制片厂的历史。
当然,大多数的地方电影制片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只是拍摄纪录片或者科教片为主,基本没有拍摄故事片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广西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少数电影制片厂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拍出了一些更受欢迎的电影,或多或少引领了当时的时代。当然在90年代后期尤其是2000年以后,这些地方电影制片厂也和八一、上影等一样,难逃时代的落幕。
咱们就谈谈那些曾经绽放过光芒的电影厂吧。
广西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
80年代掀起中国电影第5代浪潮的,有2家电影制片厂,一个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厂,一个是西影厂,这2家电影厂因为张艺谋和陈凯歌,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要合在一起说。
而这一切都要源于文革后北影第一批大学生,78级。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夏钢、李少红、顾长卫、霍建起都是毕业于这个班级。
在大学毕业以后,张艺谋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拜当时80年代新风潮所赐,加上时任广西电影制片厂厂长赏识,张艺谋刚毕业就参与拍摄电影《一个和八个》。
随后广西厂筹拍《黄土地》,这本来是西影厂的剧本,改编自小说《深谷回声》,被广西厂看中,摄影就敲定了陕西人张艺谋,导演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还是张艺谋推荐了他北电78级同学陈凯歌,彼时陈凯歌毕业分配在北影厂,却不像张艺谋在广西厂受重用,毕竟北影厂是大厂,一大批资格老的前辈在前面呢,轮不到陈凯歌发挥,所以广西厂从北影厂借调来了陈凯歌,这才拍出了第5代导演的开山之作。
《黄土地》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给当时的中国电影带来很大震动,陈凯歌后来又在广西厂拍了《大阅兵》,声名鹊起,北影厂当作宝贝就给要了回去。
张艺谋后来也离开了广西电影制片厂。
虽然陈凯歌和张艺谋离开了,但广西电影制片厂在80年代早期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广西厂的厂牌也一度非常响亮。所以其他著名导演有机会都和广西电影制片厂合作。198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筹拍电影《血战台儿庄》,邀请了八一厂的导演杨光远(后来曾执导《大决战辽沈战役》),还获得了八一厂的大力协助,成就了这部广西厂历史上军事电影经典。
1991年,广西厂又筹拍电影《周恩来》,这次邀请了曾经拍摄过电影《孙中山》的珠江电影厂导演丁荫楠合作。《周恩来》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有确切票房纪录前票房最高的电影,据说票房超过2.7亿。
这部电影成就了广西电影制片厂最后的辉煌。
作为一家边陲小厂,广西电影制片厂能够在8、90年代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凭借这些成就,广西电影制片厂在曾经的国有电影制片厂中的地位直追长影、北影、上影和八一厂。
花开两枝,张艺谋虽然后来去了西影厂,但是他工作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保留在广西电影制片厂,还曾担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荣誉厂长一职,业务上属副厂长级职务。
“2011年2月,张艺谋与其他100多名广影厂改制后最后一批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员工一道退休,现享有由广西区财政负担的正高级职称退休工资。”
这是后话了。
张艺谋在广西电影厂能够如鱼得水,离不开当时开明的厂领导支持;他去到西安电影制片厂能够打出一片天,则是离不开吴天明的支持。
张艺谋在广西电影厂的表现,吴天明非常赏识,把他要过来马上就主演了自己导演的电影《老井》,获得最佳男主角。1988年张艺谋又在吴天明支持下拍摄处女作《红高粱》,一炮而红,奠定了他后来事业的基础。再之后接连拍摄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成就了张艺谋今天地位。
吴天明不仅赏识发掘了张艺谋,还提拔了一大批新导演。比如黄建新,1985年拍摄了名噪一时的《黑炮事件》
黄建新后来还曾拍出了《背靠背脸对脸》,是中国现实主义讽刺电影的经典,至今恐怕都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讽刺力度能超过它。
除了上述现实主义电影,西影厂在当时的娱乐大片武打片方面也有神作,那就是何平导演的《双旗镇刀客》。要说起当年西影厂的地位,在中国电影业界端得是大名鼎鼎。当时何平从北电毕业,千方百计也要去西影厂工作,正是看中了当时西影厂的品牌以及提拔新人的风气。
在80年代巅峰时期,西影厂曾经一年拍摄了中国电影近四分之一的电影,达到了北影厂和上影厂曾经到达过的水平。
何平后来还执导了同样类型的《天地英雄》,依然是西部片类型。
但是《天地英雄》已经不是西影厂单独出品,而是和香港电影公司以及民营电影公司一起合拍。
早在88年,西影厂就和执导过《少林寺》的导演张鑫炎合拍了《黄河大侠》,也是风靡一时。
《黄河大侠》和《双旗镇刀客》一样,都有着西部片那种苍凉古朴的气质,非常适合西影厂拍摄。
90年代后期,西影厂也逃脱不了时代的变迁,无力再单独出品优秀电影,很多香港公司来内地拍电影,比如中国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霸王别姬》和《大话西游》,西影厂都有参与,也是看中了西影厂曾经的实力。
这之后西影厂出品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合拍电影。
当时国有电影制片厂的体制已经松动,电影人的流动非常频繁,张艺谋在95年之后就和张伟平合作,新成立了新画面电影公司。张艺谋后来还挂着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厂牌拍了《一个都不能少》,其实主要投资都来自新画面了。
属于国有电影制片厂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在广西厂和西影厂之外,值得一提的省级电影制片厂就比较少了。
广州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四川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和湖南的潇湘电影制片厂,在省级电影厂中算是比较有名的了。但是这几个制片厂历史上拍摄的电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以和西影厂相提并论。
珠江电影制片厂除了拍摄过电影《孙中山》,基本没有太著名的电影。
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湘西剿匪记》,另外和北影厂合作拍摄,讲述湖南山区邮递员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曾经引发过热议。
峨眉电影厂最著名的电影是《焦裕禄》。
除了这几家电影厂,还有一些省级电影制片厂也曾出品过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
比如山西电影制片厂,从建厂起历史上一共也没拍过多少部电影,但是2003年出品的电影《暖春》,号称是和《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的催泪弹,收获了2000万票房,在那个时代可谓是一个奇迹。
但总的来说,这些省级电影制片厂,哪怕偶尔推出一两部佳作,但总体来说,和北影厂、上影厂这些老牌全国电影制片厂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和西影厂、广西电影制片厂的成绩相比也差距很大。
而在2000年以后,全国院线制改革以后,大多数省级电影制片厂,也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