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则天到李隆基:大唐法统的百年纠结(中)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15332-2019-01-20 08:57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原创】
南还是北——大唐的起点在何处
唐睿宗是李隆基的亲生父亲,武则天是李隆基的祖母,仅仅从如此亲密的血缘上看,唐玄宗企图在大唐法统上彻底抹掉武氏无异于埋头于沙堆的鸵鸟。
前文中已经提到,武则天改掉大唐国号的时候,服色德运什么的都随着改了,载初元年,武则天宣布改十一月为岁首,“推三统之次,以建子月为正”,由于国号为周,以舜禹汤的后裔为三恪,这也意味着武则天一竿子把唐朝的法统直接上接到了汉朝(秦被当做了闰位)。
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都知道唐承隋制,而隋的前身就是北朝的北周,北周再往上就是北魏。无论从职官制度还是血缘关系上,隋唐都有莫大的渊源,杨李两家的八柱国和关陇集团出身背景兹不赘言,而且从基本历史走向上说(北朝灭掉南朝一统天下),唐追溯朝代更替之法统绵延,尊北而抑南是合情合理的,事实上,李渊李世民父子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然而,武周朝的横空出世,把局面搅得很浑浊复杂化了。前文中已经提到,武瞾更改了国号服色,尤其是载初元年宣布启用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推三统之称,以子月为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武则天在备三恪的时候,追的是舜禹汤三代,换言之,武瞾把自己的周朝完全比附成了继承殷商的周朝了。
而且武则天在五德始终轮替中也是比附周朝。有关五德始终的朝代排序问题,读者可参加笔者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的《黄帝》一文。
“排序”乃是五德循环轮替的关键词,如果朝代更替以A-B-C的形式出现则很容易操作,但如果出现A-B-A的情况,那就很微妙了。唐-周-唐就是这个范式,表面上这个公式中的看“前唐”和“后唐”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排序上我们只能称前者为A1,后者为A2,以示有别。
唐中宗和唐睿宗分别毫无保留地肯定了武周朝的合法性,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那么这个朝代在三统五德始终轮替中必然要占据一个身位(可以参照西汉——新朝——东汉的轮替情况)。
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个三统五德认证问题一下子让唐初压抑很久的唐朝法统来源争论爆发了出来。
之所以说压抑,也是因为在唐初的时候,朝野就有一股潜流,认为大唐在道统和法统追认上应该尊南而抑北,实话说这一股思潮在贞观年间并非主流,而且较为“反动”,这场争论完全可以简化为此问题:南朝和北朝哪个才是正统?哪个才是闰统?
杨广和李世民有亲戚关系
如前文所述,以北为正统可以无缝衔接北魏——北周——隋唐这一脉,但最棘手的问题出来了:那北魏之前呢?北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持北为正位南为闰位者只能在这个问题上屡加遁词或者含糊其辞。很显然,北魏法统延续之合法性最大的痛点就是其种族背景,鲜卑乃蛮夷而非华夏种。
而且北朝正统论的背景左右了官方修史的路径依赖,比如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中,北魏、北周的皇帝死了叫“卒”,北齐南朝的皇帝死了叫“崩”;北魏、北周用兵叫讨、伐,南朝用兵叫侵、略,词义轩轾,很明显以北魏——北周——隋一线为正统。
即便如此,南朝正统论者依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很多时候未必是主流,但他们的论证方式不可小视,比如出生在中晚唐的皇甫湜在总结前任南朝正统论中毫不讳言,说“北魏原出自匈奴”,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更是对北朝用了贬斥意义更重的词“魏本出自杂种,窃字号真君”。
刘知几应该庆幸李世民没有看到他的这套说辞,否则绝对会大怒,因为初唐释彦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载法琳对李世民有“拓拔元魏,北代神君,达阇达系,阴山贵种”之语,触及到了李氏带有胡人血统的敏感话题,让唐太宗感到非常不快。
所以南北正统之争本身就带有浓重的华夷之辨的意味,在唐朝为东晋“招魂”者,看中的乃是华夏永嘉衣冠南渡这一历史分水岭。但是南朝正统论者却也无法避免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即侯景之乱后北朝士人对南朝纷纷丧失信心,隋灭陈乃历史浩浩汤汤之历史潮流,南朝晚期往往是以败寇的身份出现,何以言勇?底气不足。
北宋的欧阳修就敏锐地抓住了唐朝南北法统之争的关键点,他这么说:“东晋承西晋则无终,隋承北魏则无始。”一个无终,一个无始,这样一个极为吊诡的难题,在初唐时节或许还不成为真正的问题,但是随着“武周余孽”逐渐被涤荡清除,立志重塑大唐气象的唐玄宗李隆基就不得不迎头面对之。
唐玄宗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他另辟蹊径,采用了一套新的法统传承体系,把唐朝直接和汉朝挂钩**,唐承汉!**
事实上,朝野内外之唐承汉统说不是没有舆论铺垫(前文中也提到,武则天也是用了唐承接汉的路子),此说的版权我们要归于一个不世出的超级天才——王勃。
这个王勃就是滕王阁序的作者,才华横溢智商极高。除了那篇千古流传的序之外,他还写过《大唐千岁历》,对唐朝的正统来源问题有一个极为精彩的见解:
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自黄帝至汉,并是五运真主。五行已遍,土运复归,唐德承之,宜矣。
一竿子通到了汉朝,连隋朝都被他列为了闰位,这样一个貌似孟浪的看法倒是可以回避难缠的南北之争。李隆基在天宝九年九月,正式下诏,决定采用“唐承汉德”制,希冀一劳永逸解决南北正闰和武周法统排序问题:“唐土德承汉火德,自曹魏一下历代帝王皆黜之。”
李隆基这套有点粗线条的改德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吗?朝堂之上对这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的纷争会逐渐消弭吗?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