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同年俗的“南北大战”背后是文化认同_风闻
不难-U deserve it.2019-01-21 23:22
随着春节的临近,围绕不同年俗的“南北大战”又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南北方的文化差异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刻刷新着网民们的“世界观”。南方人说:“过年吃汤圆寓意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北方的网友则表示,大年初一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人们在热议之余,也逐渐发现了节日习俗的另一种可能。
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与我国辽阔的幅员、悠久的历史密切相关。地图上,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现实中,不同的地域、气候等因素哺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只不过,古时人们行动范围相对较小,长期栖息于一地的局限使他们对外界的文化样态了解较少。
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便利的交通加快了人们探寻远方的步伐,即使通信技术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大江南北的多彩生活。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也进一步刺激着人们的乡土情结,在多元文化中强调自身文化特色在所难免。于是,那些能够彰显文化特色的讨论总是不断地唤起人们的身份认同,以至于像“粽子吃甜还是咸”这些细节都能引发大家许多的回忆。
然而,我们也越来越发现在我国,同一个传统节日足以安放不同群体的文化情感,足以塑造出一个时代不同的文化景观。无论是饺子还是汤圆,无论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无须裁定哪种仪式才是正统,正是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彰显了节日的意义。况且,文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差异的外表,更体现在深沉、厚重的内里。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中华文明的深层认知结构正是由那些多元的文化存在构成。不管文化以何种形式呈现,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集体精神情感——慎终追远、祝福前程,从未改变。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互联网上乐此不疲地盘点家乡特色时,人们更应尊重多元文化间的差异,不以“有色眼镜”视之。同时,人们也可从中撷取体现中华文化认同的形式与资源,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