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看了社区里面纪念于敏文章的一点看法_风闻
丢三落四大仙-2019-01-20 09:13
在1月16号随着于敏的去世,在社区里面很多人发表了不同的文章进行了纪念。在对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后,有了一点心得。
在这个文章中主要引用一下的文章: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享年93岁
皮卡丘本丘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224&page=0
男子辱骂已故科学家于敏 被行政拘留十五日
心之龙城飞将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711
于敏:研究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考研君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682
《物理》话于敏
ultracold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450&page=0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有多牛?
剑啸易水寒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383&page=0
隐身30年,为中国造出氢弹的人走了,他才是真正的无双国士
世界华人周刊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596&page=0
我见过于敏那些人的低谷
剑啸易水寒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473&s=fwzxfbbt
以及中央10套《大家》栏目对于敏的采访。
于敏老先生走了,说几个真实的段子再膜拜一下
席亚洲
壮哉,五对负重轮!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2262
先说结论,任何人看待事件,都有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的,都是在自己的理解上来对不同的时间进行取舍的。
对于刚刚逝去的于敏来说,在他的人生中也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不同的事情,
如何在他的纪念文章进行取舍,则是不同的作者对于不同事件的看法。于敏简单的简历如下: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台县的一个小镇子。
于敏童年时代的天津是日占区,他的童年是在日本人的炮火中度过的。
12岁时,他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1944年,于敏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61年1月12日,于敏被叫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告诉他,经研究批准,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1965年9月底,于敏率领研究人员赶在国庆节前夕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当时国内速度最快)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等曾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
1984年冬天,于敏在西北高原试验场进行核武器试验。他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严寒的高原上了,他曾在这片试验场休克昏倒,他还记得多年前自己曾在这黄沙大漠中大声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刻,高原上响起了另外的高亢朗诵之声。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在试验前的讨论会上,于敏和陈能宽感慨忧虑,不由地朗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会场最后只剩下了于敏一个人的声音,他一口气将《后出师表》背诵到底——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986年,由于敏起草,邓稼先修改,胡思得执笔,向中央递交报告,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
文革”期间,军管领导胁迫于敏将某次试验中的技术问题定调为科研路线问题时,他并未屈服,反而在会议上挺身而出,鲜明地指出并论证那次试验的理论方案并无问题,只是一些新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从来不存在所谓路线问题。
“1991年6月上旬。我在山东省牟平县乡下一处刚开辟不久的度假区,旁听一群高大上的科学家们开会。里边最有名的就是于敏。其他有些人后来也很有名,如陈能宽——他是于敏的领导,当时已经是副部级高官,“两弹元勋”;如杜祥琬,“两弹元勋”们弟子辈中的佼佼者,当时863计划某保密领域的首席科学家,11年后成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如马祖光,后来名气比前三者还大的哈工大教授,被树为“知识分子的楷模”。
他们会上念的都是“天书”,我完全不懂,每天只待会下找年轻人闲聊。一位年轻人忧心忡忡地跟我说:你知道吗?今年于敏招硕士研究生,全国只有一个人报名,并且还是个女孩儿!” 引自《我见过于敏那些人的低谷》剑啸易水寒。
由以上在这些文章中的事件的描述可以发现他的一生,经过了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和国的前17年,文革,改革开放等时期。因此对他的描写都有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判断。
他在民国时期只是一个青少年,在他成长时期是在日寇占领下的河北成长的,而这个过程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12岁的时候差点被一个肇事的日本兵撞死了。这也就造就了他爱国主义大于兴趣的理念。在解放战争时期,可以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对政治很感兴趣的人,所以,没有他参加政治组织的记录,只是一个书呆子。
而在共和国的前17年中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但是在61年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国家的一个谈话使他从理论物理上转向了为国家造核武器的应用阶段。并通过他天才的设计,完成了原子弹的研究。
在文革中,他一面坚持自己的理论工作,一面和造反派据理力争,坚持科学的真理,按照中国常规的了解,他应该被做处理的。但是由于他负责的是最高领袖交付的任务,所以这些争吵都能控制在学术的范畴,没有对他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的氛围都是把成绩归功于大家,自己只是在里面做了一点工作,所以他一直拒绝称呼自己为氢弹之父。只是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同时在整个对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基础比较差,所以给他们的待遇也不好。所以,会发现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们的回忆中都有公而忘私的记录,都会提到他们对的起国家,但是对不起自己的家人,父母,妻儿等。
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的工作重点开始从发展保命的军事技术和军工工业开始转向了发展经济上来了,所以在80年代初,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等曾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但是他还在坚持,并在84年诵读了《出师表》。在1986年,由于敏起草,邓稼先修改,胡思得执笔,向中央递交报告,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但是整个社会的转变,也使得这些科学家开始了落魄的生活。
但是美国在这个时候给了这些科学家一个推动,通过银河号事件,96年的台海危机,南联盟炸大使馆等事件,中国又一次意思到手里的打狗棒不能丢。于是99年通过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来表扬这些科学家。走向了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而整个社会的思想也开始了转变。但是这个转变却是缓慢的。
因此,在对于敏的纪念文章中,会发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重点。
科学家只关注他在科学上的方法和成就,军迷爱好者关注的是氢弹在军事上的成就。
而在其他方面如:世界华人周刊:不关注他在日战区所受到的耻辱,而关注他在文革中所受的批斗。关注对不起家人的愧疚。
而剑啸易水寒关注他在改革开放后所面临的窘境。
而官方的评论只关注他的成就,对在共和国建立以后所受的各种的不公的待遇一笔带过。
结论是: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给他的读者传递的思想。所以只有多读不同的文章,不要关注个人感情的评论,而关注事件本身,关注事件后面的历史背景,才能尽可能的还原他的历史,才能给出自己对一个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